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此次洞朗事件中我的言论整理 -- 2313234454dfsd

共:💬6 🌺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整理】此次洞朗事件中我的言论整理

    2017-07-10,战术上,中国准备不足,被印度打了一个突袭。

    看外交部发布的图片,我一直以为只有一辆步兵装甲车和十几个人越界碰瓷,但最近看了一个综合报道,说是印度越界人数是2000人左右。不清楚是入侵中国一侧的兵力是2000,还是总人次2000,还是包含印方一侧的后备军共2000。

    如果是入侵中国一侧的兵力2000,那中国在战术上的亏吃的有点大,这次修路表现出来的水准与南海造岛的谋定而后动的高水平,天壤之别。

    在战略上,还是中国主动,中国往西藏乃至中印边境大修公路、铁路、飞机场等基建工程的步伐和决心不会因这一次冲突就放弃和动摇,修路的板机操之在我,这个路早几年晚几年,反正半个世纪都熬过来了,也不差这三五年。

    反倒是印度有点麻烦,战术得分,能为印度拖几年的缓冲时间,但是,如果不能从战略上彻底扼杀中国的铁公基,东北邦和藏南都危险了。但印度目前貌似没什么战略手段可以让中国放弃在西藏的铁公基的建设决心。

    并且,这次印度摆明了不承认1890年中国与锡金签的边界条约,这对印度而言,是得还是失,真不好说,正好给了中国借口推翻前面关于领土让步和锡金的承诺。

    在西藏修路跟在内地修,不具有可比性。

    无论是基建的技术还是施工难度,不能用内地的例子去理解。否则,青藏铁路何以要拖到2000年之后才修的成,而西藏到现在也没几条公路,现在应该还没有实现镇镇通的程度,而内地在2005年——201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

    另外,修这个路有外交和安全上的博弈,不是简单修个路的问题,对印度的刺激应该在预料之内。印度作出这个反应是合理的,不存在十天十夜也想不明白。只是他选择的时机很好,正好在中国南海、越南、台湾、朝鲜等方向同时出现冲突和热点事件。

    中国可能轻敌了。

    唾面自干的大棋就算了。

    钓鱼岛,981,黄岩岛事件一出来,谁都看出是中国借机挑事,要改变现状,进攻方是中国。

    萨德就别吹了,战术上吃了闷亏,现在还得给自己找台阶下。战略上嘛,有得有失,谁让中国在叙利亚把老美坑的这么惨了。

    这次事件,明显就是印度精心策划,他是进攻方。中国军队的反应明显不如南海造岛时有理有利有节,能让2000人的印军轻松越过边界棱线(相当于一次极为成功的团级规模的进攻)展开军事部署,占据有利攻击阵位,从军事作战上,中国军队已经失去反击的先机,在排兵布阵上已经落入后手,这场仗在军事作战上已经败了。

    再加上中国不想引起热冲突,就只能这样僵持着,靠外交和政治折冲来平衡军事上的失分。

    不确定。因为我看这新闻时也只扫了一眼。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7_10_417422.shtml)

    但看这则新闻,印度媒体报道称,印边防部队已做好在洞朗地区进行“持久战”的准备,没有撤军的迹象,并且开通了后勤补给线。同时,印方也宣称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似乎可能性很高。

    能开通后勤补给线,并做持久战准备,没有营团级规模的兵力,不会有这种动作。增援的军队人数,最新的新闻是1个师向洞朗机动。对应的,中国貌似也有一个旅增援西藏

    如果只是一辆步兵战车和十几个兵也就算了。

    关键是人家是大规模的越界,如果真是2000兵力越界,性质不同了,这已经是赤果果的入侵,比钓鱼岛、黄岩岛的性质严重多了。。

    而官方定性为“越界”,无非是向印度传递“不想打仗”的态度。

    能让2000规模的兵力“越界”,已经说明了解放军应对失据,对边防的控制能力低下。

    2000兵力的调动与行动,怎么可能容易?

