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蔚来ES8发布了,大家怎么看? -- 不远攸高

共:💬39 🌺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蔚来ES8发布了,大家怎么看?

    蔚来ES8售价44.8万元起 可在3分钟内换电池

    作为一辆 7座电动SUV,基准版ES8的补贴前售价为44.8万元,限量1万辆的创始版补贴前售价人民币54.8万元。有意思的是,此次蔚来首次推出电池租用模式,如果用户选则电池租用,车价可以比常规再减10万元,以目前北京的享补贴政策为例,在此模式下消费者购买一台ES8标准版 最少只需27.54万

    蔚来同时承诺,ES8车主可享受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车联网服务、终身免费异地加电、终身免费道路救援等4项服务。

    现场演示显示,这个占地3个车位的换电站可以在3分钟内帮用户实现电池更换。ES8还能全程采用无人驾驶模式自动倒进其中,锁定位置,实现全自动电池更换。

    此外,蔚来还将在全国部署移动充电车“Power Mobile”,李斌表示,这种充电车可以实现“ 充电十分钟,续驶100公里”。同时,NIO Power还接入了包括国家电网等在内的充电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代客充电的服务。

    作为电动车而言,续航里程是相当重要的指标。ES8在60公里等速的理想情况下,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km,而更为接近实际用车情况的综合路况下,则可以达到355km的续航成绩,足以满足一般的通勤需要

    一般认为,蔚来ES8可不是和比亚迪E6、长安之类对飚的,是要和特斯拉对飚的,特斯拉选择的是跑车,要满足小资目标客户的环保、时尚装13的需求。可蔚来ES8是SUV,他的目标客户是那些80后已成家的成功人士全家出行需要吗?那又谈什么通勤需求?只有355KM的续航,实在是不怎么拿得出手

    成功人士顾家的,应该也都买了油车SUV了吧?所以我觉得从目标定位上来说,这个定位似乎有点儿两头不靠:装13吧,格不够;家用吧,续航惨点儿

    那个“充电十分钟,续驶100公里”还是很吸引人的,可需要专用充电车,也就变成噱头了;

    3分钟换电池、异地免费加电,这些似乎都有些遥远,不够实用

    好在中国人多,好这口又有钱的主儿没准儿就够多能把他撑起来,只要量能上去,一切都好办,这是互联网汽车第一家,祝他们的路越走越宽!

    通宝推:三笑,
    • 家园 终身质保,这是要破产的节奏啊

      这玩意儿的细节肯定有厂家止损的坑。比如规定所以养护作业都必须在4S店完成,比如维修价格高于车辆残值就以残值价格买断什么的。否则要是碰上一批真爱车主一辆车开他个三五十年,修车费绝对得让厂家赔死。

      • 家园 可以收电池使用费

        毕竟能源要钱,换电收费天经地义,收多少就是他们定了

        至于那个壳子,质保就质保吧

      • 家园 电动车没什么要维修,保养的

        一个车壳,四个轮胎,电池,电动机和控制系统。没有汽车那么多机油,防冻剂要换,要加。

        • 家园 维护保养还是要的

          刹车,空调冷却系统什么的还是传统的

          电动车的很多新零部件可靠性分析还是起步阶段,各个厂商都会有新的问题。

          蔚来的终身保修如果不是吹牛就是个坑

          • 家园 电刹车基本不用刹车片

            俺的普锐斯开了十几年,原装刹车片才用了三成。。。

            • 家园 视角不一样, 你是顾客,我是厂家

              驾驶习惯相对温柔的用户(Prius MHEV/PHEV的一部分顾客都可以如此归类)确实会省刹车, 但是在某些厂商目标用户群里只占一部分,我们必须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驾驶模式。

              而且所谓电刹车(制动充电模式recuperation)在实际应用中是有很多限制的:当前行驶时速,刹车踏板角度/力度,甚至温度(环境和器件), 电池SOC......都要满足条件才可以实施。我的观点是车的制动涉及到安全问题,电刹车无法在可见的十几,二十年内完全替代传统刹车(ABS之类的目前无法用电刹车来可靠实现)

              所以换个刹车片什么的无法避免,次数没传统车那么频繁到是有可能的,前提是厂商不换用寿命短,负荷小的刹车系统(其实为了降低成本,肯定有这么干的)。

    • 家园 作为一个守旧落魄分子再次叫嚣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个守旧落魄分子再次叫嚣自己的观点

      很多想法都不太切题,有蹭热点的嫌疑

      这些都是吸引眼球的,都是T台上的美女。换电池早就提出了(谁对于90年代中后期中央台的《科技之光》有印象??),这个算是真的把螃蟹放在了嘴里。但是正像是这个比喻本身一样,供养了人类的是螃蟹、还是五谷呢?

