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 万年看客

共:💬162 🌺13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红十月,假设,黄序,五藤高庆,mezhan,易水,惟望汉威远,天堂,英丑,故乡在喀什,年青是福,豪哥的江湖,张三李四王五,联储主席,环宇7504,老老狐狸,原味酸奶,一刻馆皆様,赫克托尔,决不倒戈,
    • 家园 正在读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

      结合您的译作,两本书都写的很好,您的翻译真的很棒!谢谢

    • 家园 11,曲未终,人未散

      从美军在英国的大规模集结到反希特勒战争在柏林胜利结束之间还有一段漫长而又血腥的过程。1944年6月6日——也就是D日——的霸王行动针对五片法国海滩发动了登陆作战,美军、英军与加军共同取得了这项军事技术、战斗勇气与情报欺诈三方面的惊人成就。D日作战的机密得到了滴水不漏的保护。充气坦克组成的幽灵军团,大胆的假情报作战以及极其严密的保密工作意味着龙德施泰特直到最后一分钟都认定盟军的登陆地点将会更加靠东,大约在加莱与迪耶普之间。反而是希特勒本人一直怀疑诺曼底才是真正的登陆地。尽管如此,盟军的庞大舰队依然要受到登陆艇数量与海滩面积的制约,因此在第一轮攻击当中只有九个师踏上了法国的土地。德国人的防御兵力足有五十八个师,其中还有十个行军速度极快的坦克师。诚然,德国人的防线很长,而且在1944年春天已经彻底丧失了制空权。但是只要德军指挥官的动作再快一些,只要德军的情报工作再好一点,那么他们完全有可能在最初几天里就将第一波登陆的盟军赶下海。D日作战确实伴随着无论多少事先规划都无法消除的可怕风险。

      就像在北非与意大利一样,英美两国的指挥官们在D日前后同样吵得不可开交,多年以后他们还会为了推诿责任而互放嘴炮。在霸王行动当中,盟军地面部队最高统帅是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还要屈居之下。在伦敦西部的圣保罗中学,艾森豪威尔制定了一套为期九十天的登陆与突破计划。大致来说,英军要在东面牵制德军主力,美军则趁机向西挺进法国腹地。恶劣天气推迟了整套计划的施行,而且蒙哥马利的表现也颇受争议,因为他的坦克在卡昂附近取得突破之后很可能错失了进一步挺进的良机。英军登陆之后确实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境地,针对卡昂发动的毁灭性轰炸也一直被批评家们视为战争罪行。美军指挥官——尤其是蒙哥马利的老对头巴顿——都认为蒙哥马利手脚太慢,所以才未能突破虚弱的德军防线。

      随着英军打到安特卫普,距离莱茵河只有不到一百英里,英军再次停了下来。事实证明当地德国守军人数寥寥。用某位军事史学家的话来说,守军当中还包含了“警察、裁缝、伤病员以及十六岁的少年。”盟军坦克优势达到了二十比一并且几乎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在1944年9月结束战争的黄金机会就这样摆在了英军面前。假如英军抓住了这个机会,至少能拯救五十万英美两国士兵的性命——至少英军第一空降师肯定用不着白白填进阿纳姆战役的杀戮场里面——而且肯定还有更多无辜者能从集中盈利逃得活命或者躲过死于轰炸的命运。至于俄国人的东进势头更是肯定会被遏制在更加靠西的地区。至于这个天赐良机为什么被白白浪费,英美两军的指挥官们一直都在相互指责,争执的领域则涉及了情报、战略决策、战术执行以及勇气等等方面。

      当时的英国公众们同样知道,在登陆作战的英勇新闻之后,盟军在欧陆的进展似乎慢得难受,就像当初在意大利一样。为什么呢?事实似乎一言难尽,失败的原因包括英美双头指挥体系的运转不畅、运输系统失灵——足有一千四百辆英国卡车因为活塞故障而无法行驶——以及德国必败结局导致的自满心态。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盟军方面错误估计了希特勒的残存力量,也低估了千百万德国人对于他的忠诚。德军相信自己正在拯救祖国免于毁灭,因此全都奋战到底,打得既灵活又顽强。从诺曼底的灌木丛到莱茵河畔,盟军每前进一步都殊为不易。1944年12月,接受了一道狂野不羁的“希特勒亲令”之后,德军在1940年针对法国发动闪电战的同一个地点打了一场出人意料的反击战,旨在切断英军,再造敦刻尔克。美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尽管反击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是盟军依然再次付出了意料之外的惨重代价。

      英军在亚洲战区同样屡遭意外。自从开战之初屈辱地败于日军之手以来,亚洲战区的主要进展都是美军在太平洋上不计成本地打下来的。奥德.温盖特在缅甸日战区组织并指挥的钦迪人游击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英军的颜面,并且证明了英军具有学习新式作战方式的能力。到了1944年3月,日军就像德军一样陷入了寡不敌众的境地并且完全丧失了制空权。于是孤注一掷的日军也在缅甸发动了反击,企图一路打进印度。日军穿越了印度边境,英军在科希马与英帕尔两地进行了异常艰苦的防御战,全靠空投物资才勉强支撑下来。幸运的是,大英帝国驻印度军队——其中包括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穆斯林、廓尔喀族人以及非洲人——有一位极其杰出的总指挥威廉.斯利姆。斯利姆是一位身材壮硕且受人爱戴的指挥官。他打退日军进攻之后又咬住残兵败将穿过缅甸,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打了一场追歼战。这次作战的必要性一直都有争议,批评者们认为这只是丘吉尔在几年前大英帝国颜面扫地之后重振帝国骄傲的手段。斯利姆麾下“被遗忘的第十四军”在战后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战功没有得到充分承认。但是他们的作战的确牵制了几万日军兵力,使其无法增援太平洋岛屿,从而帮了美国人的大忙。

