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聊59老伙计的故事 (1) -- 少壮军人

共:💬245 🌺2753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聊聊59老伙计的故事(4)

          今天的人看过去尤其是文革期间,总会对当时的一些做法认为不可思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就是今天人进步客观了!就拿三打三防中打坦克来说,当时许多步兵连坦克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在掀起的三打三防热潮中,训练热情依然高涨,没有坦克就群策群力想出造土坦克的办法,比如在训练场用水泥砌一个坦克模型,没有炮管就用碗口粗的树代替,但这种坦克缺点不会动,达不到效果。有的战士就瞄上了部队的军马和骡子,当时步兵还有许多军马,团一级首长是骑马的,我们家还保留着一个马搭子,里面放上被褥,朝马身上一搭人骑上。当时的步兵师只有师首长才有北京吉普坐。而步兵团配属的骑兵连,那是众多兵们的向往,因为行军不用步行。师里专门设有军马科。而炮兵团则有许多骡子,骡子有耐力拖炮比马强。当时步兵装备落后,直到七十年代骡马才渐渐退出。而这些骡马就成了会移动的坦克,怎么做成坦克不难,部队兵们会木工的不少,抡起斧子扯上锯,用木板按坦克大小比葫芦画瓢在马车外面一包,再刷上绿色油漆,往马或者骡子身上那么一套,鞭子使劲一抽,活脱脱一辆会动的木坦克就移动了。当然训练时要小心,骡马粪很容易让你滑倒来个狗吃屎,还有一点就是这种马拉坦克只能在操场练,到了山坡地和丘陵根本没法,不是人没法是骡马没法,估计走几个来回木坦克就得散架。但总比那水泥坦克的强多了。大家会说,不是有坦克吗?当时坦克金贵着呢,一个摩托小时400块钱,够一个连队差不多半个月的伙食。那里舍得!刚开始是用土坦克,训练差不多再用真坦克,步兵能看见真家伙已经很满足了。

          点看全图

          那时候有军教片,军教片把全军各部队打坦克的土方法拍摄出来进行互相交流。其实步兵与坦克兵中间有堵墙,一个是讲战术一个是重技术。相互还有些瞧不起,坦克兵嫌步兵没有技术含量,步兵嫌坦克兵伙食好牛过头。训练中也互別苗头。当时步兵打坦克有一套理论,要让坦克成为瞎子、聋子、哑巴。其具体做法就是步兵爬上坦克,把坦克的瞄准镜、潜望镜全部捂住谓瞎子,把坦克天线拔掉谓聋子哑巴。坦克是运动的,站在外面的人会紧张,做动作就比较鲁莽,瞄准镜潜望镜捂不严实,干脆用坦克上的尘土抹上,沙土将瞄准镜潜望镜表面磨毛,让坦克兵叫苦不迭。特别是当天线拔不掉时,硬掰,步兵老大哥那里知道天线往边上一拧,轻松取下。更有特别的想掀开坦克炮塔门,往里面扔手榴弹,估计是看阿尔巴尼亚电影(地下游击队)中的毒。这个电影刚开头,就有一个游击队员掀开炮塔门,把手榴弹扔进去,这时电影还定格。让许多人以为掀开坦克炮塔门很容易,实际呢炮塔门从里面锁上,外面就是十个人也无法打开,必须用坦克钥匙,比保险箱锁都强。整不开吧他就在外面用教练手榴弹乱敲,把坦克兵心疼和气得。坦克兵最不喜欢这种训练,明明自己很强还要装自己不行,不想让步兵爬上车他就爬不上,当时配合训练只能二档,换3档步兵就抗议,说我这样无法靠近坦克。坦克兵心里说,战场你更加靠不进。再者坦克兵心疼装备。有一次步兵把一个坦克炮长惹毛了,将火炮稳定器打开,炮塔一个快速旋转,生生把步兵从坦克上甩出去很远。步兵不愿意告状,坦克团只好给那个炮长一个警告处分,从此严格规定坦克配合步兵不允许打开炮塔固定器。所以当时步兵打坦克有点自欺欺人。

