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中医诊断秘笈——秘中秘 -- 迷途笨狼

共:💬165 🌺249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以你的资质不强化教育根本就是稀里糊涂

                          以你的资质不强化教育根本就是稀里糊涂,怀疑是大学甚至中学误人子弟的结果

                          1、笨狼房产、金融文章不是小黄文,长期盯着从谩骂到只盯着不敢直接攻击怕实际顶贴的大多还是反方水军,那么多有组织水军败阵,麾下成员盯着是为什么?

                          笨狼帖子基本是单篇发而非一个帖子里连载发,浏览量大的基本是自发转载,单篇实际读者量多数时候肯定超过有统计的总浏览量

                          我一直很好奇tianya易读之类(多的时候几十家)实际浏览量总和

                          2、除了超底和不得不政治打击的时候,主流媒体和现实中成功人士伪成功人士导向绝大多数是死多头,现在也是死鸭子嘴硬,为什么2014初愚蠢的乡下大妈觉悟了呢?谁干的?相关舆论战中谁的功劳最大?

                          不是地蟾党特务又有影响力的空头意见领袖有几?更别说坚持若干年能在2009秋冬预测准——2015房产金融趋势的

                          3、你这么气急败坏,但愿能少割肉解套

      • 家园 大多数中医对曲阿姨都有个共识

        会点古文就来教中医,以至于害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院派中医。

        曲阿姨最大的本事就是胡说八道,内经原本就是篡改的面目全非,更助长了她的歪说。

        内经中,基本的四季养生的那几句,曲阿姨也是错误的,我以秋天为例: 秋曰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别说是曲阿姨,大多数人包括名医们的解释,都是错误的。这里天气以急,急字作“凉”字解。“明”字作“萌”字解。萌,有铲除的意思,郑玄解为“锄”。 那么秋天的意思就是:天气变凉了,地气开始锄割生机。

        这样的理解,才能与四季对应,而不是玄学,而不是稀里糊涂的放过去。说你中医鸡汤喝多了,都是客气。连曲阿姨这种主你都推崇有加,你还能读的懂内经?做梦吧。

        • 家园 认为曲黎敏胡说八道,大可以把她诊错的病理公示一批

          你能代表“大多数中医“????张悟本同行吧

          还什么“学院派中医”,中医也好西医也罢,水平高低在于能否迅速查清病因对症下药,医德就在于黑不黑了,跟学院与否无关

          认为曲黎敏胡说八道,大可以把她诊错的病理公示一批,砸她的饭碗,好维护白狼的巨额利益

          为了收益,适度故弄玄虚没什么,虽然跟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匦要略等没法比,看曲阿姨所谓的胡说八道也能极大降低被白狼宰的几率,《把健康彻底说清楚》深入浅出,对普通人没难度,另外我没看出对吃医疗产业饭以外的普通读者有什么坏处

          当然,有水平有空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匦要略》、《千金方》更好,不过普通读者保证头大,笨狼只是2014春后略读,不是急症,对照部分章节花几十分钟,自己有问题应该不会诊错

          略微翻了下《温病辨方》,笨狼不以为然,感觉是帮助中医赚钱的工具

          普通读者想鉴别中医水平和医德高下,找找六七十年代的中医基本理论薄册子学学更好,比自学西医理论的难度小多了

          阁下觉得你行,大可以自己注释黄帝内经出版砸那些庸医的牌子(或者已经出版了,不屑于指示网友),仅仅阴阳怪气除了顶贴,没别的用

          • 家园 无知的人无法提醒

            曲黎敏的临床口碑在哪里?

            几年前,“虽远必诛”还在西西河讨伐中医,我看你们热血可敬。时隔多年,重来西西河,不但水平依然低下,更有你这一类稀里糊涂自己不懂装懂,还要给人扣大帽子的人。你2014年前后只拜读了几十分钟,你能掌握什么中医医理,你那里的勇气辨认曲黎敏的好坏?

            我前一个帖子,都给了你一个说法:“秋曰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这是内经里面的原话,因为杨上善修订内经太素的时候做的解释就错了。我都给了你符合“阴阳气血”定义的说法,你都无法辨别我的对错,你就死守着你所谓的曲黎敏,觉得这样可以让你少被坑,事实上,恰好是这类中医医理不明的人才是中医里面的坑货,你不觉得你那个什么中医秘诊,跟张悟本的套路一个模式?中医的四诊呢?