      二战的最后一幕为英国带来了含混不清的信息。在少年漫画与自我粉饰的回忆录之外,谁也不好意思主张英国人天生就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擅长打仗。在法国、缅甸以及德国,没有空中火力支援、没有美国工业力量支持、兵力十分有限而且已经破败不堪的敌军依然能让英军狠狠地吃些苦头。这样来看谁才是“优等民族”呢?很能说明问题的是,战后英国关于远东战区的主要宣传素材就是日军战俘营里的野蛮环境。在一大批基调近乎受虐狂的书籍、图片与电影当中,英国人将战俘们描绘成为了形容枯槁、遍体鳞伤乃至精神摧折的幸存者。这些宣传确实彰显了逆境乃至绝境当中不屈的人类精神,但却远远算不上帝国的赫赫武功。日军败在了庞大的美军战争机器手下,最终被两颗原子弹彻底降服。而在英国人的心目当中,骑自行车的“小黄人”击溃印度守军的景象将会成为议员无法抹去的记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确实是历史必然,但是对日作战无疑敲定了这一进程。

      此外人们也不能主张战争在各个方面都结束得很有光彩。胜利日当天固然见证了喜悦与释然的爆发,但是德国城市废墟与集中营里的惨状又为胜利日蒙上了一层阴影。俄国人如今占据了半个欧洲,熟读史书的人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1944年10月在莫斯科会见斯大林的峰会上,丘吉尔不得不默许了对方提出的第一阶段瓜分欧洲计划。他询问对方,“如果你控制90%的罗马尼亚,我们控制90%的希腊,咱们两家对半平分南斯拉夫,你看怎么样?”然后他就拿出了一份手写文件,上面标注了苏联与西方国家在上述地区的势力分配,斯大林则拿着蓝铅笔逐条打钩。更糟糕的是,鉴于苏联对于上述地区的军事控制已经成为了既成事实,丘吉尔干脆与斯大林一起拿着波兰人的处境开起了玩笑。丘吉尔曾经是反布尔什维克圣战的发起者,斯大林也曾在1939年以波兰遭到入侵为借口发动战争。如今这两人的立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世界已经降临了,而且这个世界从正当中撕裂成了两部分,大英帝国已经没有容身之地了,英国在新世界当中甚至无法发出独立且强大的声音。在国内,独立参选人与社会主义者们在一连串递补选举当中将托利党与全国政府的候选人打了个落花流水。汤姆.哈里森【1】的大众观察组织详细记录了战时英国人的真情实感。早在1944年他就写道,选民们认为“战争领袖、战地猛犬温斯顿”固然功勋卓著,但是身为首相的他却“完全不是一个热爱和平、理解国内政策或者关心民生疾苦的人”。

      我们可以说丘吉尔时代就这样到此为止了。在世界历史上,英国从未扮演过比起1900年到1945年之间更重要的角色,而这一时期的世界见证了两场有史以来最严酷的战争。丘吉尔时代足以与英国历史的其他精彩篇章相提并论,例如为后世英格兰奠定基本盘的伊丽莎白时代,百战成功的大英帝国开拓时代,以及发明创新能力如日中天的维多利亚时代,尽管英国的进取心与活力在丘吉尔时代都有所衰退。这个时代的长度勉强达到的当代人寿命的一半,但是在此期间英国却从一个外向扩张、奉行贵族价值观的帝国主义岛屿转变成了今天这样内向自守的国家。英国人曾经走向世界,现在世界则走向了英国。丘吉尔年少时的英国是一片咋咋呼呼、好勇斗狠、极度不平等并且崇拜皇家海军的土地。二战胜利时的英国则成为了一个广厦倾颓、如释重负、思想左倾的民主国家。旧日的英国遭受了恐吓,得到了解脱,终于成为了当代英国。庆祝胜利的人们高呼“咱们的老温”并且伸出手指比作V字,但是这个手势其实是在送别丘吉尔。此时的丘吉尔已经沦为了老故事书里的插图。在收集资料的时候,笔者曾不止一次遭遇过丘吉尔以及其他英军高层将领认为英军士兵普遍缺乏斗志的言论。二战之后这些私密评论很快就遭到了遗忘,被人们藏到了视野之外,因为生活还要继续。但是最重要的真相往往都是顺口流露出来的。一战之后的英国人确实不像从前那样热衷于打仗了。丘吉尔以为英国人会因此感到丢人,但事实上这却是当代民众的合理反应。只有那些曾经蒙受过丧权辱国之耻或者因为狂热意识形态而陷入集体癫狂的国家才会热衷于战斗。二战爆发时的英国并不是这样一个国家。

      二战结束时,大不列颠终于成为了当代英国。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终于彻底粉碎了高等种族的自我欺骗,并且为普通国民带来了略好一点的喘息之机。大不列颠是一个气势恢宏的国家,志向高远的公仆与正派人的数量总体上超过了恶霸与施虐狂。但是这个国家并没有显现出纳粹德国与苏联这样的邪恶帝国所特有的旺盛活力,也不具备美国那样的蓬勃精力。国内的英国国民只想休养生息,海外的英国国民也丧失了开疆扩土压制其他民族的兴致。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且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帝国正在死去。但是大不列颠的最光辉时刻恰恰正发生在弥留之际。1940年丘吉尔治下的英国并没有合情合理地消极避战,而是万众一心且没头没脑地继续战斗了下去。当代英国就是我们因此而得到的报偿。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Tom_Harrisson

      通宝推:江南白,mezhan,天白,李根,桥上,豪哥的江湖,
      • 家园 看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记述,那些远征军对英军的评价也极低

        另外,斯大林和丘吉尔划分势力范围的场景真经典啊。

        • 家园 【讨论】废话,英军每次都是丢下友军先跑

          友军对他们评价高反倒是怪事。敦刻尔克都是两个法国师在前线抵抗,否则就算德军没出动坦克部队,英军也跑不了。最后这两个法国师全军覆没(第一次知道这事好像是小学历史教科书,不知现在有不)。 也就是香港、新加坡,英军没友军可坑,又没地逃,才只能缴枪投降(而且速度很快)。其实香港某种程度上也坑了友军,把集中营里关着的800多名中国士兵(日军进攻广东后因各种原因跑到香港的)集中起来发给枪支弹药,送上前线当炮灰,这八百人据说全部战死。朝鲜是唯一一次英军没先跑的,因为美国表弟先跑了,勒令英军断后。当断后英军被围时,美军出动了大部队救援——一个排,被全歼后坐视英军被消灭。当然,英军也就比美国人晚撤,还是比联合国军其他部队跑得快。