          点看全图

          坦克是陆战之王,打它哪有那么容易,我到坦克部队曾经和步兵搞过步坦协同,亲身感受步兵对坦克的幼稚观念,当时许多步兵都以为坦克很笨,不灵活,炸掉坦克轻而易举,但实际上呢,坦克不仅灵活而且速度快。特别是坦克向你开来有一种极大压迫感和震撼,甚至能把你整崩溃。坦克一档行进时,步兵轻轻松松可以把炸药包挂在坦克上或者坦克发动机散热窗上,有的还可以从后面攀爬上坦克。二档,步兵就吃力了,尤其在沙土地和坑洼地,攀爬坦克变成传说。三档,甭想,坦克变得精神焕发英雄本色方显,过沟越坎潇洒自如,尤其坦克尾部卷起阵阵烟尘。步兵是吃尽了苦头和尘土,一个个变得灰头土脸。最后步兵老大哥也变聪明了,不再从后面攀爬。四档,坦克是绝地疾驶呼啸而过,步兵根本不敢靠近。坦克兵说我还没挂5档呢。当时就发生一等一的大事故,一步兵抱着炸药包斜侧面冲向坦克,没有想到速度太快,步兵把坦克撞了。坦克肯定没事而这个步兵被反弹出2米多摔在地上。尘土一下子盖向这个步兵,坦克赶紧一个急停。再看这个战士,面色宁静已经没了呼吸,事故很蹊跷,当时也没有做尸检,估计是内脏全部震裂。

          点看全图

          其实坦克也有怕的,怕反坦克雷,履带炸断不敢出来修,一出来就是步兵的靶子。再就是壕沟,坦克越不过的壕沟就要低速,这正是火箭筒和反坦克炮的靶子,坦克两侧和后部都是薄弱环节。到了73年,正式打坦克301演习开始,邀请全军近一万名连级以上包括各部队主官观摩,总参谋部的首长包括阿尔巴尼亚的国防部长杜米来了。当时部队锣鼓喧天夹道欢迎,部队孩子们也加入欢迎队伍。我们对演习没兴趣,有兴趣的是每天晚上的两部电影,最多是内部片,比如{军阀}、{啊!海军!}、{山本五十六}、{巴顿将军},以及大量苏军的演习影片,看的我们心惊肉跳,我们的装备差得太远了!

          点看全图

          (图为副总参谋长张才千、军区司令员曾思玉、政委王六生陪同阿尔巴尼亚总参谋长杜米率领的军事代表团前来参观情景)

          打坦克暂且聊到这,明天开始聊我到坦克部队的点点滴滴。

          通宝推:铁手,苏迅,诸葛神候,为什么不可以,领班军机,浣花岛主,桥上,光头佬,阴霾信仰,梓童,决不倒戈,老树,石狼,盲人摸象,故乡在喀什,文化体制,不会游泳的鲨鱼,三笑,脊梁硬,mezhan,朴石,豪哥的江湖,
          • 家园 历史悠久啊

            把树砍到,

            让猪爬上去。

            拍照

          • 家园 坦克兵大概最害怕天上的东东吧

            俺这样的外行都知道坦克顶部装甲很薄,难以对抗天上掉下来的东东比如导弹,炮弹,火箭弹,末敏炸弹。尤其可怕的是飞机和直升机,坦克只有挨打的份。当然,如果对方装备落后全靠步兵对付坦克,那就太悲剧了。当年的中国太落后了,从三四十年代被小鬼子的袖珍坦克欺负,到六七十年代可以对付老式坦克但无法有效对付T-62,到现在可用远火轻松消灭任何坦克群,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

          • 家园 张才千有一阵好像地位挺高的
          • 家园 没办法呀

            没有好装备,大战又迫在眼前,只能靠人上了。

          • 家园 真要是坦克高速冲过来步兵真没办法

            想当然的自说自话,坦克兵当然认为步兵不懂行,

          • 家园 聊聊59老伙计的故事 (5)

