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14岁的女儿 还是糊里糊涂的 怎么办? -- 三十而立

共:💬87 🌺26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点个人的经验

          前面说我家老大也有一点类似的特点。一开始老人带,过度包办宠爱,后来爸爸来了之后又比较简单粗暴。一方面,他的自理能力远远落后于同龄人,经典的案例,是别的小朋友午睡起来自己把衣服穿好了,他就把衣服一扔,往地上一坐,等着别的小朋友来给他穿。另一方面,是心理非常脆弱,既害羞又易激惹,极力回避在公众面前说话,在学校会因为小事就大哭大闹,小学开学一个月被叫了两次家长。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现在他基本上算是正常了,除了自理能力仍然偏差。

          总结一下使用过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同一句话,当他把你看成自己人的时候,就会听得进去,否则会适得其反。原来我和他说什么,他都会说:“不”,或者“为什么?”,现在基本都是:“好的,妈妈”。

          其次,要注意方法,一味地讲道理也不见得有用,因为这种小孩儿已经建立了坏习惯,只讲道理他会直接忽视你。所以适度地发发火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这是为了引起他的重视,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而且在发完火之后,当天要坐下来谈心,和颜悦色地强调爸爸妈妈是很爱他的,发火是因为什么原因,为什么这个坏习惯必须改变。然后,要提供一个建设性的计划或者方案,这个方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每天自己穿衣服的习惯,我们是通过21天计划完成的,完成了满足一个愿望。每天自己收拾书包的习惯,是一个不太完美的21天计划,中间中断了,我还发了火,但是最终他完成了,也得到了一个钱包,表示以后自己可以有零花钱了。收拾自己抽屉的习惯,是我有一次无意中做了一个示范,用几个盒子把他的抽屉收拾干净了,之后他非常骄傲,常常和妹妹炫耀,至今几个月了,仍然时时整理,整洁如初。

          第三,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自由度来解决。有时候家长喜欢保持对孩子的控制,初衷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就是他要的不能得到,只有家长认为他可以要的东西他才可以要,这会使孩子失去追求和选择的能力。我是这么被教养长大的,初期也有要这么教养孩子的倾向,后来及时改正了。总之孩子喜欢的东西,如果不出格,还是要让他保有得到的可能,比如汉堡,虽然是垃圾食品,偶尔吃一下又怎么了呢?就值得跳着脚骂她吗?此处控制一下频率就好。

          最后,家长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他或她这么做这些事情,究竟是为什么?你找到症结,就会事倍功半,否则相反。真的找不到的话,给他足够的爱心,给他足够的时间,也许到时候难题会迎刃而解。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推荐是没有

          虽然我们不算远,但我除了学校的心理老师以外没有其他心理医生的联系方式。

          不过因为我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而美国人去看心理医生是很正常的事,我可能可以给你一点建议,你自己判断一下,捡有用的。

          1. 不要把心理医生看成是精神科大夫,虽然在大医院可能要挂精神心理科的号。每个人,特别是小孩儿在成长中有想不通的事情,都可以找个专业的人纾解一下。仅此而已,不要让这件事本身成为孩子的精神压力。

          2. 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最好是有口碑,如果你不了解,那可以在各大医学机构找,每个大医院都有。如果不是在大医院,在一些心理咨询中心,那么你要注意医生是否有正规的训练,可以问一些诸如:在哪里毕业,有没有执照之类的问题。有时候还可以问问心理医生自己有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据说自己没接受过治疗的心理医生是不靠谱的。

          3. 确定资质之后,你最好亲自和医生谈一下,看看医生对处理这一类问题是否有经验,因为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专长。可以和女儿试着和医生谈一谈,让她做最后的决定。这个医生除了能和你女儿沟通,也得能和你沟通,因为家庭的配合会是很关键的因素。此外一般人都会有自己更倾向的医生性别,但是我不确定该给你女儿找一个女性医生,好让她想起自己的妈妈,还是该找一个男性医生,好替你来肯定她。也要和她沟通之后,让她自己来决定。

          以上我参考了一些文章,就不列引用来源了。。。

          希望对你有用。

          也希望你能不要再跳脚,多多地发现她的优点,赞美她,肯定她,这会很有帮助。比如说,你可以列出大女儿的十个优点,然后每天转着圈夸她一次。

          • 家园 我朋友说正规心理咨询师要定期接受督导的“咨询”

            经常听负面的东西,也要防止自己心理出问题。

            • 家园 这是一个方面

              我看的那篇作者说, 不接受心理咨询的心理医生,就像不信上帝的神父一样,你怎能向他忏悔?

