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百万庄大街 -- 白鹤梁

共:💬26 🌺17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百万庄大街

    点看全图

    01 百万庄

    百万庄位于北京西城区,于1954年开工,1956年落成,据说是新中国现代住宅设计的开山之作,由张开济主持设计。

    点看全图

    02 百万庄俯瞰

    原本张开济设计的百万庄只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区这9个小区,外加百万庄商店区、展一小这两个配套建设的附属设施。后来在原规划绿地上,又陆续建成了百万庄小学、百万庄中里。文革时,在其西侧又建了一溜简易楼。

    点看全图

    03 百万庄大街东口

    百万庄大街位于百万庄南侧。鸿宾楼位于百万庄大街东口,是百万庄大街的地标性建筑。但鸿宾楼属于扣钟庙地区,不属于百万庄。据称当年姜昆曾住在其中的一座塔楼里,

    点看全图

    04 百万庄大街东段

    镜头对面的楼有年头了,但这一带的人很少把其归入百万庄,地位一如它的位置,被边缘化了。这楼北面原来有个电话局(89局)和制锁厂,改开后不久,锁厂就不知所踪了。左侧黄楼是原110中学,现已改名为西城区外语学校,以做慈善著称的大款李春平曾在此就读,有几个国安队的知名足球运动员也是110中学的。此外,常上央视的嘉宾殷罡(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也曾在110当过老师。

    那时110中学的校长是个留苏生,不知啥原因被派到了中学当校长。他夫人是建国后第一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也是留苏生。中苏友好年代曾是莫斯科广播电台的汉语播音员,每天晚上8点,负责对华广播。后来中苏关系掰了,在中国驻苏使馆工作。

    据说文革时,这个校长眼瞅着要被批斗了,于是就跑到苏联探亲,躲过批斗。校长的女儿是前央视经济频道主持人王红蕾,王红蕾在80年代出镜率比较高,后来好像嫁了个南斯拉夫人,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

    点看全图

    05 老回回小吃店

    110中学与百万庄辰区仅有一条很窄的小马路相隔,把角的老回回小吃店前身是真雅饭馆。真雅饭馆的老板娘是个一脸精明的北京大妈,家就住百万庄。

    她有俩闺女,老大叫马静,是电影演员,演过《寻找回来的世界》里的老师,后来就再没在在屏幕上见过她。二姑娘叫马坤,是空姐。据说街道办看饭馆生意兴隆挺挣钱,便大幅提高租金,老板娘干脆甩手不干关个球了。

    点看全图

    06 《梦开始的地方》剧照,丁志诚、张涵予这哥俩都是百万庄长大的。

    在中国电影圈,有好几个出自百万庄及周边地区,比如冯小刚(家是车公庄市委党校宿舍的)、许晴(家是外交学院的)、张涵予(家是机械部的,百万庄小学毕业的)与丁志诚(家是地科院的,曾住过卯区)。活跃于80年代影坛的冷眉是百万庄丑区的,家是建工部的,后来去了澳大利亚。

    点看全图

    07 百万庄图书大厦(右侧建筑)

    机械工业研究院与百万庄图书大厦是百万庄大街的地标性建筑。百万庄图书大厦的前身是机工书店,这一带的老住户还是习惯这么叫。左侧蓝色门楣的百万庄大街22号,是&雷#洋生前的单位。

    点看全图

    08 辰区临街楼

    小说《林海雪原》的作家曲波曾住辰区,他爱人叫刘波(传说中的小白鸽原型),在北大医院上班。两口子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小时候没准见过曲波。

    点看全图

    09 柒区

    百万庄中里(最早叫柒区,这里的老住户还习惯这么称呼,但没人能说清为啥叫柒区)与楼缝之间的百万庄小学,如今百万庄小学改名为展一小分校了。百万庄地区学校还是挺多的,最多时曾有过4个小学,分别是百万庄小学、展一小、展二小和宇宙红小学,但中学就一个110中学。学生们则是按片儿就近入学。

    百万庄小学原先四周都是平房,这些平房是建百万庄时给建筑工人住的工棚。百万庄建成后,这些平房并未拆除,后来入住了居民。平房以其在百万庄小学的方位命名,比如位于其东边的叫东平房。类似的工棚改住房入住居民的情况,在百万庄几个小区里都有。通常以“某区平房”称之,比如辰区平房之类,诸如此类。