            空军飞行员被称谓"空之骄子",海军潜艇兵是"海之骄子‘’,而陆军坦克兵是"陆地骄子"。通过军中伙食营养标准就可以充分说明,因为坦克兵是陆军伙食标准最高的(当时还没有陆军航空兵)。而幸运参军到坦克部队,最终成为一名坦克乘员兵,绝对值得骄傲和自豪。而我们家里就缺空军,父亲是步兵,母亲文艺兵,姐姐卫生兵,姐夫炮兵,老婆二炮、妹夫海军,我坦克兵。

            点看全图

            当兵时的照片

            其实能够当上坦克乘员兵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要求高中文化程度,身体条件要求更加苛刻,即必须是甲等身体,这与坦克装备的特殊性有关,身体差的在坦克训练中会无法完成。当年体检要过三关,征兵是第一关,新兵训练结束正式成为军人进入坦克乘员训练团体检为第二关,一年训练结束,待分配到坦克部队最后一次体检为第三关,三次都必须是甲等才能进入坦克分队,很多兵是准备分配到坦克分队时被淘汰,当然不会脱军装,只是分配到其他连队。从而形成在坦克部队乘员兵特别牛气。坦克部队也分三六九等,就拿伙食来说,坦克分队伙食标准最高,修理分队、装甲步兵连次之,汽车连、通信连、高炮连、卫生队与步兵伙食相同。提拔干部是按炮长->射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中间没有副职。坦克兵又特别重视技术,提拔途径驾驶员->技术员->副连长->副营长->副团长,车长->通信排长->指导员->教导员->政委。炊事班长->司务长->副指导员->副教导员->副政委这样的途径,基本是进入坦克分队就决定你以后的发展。

            点看全图

            坦克驾驶员训练一身土

            当时坦克兵每个军区都有一个坦克乘员训练团,负责全军区装甲兵的训练,而坦克部队不训兵,这一点不同与步兵,步兵训练是新老兵一起训练,每年的年初战斗力较弱,年底才差不多。而坦克分队始终战斗力不减,与许司令注重技术要求坦克乘员必须进乘员训练团毕业合格有关。这一点其他兵种是值得借鉴的。79年自卫反击战,步兵新兵伤亡较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连基本的军事技能都不会就匆匆上战场,仓促的应急训练根本不解决问题,如果这些兵都是经过一年的训练团训练再分配到连队,连队训练的水平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点看全图

            炮长准备射击(不是59坦克)

            当时坦克训练团只训练驾驶员和炮长,而搞通信的车长都是从二炮手、文书或者优秀的炮长中选拔,一般车长都是经过二至三年以上才能担任,在这段时间中对坦克的各专业已经有了了解,指挥起来就得心应手,同时兵龄长也便于管理。因为坦克兵专业不同,管理比较难,整合好一个单车,车长的作用极大。以我个人在坦克分队掌握专业程度就能说明问题,我先是担任二炮手,两年后升任车长,再经过两年担任营指挥排代排长。坦克分队射击专业包括炮长和二炮手,通常一起上大课,学习射击理论,训练科目也在一起,在不发动车辆的情况下,有些训练科目必须配合完成。

            点看全图

            当年熟悉使用早已淘汰的A-220A坦克电台

            而驾驶专业就是单独的,即使是在坦克分队其他乘员,也不懂驾驶理论和操作。通信也是如此,电台的操作以及电路难度极高的。我幸运的是遇上79年自卫反击战,当时装甲兵提倡车长一专多能,所以驾驶坦克十几个摩托小时。射击专业的所有科目除了战斗射击都进行过训练。虽然只有通信专业等级证书。但是对射击、驾驶多多少少有一定了解,才敢在这里班门弄斧。