    2000兵力的调动本身就是大动作,难道解放军都在睡大觉?

    像这种敏感地带,一是有中远程的预警雷达监视敌人驻军的动向,二是有定点的边防巡逻和抵近侦查,尤其是在解放军主动平了别人的堡垒之后,更是要加强前期侦察监视巡逻能力,以实时了解印军的动态。

    显然,解放军是挑了事儿,却轻敌了,没有相应预案。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有以下几种可能:

    1,中国被迫承认既成事实,默认印军2000人事实长期驻屯中方边界一侧。参考此新闻:印度媒体报道称,印边防部队已做好在洞朗地区进行“持久战”的准备,没有撤军的迹象,并且开通了后勤补给线。同时,印方也宣称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7_10_417422.shtml

    细看外交部的谈话,中国仍然立足于“谈而不打”的立场,不想用强制方式解决。其实,2000规模的兵力,除非印军主动后撤,否则,不用武力,不死人,靠推挤是不可能让他们撤出去的。

    这个可能性约有30%左右。

    2,中国在其他领域找到劫材,并在修路问题上做出退步并承诺,甚至包括在锡金、东印度的问题的承诺,印军主动撤军。目前小巴在克什米尔的动作太小,对印度的牵制作用有限。小巴也不可能无限扩大冲突规模,为中国火中取栗。

    这个可能性比较高,起码50%。关键在于中国的让步底线在哪里?这个应该是现在双方外交人员在紧锣密鼓地吵架的核心战场。

    3,动用武力,歼灭入侵之敌。这个可能性不足10%。一是大战略上中国就不想打,二是中国军队已经失去先机,没有地利之便,以无备打有备,代价比较大。要武力解决2000兵力,中国必须在前线屯驻起码3万兵力,在目前军改的背景下,估计难度也比较大。

    战术上吃点大亏,战略主动仍然在我手,有必要这样么?

    战略上,还是中国主动,中国往西藏乃至中印边境大修公路、铁路、飞机场等基建工程的步伐和决心不会因这一次冲突就放弃和动摇,修路的板机操之在我,这个路早几年晚几年,反正半个世纪都熬过来了,也不差这三五年。

    反倒是印度有点麻烦,战术得分,能为印度拖几年的缓冲时间,但是,如果不能从战略上彻底扼杀中国的铁公基,东北邦和藏南都危险了。但印度目前貌似没什么战略手段可以让中国放弃在西藏的铁公基的建设决心。

    即使是战术上,印度这次等于是违背了1890年中国与锡金签订的边界条约,这为中国也反悔甚至在锡金问题上搞小动作提供了借口,他战术上是得分了,但失分的一面,就要看未来的走向了。

    (2017-07-13)这个仗打不起来的。真当印军是纸糊的?

    这次在战术上印度干的很漂亮,占了便宜。现在,印军实控现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撤军的可能性在不断降低。

    这个新闻将在2个月内逐渐淡出新闻版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关键看点在于未来半个月到1个月内,中国能否找到有效的劫材攻印之所必救。目前看来,“巴铁”方向是唯一能对子的劫材,但巴自己并不想扩大冲突,不能抱太大希望。即使巴铁愿意升级冲突到战争边缘的规模(起码要屯兵20万以上于克什米尔区域),中国也未必吃得消巴铁的要价。巴现在与印度的国力差距太大,没有能力对印度发动一场中等以上规模的战役(关键是没能力结束战争),印度以0.5线的兵力就足以压制住小巴的盲动。(此次中印冲突的恶果可能对中巴经济走廊有影响,看后续吧。)

    因此,印军就是1.5线作战而已,在中等规模的战役层次,我军没有必胜的把握。

    现在是7月中旬,我军要发动一场战役,驻藏兵力起码要有15万,理想状态在20-25万,这个规模的调兵和后勤准备,3个月的时间总是要的,这就进入到10月中了,这时西藏已经进入冬季,留给我军启动战役的时间不多了。如此,意味着今年开战的可能性很小,要等到明年的3-5月份了,这中间有八九个月,局势早就变的妈妈都不认识了。

