西西河

主题:说说菲律宾 -- 老老狐狸

共:💬82 🌺9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张文木:西太平洋矛盾分析与中国选择

      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中国周边矛盾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太平洋战争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内战胜国间的矛盾,此类矛盾多集中在南海一带;另一种是雅尔塔体系外的被战胜国与战胜国的矛盾,此类矛盾则比较单一地存在于东海。前者是战后利益分配不均或其他历史原因造成的因而其中绝大多数是可调整的矛盾,后者则是太平洋战争前产生的因而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日本与整个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美国的矛盾属于后一种矛盾。由此可以解释亚洲国家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冷淡的原因。在这两种矛盾中,对中国有利的是后一种矛盾,比较单一,只有日本一家,而对中国不利的是前一种矛盾涉及面较大。但由于前一种矛盾不是各国根本利益的对立,因而对在太平洋战争胜利后建立的这些国家的存在前提不具颠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善是有相当好的条件;同样,中国在东海取得对日斗争的胜利也有比较充分的条件。

      日本

      对中国而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日本与台湾的“接榫”地带,日本对钓鱼岛的企图本质上是对在战后已归回中国的台湾的企图,因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归属决定台海统一大业的成败,也决定中国在西北太平洋海权建设的成败。日本不仅没有化解俄罗斯在北方的战略牵制,而且现在又多了一个更有力的朝鲜核牵制。日本在亚洲没有真正的盟友,可以说,目前的日本处于安全环境最差时期,而这一时期中国周边特别是北方北方安全环境已大幅改善,因而在钓鱼岛一线,日本若与中国冲突,胜算极少。

      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主要涉及两个对手,这就是日本和美国,而后者更是世界头号海权强国。日本的战略目标是打通经中国台湾南进南海的战略通道,在这一目标下,台湾便是日本尽管非法但却是至今不愿放弃的核心利益。如果说台湾位于日本地缘战略的核心利益线上,那么,台湾之于美国则只能说是具有战略利益而非核心利益。美国的战略核心利益线在太平洋海区是从夏威夷到关岛、菲律宾,再到马六甲一线。在西太平洋海区,美国要保的关键目标是马六甲海峡,这是不容他人染指的美国的核心利益。至于东北亚,成熟的美国政治家——比如20世纪前半叶的两位罗斯福总统——则不会对其倾注太多的资源。

      美国

      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产生于资本主义危机及危机转嫁方式。美国战略东移的前提是自利比亚战争后,欧洲已能够独立地承担重大军事任务和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失利并被迫撤军,这使美元与其物质承担者即石油产生分离。由于美元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离开对世界石油从而石油交易的控制,美元就会大缩水,从而造成美国衰落。19世纪中叶中华帝国和印度帝国为西方列强打败后释放出的浮财曾使“丧钟已经敲响”的欧洲摆脱了危机并转入“维多利亚繁荣”;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所释放出的浮财使正处危机中的美元摆脱困境,同样的道理,今天美国也需要一个新的对象释放出浮财来支撑日益失去中东石油的美元,这个对象目前看最可能的就是中国。由此可见,这次美国战略东移的目的不仅仅是遏制中国——因为中国已无法遏制,而是要打败中国:最好让中国在它策划的里外夹击中自垮,再次就是放日本出来与中国冲突,如果不行,才是其不可能成功的全面遏制。

