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请教一下 -- 明心灵竹

共:💬40 🌺10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求助】请教一下

    《金刚经》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这里这个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的信心是指什么信心?

    主要是我看佛教五毒 贪、嗔、痴、慢、疑。我本人是个怀疑论者,所以贪嗔痴慢要去我倒能理解,唯独这个疑我去不了,也没想去。

    之前我一直以为金刚经里面的能生信心指的是无条件的去相信佛祖,这我做不到,不过后来我看到一种说法,说是这个信心是说相信如来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得证”。如果只是相信这么一句我到是的确能生信心。

    关键词(Tags): #金刚经
    • 家园 两篇旧文

      对北传佛教的体会

      从信佛到辟佛的历程

    • 家园 南传和大乘

      以前给一个朋友写的,顺手拷过来

      -------------------

      先摘一些从网上找到的,再补充几点其他的:

      小乘佛教是大乘对南传上座部的贬称,所以上座部肯定不会用小乘来自称,就好象你是中国人就不会称呼自己做东亚病夫一样。

      上座部认为佛陀的果位就是阿罗汉,所有的阿罗汉和佛陀的果位是一致的,不存在高下之分。证悟阿罗汉果者即是阿罗汉,阿罗汉死后不再进入轮回,也不会重生,释迦牟尼已经证悟阿罗汉果,也就不会再出现于六道的任何世间。

      菩萨有能力证悟阿罗汉果,但是放弃了证果,决意修行大菩提(菩萨)。

      最近的一位佛出生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名为悉达多.乔达摩。他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 “佛陀”。

      据说,下一位佛陀名为弥勒佛,他目前是一位菩萨。在上座部佛教中,菩萨是指尚未觉悟四圣谛,但最终会觉悟四圣谛而成为佛陀的人。

      在遥远的未来,当前一个佛陀的教导早已被遗忘之后,菩萨会重生为人、重新发现四圣谛、再一次教导八圣道。

      这就是大乘轻视南传修行者的原因,菩萨道修行者想放弃听闻佛法证悟阿罗汉的机会,发愿成为菩萨,最终成为未来佛去教化他人成为阿罗汉,或者想成为未来佛的弟子投生,而解脱道修行者,目的是趁着目前释迦牟尼的佛法还在世,赶紧的证悟阿罗汉,今生就彻底解脱,不再轮回。

      对着两者的道德观,其实无法区分高下,因为发愿成为菩萨,并不一定就真的能成为菩萨,而且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最后还是要成为阿罗汉。

      大乘与声闻乘的最终目的一致,有争论的地方,其实是后期大乘经典脱离解脱道,上座部认为那些不是释迦牟尼的教导,而且既然上座部已经有菩萨道,大乘菩萨道就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加上来源无法确认,所以干脆不予理睬。

      上座部认为,菩萨在证果之前,也只是凡人,证悟阿罗汉果之后,就不再是菩萨而是阿罗汉。

      如果你想今生解脱,就学上解脱道,想当未来佛就学菩萨道。

      但是,成为菩萨的条件非常苛刻,一位修行者在第一次被授记成为菩萨时,他必须具备八个条件,即:

      ⑴、他必须是人;

      ⑵、他必须是男性;

      ⑶、修行圆满至可在那世证悟阿拉汉果;

      ⑷、遇见在世的佛陀;

      ⑸、他必须出家成为一位佛教比丘,或相信业因与果报的沙门;

      ⑹、他必须成就四禅八定与五神通等圣德;

      ⑺、增上行,有能够完全地奉献自己的生命给佛陀的极强诚意;

      ⑻、拥有不畏任何艰难去成就佛果的极强善欲。

      当具备以上八个条件时,所发的至上愿才能生效。在至上愿生起之后,修行者即被佛陀授记为「菩萨」

      补充几点:

      1. 大乘贬斥阿罗汉是自了汉,焦芽败种。但是佛陀的名号中第一个叫应供,也就是阿罗汉。大乘说阿罗汉只顾自己解脱,不管别人,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阿罗汉已经完全净化了身心,没有贪嗔痴,没有任何烦恼,非常慈悲,对于有缘众生,都会尽力帮助他们也达到解脱。阿罗汉是轮回的最后一生,之后进入涅槃界。