    • 家园 10,对德作战

      二战后半程表明了(通过美国人)得到充分补给并且由一个果断政府加以指挥的英国能够做到怎样的地步。英国全国上下都为了实现唯一一个目标而动员起来。英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座军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位国有化工业巨人。在三千二百万位于工作年龄的英国人当中——换句话说就是十四岁以上的国民当中——有两千二百万被调动了起来。信息部在战后发表的官方文件毫不夸张地记叙道:“英国为了战争不惜扒光了身上的衣服。”似乎除了诗歌、性爱与做梦之外的一切日常活动都遭到了政府的控制。未曾经受配给制或者物价控制的商品开销只占到总量的5%。政府规定的工资标准与工作条件从欧内斯特.贝文掌控的劳工部扩散到了四面八方,涵盖了农场劳工、茶馆跑堂、铁道工与泥瓦匠。乡间的姑娘与城里的老男人们往往会接到命令前往离家上百里之外的地方工作。十万多名男性被强行打发进入了煤矿矿井而不是参军入伍,这种做法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感,尽管到头来只有两万一千余名男孩在井下为国效力。

      在所有遭到合理化改造并且由白厅控制的行业当中最著名的就是飞机制造业。到1944年中期全国已有一百七十万人投入了轰炸机与战斗机的制造工作。英国飞机产量从战前一年的年产三千架飙升到了1944年的年产两万六千架,而且飞机本身的构造也复杂多了。飞机引擎产量几乎翻了五番。铝、铁矿石、木材与钢铁的产量同样节节拔高。总体来说英国在二战期间制造的飞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十万零两千架,种类从喷火到蚊式,再到体量庞大的兰开斯特式与哈利法克斯式轰炸机,还有最新式的流星战斗机。实现这一点意味着英国工业必须进行根本转型。在工业界的最顶层,原本的竞争对手不得不成为了合作伙伴。比方说劳斯莱斯就与福特结成了合作关系。劳斯莱斯是至关重要的梅林发动机的制造商,专门生产大众款式汽车的福特则在曼城开设新厂,其中雇佣了相当一部分女工。福特公司在德比的工厂里精简了劳斯莱斯的繁复生产工艺,不仅缩短了工时,还将造价削减了将近三分之一。这只是英国工业生产效率跃升的一个小例子,战前英国工业始终没有显现出此番气象,战后也很快就恢复了原本的低效状态。战时英国工业的整体模式就是急迫而又高明的因地制宜。大量转包人被纳入了军工体系,其中既有家庭主妇与木工作坊也有大型工厂。教堂长椅木工与制作钢琴的匠人都参与了蚊式战斗机的制造。兰开斯特式轰炸机的许多零件都出自鞋厂与公交车车场。为商店橱窗制造卷帘窗的工厂,制造包装纸箱的工厂,以及为炸鱼店制造平底煎锅的工厂如今改行造起了机身与炮塔。这是一个完全动员起来的国家,不过这个国家首先是一个手艺人与作坊主的国家,并不是苏联或者国家社会主义德国。

      对于千百万投入战时生产的工人们来说,他们的工作不仅累得他们精疲力竭,也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解放。许多第一次走进工厂的女性不仅在工作环境里结识了新朋友,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极大增强了自信。此外她们也品尝到了双脚酸痛与重复无聊的滋味。战前的非技术工人纷纷接受了紧急培训,他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年轻的基层工会成员们突然发现来自工会上层人员的压力减轻了,因为后者当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会里留下了一片片权力真空。战争刚开始时罢工变成了非法行为,但是罢工并未因此而终止,尤其是在煤矿与飞机制造厂里面。1943年的英国爆发了超过一千七百场罢工,第二年则爆发了将近两千两百场——以战前与战后的标准衡量,这些罢工的规模只是小打小闹而已,但是依然令丘吉尔与贝文忧心忡忡。罢工的理由也往往并不是待遇低下,而是工时过长,管理方式陈旧致使新来的工人心生不满,以及熟练工人试图压制新来者。此外这些罢工根本不是英共煽动的结果。恰恰相反,英共在战争期间一直在竭力维持生产秩序,旨在尽量帮助莫斯科方面。为了鼓舞工人们的士气,政府新建了大量职工餐厅与休息室,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文娱活动。广播电台专门开设了《工作音乐》节目,全国娱乐服务联盟(ENSA)与更高端的音乐艺术扶持理事会(CEMA)的巡回歌手与音乐家们也经常走访工厂并且在午餐时间为工人演出。前者为一线工人们带来了薇拉.琳恩与乔治.福姆比这样的大牌歌手与喜剧演员以及一部分颇受诟病的三俗表演,日后将会发展成为艺术理事会的后者则奉上了经典名篇朗读甚至不带妆歌剧。

      二战并不是英国工业体制改革的开端。二战期间的工业效率提升只是暂时性的,甚至比当时看上去更不长久。在亡国的压力下形成的工业合作网络很快就在和平环境当中分崩离析了,暂时的合作伙伴再次成为了竞争对手。1945年的国有化确实让英国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合理化改良,但却未能触及核心。最重要的是,不顾一切赢得战争的代价就是英国身为国际强权国家地位的破产。大英帝国将会分崩离析,贵重的海外资产将会用来偿付美国援助。从工业层面来说,英国看上去好像一位训练有素的青年运动员首次在国际赛场上跑出了优异成绩,其实却是一头年齿渐高的牛马在受惊之后拼命狂奔以至于力竭倒地。当然,在某些领域英国工业确实取得了世界级成就,例如代号桑葚的浮动码头就是战时英国工业的得意之作。在肯特的沼地与南汉普顿,成千上万的劳工制造了巨大的钢铁构件,用来在D日当天的诺曼底滩头提供临时港口。1939年至1945年之间英国出产了喷气式战斗机,复杂精密的雷达网,水准不俗的轰炸机,能在水面上跳跃的炸弹,还有远远更加强劲的航空发动机。这一切都表明英国的创造力并没有消失。但是在表象背后是内伤深重的工业基地与失血过多的金融体系,这两者都会在战后原形毕露。

