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几句杨振宁 -- 删ID走人

共:💬280 🌺2063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回来就比不回来强,早回来就比晚回来强
    • 家园 李政道在诺贝尔奖以后也没神马工作了,客观上也只能低调

      相比之下,杨振宁在诺贝尔奖以后的工作比以前更重要,而且有生命力,很多人跟着他搞他的杨米尔斯场还得过诺贝尔奖,不要说米尔斯跟着杨青史留名了,就连数学家用杨米尔斯场方程都解决了数学难题也得了菲尔兹奖,算是数学的诺贝尔奖吧

      我就不说一些人认为杨米尔斯场也应该得诺贝尔奖了

      虽然物理和数学关系密切,有跨物理数学影响而且是重要到最高(最高按照得过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当然菲尔兹奖的历史不长,可是数学家用杨米尔斯场方程都解决的数学难题是历史性的重要性)影响的人也不多见,这就跟牛顿和爱因斯坦连上了

      当然了,杨振宁搞的是理论,我们中国人传统上不太重视理论,除了《易经》,其实呢,自从儒家我们中国人也不太重视技术,儒家基本上就是等于读书人,而且是读特定的书,所以,一些人用抬邓稼先的方法贬杨振宁,至少抬邓稼先是应该的,至于贬杨振宁,“爱国不分先后”嘛,那也是毛主席的一贯政策

      最后,《易经》其实是技术,因为当年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本来中国人是重视技术的,燧人氏、有巢氏还有女娲包括盘古都是工程师和发明家,还有黄帝教人们结网捕鱼和神农等等,中国人先人是把技术人员当神敬的,这一点西方就没有

      自从儒家,儒家不仅不重视技术,甚至蔑视技术,史书不记载就说明了技术在儒家眼里一钱不值,包括印刷术都不记载,虽然儒家重视读书,活字印刷可以说就是当年的互联网,一页一页基本上一模一样好比网页,只不过需要交通运输送到读者眼前而不是电子数字化方法,儒家也只字不记,直到英国人李约瑟,毕竟沈括的《梦溪笔谈》有几句也不算史书,中国的纺织技术也没记载,其实纺织是比较工业化的,因为古代纺织速度很慢,因此特别需要规模和组织,还有烧瓷技术也没记载,烧瓷就是当年的化工了,军工生产就别提了,秦的军工生产就有流水线和标准化了,统统不入大雅之堂,凡是“工”就没有例外,最明显的结果之一就是中国的活字印刷记载和证据都是绝无仅有,所以才给了别人否定中国人发明活字印刷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儒家蔑视技术的证据

      儒家蔑视技术当然也就蔑视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当年是“士农工商”的顺序,不仅“工”排第三,还没“兵”,“农”排在“工”前有道理,因为人要吃饭,后来让毛主席改成了“工农兵”,“工”排在“农”前,因为要打仗要工业化,本来第一的“士”不见了

      所以,其实从“士农工商”到“工农兵”就是文革了,虽然文字上“士”的高级社会地位没有了,这个容易,但是实际上还需要具体的“士”的目标加以打击,这个就难了,一些人和文物就需要当被打击的“士”的目标了,这些人和物当然是无辜的,可是,用“工农兵”代替“士农工商”也是必需的,因为必需跟西方竞争,所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实是把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跟“士”分开了

      其实呢,“士”们心里很清楚,所谓“知识分子”概念就是“士”跟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一家亲,“士”要跟他们瞧不起了几千年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成同类了

      说多了,邓稼先们好比后羿,因为他们“射”了核“太阳”,杨振宁没有历史对应,因为中国人早就不玩神了,而西方人还在玩神,科学是神学里出来的,因为神无穷智慧不得不回答所有问题,比如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等等等等

      通宝推:文化体制,我还有事,红军迷,未知如之何,陈王奋起,盲人摸象,脊梁硬,
      • 家园 杨振宁的理论,被评为比肩牛顿,爱因斯坦, Maxwell

        1994.

        Chen Ning Yang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received the Bower Award and Prize for

        Achievement in Science. This is the first year that this

        $250,000 award was given. The citation for the award to

        Yang read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a general field theory which synthesizes the physical laws of nature and provides u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forces of the universe. As one of the conceptual masterpiec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explaining the interaction of subatomic particles,

        his theory has profoundly reshaped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 and modern geometry during the last forty

        years. 深刻重塑过去四十年(1954 -1994颁奖时)的物理学

        This theoretical model, already ranked alongside the

        works of Newton, Maxwell, and Einstein, 这个理论模型,已经比肩牛顿,马克斯维尔,爱因斯坦

        will surely have a comparable influence on future generations. These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combined with his championing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and his promo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among the youth in all corners of the globe reflect the scientific and humanitarian genius of Franklin himself.”