            点看全图

            二炮手装弹训练

            下次聊聊坦克分队三大专业是如何训练的。

            通宝推:五谷不分,渡泸,苏迅,诸葛神候,为什么不可以,桥上,阴霾信仰,joomla,故乡在喀什,文化体制,浣花岛主,jhjdylj,不会游泳的鲨鱼,梓童,老树,石狼,繁华事散,三笑,沧溟之水,豪哥的江湖,mezhan,盲人摸象,
            • 家园 聊聊59老伙计的故事(6)

              坦克兵习惯称三大专业为三大技术,而对技术的强调和重视,与首任许光达司令员是分不开的,许光达从军进入黄埔军校是炮兵科,32年因治伤到苏联,学习见证了苏军的装甲兵体系,更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和技术对装甲兵的重要性,在中国装甲兵建设的初期,就提出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为了正规正轨的为初创装甲兵走正路,首先是编写和审定装甲兵战斗条令、教程和教范。许光达司令员明白要让装甲兵具有超强的战斗力,在陆军起中坚力量,就要抓技术,1953年许光达在装甲兵干部会议上又指出: “坦克部队的战斗特性, 是依靠坦克本身的优良机械而产生的。为了充分发挥这种武器的威力, 必须懂得这个武器, 熟练地掌握和操纵它, 正确地使用和修理它, 经常地爱护和保养它。这样教育部队成员成为掌握坦克技术的能手, 就成为坦克部队的头等重要任务”。摒除从步兵到装甲兵过渡,重新建立条令条例和技术规范,所以坦克兵中步兵影子不多,完全是一个全新军种。老司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装甲兵打下一个非常坚实基础。而海军建设初期有些差强人意,以至于今天海军与西方的贵族海军距离还是太大。今天聊几个装甲兵对技术的重视程度的侧面。

              建立装甲兵技术部:

              坦克部队团一级有技术部,具体到实际应用,就是坦克兵有严格的车场制度。比如坦克进场必须登记,用车部队才能进行保养,具体到保养条例制度非常细化。比如规定保养传动部分必须对坦克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加油滤清器进行清洗。要对坦克发动机、行动部分,火炮、机枪、通信电台通话设备进行保养、清洁,包括车体的清洗。工具点验。保养合格后要经过跟车教练车车长、炮长驾驶员验收通过,才能进行坦克交接,出场时,用车部队,与教练车驾驶员一起接受车场技术部检验,具体到变速箱变速挂挡完好,行动部分履带、主动轮、诱导轮、负重轮完好,火炮机枪电路完好,电台、车内通话器完好,只有完全合格坦克才能出场训练,不合格的车辆要在车场内修理,修理合格后要再次经受车场技术部检验。虽然繁琐,但是保障了坦克使用完好率和训练。

              保障部队:

              坦克分原地用车和行动用车,而行动用车,包括驾驶员驾驶训练,驾驶与通信一同训练,射击训练、单车战术训练,坦克排、连、营战术训练。坦克连行军,坦克战斗射击、坦克演习等等,只要坦克一动,就必须有相应的保障部队全程跟随。

              训练团、 院校:

              驾驶员、炮长必须经过坦克乘员训练团训练合格才能进入坦克战斗部队,前文已经叙述,这里不再细说。而坦克连队干部必须是坦克院校毕业,不能从战士中提拔。在文革和文革后一段时间变相,从战士中提拔的干部都必须进院校深造,射击和通信在安徽宿县最后改到蚌埠的装甲兵学院,驾驶在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连营以上主官到石家庄装甲兵指挥学院深造。所以装甲兵从最初建立就有了完整的学院学习系统。在我当兵期间,许多刚刚提拔的就被选送进院校,但是不经过考试。学习结束大部分回原连队。

              驾驶员培养过程:

              五六十年代要成为坦克驾驶员,规定必须首先学会驾驶摩托,再者学会驾驶军车,两者都合格,才能学习驾驶坦克。由摩托握把、汽车方向盘到坦克操纵杆的转换。这样形成六十年代尤其是大比武出来的坦克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最高,我76年当兵的营长技术就十分了得。他是由驾驶员改为炮长。我们连副连长也是同样。和我们聊他刚当兵时,也是先开摩托开和汽车,当时有点不明白,他讲教范就是这样。副连长技术了得,驾驶员都特别佩服。我这几年无事会有兴趣了解装甲兵的沿革和发展,也记录了在文革之前坦克兵驾驶员必须过这3关。直到批彭德怀的军事路线和罗瑞卿的大比武。这一规定才取消。而七十年代的驾驶技术也是不错的,前段时间中央台军事栏目有档节目,介绍装甲兵比武、是我们连队与兄弟连队两个专业比武,驾驶员在高速情况下停车,那是一个有6年驾驶经验的驾驶员,把坦克的是前仰后合,开成那样真替他汗颜,他那水平在我们那个年代,就是一个两年驾驶水平。而高射机枪比武是将分解结合的高射机枪装在坦克上,结果掉零件,这在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连是红军连队,一直秉承着高水平训练传统,可是看到后辈们的训练,水分太大华而不实的太多,真是有愧于红军连队。而记者们不懂,以为还不错,其实比武双方水平都很差。可以看出现在部队训练水平不很高,是不是独生子女多的原因还是干部训练方法有问题?当时比武用的就是59。再比如有人对仪仗队评价很高,但是我看到仪仗兵齐步走猫步就受不了,太娘了,不是部队队列条令要求的标准,好在部队没有受其传染。回过头在看看七八十年代的仪仗队,那气势是堂堂军人的威武、彪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我当兵那时坦克兵定为特种兵(和现在的特种兵含义不同),服役期3年,步兵为2年。那时没有志愿兵,是79年以后才有了志愿兵,而一个连队只有一个名额。造成坦克乘员大量超期服役,以我们连队为例。我76年当兵时连里还有71年兵,73年是主力。到我当兵5年退伍时,一同复员的有好几个是73年兵,也就是9年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坦克兵技术要求高,尤其是驾驶员从当兵到训练团训练一年后到坦克分队没有3-4年的时间坦克是开不好的,差不多到5、6年以上才能是好驾驶员,好驾驶员连队都舍不得放,久而久之就形成坦克分队老兵多。所以我当兵5年退伍,连队就是不想让走。老兵多训练水平高,但是带兵就头痛,这个话题留在以后。

              今天就聊到这,明天继续这个话题。

              通宝推:铁手,苏迅,舞动人生,诸葛神候,领班军机,浣花岛主,桥上,三笑,老树,光头佬,阴霾信仰,决不倒戈,盲人摸象,mezhan,故乡在喀什,宏寺,文化体制,jhjdylj,老老狐狸,梓童,
              • 家园 聊聊59老伙计的故事)(7)

                聊聊59老伙计

                7

                装甲兵是全盘苏军化的代表,这方面我们没有基础,只有老老实实的向老大哥学,人家是从战争中得出的血的教训。所以装甲兵条例条令必须严格遵守,就拿驾驶员发动车这件事说起,因为不按教范规定操作,造成死亡事故。

                话说星期天是部队的休息日,早上吃过饭,某坦克分队二炮手为了积极进步,决定到车场保养车辆,当时请假说是到其他连队会老乡,想默默无闻做好事当一次雷锋,谁知这默默无闻却害了他。来到车场门口,哨兵是老乡,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拦阻没有进行登记就放他进入,他的车是教练车,没有在车库停放而是在车场的一块空地上。此兵带着布和随身带的螺丝刀爬到车体底部,干起清理泥垢和擦拭活。他是太投入了,干了1小时也不休息,这时同车的驾驶员接到用车指示,也来到车场,准备加满油进行坦克交接。驾驶员看车场内空无一人,跳上车打开驾驶窗调整好座椅,没有按规定按警报器20秒,而是直接打机油泵,发动车辆挂挡,这么大的动静,车底的二炮手赶紧大叫:'我在车底!’驾驶员那里听的到,坦克一个原地180度转向,直接开去加油了。可怜的二炮手,当场变成一滩肉酱。直到其他人看到坦克履带沾满肉酱和一路的血印,才知道出事了。如果这个兵请假直接告诉车长或者值班员去车场保养自己的车,就会交代驾驶员,而驾驶员到达车场也一定先找他,或者喊他一声,这样这兵也不会死。再者哨兵有责任,坦克车场站哨值班有严格规定,没有命令和任务,任何人不得进入。就因为是老乡是熟人,违反规定放他进入,结果让他走向不归路。还有就是驾驶员没有按规定在发动车辆前按警报器20秒,提醒一下这个战士也不会死,三个人都违法规定。一死两个军事法庭判刑。当时我们部队经常拿这个故事教育刚刚到坦克分队的新兵,每年如此,目的就是让大家按教范规定做。