      2. 成为菩萨的条件是及其苛刻的,要求学佛的人都发心做菩萨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最最最出色的人杰才有可能成为菩萨。成为菩萨的条件中,比如第三条,我看到的一种解释是这个人必须能在在世佛陀说完一首四句偈子后证得阿罗汉果。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人做到了,但他随后就进入般涅盘。而第四条,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在世的佛陀了。 即使上面的八个条件都满足了,得到授记,仍然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和十万恒河沙劫。一劫就已经是无比漫长的时间,何况是无数个劫。释迦摩尼佛经过了这个无比漫长的时间积累,圆满了成佛的条件,最终重新发现了法,解脱的道路,并把法,解脱的道路教授给我们,佛陀在世时,一直教授的是解脱道,我们只要遵从他的教导,沿着解脱道往前走就行。 学佛的绝大多数人 99.999.....9%应该走的是解脱道,不是菩萨道。而且条件具足又足够努力的话,今生就有可能证果。

      3. 大乘说佛陀时代的众生心性适合学习小乘,现在这个时代适合学习大乘。然而佛陀时代的众生很多都是跟随佛陀修行很多生, 徳慧积累到接近圆满的地步。那个时代的很多人,听几句法的偈子或是佛陀稍加指导,就证果。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证初果,已经是很难了,更何况二果,三果,阿罗汉果。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性比佛陀时代强,是大傲慢。

      4. 修行方法上,南传修行以四念住为中心,展开七觉知,八圣道,深观无常,苦,无我,发展观智,最终证圣果;

      5. 经典上,南传经典以四部为主《相应部》,《中部》,《长部》,《增一部》,对应北传佛教的《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可能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经典。 http://zh.wikipedia.org/zh-cn/%E9%98%BF%E5%90%AB%E7%B6%93

      6. 此外还有很多差别,比如南传上座部对戒律要求严谨,因为没有戒律的基础,连定都达不到,更何况开发观智证圣果。南传的出家人以托钵乞食为生,比库(汉译比丘)的本意就是乞士。还有过午不食,不蓄金钱,不做法事,不念咒,吃三净肉等等。

      通宝推:夜如何其,明心灵竹,寂灭,
      • 家园 我对佛教的一点认识

        因为我没入过定(习气太重),而且据我观察佛法也不是追求入定而是在定中修观。所以我只能去推测。

        根本上的佛法就是释迦摩尼说的 他只教授苦和苦的止息。归根结底,他老人家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苦的。既然都是苦的自然生厌离,最后追求不受后有,逻辑上也能讲的通。就好像大家玩网游,佛祖属于觉得这个游戏没意思打算彻底afk的。所以我理解佛祖所说的无我,不是没有我,而是这个游戏(世界)里无我,不但无我,而且游戏体验极差是通过痛苦的方式让大家体验这个世界,他一刻都不想待着(三界有如火宅)。

        其他宗教往往有我,比如 道教的元神,耶教的灵魂,印度教的梵我(我感觉大成的如来藏(空性,阿赖耶识)跟这些没啥太大区别)在佛教的眼里都不究竟,都非我。但是核心问题不是世界观,而是人生观,核心问题是佛祖觉得无常是苦。如果不觉得无常是苦,貌似无所谓,比如佛祖自己也说天人因为太幸福无法修行佛法。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这样来看的话他化自在天的波旬未必是坏人,毕竟玩的人越多他越high本质上他只是阻止别人强退,而且权限颇大,至少是加强版的黑客帝国里的smith那个级别。反过来,如果你有能力强退了,完全可以跟他讨价还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 家园 这里的信心就是“虽然无法证实,但相信是对的”

      其实就是考验一个人直觉的时候到了。一个人根性如何就在此时。

      佛祖,和佛祖讲的道理,不宜分开看。

      阿含系经典的确效力强大,基本上阅读或者想到它时就能产生觉受。但小乘的终极目的地和大乘的确有所不同。不想,有好处也有坏处。

      证果以后的信虽然是真信,但证果以前的乱想其实是免不了的,虽然是弯路但是难以避免的弯路,对于摸索出正确道路还是有好处的。好比实验错了很多次,至少知道这些道路是错的。你不许他做错误的实验的话,实际上他寸步难行,也就很难走入正途了。

      实际上“不许走弯路”也是做不到的。说“你不要疑惑”,难道别人就不疑惑了吗,实际上做不到的话意义就不大。

      对待疑的方法,就是继续疑下去,促进疑的力量,加强它。疑到一定程度,桶底穿了也就不疑了。

      通宝推:明心灵竹,
    • 家园 通过听闻建立的信是暂时的信

      不过我也只有一点通过听闻建立的信,说一点我自己听闻的,供你参考。

      疑,最根本的是疑法。佛陀教导的三法印是“无常,苦,无我”,佛陀教法讲的是身心世界是快速生灭,是不连续的。而我们平时看到的,感受到的,是“常,乐,我”,身心现象是连续的,即使偶尔体会到一点无常,也很快被“常,乐,我”的想法淹没。