      对于英国的战争决策者们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这股昙花一现的工业伟力。毕竟,要是生产的产品无助于赢得战争,那么产能再强也是枉然。前文中我们已经见到了丘吉尔如何竭尽全力推迟进攻法国。与此同时他还抛出了大量攻打德国的进军路线——取道巴尔干、罗马或者挪威——但是直到D日作战之前他的选项都很有限。这就导致英国做出了二战期间最具争议且最难辩护的重大战略决策:针对德国城市进行重点轰炸。战争初期皇家空军对德轰炸十分低调,效果也不算显著。英国轰炸机体量太小,数量太少,无法造成严重破坏。与德国不同,英国人将精力集中在了开发防御雷达上面,并不太关注进攻性的无线电波束追踪技术。因此皇家空军的投弹命中率也比德国空军更低。派遣皇家空军轰炸德国与其说是认真的作战行为,倒不如说是为了提振士气——并不是正中面门的全力一击,而是冲着背后恶狠狠啐出口的嘘声。但是随着英国遭受围困的时间越来越久,可以通过轰炸来赢得战争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了。三十年代的军方智囊与科学家们都曾坚定主张过这套理念。皇家空军的创建理念就是担任大英帝国境内的警察力量,因此轻型轰炸机的作战效力令他们大为兴奋——这可是夷平伊拉克村庄与震慑骑马游牧民族的最佳武器。不过假如对手也是现代化国家,轻型轰炸机就有些不够给力了。1941年英国推出了新一代大航程轰炸机,但是这些轰炸机并未装备定向设备,因此无法在高空准确打击军事基地与工厂。如果要低空飞行,皇家空军的护航能力又不够。1941年的轰炸机指挥部承受了严重损失,但是却没能给德国人造成多大影响。根据一位史学家的说法,“轰炸机指挥部的前线作战力量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就被清扫一空了。”那么新型轰炸机究竟应该用在哪里呢——以及怎么用呢?

      到了1942年春天,英国飞机制造厂已经生产了上百架新式四引擎轰炸机,并且装备了性能更优良的无线电定向装置。此外皇家空军也制定了新的作战原则:摧毁德国城市。最先提出这一构想的人是出生于德国的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林德曼,现在已经受封成为了切威尔勋爵【1】。他是丘吉尔最亲密的朋友与顾问之一。用丘吉尔的话来说,切威尔的脑子“真是一台精妙的机械”。如今这台机械将毁灭当成了最高目标。他声称自己对于赫尔与伯明翰遭受空袭后的损失情况进行了精心分析,并且以此为依据向丘吉尔进言,认为英国目前出产的重型轰炸机足以让五十八个德国主要城市当中三分之一的人口无家可归。“看来毫无疑问的是,这样做足以摧毁全民的斗志。”这份备忘录后来被戏称为“拆屋文件”,因为切威尔主张要让德国人“上无片瓦”。当然,鉴于燃烧弹与高爆弹的实际效能,轰炸不仅能拆屋,也会不分男女老幼地杀死大量非战斗人员。不过他并没有说的这么直白。关键问题在于这样做当真管用吗?毕竟英国人的士气并没有崩溃。

      接下来是一场两位顾问之间的私斗。傲慢且固执己见的切威尔很快就与另一位颇受丘吉尔青睐的顾问提扎德闹翻了。完成了出访华盛顿的任务之后返回英国的提扎德突然发现自己丢掉了原本的职位。这两个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像。就像提扎德一样,切威尔也在一战期间担任过试飞员,测试了他本人关于飞行器的许多激进理念。这两人都相信科技将会赢得战争。这两人对待“德国鬼子”的态度都很强硬,尽管切威尔相比之下还要更极端一些——他认为等到战争结束后要对德国进行“巴氏消毒”,使其倒退回农业国家。较为谨慎且没那么傲慢的提扎德反对“拆屋文件”,他指责切威尔“极其误导”,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定……将会为战争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他的论点并不在于轰炸德国城镇不道德,而是认为轰炸不会像切威尔设想的那样产生决定性效果,而且耗费大量资源进行地毯式轰炸将会使得大西洋之战的结果胜负难料。切威尔很有底气地嗤之以鼻,因为丘吉尔很信任他。提扎德并不知道切威尔虚报了赫尔与伯明翰两地遭受轰炸之后的损失数据。相关文献显示两地居民都没有陷入恐慌,他们的士气与健康状况也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如此恶劣的篡改证据行为将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后果。

      轰炸机指挥部的总指挥是阿瑟.哈里斯爵士【2】史书上将他称作“轰炸哈里斯”,他手下的机组成员们——很多人都战死了——则干脆称他为“屠夫”。他曾经是一战时期的飞行员,一战结束后就成为了各个帝国轰炸中队的总指挥。哈里斯是个精力十足、粗犷直率的人。其他空军高层都担心他对丘吉尔的影响力太大——尽管丘吉尔本人有时候也有点受不了他。有一次哈里斯开着宾利跑车从位于海威科姆的总部前往伦敦,一路上风驰电掣,以至于被交警拦了下来。“您这么开车可是要出人命的,”交警对他说道。哈里斯则满不在乎地说道:“孩子,我每天晚上都要闹出几千条人命呢。”他坚信轰炸有能力结束战争;只有依靠轰炸才能打败德国鬼子;火力足够强、时间足够长的轰炸将会是“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的打击”。不过他又补充道目前谁也不清楚多强的火力才算足够强,多长时间才算足够长。他指挥的一场早期空袭打击了吕贝克,他声称这座城镇“与其说是个人类定居点,倒不如说是一具打火机。”他希望自己手下的机组成员就像猎人一样全都“见过血”,一座没什么战略意义的优美小镇的毁灭令他兴奋异常。这并不是一个很讲究方式方法的战士。