                还有就是装炮弹,规定右手大拇指必须护住弹丸引信,因为引信有5公斤压力就会引爆整个炮弹,那么全车的一个也活不了,所以平常训练,教员两眼就盯着二炮手的右大拇指,如果你没有按规定护住引信,先是一天线,然后就是大骂:“你不想活可以找其他死法,不要连累全车”。坦克里到处是钢,一旦碰上引信,那力量何止5公斤。当时要求宁可撞掉大拇指,也不能让炮弹爆炸。虽然平时训练是用教练弹,养成好的规范动作,一旦实车实弹,就不会出问题。我们坦克部队每年的战斗射击用的都是榴弹,引信上有延、瞬两个调整位置。一旦调整好,炮弹引信超过5公斤的触碰就会爆炸。第一年战斗射击我装了两个车的炮弹,成绩都是优秀,也是我们连队唯一的两个优秀,一个是我自己的车(连指挥1车连长车)一个车是(连指挥二车指导员车)两个都是炮长成绩,反而连长是良好。当时战斗射击优秀的挂红花拍照片,连队特别给我一个嘉奖,装入档案,那一年我获得3个嘉奖。所以坦克兵形成一种规矩,讲技术讲制度。在坦克分队你的技术差,你就没有好日子过,新兵可以以观后效,如果服役未满,炊事班就是你的归宿,当兵那一个愿意到炊事班,虽然炊事班吃香的喝辣的,但是名声不好,背黑锅戴绿帽看着炮长打炮。是老兵你一别想入党二别想提干,服役期满,赶紧卷铺盖走人。可是技术好,那就是香饽饽,那里都待见。

                一天说不完,明天再聊!

                通宝推:铁手,苏迅,诸葛神候,浣花岛主,桥上,三笑,jhjdylj,文化体制,光头佬,阴霾信仰,豪哥的江湖,不远攸高,决不倒戈,向往,盲人摸象,mezhan,
                • 家园 我舅舅也是二炮手

                  坦克是t3485

                  当年是比武还是什么的,说是比到团里,要继续比看谁代表团里当模范,结果饭堂里和别的部队的争风吃醋不服气动手打架,比武就不要他了,半路退回了连里

                  我舅舅自己从来没说过,都是我姥姥说的

                • 家园 聊聊59老伙计的故事( 8)

                  聊聊59老伙计

                  8

                  前文说到摒除从步兵到装甲兵过渡,因为许光达司令员明白这种过渡就会把一些步兵习惯带过来,传统带过来很好,作风带过来不错,但是把一些步兵的习惯和思维带过来,对于一个技术兵种就是一个十分糟糕的事情。许司令看透这一点,从组建初期就以苏军模式苏军教官来训练装甲兵部队,大到训练保养,小到吃饭睡觉,甚至连营房都是按坦克兵的需要而建。

                  从相关装甲兵资料显示:为了让中国装甲兵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操纵苏制坦克,提高中国装甲兵的机械化作战水平。苏联派出10个坦克团的全员官兵,共7000余名,作为教官赴中国,传授坦克操作和装甲兵作战技术,这些苏军官兵与解放军坦克团的官兵一比一配属,共同生活学习,一对一的手把手教授,仅用2个月时间就传帮带出了10个合格的坦克团。