      所以佛陀教导的验证三法印的方法,就是深观无常,通过深观无常,打破相续,看到身心世界快速生灭的本质。深观无常,修行上的方法就是四念住。一些介绍四念住的书提到打破相续时说“原来看到的是一条线,现在发现是一队蚂蚁”,修行,就是通过戒定慧的修习,让心纯净,敏锐,强大,以前心迟钝,昏沉的时候,身心现象看似连续。在心经过训练培养之后,身心现象的不连续性可以在行住坐卧的每一个时刻得到验证。

      在对无常不断深入的观察中,“无常,苦,无我”的三法印得到不断验证。生命的苦的本质,不仅仅因为宏观的苦,根本上是由于在微观上,在每个当下,无法控制,无法做主。因为无法做主,非常不堪忍受,甚至会产生极大的怖畏,厌离。修行继续深入,放下对身心世界的执着,见道。

      见道之后,会对佛,法,僧建立不坏信。曾经有人去问一个佛陀的弟子,佛陀是否说过某句话,这个弟子已经见道,他回答说我不因佛陀这样说而相信。于是这个人对别人说这个弟子已不相信佛陀。之后佛陀把这位弟子叫来,当着众人,这位弟子解释了他自己说过的话,因为他已经见法,所以不需要借助佛陀的话,直接就可以验证法。佛陀对这位弟子的话做了肯定。

      你如果对佛陀教法有兴趣,就如朴石所建议的,多去读《阿含经》,甚至去了解一下南传,四念住,几年之后你再来看《金刚经》,就能体会出差别。如果没兴趣,这些东西都可以放一边吧。

      通宝推:明心灵竹,大圆,
    • 家园 正好《金刚经》本身就讲到这类事

      所有"知识"都是相对的.比如东方虚空是相对西方而言的.信心本身也是相对的,通过信心趋向真理而已.

    • 家园 del

      身体力行是实修,其他都是歪门邪道。

      在旁人看来,好像是一个恒信。

    • 家园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这个信,就是信仰的信,就是从思想意识上相信佛说的都是真实不虚的。

      看经书,学佛,这是第一要件

      还有信愿行,先信仰,再发愿,再依愿而行持。

    • 家园 这里的信不是说无条件相信的信

      这里的信不是说无条件相信的信,是指体证后的信,老修曾说过一段话,引用过来说一下,大意就是,当你看到一堆狗屎,你还会思考该不该去吃吗?绝对不会了。。这时才是真正起信的信。。。

      信,经里主要是三个,对佛法僧的起信,其实是一回事,这里的僧不能理解为单独的僧人,个体来说,依阿含经里所说,只有证果后的僧人才是僧,一般意义上是指僧团。。。

      “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注意这话的条件,戒是前提,学佛绝不是学知识体系的,主要还是实践,核心归拢就“戒定慧”三个字,思维上也不是去建构一个新的信仰逻辑体系的过程。。

      金刚经心经虽然影响很大,但很容易陷入玄谈里面,最好懂并容易实际执行的是阿含经。。按老修的建议,金刚经心经也只是诵读不要去琢磨研究思考,理由很简单,真证到的一看就懂,(如慧能那种,都不识字听别人诵几句就明白了起信了。)不懂的就是不懂,最怕的是反复琢磨研究以为懂了,这种会把自己牢牢困死在自己思维逻辑圈子里兜圈子的。。

      归结点还是戒定慧,就是啥书不读,能持好戒的也不多的。。

      当成一连串的地图路标看经,自己看地图去实际走的方式看经,实际按路标到地方了一看,看到了,信自然就有了,没看到,就是你深信地图无比正确,也隔了一层,还是在思维意识里面,也算信吧,但这个信不是真的信。。。

      葛拉玛经里这样说

      「葛拉玛人!你们听着:01. 不可因为「常常听人这么传说」就信以为真。(或不实谣言故。)02. 不可因为「是大家遵奉的传统」就信以为真。(或误谬荒诞故。)03. 不可因为「是普遍相信的报告」就信以为真。(或难免疏漏故。)04. 不可因为「是有经典作依据的」就信以为真。(所载非无疑故。)05. 不可因为「符合于逻辑的推测」就信以为真。(逻辑有时穷故。)06. 不可因为「符合于常识的判断」就信以为真。(常识非真常故。)07. 不可因为「符合于模拟的推论」就信以为真。(物类各有道故。)08. 不可因为「和自己的观点吻合」就信以为真。(或成见偏见故。)09. 不可因为「符合的机率非常高」就信以为真。(或挂万漏一故。)10. 不可因为「是导师或权威所说」就信以为真。(仰慕失理智故。)