      等到战争临近尾声时,哈里斯手下已经掌握了一支势若惊雷的四引擎轰炸机队伍,足有一千六百架。根据估算,建造、保养与使用这支巨型舰队耗费了英国战时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所有这些铝材、钢材、工厂、技师、车床与油料原本可以用来制造保护商船队的远程飞机,或者为即将到来的登陆欧洲作战制造坦克与枪炮。超过五万五千名机组成员战死在了德国,将近一万人被击落之后沦为战俘。除了德国潜艇艇员以外,这是二战期间两大阵营当中最危险的工作。尽管轰炸机指挥部里面也有几位颇为风光的人物,例如伦纳德.切斯特与盖伊.吉布森,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无甚光彩的中产阶级下层而不是满头发蜡的富贵二代。他们虽然伤亡惨重,但士气却始终没有动摇。

      如此惨重的代价换来了怎样的战果呢?据估计,轰炸机指挥部以及在1942年来到英格兰东部地区的美军轰炸机总共杀死了六十万名德国的男女老幼。大多数死者都不是军人,甚至都不是重要的产业工人。许多人都是来自其他纳粹占领地区的难民乃至奴工。吕贝克之后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还有科隆、汉堡、鲁尔地区、埃森、柏林以及德莱斯顿。如此惨烈的杀戮致使德国上下充斥着各种刻毒的反戈林与反希特勒笑话。尽管如此,德国人依然根本没有可能自下而上地颠覆纳粹政权。针对城市的地毯式轰炸并不是全部。皇家空军也曾经集中袭击过油料供应与交通网络,还在D日作战之前打击过一部分军事目标。但是由于德国工业领导人阿尔伯特.施佩尔采取了分散生产策略,还由于德国就像英国一样采取了很多因地制宜的生产手段,轰炸仅仅将德国工业产能削减了十分之一左右。直到地面作战开始之后,德国工业产能才逐步遭到摧毁。诚然,英军空袭迫使德国空军将大量战机与防空火力从俄国前线撤回了本土,令斯大林颇为满意,因此也为丘吉尔争取了更多时间来筹备D日作战。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对德轰炸并未帮助英国赢得战争,尽管很难说是否有助于英国打赢了若干场战斗。就像闪电战未能打垮英国人的士气一样,皇家空军的轰炸同样没能打垮德国人的士气。

      1945年2月14日至15日的德莱斯顿轰炸为地毯式轰炸德国城市的政策画上了句号。此时德国正在战败边缘摇摇欲坠,轰炸机指挥部与美国人的庞大机群反复光临了德莱斯顿上空,将德国第七大城市化作一片火海,共有十万余人葬身其间。本次作战的目的是打断德国本土与东部战线的通信并且打击德军斗志。德莱斯顿是德国最美丽的城市,享誉全世界的艺术与文化中心,几乎能与威尼斯相媲美。这座城市的毁灭就算没有让英国人浑身战抖,至少也让他们觉得有些舒服,甚至就连盟军最高层也不例外。丘吉尔对于轰炸德莱斯顿的决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曾公然将德国东部城市称作“特别诱人的目标”——可是眼见此情此景他也改换了口吻。他向空军总参谋长写道:“德莱斯顿的毁灭将会永远成为针对盟军轰炸作战的质疑与拷问。”他还下令“今后的轰炸要更加精确地关注军事目标……而不是散播恐惧与肆意破坏的行为,无论后者看上去多么壮观。”不过史学家们并不打算轻松放过他。军事史学家麦克斯.黑斯廷斯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无法将这份备忘录视为真情流露。这些文字完全是政治算计的产物,首相希望借此与德莱斯顿轰炸拉开距离,并且摆脱涉及局域打击策略的不断高涨的争议。”轰炸机指挥部的全体作战人员在二战期间没有收到哪怕一枚勋章。哈里斯也没有像其他英军高层将领那样在战后立刻受封贵族——不过说句公道话,是他主动拒绝了受封待遇,从而抗议自己手下官兵遭受的慢待。八年之后丘吉尔还是坚持给他弄了个男爵头衔。1992年哈里斯雕像落成揭幕,王太后亲临现场,但是内阁成员却一个都没来。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derick_Lindemann,_1st_Viscount_Cherwell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r_Arthur_Harris,_1st_Baronet

      通宝推:黄序,天堂,桥上,豪哥的江湖,
    • 家园 9,美国化

      上文中我们见到了丘吉尔在内政方面如何丧失了大部分主动权,也见到了他如何频繁地插手军事决策并且未必总能带来胜利。但是身为战时领袖的丘吉尔确有过人之处:他热切而又精明地拉拢了美国,然后又更加劳心费力地影响了美国人的作战地点与时机。一战期间从没出过这种事,因为当时英国的国力要比现在更强。丘吉尔与麦克唐纳、鲍德温以及张伯伦等等三十年代政治领袖的最大不同在于后者蔑视美国,而丘吉尔则是充满浪漫热情的美国崇拜者。丘吉尔的母亲是美国人,他本人有很多美国朋友,更重要的是年轻时期他在美国通过出书与讲座赚了大钱。丘吉尔是一名并不介意伸手讨要的混血写手,而不是一名富余的英国贵族,尽管人们往往会误以为他属于后者。这一点或许正是英国的幸运。晚年的丘吉尔甚至声称,如果人生可以选择,那么他希望自己能生在美国。尽管身为老派帝国主义者,但是他在感情上已经做好了眼看着美国接管世界主导权的准备。他的著作《英语民族史》的标题不仅承认了现实,也不动声色地奉承了自己出身的岛屿。

      丘吉尔相信只有依靠美国人出手才能打败德国,1940年法国战局的崩溃就是明证。他在一篇篇斗志昂扬的演讲当中不动声色地承认了“新世界”接替旧世界继续作战的可能性——这里的新世界当然包括加拿大。自从战争一开始他就与罗斯福总统保持着秘密通信,警告美国赶紧参战,否则美利坚合众国就将要面对“一个听命于纳粹的欧罗巴合众国”,这个国家的武器装备与实力都将会超过美国。接下来丘吉尔又纠缠着罗斯福讨要了一批老旧的美军驱逐舰为英国商船队护航,代价则是允许美军接手英国的海外军事基地。这项协议在1940年8月敲定。尽管坚决反英的美国大使约瑟夫.肯尼迪极力阻挠,但是丘吉尔最终还是逐渐打消了罗斯福的怀疑,让对方相信自己确实能代表全体英国人。丘吉尔还会做出很多看似过激的举动,例如炸沉法国地中海舰队以免其落入纳粹手中(这一招害得法国官方在未来好多年里一提到英国就恶声恶气)。不过此类行为都是为了说服罗斯福相信自己下定了奋战到底的决心。罗斯福派出的使节全都受到了丘吉尔的全力奉承与拉拢,丘吉尔花费了大量时间向他们吐露衷肠,在首相私宅为他们举办了精彩的周末派对。在战争期间他更是给罗斯福写了两千多封浓墨重彩的信件。