            我也说了,中医的医理,它治的是人,不是鬼。而西医也治的是人,不是鬼,两者必然相通。那么反过来就说明了,搞中医玄学的,必然是在说鬼话。你有本事辨别?

            没有。我说的话,你不但听不懂,还要我给你找错?你说的全都是错,没法找。什么中医秘诊,全部都是害人货。人体略有点不适,就会去找东西来参照,疑神疑鬼也是病。七情是不是治病的因素?我估计你也不懂,中医的三个病因,内、外、不内不外。七情就是里面的一个。

            就你读过几十分钟的书,也敢搞中医诊断秘笈,不是害人是什么?不但没有辨别能力,也无临床经验,更无逻辑辨识的能力。搞的东西都是害人货。

            ----------------------------------------

            中医的养生观,在长沙汉简上已经体现的非常清楚,一个是脉经给了理论,一个是经络图,给了外治法。一个是导引图,给了运动模式。现在搞的复杂,一是医理的流失,二是装神弄鬼的中医太多。

            至于什么“肾虚”,更是不懂装懂的中医们一大法宝。真的需要补肾么?肾的概念是“元气”?瞎扯淡。难经里面提及肾间动气。内经到是有气出下焦。一直到了景岳,才清晰的说肾间元阳。一直来,什么左肾阳,右肾阴,又或者肾间先天元阳之说纷争,更有后来的唐容川认为,这里就是油膜,元阳寄生于此。还要你装模装样的说更像“元气”?你连“元气”的两字定义都找不出来,都无法给出清晰的说法。不是瞎扯淡是什么?曲黎敏就是瞎扯淡最牛逼的一个,上她课的有谁不是自己翻书?这么一个不懂临床装神弄鬼的人,你还推崇?恰好容易落入所谓的“肾虚”中医的坑。

            我上面说的,每一段,都是学中医明理的点。你看不懂,也读不懂。我顶你贴,是提醒你中医的基本概念是混乱的,内经是混乱的,只有从伤寒金匮等的临床书籍,反向推理,寻找正确的概念。你不懂,不但不懂,连你接受自己不懂这点都没勇气。

            我怼专业中医,人都没有说我为产业中医做宣传。你这信口开河的本事,实在不是学中医的料。医者,性命关天,事虽小,变亦大。你不善于思考,不寻求严密的逻辑,学个半桶水,最容易害人。药物下去,反了方向,加重病情,延误病情。

            我顶你的贴,到也不是阴阳怪气,实在是觉得西西河的谈中医者水平太低。也是看到有人发的帖子,有值得我赞一下,才顶。你的原贴,说句实话,看了几行,我就知道是啥玩意儿。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向,我给挑错,你也不懂辨别。“虽远必诛”还在的那时候,我也偶尔发几个帖子,献花者、收藏者也多。现在反而连看懂我说的话的人,都没有了。这就是可悲之处,恰好是当下中医的可悲之处:乱搞的人太多。

            • 家园 故意把中医弄复杂化神秘化的是阁下,目的真的是为读者?

              故意把中医弄复杂化神秘化的是阁下,目的真的是为读者?为医疗产业吧

              “你2014年前后只拜读了几十分钟,你能掌握什么中医医理,你那里的勇气辨认曲黎敏的好坏?”

              能理解古文,理解不了白话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匦要略》几本书任何一本谁能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读完?不舒服时花几十分钟是找病因所需,免得自己误诊。手上各类医书几十本,其中中医的十几本,少拿概念唬人。

              笨狼认为想鉴别伪中医很容易,最好办法是找找六七十年代中医基本理论书,深入浅出还很薄(一两百页),能翻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匦要略》更好,后者大书店肯定有,购买+阅读时间成本,少挨白狼一次宰就出来了

              更简单办法,仅仅通过——望(气色、舌头、眼睛等)、闻(语音、呼吸、咳嗽等,还闻味,但古代归嗅觉,一般也不用,往往归于问)、切(脉象),说清你没说的很多细微症状,不管医德好坏起码不是混子

              望闻问切,切脉排最后,之所以有名,笨狼觉得是封建时代大户人家女性保护隐私需要

              记住,患者是看病的,不是看广告的,那些吹师承、经历之类的最好避开

              “人体略有点不适,就会去找东西来参照,疑神疑鬼也是病。”

              略有不适抗就是了,找东西参照也比略有不适就跑医院(不管中西医)挨宰强!