      自尼克松之后对美国最具颠覆性的变化是将美元的物质承担者从在国内产品转移至海外石油,这等于将美国的安全基点从本土移置中东,这极大地拉长了美国必须保障的安全线。这样,华尔街国际财团就将超负荷的国防任务强加于美利坚民族并使之自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之后再次以更大的规模透支了它的国力。2007—2009年间,美国国防支出占美国联邦财政总支出的20%左右,而同期军费支出却占国防支出96%左右,国防支出基本没有“浪费”,都用于军费了。其间的关系是,国家财政依赖华尔街金融,华尔街金融依赖军工和能源的扩张;军工能源扩张又必须以对外战争拉动,战争胜利再返哺财政。战争成了国家财政增长的“推土机”,而成本越来越高的战争又进一步透支了国家财政。如此恶性循环,致使美国发生了迄今尚不见尽头的危机,而危机又恰恰以战争的失败或难以为继为先导。美利坚民族有自己的货币即美元,却没有独立支撑美元的民族产业,也没有独立的国家银行。其造成的恶果是:美利坚民族因反复透支导致“肾虚”,它只能按华尔街的旨意超负荷干重活以从华尔街国际资本那里乞讨点财政补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与美国的矛盾不主要是中华民族与美利坚民族的矛盾,更不是中国人民与美国人民的矛盾,而是中国人民与将其利益置于美利坚民族利益之上的华尔街垄断资本及美国买办势力的矛盾。毛泽东同志比较早地看出了这一点,1965年美国记者爱德加·斯诺在与毛泽东谈话结束时说:“希望主席向美国人民说几句话,美国人民对中国是有好感的。”毛泽东一针见血地回答说:祝他们进步。如果我祝他们获得解放,他们有些人可能不大赞成。我就祝那些认识到自己还没有解放的,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获得解放。美国人民需要再解放,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不是从英国的统治下解放,而是从垄断资本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的出台是美国实力衰弱的结果。其要义是在不出雅尔塔框架或在保障美国亚太利益的前提下牺牲雅尔塔原则,针对中国提升日本及亚洲盟国实力,这样既可使美国保持离岸操纵的地位、又可使美国避免重蹈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被严重消耗的困境。美国这种机会主义的外交选择将使具有强大核潜力的日本的破坏力被大幅释放。为此,打破美国战略东移对华负面影响的关键环节在日本。擒贼先擒王,解决了日本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化解了美国挑战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支点。

      中国

      好朋友,勤算账;好邻居,勤打墙。尽管有墙的邻居也有矛盾,但这种有界限的矛盾总比那些没有墙的邻居矛盾好调节。今天中俄关系的改善,除了利益交合点增加外,还有边界问题基本解决。与此不同,中美矛盾的增升的原因并不是中国对美国让度利益不够,而是可让的都让了,剩下的(比如台湾)实在是不能再让了。与北约东扩进入乌克兰将威胁到俄罗斯的生存底线的道理一样,美国将中国利益边界压至台湾以西,会使经济总量已相当可观的当代中国失去了最低限度的生存遑论发展空间,这当然是我们不能接受并必然要与美国斗争的。这是中美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中国争取包括台海统一在内的西太平洋利益,以有利于中国的方式解决这个新的利益边界,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则无从谈起。

      1958年10月6日晨1时,毛泽东在起草《告台湾同胞书》中告诫美国人说:“西太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东太平洋是东太平洋人的东太平洋一样。”1959年2月22日,毛泽东在审阅并修改陈毅报送的《陈毅外长答新华社记者问》一文再次强调“西太平洋”的概念。毛泽东写道:所有西太平洋各国人民不了解,处在遥远地方的美国人,为什么,有什么理由,要跑到西太平洋这些国家来,以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力量,对这些国家加以控制呢?实在说不出理由的。所以总有一天,不论迟早,如同美国要从世界其他地区放手、缩回家去一样,美国也一定要从世界的西太平洋这部分地区放手,缩回家去。如果美国人自己不走,便是要无限地赖在这些国家的话,那末,总有一天,各国人民要起来把它赶走的。

      从“三海一体”的角度看,我们可沿着毛泽东从中国视角提出的“西太平洋”的构想,

      中国解决西太平洋起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关键在台海统一,而实现台海统一的关键在于实现与台湾接榫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回归。因此,钓鱼岛的回归和台海统一既是中国不可让渡的核心利益,更是中国突破美国海上封锁的关键。

      南海国家及其矛盾

      如果说东海问题的本质是日本问题,那么,南海问题的本质就是美国问题。南海是太平洋战争中反日本法西斯国家的集中区域;美国不是南海国家,但它在当年太平洋战争中为这一地区反日本法西斯事业曾做出重大牺牲,因此与中国一样,美国与这一地区国家都是南海雅尔塔成果的分享者。这些国家与日本的矛盾属世仇性质,是不可调和的本质性矛盾;而其中有些国家与中国乃至美国的矛盾属历史遗留及雅尔塔格局内部的利益纠纷。这种矛盾的解决尽管有的难度很大,但也有调整的前提。因此,与东海相比,南海的矛盾属于西太平洋诸矛盾中的次一级的矛盾,当放到主要矛盾解决后去化解。为此,中国在南海和东海应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政策。但必须明白,“擒贼先擒王,挽弓当挽强”,解决次要矛盾当以解决主要矛盾为先决条件。如1954年万隆会议上东南亚国家的对新中国的喝采是以朝鲜战争的胜利为先决条件,同样,今天中国在南海的受到的尊重,要以在东海赢得的尊严为先决条件。对于那些过度和长时间蚕食我海洋主权和利益的势力,要有相当的威慑,其拿捏当以有利、有理、有节为节奏。

      今天,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海峡对岸!