      丘吉尔拉拢美国人的最非凡案例恐怕要数他在1940年9月的行为,这一次他派遣了一位亨利.提扎德爵士【1】出访华盛顿,随身带着一个公文箱,里面装着英国科研领域的最深机密,并且或多或少地直接将这个箱子交给了美国人。当时很多人都因为科学有可能创造出来的新武器而提心吊胆,希特勒本人就经常警告人们要当心即将出现的可怕发明,各路科研团队都信誓旦旦地向英国政府保证自己即将研制出死光武器。提扎德是个了不起的人,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他主攻航空学,曾在一战期间驾驶皇家飞行队的飞机上天验证自己的理论。二战爆发时他已经成为了英国的关键科学顾问之一。他很早就对喷气引擎与雷达产生了兴趣。曼彻斯特大学提交的全世界第一份关于核炸弹这种未来武器的详细备忘录首先就被送上了他的案头。提扎德认为应当调动美国的生产力来帮助英国。他为美国人奉上了英国的核心军工机密,包括塑胶炸药、火箭、瞄准镜以及雷达等等。他告诉丘吉尔,此行的任务是“把他们想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他们,为他们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协助……确保美军战力达到最高水平。”白厅当中曾经爆发过短暂的争执,因此此时距离美国人参战的时间还远。可以信任美国人吗?他们会投桃报李吗?

      丘吉尔授权提扎德放手施为。于是他就乘坐水上飞机踏上了寒冷而又危险的旅程,途中主要依靠牛肉汁罐头果腹。大部分其他随行人员的出行方式都是乘船。提扎德非常明智地建议随行人员不应当由海陆空三军高阶参谋组成,而是应当由刚刚见识过实战的一线军官组成。他随身携带的宝贝当中包括空腔磁控管技术,这种大功率真空管可以产生强大的微波(因此这也是微波炉的主要元件)。空腔磁控管最早由伯明翰大学研制成功,1940年时英国空腔磁控管的性能远远压过了美国同类产品,足够将雷达波束的效力提升一千倍,很快就能让夜间战斗机与搜寻潜艇的轰炸机全都安装上机载雷达。提扎德为华盛顿方面送去了一个磁控管样本,这件宝贝在尤思顿火车站转运的时候差点遗失掉。就算箱子里的其他猛料全都没有发挥作用,仅凭空腔磁控管这一项就足以扭转战局。美国史学家将其称作“建国以来登上过我国海岸的最贵重货物”。

      提扎德经停加拿大之后终于赶到了美国并且见到了罗斯福总统。当时华盛顿的整体政治氛围依然倾向于保持中立。为了避免记者照相,工作人员专门从后门把他放了进去。这次会面之后,英国使团与美国军方高层以及科学家们就玩起了智力层面的脱衣扑克,双方抱有同样的态度:你给我看你的,我就给你看我的。然后英国的科研机密就转交到了美国人手里。不过美国人并没有立刻看个通透,还要过一段时间英国才会将两位流亡德国科学家在核武器领域取得的突破以及英国自己的核武器专家团队送到美国。提扎德很早就像相信了核武器的力量。早在战前他就警告相关国家要提前囤积铀矿石,因为当时全球已知的铀矿只有一座,位于刚果,由比利时掌控。美国人听从他的忠告收购了大批矿石,这些矿石日后都成为了制作全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原材料。但是目前提扎德仅仅向美国同行传达了研制核武器的大略信息,而美国人并不太相信英国的思路是正确的。弗兰克.惠特尔的喷气引擎也遭到了类似的待遇。这位出身贫寒,惯于冒险,厌恶权威的皇家空军军官转行成为科学家之后一直在研究喷气引擎。三十年代后期,由于英国官方缺乏兴趣,他的研究几乎前功尽弃。一定程度上德国喷气引擎上天的时间正是因为如此才比皇家空军早了九个月。但是在1940至1941年惠特尔的进度依然远在美国人之前。提扎德也向美国人暗示了这一点。

      英国人并没能在这次出访期间从美国人口中掏出多少有用的信息。即便在珍珠港之后,美国人依然没有与英国人分享投弹瞄准器的技术。不过彻底交换有用信息原本就不是提扎德的真正目标。在他看来,战前的英国工业整体而言已经落伍了,如今又遭受了严重轰炸,因此英国人就算掌握了技术也无法像规模更大且受到保护的美国工业基地那样生产出足量的雷达装备,最起码肯定没办法一边大量生产飞机、坦克与枪支一边制造雷达。就像丘吉尔一样,提扎德也很肯定无论英国是否被击败,美国人早晚都会被卷入这场战争,因此美军的实力越强越好。最后,只有说服美国人相信英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结盟并且分享秘密的准备,美国才会为英国提供全力援助。提扎德的出访、丘吉尔的甜言蜜语以及1940年的严酷世界局势终于合力打动了美国人。首先美援数量大幅提升,《租借法案》很快获得通过,然后早在美国正式参战之前很久,美国海军就在大西洋西侧的大范围区域为英国商船队提供了保护。

      1941年8月,俄国已经成为了英国的盟友,而美国尚未正式加入。此时丘吉尔与罗斯福首次碰了头。两人的见面地点是停靠在纽芬兰海岸的两艘战舰。两人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构想了战后世界的格局。这份文件的措辞很含糊,完全略过了英美两国看待大英帝国未来命运的根本分歧。这份文件的真正非凡之处在于正在作战的英国与显然保守中立的美国居然对于本次战争的目的达成了一致意见。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偷袭之后,第三次连任的罗斯福终于率领美国加入了这场世界大战——奇怪的是,美国并未向德国宣战,反而是纳粹德国在12月11日主动向美国宣战。日后根据丘吉尔的回忆,当他从罗斯福的特使口中听说珍珠港偷袭的消息时,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么说我们到底还是赢了!”这是一条非常清醒的判断。美国参战之后丘吉尔依然花费了大量时间游说罗斯福,并且不顾危险飞往华盛顿与对方见面。罗斯福与丘吉尔私交甚笃,他在正式场合接待丘吉尔的态度也远比斯大林更热情。