              “我顶你贴,是提醒你中医的基本概念是混乱的,内经是混乱的,只有从伤寒金匮等的临床书籍,反向推理,寻找正确的概念。你不懂,不但不懂,连你接受自己不懂这点都没勇气。”

              说得比唱得好听,普通读者有这方面反向推理能力,得训练多少月?另外别说《黄帝内经》原文了,能读懂且静下心读完《左传》、《史记》原文的有几个?

              本人一不是医护,二不吃医、药饭,转的帖子谈不上秘籍,60-70年代中医教材中部分点而已,对读者有好处就行了,当然,医疗产业的白狼(不管中西医)不高兴。推荐的书籍同理,容易搞到且读了对白狼以外普通读者没坏处,作者口碑问题,欢迎阁下具体揭批(反正作者我不认识,还有其患者)。来君臣口碑再差,《罗织经》也是好书。

              “我顶你的贴,到也不是阴阳怪气,实在是觉得西西河的谈中医者水平太低。也是看到有人发的帖子,有值得我赞一下,才顶。你的原贴,说句实话,看了几行,我就知道是啥玩意儿。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向,我给挑错,你也不懂辨别。”

              不用为我,为读者具体挑几个好了(比辛辛苦苦打字节约时间),免得好心好意误导读者

              • 家园 你是无药可救了

                果然是无知者有力量。

                我败给你了。

                你把医学想的太简单了。你怎么不说西医把医学搞的那么复杂啊?那么多的未知等着人去探索啊?

                这么无知,还这么理直气壮,不懂的辨别症状,不懂的辨别病情。你列几个症状摆哪里,就说是什么病什么病,你真当你是神医? 白痴都比你晓得慎重。

                什么几点到几点是什么,连子午流注都没多少人支持了,你还搞这个那个。

                我把事情搞复杂,是因为治病救人很凶险,一步错,可能就错到头了。人命脆弱,健康也很脆弱啊,原本好好的人,有可能瞬间就垮了。一个小小的感冒,信西医的,低烧啊,熬熬吧,结果就是发抽。我面对着临死的人,被中西医都宣判了死刑的人,我都于心不忍做最后的努力,并最终黯然神伤,深知医学知识的欠缺,深知人体面对疾病的脆弱。在你这里,都是TmD的轻飘飘的话。你去诊断,你这秘笈有多少人看的上,你去找专业中医试试,能卖的出三文钱,就算我输。傻不拉几的这个症状那个病,有这么对应的么?连中医们都在疾呼要找病机,不是症。症有万千,你对的过来么?连经方派的方证对应,都比你要慎重啊。

                我不是为了读者,还为了你?就是说你误导人。因为疾病不是那么容易判断。你如果说养生,那么大众都有点概念。西医的养生概念还更明确了,互相都可以参照。你说的是什么?诊断的秘笈,你有本事诊断?读者有本事诊断?做梦吧。

                猪一样的脑子,无药可救。不再理你。

                • 家园 白狼代言人死鸭子嘴硬很正常,继续批判顶贴好了

                  白狼代言人死鸭子嘴硬很正常,继续批判顶贴好了

                  “你把医学想的太简单了。你怎么不说西医把医学搞的那么复杂啊?那么多的未知等着人去探索啊?”

                  医学研究进步是好事,故弄玄虚坑患者就不好了,就像小小感冒几百几千的收,普通人都学点赤脚医生白狼喝西北风去,当然,按某些家伙逻辑,赤脚医生医术比较低,很多东西不明白,更不用说教材了,大家应该尽量往三甲挤麻烦专家,或者看哪家医院广告好就去哪家,福建老军医缺德也许是谣言,主流媒体认可的怎么可能那么坏呢

                  “这么无知,还这么理直气壮,不懂的辨别症状,不懂的辨别病情。你列几个症状摆哪里,就说是什么病什么病,你真当你是神医? 白痴都比你晓得慎重。”

                  替换讨论中说了,最好找找60-70年代中医基本理论书,症状、病情描绘比这详细,这个简版还有推荐的《把健康彻底说清楚》帮读者入门不可以吗?