      通宝推:梓童,红军迷,老调重弹,mezhan,阴霾信仰,李根,
    • 家园 近期内应当不会填黄岩岛。菲不搞事,填黄岩岛也没必要性了。

      点看全图

      当然,国与国之间,并没有永恒的关系。

      保持随时可填岛的能力做为威慑,是有必要的。

      • 家园 如果土共应对合理,菲律宾方面认清形势

        应该是在双方诉求的基础上划出非军事区,非军事区内签订渔业协议供双方渔民有序作业。

        土共最有利的就是时间,只要不要自己作死,东南亚就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自己的地盘上,你多一点,我多一点不算什么。

        • 家园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在于菲这样的国家,自己用自己的宪法堵死了任何明面上的与中国签订渔业协定的可能性:

          渔业协定一定建立在主权确定基础之上的。例如中日的渔业协定,就没有划到钓鱼岛附近。而中越渔业协定,也只划到北部湾。

        • 家园 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争议领土作为联系纽带

          应该是宣誓自己主权,固守自己的领土,但也容忍对方的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争议领土作为联系纽带。具体说就是有来有往,中国渔民也应该到菲律宾那边开辟自己的'传统渔场',不就撤平了吗?一味退让也不可取。

    • 家园 南向,也许是未来三十年中国渡劫的天王山

      【想象残酷】兄说得很好。

      现在,我们几千年来,来自北方的威胁基本消除,除了惦记黑外,乌东,外蒙的失地外,是应该回头关注一下南向了。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有所为,连袋鼠国都下大本钱呢。

      走到今天,困扰中国一百多年的安全问题、工业化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未来三十年,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就是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速度。

      2015年,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47,低于欧洲以及东亚的日本、韩国,不及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

      据第一财经10月28日报道,10月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了201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普查结果:2015年,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观察者网注)仅为1.047。多位人口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考虑到漏报等诸多因素,这一数据仍然低得出乎意料。并且,这一数据不及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开展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业内俗称“小普查”。

      2015年,约567万名15岁到49岁的育龄妇女接受了抽查,占育龄妇女总量的1.55%。这些育龄女性去年共生产了175309个孩子,其中9.3万个一孩,6.97万个二孩,三孩以上为1.25万人。按照不同年龄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最终计算出2015年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 这个数据显著低于此前官方声称的1.6左右,令不少人口学者表示意外。

      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人口学者对此表示震惊。他认为,在2014年单独二孩陆续放开之后,不少机构预估总和生育率会有提升,但是没想到会持续走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当时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18。

      人口学者黄文政表示,2015年1.047的总和生育率统计结果比他想象得还要低。上个月,湖北宜昌卫计委提倡生育二孩的公开信发出后,黄文政曾经关注过宜昌当地的生育数据。根据2015年8月针对宜昌市生育水平和生育意愿的调查,2015年宜昌市的总和生育率仅有0.81。黄文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考虑到宜昌作为一个地区的超低生育水平,那么全国1.047的总和生育率也不是特别令人惊讶。

      此次抽查结果中,一孩生育率的低下特别引起人口学者的关注。根据抽查结果,2015年一孩生育率仅为0.556。

      上述未透露姓名人口学者介绍,日本东京的总和生育率多年徘徊在1.06左右,一孩生育率徘徊在0.61左右。从小普查结果看,中国目前的一孩生育率已经低于日本东京,这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警惕。

      他分析,第一个孩子都是符合生育政策的,因此这批孩子应该不存在漏报现象。一孩生育率这么低,不仅仅是不孕率升高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长期生育限制、生育成本高、生育观改变导致的民众整体生育意愿走低,这种低生育意愿和低生育率的现实很难得到逆转。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学者王广州认为,一孩生育率低跟晚婚、初育时间推迟、不孕不育比例提高有关系。他同时表示,小普查的数据还需要根据原始数据做认真分析和专业校验,以检验其真实度,可惜的是,由于手里没有原始数据,这样的校验工作目前没有办法展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者陆杰华则认为,小普查是抽查1%的人口,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实际的生育率水平应该不会像抽查结果这么低,但是也不会有1.6那么高,估计会在1.5左右。

      另据新华网今年5月26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5月23日公布的2015年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日本总和生育率(即平均一位妇女生育的子女总数)为1.46,达到1994年之后最高水平,1994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为1.50。