      如果说丘吉尔占战争第一阶段的最伟大外交成就是将美国哄进了战场,那么他在第二阶段的最伟大外交成就则是一场无休止的诱惑之舞。参战之初罗斯福就打定了主意:尽管珍珠港创痛未消,但是当前最主要的敌人依然是纳粹德国。只要纳粹德国倒台了,日本就会跟着崩溃。那么究竟应当在何时何地击败纳粹呢?美军高级将领以及斯大林都极力主张尽早在法国发动登陆战——斯大林反正肯定没兴趣维护大英帝国。丘吉尔与以艾伦.布鲁克爵士为首的高阶英国战略家们则另有看法。他们认为绝不应当在1942年乃至1943年就登陆法国,一方面因为德军的作战能力依然让他们记忆犹新,另一方面他们也永远忘不了一战战场的尸山血海。除非盟军就像阿拉曼战役期间那样在军队、坦克与制空权方面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否则就不该轻举妄动。这么想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在公开场合丘吉尔与他的将军们却张不开嘴这么说,要不然罗斯福肯定会将注意力转向太平洋。换句话说,英国一方面要诱使美国人将大部队派遣到联合王国本土并且致力于“德国优先”战略,另一方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又不能当真攻打法国。

      在华盛顿与伦敦两地举行的紧张峰会上,丘吉尔卓有成效地迷住了他的新盟友以及最密切的盟友。他说服罗斯福下大本钱发动了登陆北非作战,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火炬行动。然后他又说服美国人采用了向北打击意大利的战略。与此同时他又听任美军军营在英国本土不断壮大规模,并且不动声色地拖延着攻打法国的早期计划。我们在这里不必过多考虑丘吉尔与罗斯福之间的精妙双人舞的具体细节。丘吉尔在明面上同意美国人的打算,同时又温和地按捺住了他们。史学家们、理论军事家们以及一部分实践军事家们注定将会无休止地争论提早发动的盟军欧陆作战能否成功。这一点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这意味着英军而非美军将要成为作战的主角,而英军刚刚在国防军手下吃了败仗,即便在阿拉曼之后很多英军将领私下里对于手下部队的战斗力依然不太放心。英军坦克与登陆船只的数量都很少。正如丘吉尔坚持指出的那样,失败的登陆作战并无助于缓解俄国人的压力。以拖待变恐怕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尽管这样做很不容易,英国也会因此而颜面扫地。

      但是拖延策略与欺骗其实相差无几。丘吉尔不得不隔三差五就表演一番口吐莲花。有些美国人很早就看穿了他的打算,不过罗斯福似乎并不是其中之一。日后有些跟着丘吉尔一起哄骗美国人的英军将领也表达了悔过之情。另一位曾经见识过一战战壕的老兵黑斯廷斯.伊思梅将军【2】在自己的回忆录当中写道,“我认为我们应当实话实说,远比之前更加坦率地承认:‘我们非常害怕打仗,因为我们在前半辈子见识过战争究竟可以多么可怕……除非万无一失,否则我们不会重返战场。’”长期拖延显然伴随着不良后果。美国人与俄国人都开始怀疑英国究竟还有没有发动大规模地面作战的勇气与信心。大英帝国的名声将会遭到损害,二战的胜利也将因此而在更大程度上被人视为俄国人与美国人——尤其是俄国人——的胜利,而不是英国人的胜利。等到霸王行动终于进入筹备阶段的时候,被任命为登陆大军统帅的人将会是艾森豪威尔而不是布鲁克。战争早期的美英密会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后世界的面貌:身处弱势的英国一方面承认美国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花招百出地试图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结果,而俄国人则认为西方两大强权国家都是骗子。表面上丘吉尔对于英军的斗志赞不绝口,自己身上也洋溢着战意与信心。与此同时他又在顽固且费事地拖延大决战的时刻。这段经历确实不甚光彩,但却是他的人生高峰之一。老奸巨猾在这里并不是个贬义词。

      美国参战之后不久的1942年1月,三千美军来到了贝尔法斯特。这帮人是先头部队,他们身后还跟随着大队人马与巨量物资,很快就将英格兰各地变成了军营,并且永远改变了英国人与美国人的相互看法。1944年春天的英国境内驻扎了一百四十万外国军队,其中美军超过一百万,此外还有波兰军人,自由法军,加拿大军人,澳大利亚军人,新西兰军人,南非军人,荷兰军人,捷克军人,甚至还有几名俄国与中国军人。此情此景可以说预示了战后英国的“世界岛”地位。但是自从一开始美国人就鹤立鸡群,因为他们身材更高,嗓门更大,军服质量更好,在军营以外消费也更大方。他们随身带着巧克力、香烟与大量现钞。他们从美国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避孕套、剃须刀片、尼龙袜以及其他紧俏商品。美国音乐与摇摆舞已经在三十年代征服了英国,好莱坞明星在兰开斯特、格拉斯哥以及朴茨茅斯就像在美国本土一样家喻户晓。伴随美军来到英国的军方广播节目很快就吸引了大量英国听众。美军送给英国孩子们的漫画书总会经受无数双小手的翻阅,直到书页残损脱落为止。美军的军事术语更是迅速流行了起来。

      随着面积活像小村庄一样的美军军营在英国遍地开花,随着大到不像话的卡车、坦克运输车与各种汽车在德文与威尔士的乡间小道上隆隆驶过,随着整片英格兰东部地区都被交付给了美国空军,美国人的影响力也渗透进了英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性观念、口音、口味以及人际交往。如果说美国将会成为自由世界的未来领袖,那么美国士兵们的做派则活像是来自未来。不出所料的是,英国的平民与军人们都觉得脸上无光,英国军人尤其觉得心里酸溜溜的。他们的军装与美军军装相比显得松垮寒酸,他们的薪金比美军低了一档,他们的妻子与女朋友也在明里暗里抱怨他们没出息。“工资太高,整天打炮,到处胡闹,”这是英军对美军的讽刺。“工资不够,憋得难受,艾森豪威尔才是盟军领袖,”美军这样反唇相讥。有人估计在二战期间英国女性与美军士兵总共生下了两万余名婴儿,超过十万名“美军新娘”在战后跟随丈夫前往了美国。