              另外一方面,我的理解是,大部分人心理不是百分百健康,尤其心理医生很多是因为自己心理有点小问题才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所以如果学有所成,第一个标志就是把自己治好了

      • 家园 现在孩子对大人的感受就三个字“靠不住”

        想象一下,一个小孩孤零零在这个世界上,各路人等把自己的理念往她的小脑袋里头灌,她简单的快乐却没人关注。

        如果现在的情况已经成了既成事实,楼主只能在获得她信任的时候,跟她灌输,爸爸有生之年都会站在你这边做你的靠山,而以后有很长的路,等爸爸不在的时候,要“靠自己”。

        同意您找心理医生的观点,但不应该光孩子看病,大人太焦虑,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

        • 家园 这不是一个一般的小孩儿

          父母离异对孩子已经是极具创伤性的打击,分手之后双方还交恶,爷爷奶奶也卷在里面。爸爸看起来虽然有心,但却没有包容和耐性。

          我无法想象这个孩子内心对自己的评价究竟已经低到了什么程度,才会有这些表现。只知道楼主不太可能自己搞定了。这个年龄的小女孩儿是最需要妈妈的时候,青春期本来就很尴尬,很无措,而她还带着之前没有痊愈的创伤。

    • 家园 这是您的次女?长女?

      以前看你抱怨过。不知道是哪个。

      这性格是不是和你前妻有点象?

      十几岁已经很大了,养成的习惯恐怕很难改掉了。再说,就算能改过来,需要的努力你能保证吗?

        • 长女
          家园 我觉得她的问题不是糊涂

          而是心理上的挫折。

          表现在外面就是对任何事情都不关心, 甚至不关心自己的健康。有好东西她也要, 没有的话她也不求, 因为求了也没有用。

          这可能是从小被无视被放弃的结果。 “既然没人关心我, 我为什么要关心自己呢?“ 这种心理创伤。

          不知道她生母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

          生活中多多少少会碰到这样的人, 但是象令媛这么严重的,还真是没有遇到过。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这大概可以算是一种生活不如意的自暴自弃吧

            经历过家庭变故的孩子很多这样,在意的事物受了打击,自暴自弃做个鸵鸟反而更自在。大概孩子辗转了多个不同的环境,每个环境里都把前面的颠覆了一遍,例如在祖父母那边说父母的坏话,在父母这边说祖父母的坏话,在生母那边又说父亲这一方的坏话,导致孩子到哪里都充满了负面情绪。否定的多了,那就干脆无所谓吧。

            偷吃零食这个环节可以发现,并不是不喜欢不想吃,还是有欲望的,但偷偷来,就像一个生活在寄养家庭里的孩子一样,其实还是由于对当前监护人的生疏感。孩子都不把监护人当自己家人,这还有什么瓜葛?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是最大程度上避免跟你们发生争执,你说你的我也不反驳,接下来我做我的。

            大人没有给孩子一个温暖安全的成长环境,现在埋怨孩子不听话,在家里也不尴不尬,在学校受人排挤,这孩子的精神状况堪忧。

            • 家园 说的很形象了

              但是要怎么温暖?她放学回来常常都是单独开小灶先吃点喝点她喜欢的,周末也是她单独有一份专门为她做的午餐。

              爷爷奶奶和生母是事实存在也无法回避。我们一般也不说爷爷奶奶的坏话,除非他们有时候太过分,比如,去学校给她零花钱,让她放学回家路上买个汉堡吃我们知道以后肯定要跳脚骂,家里从来没有短她吃喝,哪怕学校老师禁止带零食,我们也允许她藏在包里,万一中饭不合胃口有东西垫一下。

              • 家园 事事撇开?这样肯定不行。
              • 家园 做父母的,不能有道德洁癖

                更何况,天下没有一样的人。小孩子注意力,自控力天然就差。大人强要其达到自己的要求,小孩做不到,不是小孩的错,是大人要求过高。

                人是社会性的,小孩犹其注意身边人的兴止,容易模仿学习和偿试,一概否定的话,小孩对大人否认的事情没层次感,换句话说,在她看来,吃个汉堡和抽一管白粉的层级是一样的,这跟常挨打的孩子不在乎打一个意思。

                有本书,《我不是教你坏》,适用于楼主这个状况。反正各家有各家难。我的意见是:你给的,不一定是她想要的,你能做的,只能尽量避免她犯原则错误。孩子大了,你没办法让她言听计从了。换个角度,言听计从的小孩,未必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