      所谓养老,本质上是劳动人口的劳动产品在全社会总人口中分配的问题,储蓄、投资、保险……等,都只是劳动产品分配的工具而已。

      老龄化问题,实质就是生产劳动产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幅下降,不生产只消费劳动产品的老龄受供养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幅上升。

      缓解急剧老龄化带来的冲击,途径无非两条:

      一是引进移民,欧洲就是走这条路,但引进移民的后遗症目前已经开始暴露了。

      二是海外投资,日本就是走这条路,用被投资地的劳动供养本国人口。

      对于中国来讲,要想走第二条路缓解老龄化压力,首先要考虑被投资地的体量,毕竟中国是十亿人口级别的大国;其次要保证对被投资地有足够强的影响力,否则,你的投资就是肉包子打狗。

      具体来讲,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两手都要有,两手都要硬。说话要和气,帮助要真诚,文化要有吸引力,这是软实力;技术有代差,家伙要硬扎,关键时刻还要敢使出来,这是硬实力。

      附一个2014年东盟十国GDP及人均GDP一览表:

      点看全图

      通宝推:秦波仁者,
      • 家园 不必悲观

        1)东南亚,是“亚洲的巴尔干”,人口稠密/宗教复杂,种族杂处国家(马来西亚,印尼等)都有可能爆发种族冲突并寻求外部支援。这个地方一乱,即便中国政府不想管,就如今这个网上舆论,你都鸵鸟不了。所以怎么“南进”,是当年“巴嘎雅鹿”式南进,还是“新版南进”,这要中国全社会搞清楚,在他们乱之前,中国内部,上下先有共识。

        2)中国目前这波老年人,当年都是经历过苦日子的,心态比较好,只要管饱,有些医疗照顾,大家都满足了。孩子们也苦,他们也清楚,不会又哭又闹的。其实这方面,以中国的执行力,哪年中国一号文件是养老了,就能管好。

        3)劳动力不足,靠智能化和机器人工作站弥补。中国因为“快速致富,快速老龄”,其实走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大环境,有助于刺激“社会用机器人”(不是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长期高速发展,一旦国家把这个定为“支柱产业”,发展动能会非常大。

        所以“祸福相依”,目前这种生育率造成的局面,不是死局,倒有可能是“新局”啊。

        而外部环境,对中国的“人口结构转型”,有很大的干扰。比如说,要备战,你就不能把太多资源投入“老年护理产业”,但同时军用机器人的发展,也促进了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所以不会是一团漆黑。

        我觉得有一件事要预先规划,就是凡是“社会型机器人”,尤其是可移动的,必须立法强行安装北斗应答系统,有关部门随时知道它在哪里,在干什么。而在未来,机器人会远远多于机动车量(比如说上亿台),所以中国境内对北斗系统的使用负荷,会比当初设计的,要大得多,航天部门是打算多打几颗卫星,还是预先打大卫星留出信道余量?

        通宝推:八面来风,
        • 家园 从技术进步角度来说不是坏事

          大约2010年以后中国的社会资本才变得富裕起来,

          同时2012年以后中国劳动力数量进入下降通道,那么结果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入了资本(相对)富裕而劳动力(相对)匮乏的时代。这一点,从这几年中国大量资本进入VC可以看出。搭配上中国的海量工程师,我预期整个中国社会的技术,尤其是自动化水平会有飞速提高。自动化狗的黄金时代要来了!

          回顾历史,明清技术进步慢和劳动力过剩有很大关系,欧洲因为黑死病劳动力匮乏,也刺激了技术进步。而美国一直是一个劳动力匮乏的国家,因此历史上一直热衷于(广义)自动化技术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随着技术进步,人的绝对需求得到满足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像吃饭问题,以前农业人口的比例,现在农业人口的比例。

            工业品也一样,自动化、高效率能满足海量人口的绝对需求,只要基础资源能够保障。

            现在老龄化的问题是劳动产品如何在劳动人口与被供养人口之间分配的问题。

            劳动人口得到的劳动产品如果与被供养人口分配到的劳动产品没有显著差异的话,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工业化时代,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从来都不是问题。

            • 家园 劳动产品不止有物质,还有服务阿

              比如医疗,照顾,家务什么啊

              所以我看好自动化的前景,会节约大量人力出来,比如制造业的自动化,计算机辅助医疗阿,机器人辅助家务啥的,很多很多.....很多行业即使半自动化也可以节约很多人力出来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