      还有一项话题尤其成为了英国人的热门谈资,并且预示了战后英国的面貌:将近十分之一的美军或者说总计十三万人是黑人。相比之下战前的英国总共只有八千余名黑人。英国人遭受的文化冲击可想而知。美军上层试图在英国维持“肤色禁令”或者“吉姆克劳法”,在美国此类法令禁止黑人与白人进行社交活动。这种做法同样将英国人吓得不轻。战时内阁明确表示,美军不应指望英国民政与军事部门协助维持种族隔离体制:“关于餐厅、酒吧、剧院、电影院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准入问题,将不会有且必然不能有任何针对有色人种的限制。”1943年的民调显示英国民众对于种族隔离抱有强烈敌意。不过当时的英国也同样是一个种族主义公然盛行的国家。即便在对抗希特勒的战争打得如火如荼之时,英国国内的反犹情绪依旧相当猖獗。此外大英帝国意识形态的立身之本就是种族之间的高低等级。因此并不意外的是,英国报纸在报道黑人士兵与白人女性交往的新闻时经常会采用“丛林行为”之类的字眼,许多英国男性也觉得夜店里的黑人士兵令人心里发毛。来自美国的黑人向英国人提出了显而易见且不容回避的问题:假如他们应当得到平等对待,那么英联邦内部的印度人与非洲人又当如何呢?在战争期间倒向左派与自由派一方的英国逐渐养成了“新态度”,并且与帝国强权的旧态度发生了激烈碰撞。后者相信白人才是最高等的种族——这一信念刚刚在马来亚遭受了来自日军的重创。

      英国的美国化不仅发生在政治层面,也发生在情感层面。与1942年席卷全国的亲苏联狂热不同,美国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战后的英国将会更加习惯于美国商品与美国思维方式,而这两者很快就会扩散到整个西方世界。许多英国家庭都与美军士兵结下了友谊,等到对方返回美国之后依旧保持着书信往来。丘吉尔不仅成为了英国的国家英雄,也得到了美国人的高度评价。他认为两大英语民族应当在精神层面实现统一的理念在五六十年代的英美两国颇受欢迎。另一方面,1945年罗斯福去世时英国人也像是失去了本国政治领袖那样悲痛,任何其他一位当代美国总统都没有在英国享受过同等的大规模悼念待遇。同样重要的是,由于工党上层已经成为了盟军决策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艾德礼与贝文也都将在战后加入北约创始人的行列。二战时期的峰会、争执、博弈与协约全都产生了至今仍在影响日常生活的后果。这段历史从未远去。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_Tizard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stings_Ismay,_1st_Baron_Ismay

      通宝推:桥上,mezhan,
      • 家园 英国人 的醋意盎然呀
      • 家园 原来不知道英国把这么多重要技术送给了美国

        丘吉尔可真豁得出去啊

        • 家园 航母的蒸汽弹射和滑跃起飞技术起初也是英国给美国的

          但是美国赶超能力强,研发实力大,很快就把英国甩开了。感觉二战以后的历史,就是英国逐步回到岛国原形的现在进行时。

        • 家园 二战在世界史上具有强烈的转折点作用

          其实,总有人大谈特谈美国人在科技上发展多么多么快,完全是出于无知。我以前注意过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美国所谓历史悠久的大品牌,比较有名的居然是麦当劳迪斯尼之类服务业品牌,汽车行业最有名的不过就是一个搞过流水线的福特,吹嘘起来就是福特销量多大多大,事实上销量大本身就是廉价的意思。此外较好的产业就是信息产业,而信息产业建立在二战军工科技的基础上(计算机最早是军工产品)。美国的商业品牌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后发特征。而且美国产业给人的印象是整体偏软。就好像二战时期的坦克一样,二战时期美国的坦克让人觉得总是脆脆的,完全没有德苏两国势大力沉钢筋铁骨的感觉,只有在欺负日本人的时候才有点雄壮的意思。

          后来听说英国在二战期间迫于形势向美国做了产业转移,移交了霸权(转交了海外军事基地),这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怪印象。原来美国的产业并不是经过自己努力发展扎扎实实发展起来的,而是以窃取的方式短平快发展起来的,本身没有这个需求,底子是很虚的。

          这样就理解了美国为什么玩了没多少年霸权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偷来的东西毕竟不是自己的。

          另外美国人的经营能力还是很差的。别的不说,他们在信息产业上很多方面连中国这个更后发的国家都干不过,现在要龟缩到国境线的保护之下了。

          自己没有能力,捞得东西再多,迟早也是别人的。

          二战在世界史上具有强烈的转折点作用。这个转折点就是让苏联站住了脚,渡过了建立以后第二次重大危机,就是将旧大陆的平衡点、卫星国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现在看起来,英美看来以后就只能做个卫星国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民族自身特性的原因,自古以来盎撒人就只能逃亡边疆,真是奇怪。

          中国其实在这个事情上没吃什么亏。反而由于在世界上最大的大海对面有了一个新的国家,中国的海外贸易有所增长,开放性还加强了。所以不但不会像欧洲一样被拉扯撕裂,反而会增进活力。美国人发挥的作用就像月亮对地球的影响一样啊。

          通宝推:gschen,桥上,
        • 家园 其实当时美国最缺的知识是该往哪个方向走

          技术突破就是砸钱的事,但美国那时离最尖端还有些距离,最重要的是不知道该往哪走,原子弹就是个例子,另外一个搞笑的例子是,1940年,在英德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都已经装机试飞的时候,美国国家科学院涡轮机委员会做出结论:“涡轮机重量太沉,无法作为航空动力” -- 该委员会包括冯卡门这样的大牛。。。

          通宝推:gschen,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