        • 家园 牛顿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就差些了。

          杨振宁厉害,可离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里的拔尖人物怕是还差点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自己也承认的,这个领域的学问没有实际用处。

          • 家园 不能说没用处,只能说,中国现在还很落后,要专注于应用性

            要多搞应用性研究,而不是纯理论性研究。

            等我们也发达到美国这程度,再轮得上纯理论研究。

            这一点,在杨与丘成桐的争论中,我觉得杨振宁这才是勤俭持家之道。丘成桐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中国现在有钱,不差钱,什么研究都可以随便上,全面开花。而杨的观点是,中国还很穷,要重点突破,不能全面开花,要选准方向,不能漫无目的。

            从一般道理而言,杨振宁的观点更合理,但不够壮怀激烈,也不符合现在很多中国人财大气粗,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

          • 家园 实话说杨他们的工作已经是99.99%的人无资格评价了

            他们的工作对于智力和天分的要求,也是99.99%的人无望涉足了。

            只有大学一年级物理课的水平,我也只敢评论,不敢评价

      • 家园 多谢别来无样指出!杨米尔斯场54年发表,宇称不守恒56年
      • 家园 不懂就不要瞎掰了

        杨米尔斯场的工作发表在1954年,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发表在1956年。再说杨米尔斯场就是一个数学工具,和洛伦兹变换一样,有人说相对论应该是洛伦茨创立的吗?

        李政道三年就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正教授,然后一直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霸,在哥大说一不二,没哪个华人教授能做到。李政道就是在国内低调而已,杨振宁跟他正好相反。

        • 家园 你说的恰恰是你自己,百分之百的!谢谢你!

          杨米尔斯场的工作发表在1954年,你的意思是李政道山寨米尔斯跟着杨的成功之路,如法炮制的很成功,杨李的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发表在1956年。再说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就是一个理论,比杨米尔斯场还不如,有人说李政道还跟别人做过什么吗?

          所以,没有李,杨有杨米尔斯场,没有杨,李啥也不是,你提供的就证明这个结论。

          谢谢你!

          还有,没有吴健雄,李啥也不是,对吧?

          我是真心谢谢你!

          对我这个外行,听说杨米尔斯场确实是在宇称不守恒之后,这应该就是诺贝尔奖的效应,不过呢,我还是认为杨米尔斯场算是在宇称不守恒之后的工作,因为杨米尔斯场的重要性还在延续

          至于李政道在哥大呼风唤雨说一不二,在你看来是巨大物理科学成就,在我看来是人事政治成就

          • 家园 吴健雄是李政道在哥大的同事

            吴健雄即使做出了证明宇称不守恒的实验,在哥大还是受到歧视,无法晋升正教授。李政道在哥大物理系开会的时候,专门提到这个问题,让所有人对这个提议发表意见,不发表意见不散会。

            李政道杨振宁所有的合作文章,只有一篇是杨第一作者的。你说谁跟谁混?

            • 家园 学术圈,一般老板放在通讯位置吧,

              可能专业差别大。

              第一作者重要,放在最后的通讯人才是老板,这个才是指导地位的人啊

            • 家园 怕是李政道都不敢这么说

              杨比李大四岁,李到美国的时候,杨已经是助教了,李到普林斯顿都是杨牵线的,按照一般性的认知,这种合作是谁跟着谁混?

              《李政道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收入《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李政道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及有关资料》,季承、柳怀祖、腾丽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2004年04月第1版)中,李政道对此事是这么说的:

              “1951年我和杨振宁都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合写了两篇统计力

              学的文章,对相变现象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带头的第一篇论文有两个定理,

              主要是我证明的。我们完成这篇论文之后,杨振宁要求如果我不在意的话能不能

              把他的名字放在我的前面,因为他比我大四岁。我对他的要求很觉吃惊,因为这

              并不是一般物理学界合作的习惯。习惯的排名次序是按合作者姓氏英文第一个字

              母的顺序来排列。但由于事出突然,当时虽感到很窘,但勉强答应了。稍后,我

              看了文献,察觉这样做是不对的。当我们写第二篇论文时,我把一些文献给他看,

              以说明年岁大并不是排名的考虑因素。而且,我又解释,第一篇文章里的两个定

              理,主要是我证明的,可是我的名字却排在了后面。这样,杨振宁被我说服,同

              意我的意见,于是第二篇论文名字的排列次序便倒过来了,虽然在第二篇论文中

              只有一个定理,而其最后主要的一步是杨振宁想出来的。1952年,《物理评论》

              上刊登了这两篇论文,其署名次序出现了与惯例不同的情况:……”

              杨李之争中,署名之争是公认的导火索,李一直说他署名在前是因为所谓的“惯例”。

              如果是按照贡献大小来的话,那么你和李政道到底谁在说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