                  五十年代,队属装甲部队是坦克和自行火炮混编,比如我所在的42团前身是1军2师207坦克自行火炮团:包括一个T-34/85坦克营(3个7车连),一个SU-76自行火炮营(4个4车自行火炮连)营部配属一辆T-34/85坦克,同时团部和指挥连编1辆T-34/85坦克,加上维修连、运输排。全团共有T-34/85坦克24辆,SU-76自行火炮16辆,这种编制与苏军步兵师坦克自行火炮团编制不同,是苏军为中国装甲兵“量身定做”的小团编制。

                  点看全图

                  我们团营区

                  到了七十年代,由队属坦克部队变成坦克师,又成为甲种师,坦克团的坦克由T-34/85变成59坦克,SU-76自行火炮撤销,从而变成三个坦克营,每个营三个坦克连,每个连8辆坦克。加上每个营一个营指挥排,一个团指挥排,坦克数量大量增加,加上数个直属分队,运输连、特务连、装甲步兵连、通信连、修理连和卫生队,坦克团一个团猛增到一千多人,但是坦克分队人数反而减少。因为原来T-34/85是5人制,而59坦克是4人制。

                  点看全图

                  当时我们团营区

                  从营房建设看,就充分体现坦克兵的特点,坦克兵宿舍是以车为单位4个人为一个房间,车和步兵班相同,(车长等同班长,炮长等同副班长,驾驶员、二炮手属于战士),条件设施非常不错,79年到了新疆,每个排还配备了洗澡间。而步兵老大哥的宿舍就完全不同了,我父亲的部队是以排为单位,一个排三十几号人睡在一起,磨牙打呼噜放屁说梦话再加上个别梦游,整个房间晚上热闹着那。遇到是神经衰弱估计自杀的心都有。宿舍不同与坦克兵训练有关,坦克兵各专业训练时间有时不同,一个连队分几波训练是常事,比如驾驶员的夜间训练就比较多,这样彼此打扰就会少很多。尤其睡觉前每个人必须立正站立在自己床前,车长下达命令睡觉,每个人迅速上床关灯睡觉。

                  点看全图

                  我们团窑洞式坦克分队宿舍

                  同样是连级单位,坦克连队人数比步兵连队人少许多,坦克一个连42人,其中干部有9人。而步兵得一百多。在伙食调剂方面,坦克兵每人每天是9钱油,一个月加起来就是2斤7两油,同时每人每月3斤白糖。除了一部分用于伙食,剩余分发给本人,许多兵就把白糖寄回家。在当时步兵每天0.45元的情况下,坦克兵是0.77元,79年在新疆是1.27。当时一个二级工一个月工资是37元要养活一家人,坦克兵伙食标准是够高的。吃饭前除了唱歌,排队进入饭堂,每个人站立在饭桌自己位置上,值班员下达吃饭命令,迅速坐下拿碗吃饭。这一切都是按条令,按苏军的传授。

                  点看全图

                  我们团营区

                  明天我会着重谈坦克兵的车场日和车库。谢谢支持、回复和探讨。

                  通宝推:铁手,为什么不可以,诸葛神候,年青是福,迷途笨狼,桥上,文化体制,繁华事散,三笑,故乡在喀什,光头佬,mezhan,盲人摸象,豪哥的江湖,
                  • 家园 照搬苏军不是许司令一个人的主意

                    刘帅主导,全军执行,据说不光是军装,连裹脚布都照抄过来了。

                    步兵历史长,习惯多,自然会有不满,最后传到老首长们的耳朵里,刘帅被批。

                    装甲兵是全新的,没有老习惯,老首长们又不懂坦克,不敢乱放炮,所以苏军的一套能被保留下来。

                  • 家园 这个营区应该是明港营区吧

                    你们一军后来跟20军对调你们也该搬到杭州去了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