    《红灯记》里饰演李铁梅的刘长瑜,她婆婆就住东平房,那时她常回婆家看看。有趣的是,演李玉和的浩亮住在离此不远的高干住宅区百万庄申区。

    点看全图

    10a 申区是高干住宅区,这几位都曾是申区住户。此外,海军副司令邓兆祥也住这儿。

    点看全图

    10b 百万庄申区

    申区原先为三排二层小楼,80年代又增建了一排,现在是四排小楼。文革乍起时,许多申区子弟都参加了“联动”,常看他们骑着拔高车座的大链套自行车呼啸而过,画风极猖。

    点看全图

    11 中国外文局

    外文局是百万庄大街的标志性建筑。以前外文局曾是个挺牛的单位,有许多老一代中国文化名人。此外,还有许多外国专家,那时老外是稀有物种,门前常停着少见的外国产的汽车。许多入了中国籍的外国爱华人士住院内的专家楼,这些专家后来大多成为参政议政的政协委员。

    到了80~90年代,外文局前面的空地成了农贸市场,整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煞是热闹。但煞风景的是,不时有XJ贼娃子穿梭其间,买菜大妈成了他们的衣食父母。

    点看全图

    12 中国地科院

    地科院是百万庄大街的另一个地标建筑。

    文革早期,曾有个苏联女人从地科院跳楼身亡,熟人叫她柳芭。记得死者侧脸趴在水泥地上,脸色蜡黄,头上戴着围巾,上衣是厚厚的毛衣外套,下身穿着裙子和裤袜,口鼻处有迸射状血痕。后来第一次看到韦伯歌剧《猫》的剧照时,演员的猫脸妆马上令人联想起那个屈死的苏联女人,心里挺不舒服的。

    这个苏联妇女是个中国留苏生的夫人,年纪约40岁上下,胖墩墩的,很典型的俄罗斯大婶身材。可以想见,文革中她与丈夫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苏修特务的罪名简直是现成的,于是跳了楼。那天应该是天比较冷的晚秋季节,是个中午,周围围了好多人围观。

    点看全图

    13 卯区临街楼

    夏日的百万庄依然郁郁葱葱。但百万庄已经60高龄了,这里的房子以及她的居民,都老了。

    点看全图

    14 百万庄大街西口

    百万庄地区的西南角是瑞嘉宾馆,原先这里是甘家口浴池,上学时常来甘家口浴池洗澡。说是常来,也不过一周一次的频率。现在实在不敢想象,一周洗一次澡,那得脏成啥样子啊?唉,日子不就是这么过过来的么?

    点看全图

    15 甘家口大厦

    甘家口大厦的前身是甘家口商场,百万庄一带的老住户习惯简称为商场。照片里的这条三里河路是海淀区与西城区的区界,相当于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以西是海淀区,以东是西城区。

    遐想一下:要是哪天海淀区敢闹独立,刚完成收复宣武、实现初步统一的西城人民,一定会打过三里河路,一举解放全海淀。打下来干嘛?先把海淀区的几个牛逼附中、北大清华人大等著名大学收归西城。如此一来,路这边糟学校的学生直升北大清华就都不是梦了

    早先甘家口商场是个简易大棚式的百货商场,冬天进门得掀开厚厚的门帘,里面还生着高高的取暖炉,商场里总有一股煤烟子味儿和劈柴味儿。

    那时北京的百货商场买东西得先在柜台开票,再到款台交钱,然后拿着证明已交钱的小票回到柜台取货。换言之,买个东西要排3次队。有段时间,为了方便顾客进行了改革:售货员把钱与货票夹在夹子上,通过高高的铁丝传到款台。款台倒是没人排队了,但顾客都淤在柜台了,而且来回来的效率非常低下,后来这种缴费方式取消了。

    点看全图

    16 卖挂历的甘家口书摊,拍摄于1990年12月。

    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百万庄大街西口路西曾设有书摊。每年从10月份开始,这里主打挂历生意。

