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说“人民的名义” -- 达萨

共:💬59 🌺617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省部级的《甄嬛传》?

        这剧其实挺火的,这段时间走哪都看到有人在看。于是也蹭着看过几段。但也没看明白为啥这么火。

        曾见有人分析过《甄嬛传》、《步步惊心》这类宫斗戏为啥有这么多人爱看。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心理原因:一是代入感;二是窥视欲。

        女观众不自觉的把自己代入甄嬛、格格的角色,男观众则把自己代入皇阿玛、阿哥的角色。

        还有一类观众就是满足自己的窥探感。谁都没见过帝王家怎么过日子,这下总算见了。

        我觉得《人民的名义》属于后者。大多数老百姓都没见过省委、市委怎么开会,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的家长里短。剧里这些事有股新鲜感。

        我问过一个副县级的干部看不看《人民的名义》,他说没时间看。从他淡淡的表情看,似乎对这些事并不感兴趣。

    • 家园 虚拟的汉正省,那儿的人民也一定是虚拟的

      哪儿的人民?在这部剧里所谓汉正省就是生编出来的,那里的所谓人民也一定是虚拟的。

      当“人民”做物主代词时,她是不能单独使用的,一定要有限定词:哪儿的,或者哪边儿的人民。

      更何况“人民的名义”是个名词词组,谁用了“人民的名义”啊,谁代表了人民的名义啊?

      谁以人民的名义干了些什么啊?都没有交代。

      这部剧如果30年前播,那也许还算得上“可看”。现在还来这种老干部一身正气嫉恶如仇,一把手高瞻远瞩指引方向,只能用“拙劣”二字形容了。

      通宝推:feebe,
      • 家园 敢情你是光听了个题目

        连内容都没看就出来咋呼了。真难为你在西河泡了这么多年还这么不忘初心,不愧是鲨鱼,耐泡

        以后叫公知鲨算了

        • 家园 他把这贴发到文学城几个地方,也收获了满头包不少砖头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想从约定俗成的词语里挑出骨头?

          老百姓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使的想靠耍笔杆子忽悠者徒唤无奈。

        • 家园 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这位老兄还不啊名字的都搞错了。汉正省?还中正省!

          人家那叫汉东省。

          另外,有人刨根问底,向知道这个汉东省到底指的是那个省?

          我觉得应该是湖北。

          武汉大学政法专业是全国翘楚,其他高校政法专业几乎都出自武汉大学门下。

          荆州与京州的谐音相同。

          还有很多细节,都表明剧中的这个汉东省是一个内陆省,但是地位都非同小可。

          与湖北省诸多相似

          • 家园 你错了,此剧在南京拍摄,如果你对江苏官场有所了解

            就该知道这部戏是以江苏官场为背景,融合了各种原型。京州是南京,汉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吕州代指苏州,月牙湖代指太湖,经济较差的林城代指盐城。

            最能体现是江苏官场的是祁同伟的婚姻,读大学期间被自己大一二十岁的女老师追求,最后为了女老师的政治资源结合,而又没有孩子的婚姻,如此特别的设定显然作者很难凭空想象,而此独特的婚姻在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初在江苏官场应该是无人不知吧2333

            此外还有易学习打造的建筑之乡,向上海南京输出建筑由地方政府组织的建筑队。

            应该说这剧并不单指江苏,但编剧的很多资料显然是来自江苏。

            通宝推:普鲁托,
          • 家园 看过别人的考证

            大概,本剧原型有:

            大内斗省

            安徽最大城市,南京

            仇和

      • 家园 建议你改名为“公知”

        这样比较符合你的风格

    • 家园 很好奇,制片人怎样抓到反腐题材上市权的

      感觉这种题材国家不让乱拍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