                  “你去诊断,你这秘笈有多少人看的上,你去找专业中医试试,能卖的出三文钱,就算我输。”

                  早说了,这仅仅是60-70年代中医基本理论书(一两百页薄册子)部门要点,题目直接转,主贴对普通读者甚至路边多数国医堂销售员就是秘籍

    • 家园 关于“德智体”

      这个话题,我本来打算在孩子教育那篇里面说的,先在这说几句。

      我们中国人习惯讲“德智体”,德为先。但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体德智”,因为孤身(或一个小家庭)在外,虽然有朋友,大家都很忙都很有压力,总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少给别人(朋友,家人)添麻烦,身体不行一切不行。

      其次,这里有朋友说到了,国外的学校,特别容易传染,尤其是冬天都不出室外,一个小朋友病了一个班就轮流吧。所以培养孩子的抵抗力就很重要。

      这样一来,全家人都要注意养身健体。这个“体”,不是指大剂量的运动,像“三友”君说的,搞个体育搞到美国业余组第一名,这个我其实反对。因为任何的专业体育项目,你能跑到全国排名里,一定是一个对身体有损害的事:第一,要做到人所不能,必然伤病很多,尤其是女生,参加赛事还要人为调整生理周期;其次,这么艰苦的训练和高压力的比赛能挺下来,这人的精神状态会长期处在焦虑,自我加压等等不正常状态。可以说,只有疯子才能在全国第一的位子上坐住。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功夫会输给泰拳。中国功夫门派多数以养身为主,实战能力很弱,但太极宗师可以活90多岁;而泰拳的实战性几乎是世界第一,泰拳的顶级拳手几乎没有活到40岁的。

      所以我说的“体”,是全家都注意,吃好穿暖睡好,适当运动,心理压力小。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吃晚饭,其乐融融。

      我个人经历过两件事,一个是前年,跑慢跑把一颗肾结石跑下来了,不用手术了。第二是前年有段时间血糖较高,家庭医生担心我再过几年会有2型糖尿病,结果去年再查,血糖指数下来了,医生完全傻了,说这个年龄段我没见过能下来的,我不管你做了什么,保持目前的生活习惯不要变就行了。今年又快体检了,如果巩固了,我再跟大家说。

      总之,笨狼这里说的很多养生细节,我是赞成的,也有发言权。

      • 家园 人要吃好住好,活的开心,挂的干脆,这个就更好了!
      • 家园 你这个想法很好,我非常赞同

        人体就象是一辆车,是个系统。人到中年以后就象是一辆老车一样,要正常使用,但是不能再象新车一样那么使用了。如果是大运动量锻炼,无异是开个老爷车下赛道飙车,别说起到好结果,不弄散架就不错了。

        • 家园 中年当然要量力而行

          这方面我也有教训,就是运动过度导致膝盖肌腱劳损,还好不严重。其实我没有剧烈运动,主要是健步,就是比较急地走,连工作带休闲,每天平均11000步(连走带跑),走5天休息2天(以前周末还不休息,拿出4个小时去健行),走的是平地,已经走了好多年。现在跟理疗医生沟通下来,这个量还是太大了,要换花样。小布什当年也有同样问题(慢跑伤膝),他换成骑山地自行车。

          我和我的推拿医师讨论下来,得出的结论就是现代体育的所有项目,练到顶尖的话都是伤人的。当年顾拜旦刚刚搞第一届奥运会时,体育真的是一群有闲阶级的消遣,大家水平都不高,所以不伤身。现在体育是荣耀,是金钱,是各种利益,能在体育比赛里坐到前排名次的运动员,都要付出巨大身心代价。

          所以我赞成大家都动一动,都锻炼,但不赞成去搞到专业水平,孩子真喜欢可以试试,不然就不要为家长的面子或者是攀比,去逼自家的孩子。

          • 家园 整体上说这个运动量不算大

            但是运动可能不得法。

            人体是关节驱动,说是关节驱动,不妨理解为,关节为点,切分了人体各部分受力分布。所谓的运动不得法,就是指这个受力分布不协调。人体的受力分布,脊椎是大的调控,它要维持在适当的姿态下,才能全身的动作协调,肌肉筋膜的受力分布均衡,经受的了动态的冲击。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如上两图,孩子们的脊椎是挺拔的,腰椎是有弧度的。如果脊椎有问题,人就会偏了,歪了,人体在运动的时候需要代偿,就会导致部分关节脚趾肌肉筋膜等应力泄不掉,疼痛、脊椎扭曲以及脊椎引发的繁多的病症。譬如,有些人的头痛,不管是偏头痛还是正头痛还是后头痛,或者包括某些人的耳聋耳鸣视力恶化等,都和这个颈椎有关,颈椎部位的弧度消失,椎盘挤压,影响供血。人其实也会比较容易感冒。