      当然,先下手为强,要是自己的电池产品规格能够成为事实标准,这也似乎很好,只是风险不小。特斯拉尚且没有形成影响力,这个厂商更怀疑。

      关于碳排放,我的眼中问题就在于,人类近现代是将岩石圈积攒的碳弄到了大气里面,同时对于森林植被大量破坏,以及畜牧发展,现有生态圈的固碳作用明显不足,大气中的碳是在“入超”。现在要做的是将大气圈里的碳,像是还债一样固定下来,大气的碳成为“出超”,免得热死淹死饿死什么的,以及免得真的没有了能源以及能源被卡脖子,如果这些论调是真的的话。当然能源被卡脖子不需要怀疑。

      回到车上,如果现在的燃油全是生物油,碳全部来自大气,净排放量无论多少都是0,那么燃油车还是落后的么?进一步,如果加上了电机、小电池实现混动,优化油机的工作区间,油车还是落后的、生态不友好的么?

      比如疯狂生长的水葫芦,能不能作为固碳的最优方法之一?水葫芦固然大量吸收水中养分、阻碍阳光进入水体下层,可是换个思路,使用细菌固碳的培养基、使用蓝藻固碳、产油的培养基,本身当然不当做自然水体,甚至还必须限制在专门的罐体、水槽中呢。围网、浮箱之类的方式能不能限制水葫芦的范围呢?水葫芦是不是舍近求远的这个“近”呢?

      其实网上说法很矛盾,有的说水葫芦本身能够吸收污染物,但是疯狂生长反而造成水体退化生态破坏。评价水葫芦的污染的时候,首先不能忽视,90年代以来水污染的排放是剧增的过程。水葫芦进入中国,有的说是20年代、有的说是70年代,但是成为关注焦点却是90年代末

      然后就是转基因了。搞细菌固碳固氮的恐怕不会漠视转基因技术而去专门搞自然筛选;搞蓝藻的也是。那么水葫芦能不能也转转,大量产生含油或是含糖的种子,然后种皮弄得脆弱点,不容易扩散潜伏呢?

      液体燃料(如果满足来自大气圈的要求的话)在我看来唯一的不足就是本身是物流负担,而电则仅仅需要静态的基础设施配套。即是没有改进的水葫芦,现在的水葫芦能不能作为生物质能发电的来源呢。

      应用上面,还是应用场景的细分问题。很多人用车是为了上下班,这个挺浪费的。尤其一旦拥堵,就是燃油消耗的巨大浪费。所以我首先想,公共交通能不能进一步扩容?

      其次,受到欧洲某些对于自行车占用道路资源的宣传材料的启发,能不能有更加专门的自行车专用道路,或是隧道,或是加上了顶棚的道路?自行车就怕雨雪大风嘛。

      再次回到汽车,在细分应用场景、道路资源的前提下,类似于日本的kcar思路能不能回归、推广?也就是我之前瞎想的,小电瓶车。能宽敞的坐下5个大块头,但是性能、行程仅仅面对家庭市内应用,充满电最多100km,每天或是每几天一充电。

      想要走更远的路程,就是“增程动力包”或是拖车,这个别的帖子里也说过了

      公务车、物流用途的,就用燃油机+轻混。油是没有“原罪”或是“原罪”被稀释的生物油,轻混优化工作区间、回收一部分动能。混动不仅仅是使用电池或是超级电容,压缩气体储能也能做到,就是压力容器体积可能不理想

      其实还有更狂野一点的想法,在用电可能造成峰值的问题上,要是大家都是晚上一边开着空调一边车充电,电力系统恐怕也会很不爽。那么能不能每家都有个小的“电力包”,也就是电池包,像是洗衣机一样大小,本身没有移动要求、也其实没有操作的必要,但是模块化能够分解移动。这个就是每天大家都白天上班了,这里慢慢充电,晚上用电高峰为电网分担家里用电造成的附和,更有助于优化风电、太阳能之类的垃圾浪费问题。设备接入互联网,智能调度、错峰。换句话说一个家庭里的电网是独立的,这就是个在线ups。不过ups好像还是相当贵的

      通宝推:rafale,三笑,海峰,桥上,不远攸高,
      • 家园 你的思路好像全部局限在“碳”上面了

        替换如果现在的燃油全是生物油,碳全部来自大气,净排放量无论多少都是0,那么燃油车还是落后的么?