    除了百货商场,这里还有副食店、水果店、日杂商店、自行车修车铺、照相馆、邮局、储蓄所、书店、服装门市部与饭馆等等,商业设施一应俱全,因此这里成为辐射周边的商业中心,这种状况延续至今。不过当年这里的地面不太平整,坑坑洼洼的,一下雨雪,砖铺的地面净是水洼子,逛商场时得分外留神脚下才行。

    在80-90年代,甘家口曾有家森隆饭庄比较有名。该饭庄生意兴隆,经常宾朋满座,招牌菜是松鼠桂鱼。这座饭庄应该是在建甘家口大厦时拆迁的。如今这一带餐饮店很多,但在吃货嘴里最有口碑的,应该是位于增光路的老北京炸酱面。

    据称作家汪曾祺曾住在甘家口一带,老爷子好吃,他常来这里购物,百万庄的老居民逛甘家口时遇到他,肯定是高概率事件。

    点看全图

    17 黄永玉曰: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

    时光如逝水,岁月是把杀猪刀。当年,百万庄如气质美女,仪态万方。如今她已走入暮年,苍老复邋遢,不忍直视。借花献佛,与百万庄大街共勉。

    通宝推:時千峰,旧时月色,桥上,为什么不可以,朴石,newbird,老老狐狸,河蟹,普鲁托,汉水东流,testjhy,东川西川,三笑,酒剑狂徒,于同飞,mezhan,jhjdylj,一介书生,大胖子,须弥一芥,豪哥的江湖,
    • 家园 柴氏风味斋

      柴氏风味斋(甘家口店)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小区21号楼(近三里河路)的一家清真菜餐

    • 家园 这地方住了好几十年,实在太熟悉了

      ,你说的那个锁厂一般人都不知道!原来也想考111中学的,看了那么多图片,觉得好亲切

    • 家园 疑问:现在的百万庄大街一直通到西二环

      为何您的介绍只有西边一段?东边的外交学院、粮食科学研究院、新华书店总店和新华印刷厂也很有名啊

      • 家园 习惯叫法,习惯叫法

        这一带居民一般把百万庄东口-西口这段路称为百万庄大街,东边那段习惯称为马尾沟。那时马尾沟有个挺热闹的早市,周围熟人去买菜一般会说去马尾沟,而不会说去百万庄早市。大概各人的习惯与认知不同吧?周围熟人一般不把这里叫百万庄大街。

        马尾沟虽然以前常路过,但不是太熟。粮食科学研究院以前叫粮食干校,上小学时学校曾借用粮食干校的礼堂举办过一些活动,文艺演出之类,但总体而言这一带比较生疏,只听说过空军大院的黑子(王冀豫)在这打死过人。

        新华书店总店应该是九十年代对外开放的,巨大的库房,里面一排排书架,规模相当大,以前也常去。

        新华印刷厂在其北面,南厂的东门虽开在北礼士路,但一般习惯把其视为车公庄大街的一部分。

    • 家园 刘长瑜

      点看全图

      京剧《红灯记》是当年八个样板戏之一,李铁梅的扮演者叫刘长瑜。她婆婆曾住在百万庄小学边上的平房区,与我一小学同学是邻居,那时她常回婆家看婆婆。说起来挺不幸,后来她老公得肝癌去世了。那时她人年轻,长得也漂亮,自然不乏追求者,后来她又结婚了。

      据章诒和先生介绍,刘长瑜原名周长瑜,她父亲叫周大文,1930年代曾任过北平市长,日据时期好像也担任过文化界方面的职务。因有这个污点,抗战胜利后被一掳到底,但因没啥罪行,后来也没咋样他。因她老爹有这么档子事,她也改名刘长瑜了。对外介绍时,只说自己是无锡人。她祖籍确实是无锡,但她爹那辈已经到天津了。刘长瑜应该是在北京出生的,得算北京人。

      周大文爱好京剧,也好吃,前个爱好多少影响了他闺女进了京剧圈。后个爱好则成了他后来的谋生手段,抗战胜利后,周大文到康乐菜馆做了厨子,而且手艺了得,食客都是些社会名流。