            所以,运动锻炼,除了这些有氧或者无氧锻炼,还需要姿势锻炼。这个中西方目前开始有共识,譬如西方的美式整脊,筋膜理论(比较典型的如解剖列车、激痛点理论等)、运动康复医学(各种健身套路)。我比较喜欢看西方的书,因为他们会把理由给你说的非常清楚明白。以此反过来对照中医或者我们的锻炼理念,就能理解那些晦涩而说不明白的东西。譬如道家认为人有四练:坐立行躺。即打坐的,站桩的,走路的,睡觉的。其本义就是保持好的姿态。原本我练过站桩,一直不得要领,这就是错误的练法,对膝盖的伤害极大,这也是狠多练太极的人膝盖受伤的原因。我是看了西方的 核心基础运动训练 以及 运动解剖 之后,才知道错误在什么地方:脊椎没有保持如图孩子那样的直挺,腰椎没有维持弧度,导致膝盖大腿部代偿承力。后来遇到某练大成拳有成的青年导演,证实我的看法,并明言他已经用西方的这些锻炼骨骼肌肉的基础训练,作为他收的弟子的入门功法。这也说明中西的运动(武术)本质相同,练得目标一致。

            所以,人体受伤,强度固然要适当,但还需要考虑:姿势锻炼。

            通宝推:bluestarry,本嘉明,
            • 家园 多讲讲,可以单独开一贴啊

              对站桩也是一直不得要领,所谓挺直后背不要前俯,命门后拱,知易行难啊。

              • 家园 懒得开新帖,没什么要说的

                有问题就回答一下。

                你这个问题,其实就是 姿势锻炼 的内容。姿势正确,即脊椎、关节的姿势,符合运动力学的要求,运动量多少,弹性就非常大。大多数人锻炼身体,忽略了这个姿势,身体处于代偿运动中,早晚就会有疼痛之类的问题出现,甚至影响到内脏。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我给你找了两幅图。第一幅图,是无手太极邓的演示。注意看他的腰部,腰椎的弧度是很明显的,即使隔着衣服。第二幅图,我标志上了,1这个位置,它其实是人体会有感觉的点,走路或者什么,这个位置才是承力点。而大多数人,要么是大腿拖拉着行进,要么就是小腿拖拉着行进,而不是我图中这个1的位置的髋关节带动大腿前行。正确的姿势行走下,恨不得把1这个位置甩开,如圆规的两个脚,尽可能的甩开,这样的走路好快来,好轻松。有时候甚至会想着两腿是挂在这个点上的无重力的摆,随时想要摆起来。

                所以,我们做桩功的时候,就要让这里,围绕着这个点的上下左右的力,能够顺应其原本的方向。譬如标志2的位置,这里在上部,其实是向前向上顶的。回到人体,这个感觉就是,屁股在往上翘但1点位置向下压,而2的方向,直接传导到肩背,人就挺拔起来了。

                那个无手太极,他们有一个走猫步的练习,这个就是练这个髋关节的1点位置。他们有自己的术语,其实就是太极拳的术语,叫做“尾闾中正”。如果桩功找不到感觉,先练这个猫步,是有帮助的。网上可以搜到“猫步”与无手太极。我再给你一个感性的场景:见过那些练钢管舞的么?她们扶着钢管起来的时候,不是显得很性感么?那个屁股翘的,其实这时候你可以观察到,她们这个脊椎是符合力学要求的,他们这个尾闾这个位置是中正的。延伸开来,你会发现,蹲墙功练的也有这个效果啊。有那种面壁起蹲的,但我个人觉得,背贴墙可能更有效,因为这个姿势下,强调了背部的肌肉锻炼。至于为何要强调背部肌肉的锻炼,而不是仰卧起坐之类的强化腹部肌肉锻炼,这是另一个话题,总之,用进废退。我们久坐之类的,已经弱化了背部肌肉。工业化时代,人体是需要背部肌肉锻炼的。道理不讲了。

                通宝推:天狼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