      葛拉玛人!当你自己确切知道:‘某些事物是不好的、是错的、是被明智者谴责的或者相信之后会带来损害和苦恼’,那么你们就应当舍弃它们。

      通宝推:明心灵竹,
      • 家园 从阶段的角度谈程度的问题,混淆了两个问题

        这里的信不是说无条件相信的信,是指体证后的信

        这个“体证后的信”,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是经过体证这一阶段之后形成的“信”。从这个角度说,的确不是无条件的。

        但是经过这个条件之后,具体处理“信”的问题时,就又变成无条件的“信”。

        关键在于“无条件的信”这个词组的内涵。

        这个词组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字面意思,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信奉,其中包括没有“体证”这一条件;一个是引申意思,不再质疑。

        明心灵竹已经明确说明,自己的问题是疑的问题。

        主要是我看佛教五毒 贪、嗔、痴、慢、疑。我本人是个怀疑论者,所以贪嗔痴慢要去我倒能理解,唯独这个疑我去不了,也没想去。

        所以,对应的概念应该是引申义不再质疑,而不是字面意思。

        而且佛经原文也是讲“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二者均谈到,在有“信”心之前是不那么“信”的,也就是有疑的,都是有疑作为条件的。既然对应的是有疑,那么信就应该是以不疑为基本要素。特别重要的是,原本的这个对话中完全不涉及“体证”,谈的是“章句”,也就是经文本身。

        明心灵竹自己谈到,他现在是有疑的。将来倘若没有疑了,那个时候他也可以说自己是“无条件的信”。然而,那个时候的“无条件的信”,大概是经过了所谓的“体证”的,可以解释说是“有条件的信”。于是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一件事可以同时处于有无两种状态呢?

        原因极简单,就是因为两者对“条件”的定义不同。一个是从先后阶段的角度谈条件,有先期阶段就是有条件,没有先期前置阶段就是无条件;一个是从程度轻重的角度谈条件,存在质疑就是有条件,没有质疑就是无条件。用的词长得样子是一样的,但是用的词所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在语言学里就是同形词的问题。双胞胎兄弟,一个是共匪,一个是蒋匪。

        还是那个帖子说的内容,内涵,外延,周延,三个基础概念。

        首先必须明确定义,确定在讨论什么。语言文字是重要的工具,但是语言文字必须适应社会多样性、复杂性,必须为将来发展做冗余设计,所以语言文字有一词多义性,有一句多义性。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是语言文字作为工具的天然缺陷。但是我们不能局限于缺陷之中,而要准确把握其实质。

        古人说,一理通百事。

        有个和尚看见一头牛被拴在树上,想去吃草,急得来回打转。过后他跟一位高僧谈禅,就突然发问:“为何团团转?”高僧答:“皆因绳未断。”和尚很吃惊,就问他怎么知道说的是牛被栓树上的事。高僧说:“一理通百事。”

        这个说法,是将道理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但是现实中,最合适的工具,还是各种基础的语言学和逻辑学工具。这些工具就好像学数学要建立数学、进制等基础概念一样,是必须要掌握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读金刚经,至少要先有个金刚钻。我还是将话说得明白一点:

        一定要自学逻辑学,自学语言学,提升对语言和逻辑的掌握能力,才能去读哲学类的著作。

        我知道很多宗教类书籍是强烈反对逻辑学的。但是哲学史明确指出,宗教本身都极其重视逻辑。这种反差意味着宗教一面加强自身逻辑能力,一面努力降低工作目标的逻辑学能力,以战争来比喻,就是加强自己的军力、降低敌人的军力,其效果是制造碾压效果、减轻传教的困难。特别是宗教作品使用了大量的逻辑结构,没有逻辑基础根本是读不懂的。而且,自己用着逻辑,不让别人讲逻辑,宗教无时无刻不再暴露这种言行不一的矛盾。这不是我对宗教有偏见,是他们自己就是这个样子,我不能说为了让别人说我对宗教没有偏见而帮他们撒谎。

      • 家园 心经金刚经

        我的确只是读。包括道德经也是,混个脸熟就好。

        读的多了想不通就来问下。因为我看有人说,心经和金刚经本身就是描述已经证得了某种境界后的结果。

        谢谢老兄,我本来还在想下一步看看什么?本来是想看楞严经来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