      那时梅兰芳常常去康乐吃饭,吃完饭之后,一定到厨房去道谢,要跟周大文握手,还要寒喧、拉拉家常,相当给面子。

      点看全图

      得说《红灯记》捧红了两个人,一个是浩亮,一个就是刘长瑜。浩亮成了江青的红人,于是升了官,住进了百万庄申区高干小楼。刘长瑜虽然也红了,但没捞到官当,住房条件没啥改善。虽然都是这部戏红的,但人和人的差别,有时就那么大。

    • 家园 那里的无轨电车站101、102、103、就叫商场

      商场对面,三里河大街东,有个新建的约一约111中学。从西口往西看,可以看见一座塔,从车公庄大街西口看,也能看见。西边这段三里河大街对面是建工部,大楼很漂亮。森隆小时候去过一回。

      原先百万庄路只有中间铺一条柏油,也没马路牙子,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

      岁月是把杀猪刀,我也老了。

      • 家园 111中(棍儿中)出了个神人

        111中有个体育老师叫陈晓光,陈老师是复转军人,八十年代有首流行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是词作者,作曲为施光南。改开后他调入文化单位,后来官至文化部副部长。他家好像是解放军报的。

        那时,许多百万庄的孩子都在棍儿中上的中学。

    • 家园 原来是张开济的手笔

      东口北侧那座楼非常熟悉,楼东边是十五路车站,再往东还有条铁路。扣钟庙原先也是一大片平房。扣钟庙南边好像就是一机部设计院,好像正对着辰区。

    • 家园 中心绿地早盖了好多平房,

      有的说就是本来的工棚留下来没拆,还有一部分是展一小的校区。展一小主楼原先在小区中间,两边是操场,最早校墙还是竹篱,操场上的浮土里有好多黑色的小粒子,是煤灰。

      • 家园 展一小老楼是东西向的,朝向不好

        点看全图

        展一小,背景为午区,摄于1962年。

        点看全图

        展一小教学楼正面,摄于1964年。

        这两张老照片是网上看来的,借用一下,对拍摄者、发布者表示感谢。

        展一小西侧原来还有片校区,是平房,中间隔着条极窄的土路,后来中里盖楼时校区被挤占了。印象那时还有个国防工业出版社的排字车间,窗子就在路边,能看到工人拣铅字、排字。

        百万庄中里平房区东北角靠近申区那里有个公共厕所,极味儿。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百万庄商业区建筑采用了拱门连廊,

          很有特色,商业区主楼两侧偏后有两个单独的建筑,也是拱门进入,北面的那个楼上是家理发店,小时候就在那儿理发。

          展一小的老楼,转过无数遍。

          • 家园 是,小时候我也在那儿理发

            点看全图

            百万庄合作社老照片

            点看全图

            改造后叫百万庄百姓生活服务中心,2016年开业的。

            以当年标准衡量,那时百万庄生活还是挺方便的,出行也便利,公交车、电车路线很多。就是挖防空洞忒吓人,净挖出骷髅。这里原先叫百万坟,是个乱葬之地。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谷公子猛事一则

      谷牧曾住百万庄申区,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文革时,红卫兵想揪斗谷牧并抄家。一看革命革到老爹头上来了,还要抄家,仨儿子不干了(有个儿子当时不在北京),展开了保家卫爹之战。兄弟三人做了分工:一个抄着猎枪(也有说是气枪的)守住屋门口,并放出狠话,谁敢闯进来就崩了谁;一个拿着灭火器守在厨房,谁进来就喷他个满脸花,再砸他个头破血流;还一个在楼上守在老爹身边,手里提着一根棒子,做近身护卫。

      外边的红卫兵一看这架势也毛了,谁也不敢带头往里硬闯,对峙了一会就撤了。看来,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真是有道理。

      1970年代中期前后,谷家搬家离开了申区,新搬来的住户是江青的红人,唱《红灯记》李玉和的浩亮。浩亮他老婆是演京剧《红色娘子军》的连长,记得吴清华是杜近芳扮演的。这个戏不如早先的八个样板戏知名度高。浩亮女儿在展一小上学,学校离家非常近,也就隔条马路。

      点看全图

      顾准曾住百万庄子区16门

      当年顾准也住在百万庄,与谷家相比,他家比较不幸。顾准是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人,在当时政治环境下,观点太大胆和超前了。三反五反、反右及文革都挨了整。文革时,家里子女与他划清界限,挺惨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