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推荐很有价值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纪录片《愚公移山》 -- 路很长

共:💬166 🌺922 🌵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知识份子今天只不过是一种职业而已

                                                        大学扩招,所谓知识分子只怕是不好定义了。阶级出身实在不是个好评判,刘邦的儿子哪个不是贵族?高校中工农出身的知识份子多去了,得势时很多不也是牛逼哄哄、目中无人、不择手段吗?什么土地长出什么果,拿高校来说,所谓的知识分子被各种职称项目论文评奖评估住房压得喘不过气来,zf只要技术不要独立思想,拿一点儿名利洒洒就让大家现了原形,说什么学场现形记也不为过吧。至于民族大脑和灵魂,没有自主权,没有独立经济,没有独立人格,谈什么灵魂?

                                                        • 家园 不要总埋怨体制,那些收红包的医生难道没有自主权独立人格吗

                                                          谁逼迫他们收红包了?难道他们的经济不独立吗?如果不收红包就穷困潦倒了吗?谁强迫他们改变人格必须收红包了?是国安强迫了?还是城管强迫了?还是领导强迫了?所以别动不动就拿体制说事,相反,要不是还有点社会主义制度约束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就凭这些人的所谓自觉意识,自主人格,在加上市场改开,恐怕多数人都会更加堕落无耻,索贿受贿,贪得无厌,医德沦丧,都要变成毛时代骂的:一群牛鬼蛇神,地狱恶鬼。

                                                  • 家园 知识分子有点钱就知道吃喝嫖赌养小三?

                                                    这句话太搞笑了。原来先富起来的是知识分子啊。而且,知识分子居然爱好是吃喝嫖赌养小三?这里的知识分子怎么感觉用错了呢,中文不好的话,我教你,这里不是知识分子,是土匪,呵呵。中文比较的难,好好努力吧,想当知识分子,也没有那么简单的。当然你是为了吃喝嫖赌养小三的话,当土匪就够了。

                                                  • 家园 所谓三青团问题主要是卡出身

                                                    所谓三青团问题主要是卡出身

                                                    整个民国期间才培养了500万中学生,大部分是初中生,学制还很短

                                                    本县43年才有中学

                                                    能读的家庭条件一般不差,正好是tg打击对象,不借题发挥就怪了

                                                    • 家园 当时城镇工商业者是团结对象,没影响我爸上大学和分配到首都

                                                      我爷爷最早是搞药材批发生意的,后来进城开了染房,听着好像是大资本家,但其实我老家在本来就偏远的西北省份里最偏远的山区城镇,我爷爷无论是在城外的半山腰搞药材收集和批发生意,还是后来攒了点钱在城里开染房,都是以自雇为主,后来划成分是小业主,属于GCD的团结对象。但具体落实政策的当地干部良莠不齐,把我爷爷在城里刚建好的本来是留给我父亲和我叔叔的两栋下铺上居的二层民房给充公了。

                                                      不过小业主成分没有妨碍我父亲上大学和分配北京,在北京落地生根,开花散叶。以国民党时期和后来改开的市场经济时期的情况,在那种最最偏远的小山城,就是再有钱的人,要供子女上大学,到北京、上海要找到正经工作,成家立业,落地生根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当时虽然有严格的户籍制度,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向高层的不断流动其实是非常浩大的,决不是所谓的种姓制度和特权制度,否则,解放前城市里才有几个人,后来的城市人口难道都是城里人自己生的吗?

                                                      三青团问题在当初发现时就被甄别清楚了,当时是全班集体都入的,我父亲才是十几岁的学生,自己都不知道,很好甄别。是后来下面造反派在WG时搞的风波,当时党委机关都受冲击了,没人再来甄别了,我父亲就难免受冲击,但没挨斗,就是从机关实验室下到本厂的车间劳动。这也不是不可以,而劳动保护不安全好像在当时对普通工人也是普遍现象,我父亲得了慢性中毒而其他人没得,不是所有人都得,可能是体质问题和运气不好吧,属于工伤事故。好比花帅的儿子下工厂劳动出了工伤事故,把一条胳膊给轧碎了,都是很遗憾的事情,后人要汲取教训,做好劳动保护。我父亲当年在大学学的化工专业,可能因为我爷爷开染房,他从小干活染布料,有兴趣吧。所以后来龙眼虽然也学化学不错,但坚决没报大学的任何化工专业。

                                                      • 家园 升学有一个时间差,另外不卷入政治往上爬自然放过

                                                        升学有一个时间差,另外不卷入政治往上爬自然放过

                                                        建国时,tg依靠阶层子弟才刚上小学,卡住原先中学生升大学就别搞了

                                                        不往上爬,被安上的三青团帽子自然不算回事

                                                        反之不狠命利用才怪

                                                        • 家园 文革时候被整与否,和历史问题以及家庭出身关系并不大

                                                          不往上爬,被安上的三青团帽子自然不算回事

                                                          反之不狠命利用才怪

                                                          历史以及家庭出身有问题,影响的是入党提干----这些好事没你的份。

                                                          还有,同罪不同罚------同样一句反动的话,要是三代贫农出身的说了,是思想落后,大家要帮助他。要是地主儿子说了,那是对党有刻骨仇恨,现行反革命。

                                                          但是,即使是地主儿子,却一直小心翼翼,又不是什么当权派,文革里毫发无损也是正常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