    (2017-07-14)为了逼印度撤军。

    看样子,这些动作的效果有限。我认为最有威胁性的新闻是,尼泊尔要接入中国的网络。

    这次中方的行动,在战术上挑事在先,但准备不足,并且轻敌,对印度的反应严重误判是肯定的。但中国战略优势本来就大,战术上有点损失,在可承受范围内。

    印度这次看起来决心很坚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印度来说,中国在战略上步步紧逼,优势越来越大,印度再不破釜沉舟一把,他在中印边境历经50几年建设的几十万大军就要成摆设了。

    (2017-07-15)算一算调兵遣将和后勤保障需要多少时间?这仗怎么打?

    目前印度在中印边境线上有20几万(?)大军,中国要打仗,驻屯西藏的兵力起码在15万左右才会发动进攻。

    这15万兵力的集结是一笔时间,15万军队的后勤保障又是一笔时间,这时间3个月总要吧,7月-10月是雨季,道路难行,又增加了难度,这就到10月中旬了,此时西藏已经进入冬季,马上要大雪封山,留给解放军作战的时间不足一个月。

    还有撤侨了?现在可不是62时的中印关系,现在在印度的中国人三五万总是有吧。

    这仗要是能在年内打起来,才是见鬼了。

    中国现在是全线出去,到处找劫材,就是不想打仗。。这次事件在1个月内就会平息下来,具体结果不好说,可能是各退一步,双方争论的焦点应该是承诺的条件:修路,撤军,还有对不丹、尼泊尔的控制权。但要指望印军一个兵不留地撤退回事件之前的态势,可能性不大了,他的要价应该是留少量兵力或象征性力量,主力退回棱线印方一侧。这应该是双方一直谈不扰的难点。

    现在的难点就是撤军。

    双方的外交谈判肯定一直在持续,甚至是夜以继日的吵架。

    难点应该在撤军问题上,我认为事态发展到今天,印度最低底线可能是,在现在的实控区保留少量或象征性兵力,以制造该地区有争议的现象,不然,双方早就谈判成功了。

    印度对中国在修路上的让步应该是很乐观的。

    现在对中国的难题是,在不热战的前提下,如何迫使印度全须全尾地撤军。

    2017-07-16

    问:打催泪弹如何?

    答:对手是军人,不是广场上的学生。

    问:不知道阿三的核武小型化弄得怎么样了?

    答:如果他不学我们去工业化,10年应该会有突破。

    (2017-07-20)中印除了领土这种边角余料的劫材,没有大劫争胜负的冲突。

    中印除了领土这种边角余料的劫材,没有大劫争胜负的冲突。也就是说,目前,甚至很长时间内,中印没有根本的战略冲突和结构性矛盾,但印中有战略冲突,但这个冲突是长期的,潜在的,而不是当务之急,这对双方都一样成立。因此,这些领土争端就只是一种劫材而已,没谁真把“每一寸土地都神圣极了”当教条,领土问题,该卖还得卖,该争还得争。

    因此,你的大打,中打,小打之论一下子就失去了决策依据:无论大打中打,都会将中印战争导向战略性层面而不是战役或战术层面,最终会迫使中国的国家战略失焦。而小打(类似于62年的尖刀式突击)嘛,无论是中印在边境的军力对比,还是后勤条件,或是地形,还有国际环境,都不会允许小打。62年的成功不仅仅有美苏争霸的大环境,更在于印度对北方防务的轻忽,丢到62年吃亏之后,印度在北方投入了大力气,屯集了重兵。这有点类似诸葛一出祁山对曹魏的意思。