        只要燃烧,就还会有氮氧化物,这在大城市里面仍然会有有污染,以下来自百度

        氮氧化物( nox )

          在发动机内的高压和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氮原子和氧原子发生反应,形成多种氧和氮的化合物,统称为氮氧化物(nox)。美国的资料表明,按氮氧化物排放源划分,机动车辆占总排放量的49%,发电厂占27%,其他排放源占24%。可以看出,汽车是城市氮氧化物污染的首要来源。

        好像有研究表明,绿色植物也并非就能够完全“固碳”避免温室效应,当年美国提出来的种多少多少树可以核减多少多少配额的碳排放,这个提议后来就被无视了

        给车充电完全可以错峰,有的电动车现在就有预约充电,半夜0点充电是电网很欢迎的

        • 家园 植物固碳不太现实

          植物死了后那些碳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又变回二氧化碳,而且很可能大量产生甲烷,更严重的温室气体。

          变石油变煤,必须是植物死后马上隔绝空气,所以符合这条件的一般是湖泊或者浅海。。。

          • 家园 是滴,植物固碳只能是极其缓慢的

            植物本身的存在也是固体的碳的存在嘛。十年树木,想要树林,恐怕也是好多个十年

            还是回到碳上面,总的情况就是绝大多数能源的使用消耗都意味着碳从岩石圈、地表以下来到大气圈

            除了可以看得到的未来不见得便宜能大量普及的核能(以及未来的聚变),剩下的来自太阳能量的转化,再排除水风潮汐,化学形式能源应该切换到直接从大气固碳。当然,这是纯粹科幻的想法了。通往科幻的道路,转基因生物工程不可缺少的

        • 家园 其实我也倾向于认同

          碳的问题基本是个人为的话题,是给别人做紧箍咒的手段,是政治。美国提案的被忽视就很有说明能力。现在的碳税、额度交易也是

          关于天气变暖,还有一个二氧化碳来源就是海洋溶解和吸收,这个是数量级更大的,和岩石圈相比都大。而且,天气的大周期是不是存在呢,比方说都认同明清是小冰川,而还有说法隋唐是更热的。

          车子自己预约错峰,也的确是很简单。我那个想法的确是画蛇添足。不过对于“唯电池”的思路还是有点不感冒,很有必要使用油作为补充

          其实回到雾霾,到底是不是绝大多数氮氧化物最终形成的铵盐颗粒,这个似乎很多人都没有说清楚。现在看,似乎就是氮氧化物造成的铵盐为主,别的微粒不会有那样长的生存周期。那么汽车、水泥就有责任了。而当年汽车之家什么的,以及某些专家,则是极力撇清小轿车,推给大货车。而燃煤,尤其是煤电的雾霾贡献又是什么,仅仅是煤灰颗粒么……现在的煤改电到底意义是什么……

          • 家园 氮氧化物和碳平衡是不同级别的问题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或者集中发电,集中处理氮氧化物

            燃烧生物燃料,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也可以集中发电,集中处理氮氧化物

            现在的问题就是生物燃料的效率还很低。氮氧化物这类污染物的问题大家都有,不用格外强调

            改成电的好处就是将燃烧燃料的过程集中起来大规模处理,集约代替粗放,是现有科技条件下减少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 家园 这个么,就分情况了

              回过来说,家里使用煤气灶、天然气灶不也是产生氮氧化物污染咯?

              其实这个来源分两头,一头是燃料本身的某些含氮成分,另一头是燃烧高温产生的,而氮氧化物产生往往对应了很高的温度。

              上个月说煤改气没有能力改善雾霾,就是认为雾霾来源是氮氧化物最终形成的铵盐微粒,而氮氧化物更容易从天然气燃烧产生,更不容易从燃煤锅炉产生,因为天然气热值高而煤炭可以慢慢烧(但是没有提,煤粉喷射燃烧也轻松上千度的,以及不论什么燃料的集中供电供暖锅炉,都是要有脱硝处理的。当时很多概念范畴的不对称,大型供热站发电站、家里的小锅炉、所谓的解耦燃烧适用范围,概念上在田忌赛马)

              也是一样的原理,水泥生产对于雾霾的贡献,不是说产生了水泥灰粉,而是说长时间煅烧造成了NOx。

              现在汽车是NOX的重大贡献者,不过燃烧本身的研究也在发展,什么均值压燃的,当下的hcci是个阿斗,但是混合有助于弥补hcci的不足。更直白一点,油机就是个增程动力源。

              最夸张的,使用外燃机嘛……

              电当然好处在于集中治理,我觉得充电却是个麻烦,需要的商业模式代价更加大、更麻烦,除非阿里那种能一家独大强行推广的,油还是有其价值的,是一种渐进、中和的,是“修正主义”的。

              其实还是视角回到“大视野”,过去几百年,岩石圈的碳大量进入大气圈,地表植物总量大量减少。开不了流,化石能源这个“源”是不是可以节一节呢?

              其实么,氮氧化物、甲烷什么的虽然要么温室要么破坏臭氧,但是最终会是成为铵盐进入土壤,或是回到二氧化碳的。就像是人类总会灭亡,咱们么也在等着“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