    中印边境,各有优势。中国胜在国力雄厚,装备先进,火力强大,但劣在后勤补给困难,即使后勤能满足一场战役的需要,但成本惊人,难以持久下去。印度胜在后勤补给线短,地形相对容易,并且人数占绝对优势,劣在国力弱,装备差。因此,中印边境,解放军虽然人数少,但以高临低,以强击弱,可以平衡印军在后勤与人数上的优势,使得中印边境保持着相对的战略均势——中印都只能取(战略)守势,无法取(战略)攻势。

    中国要对印度实行惩戒作战,或以解除印国防力量,甚至肢解印度(局部肢解可能,全国肢解不可能)为目标的战争,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他肯定排在收复台湾,整合东南亚之后才轮得上整理中印的关系和地位(这就是战略层面了)。

    如果现在要确定中印的关系和地位,那就是千里跃进江南,孤军深入,美军会迅速从东南亚方向切断中国的战略支援通道。届时,陷在中印边境的陆军进也不是,退也不行,进的危险显而易见,退的麻烦在于, 退兵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追兵的速度(地形因素),而士气又是一个麻烦。

    但是,中印一战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中方的目标是,一,打通马六甲通向非洲东海岸的战略通道,为航母开辟一条安全的航线,二,类似79年对越之战一样,解除印度独霸南亚的格局,三,整合印度成为中国一路霸权体系的重要一环,为中国低端产业转移提供市场,为中国老龄化提供充沛的劳动力。犹如美欧在1970-2008对中国和台韩做的那样。

    目标一未必要通过战争才能解决,目标二和三则相当可能要通过战争才能解决。不过,那里的战争,领土纠纷只是一个借口,并且,以西藏和新疆为前进基地的陆军只是偏师,不会有大量兵力集结,真正的正师和主力在东南亚一带,海军的航母将是绝对的主角,另外两个偏师就是小巴和缅甸方向的中国军队。

    (2017-07-31)巴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不会配合中国做战略层面的大动作。

    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国家,已经接近于失败,他没有未来和明天,现在的中巴经济走廊,按国外某些媒体的讲法,其实就是中国输血维持巴的不分裂,以此平衡南亚的战略格局,而不是要搞经济建设。悲观估计,中国可能会背上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被小巴扯到无底洞的深渊之中。

    印度现在并不急于与巴争长短,他可以耗死巴。这个道理放在中印之间一样成立,印度这次搞大新闻,也是因为中印边境上的战略平衡快要被打破,他必须做出反制。

    但就长期而言,印此次反制只能延缓中国的战略进逼步伐,不能阻止和改变中国的战略优势的积累,除非中国真昏头要与印度打一仗,那对印度而言,求之不得。局部战场上他也许会失败,但战略上他会赢得胜利,因为中国军队不可能长期屯重兵于山南,甚至真的兵指新德里。

    但中国军队的枪声一响,却可以让中国陷入战争泥沼之中,使中国“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最终失焦。

    这对印,美是天大的好事。

    (2017-07-31)这次中印对峙事件快要有结果,一两个月内吧。

    印度最近在为自己撤军找台阶,双方对抗的调门降了很多了,最危险的时候早就过去了。应该是中国找到了有效的劫材,制住了印度。

    最后可能的结果是:中国默认“暂不修路”或修等级低的公路,印军撤出,皆大欢喜。

    8月应该会有比较明确的结果。现在可能印度还想再坚持一下,看能不能谈一个更有利的结果。其实也就是打扫战场,边角余料的利益争夺了。

    大势已定。

    2017-08-03,印度越界事件,中方仍然定性为“越界”。

    虽然文中有用到“入侵”“侵略”字眼,但通篇的基调仍然是“越界”。这篇文告的发布就标志着中印关于此次事件进入收官阶段,铁血大棋党可以散会了。

    点看全图

    (2017-08-08)有一位外国媒体列举了中印的全方位数据比较。

    原网扯找不到了。

    总结如下:

    1,中国胜在经济实力雄厚,这一点是印度望尘莫及的。

    2,印度政府的负债率较低,这是中国的隐忧。

    3,常规武器上中印差距是最小的。

    4,高精尖现代化武器上中印差距巨大,尤其是火力投送上。

    5,空军方面,总体中国占优,但局部印度占优。

    6,海军,印度质和量都不及中国,地利可以平衡一部分差距。中国想借此战消灭印度海军的意淫是不可能实现的。

    ……

    我的结论就是,这次冲突,中国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经济优势和装备优势,通过非武力手段即可平息此次事件,迫使印度撤走。

    (2017-08-08)中印不会开战。印度承受不了,中国更承受不了。

    只要做一个极为简单的假设:中印开打,美国突然在日本海和东海集结航母,展开对朝鲜的军事打击,中国怎么办?

    美国一直想解决朝鲜问题,甚至几次想武力解决,但都被中国顶回去了,而中国的这个顶,是使尽吃奶的力气顶回去,其实就是一句话:美国敢武力解决朝鲜,中国就会拼上全部家当捍卫38线和朝鲜政权的存在。

    一旦中印开打,就等于说中国无法使出吃奶的力气将美国顶回去了。

    2017-08-09,打印在军事和后勤上的难题

    设想的5-25万大军顺江而下,海上陆上两面攻击的想法,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只要计算一下5-25万大军的后勤保障及交通要求就明白了,靠内地到西藏去的几条毛细血管式的公路铁路,要持续地供应5-25万装备高精技术的现代化军队,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未来,中印之战的模式,战争形式主要是海军争夺,战略目标将主要表现为两点:1,打通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印度洋的海上战略通道;2,消除印度作为南亚霸主整合南亚版图的努力。这两个其实是一个目标,中国要整合”一路“上的力量,建立自己的”一路“霸权。

    具体在此帖有说明。中印除了领土这种边角余料的劫材,没有大劫争胜负的冲突https://www.cchere.net/article/4254072

    通报应该是两国协议机制的一部分,无可指责。

    这次我方的失策主要是轻敌+误判印度行动,是战术层面的。凭着我方的战略优势,这点战术错误不会影响大势,这事儿已经过了最危险的顶峰,慢慢的热度就会降下来。

    2017-08-18,印度越界的难道不是我方的失误?

    我当时只是说如果越界人数是2000人,那表明我们轻敌太严重。

    即使按我方外交部的官方声明,也是连级规模的行动,难道就不是失误了。

    2000人和400人的区别只在于定性为越界还是侵略有意义,不代表我方没有战术失误。

    通宝推:知其何休,Bullfrog,脊梁硬,
    • 家园 本来就是个转移视线的戏码,又何必较真呢

      老兄花大多时间到无聊的地方去了。朗洞事件的时间点与渝洲孙某人事情相重合,凭这一点,后面就不必关注太多啦,而后水果出来BB,就基本验证这点了。河里贴子收花超3位数的,都没必要较真,这应是常识了吧。

      目前来看,“不改其乐”的“ 闲扯两句,看洞朗对峙如何收场 ”,应是河里最精辟的相关文章了。

      个人则更关心中美经贸谈判的事情,毕竟G2的合作与否决定未来美元走势,近来美元进入临界点了。2008那一幕会否重现,或许就在这半年的事情了。估计爆点还在欧洲吧,前天德国外长要求中方维护欧洲一统,这个兴许才是正剧呢。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这是持中之论,中肯!
    • 家园 分析不靠谱.

      经过我综合判研,这次就是钓鱼执法,着眼点在十九大.调动军队所图的也不全是印度,而是巴基斯坦-中东一线.中国调动军队之后美国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增兵阿富汗.

      你那个2000人的谣言就别拿出来献丑了,资料都很清楚了,连级规模.朝鲜根本打不起来,班农都说的很清楚了损失不可承受.

      通宝推:nvda,
    • 家园 这个分析挺靠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