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喀什之谜——阿拉伯东进与中亚伊斯兰化 -- 京华烟云AMIP

共:💬64 🌺39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喀什之谜——阿拉伯东进与中亚伊斯兰化

    直到公元632年6月8日逝世,阿拉伯帝国的创建者先知穆罕默德的活动也没有越出阿拉伯半岛以外。帝国对外扩张,起于穆罕默德的继承人——第一任哈里发(阿拉伯君主的头衔)伯克尔,他开始进攻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等东罗马帝国属地,到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就完全征服了叙利亚,并扩展到了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等地,随后向东攻击波斯。

    在阿拉伯军队的打击下,公元638年,立国长达427年的萨珊波斯帝国灭亡。阿拉伯势力推进到了呼罗珊(今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三国交界地带)高原,随后在此设立军政长官,负责向更远东方的攻略——由于中国古代称阿拉伯为大食,因此这个职位在汉文史料中称为大食东道使。

    公元661年,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王朝倭马亚建立,哈里发从此成为世袭君主而非民选领袖。由于帝国当局与反对它的什叶派内战不止,公元673年前,倭马亚王朝从未组织过对阿姆河以东中亚地区的大规模远征,而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进攻,也是为了劫掠财物人口而非占领中亚土地。

    直到公元692年,哈里发瓦立德的宠臣、负责整个东方事务的伊拉克总督哈查只上任,此人野心勃勃,其目光不仅看到了眼前富庶的中亚,积极准备旨在对阿姆河以东长期彻底占领的大规模远征,甚至还瞄准了更为遥远的东亚,据说他曾宣布:谁先踏上中国的土地,谁就是中国的总督!

    哈查只这番话是为了激励两名部将,其中之一是其侄子喀斯木,而另一个人则是哈查只后来任命的呼罗珊军政长官即大食东道使。对此人名字,不同的汉文史料中有不同的称谓,单纯按发音的话,可译为库泰拔.伊本.穆斯林,《册府元龟》则将其称为“屈底波”,但人们似乎更愿意用那个富有诗意的翻译来叫他——古太白。在担任大食东道使的十年间,他运用计谋和武力,将阿拉伯帝国在东方的扩张活动推到了顶峰。

    公元705年,古太白率军从木鹿(今土库曼斯坦的马雷)出发,杀入今阿富汗北部的巴里黑,渡过阿姆河后逼近石汗那国,该国在今阿富汗西北部阿姆河以南的巴格兰一带,也就是唐朝所册封的悦般州都督府所在地。

    一年后的公元706年,古太白再次渡过阿姆河后直趋沛肯城。这里位于距阿姆河最近的沙漠边缘,是粟特人建立的一个遐迩闻名的商人之城,因经营中国丝绸而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常常是游牧人劫掠的目标,所以修建了强固的防御工事。

    阿拉伯军团在沛肯很快陷入苦战,直到三个月后才最终攻陷该城,古太白毫不留情地杀死了所有抵抗的人,妇女和儿童都被卖为奴隶。阿拉伯人在这座富裕的城市中掠夺到了大量财物,公元十世纪的波斯历史学家纳尔沙喜写道,沛肯城内有一佛寺,中有一银制佛像,重达4000迪勒木。有一个佛像的眼睛是用两颗珍珠所造,这两颗珍珠有鸽子蛋那么大。古太白将这些珍宝献给哈查只,后者感到极为惊异和赞赏。

    完成征服后,阿拉伯军团返回木鹿过冬。公元707年,古太白又一次跨过阿姆河,但这次他们遇到了粟特裔各国及突厥联军的坚强抵抗,联军兵力达四万人(阿拉伯史料则夸张说高达二十万),尽管阿拉伯人获胜,但仍未能占领布哈拉,古太白不得不返回木鹿。

    联军的统帅是一个突厥人,据说他的舅舅竟是中国皇帝——伊斯兰史学家塔巴里记载:“挡住穆斯林的突厥人首领叫库尔马甘农,他是中国皇帝的外甥,他率领着二十万人。但真主使穆斯林战胜了他们。”

    公元708年,古太白再次进攻布哈拉,并大破赶来援救的突厥人,尽管仍未攻克这座古城,但他完成了对周边地区的占领。一年后的公元709年,已成孤城的布哈拉终于屈服。

    公元710年,古太白率军挺进阿富汗东北部的吐火罗地区,镇压当地人的起义,起义军在得到古太白的安全保证投降后,被食言全部屠杀。吐火罗是萨珊残余势力的活动中心,波斯复国运动从此烟消云散,唐朝支持的末代波斯王子泥涅师不得不逃走,客居长安至死。

    公元711年,古太白征服位于阿姆河下游及咸海南岸、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交界的古国花剌子模,同年开始进攻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有着“中亚的中心”之称的名城撒马尔罕。撒马尔罕只好求和。古太白进城后,修建清真寺并焚毁城内佛寺,强迫当地人该宗伊斯兰教,然后返回木鹿。

    公元712年初,古太白再次率领大军从木鹿出发,渡过阿姆河向锡尔河流域挺进,先后征服了塔什干、忽毡、卡散等地。但就在这一年,应粟特人求援,后突厥默啜可汗派侄子阙特勤率大军西进,一举将阿拉伯势力驱赶回阿姆河西岸,俄罗斯历史学家巴尔托里德甚至说除了撒马尔罕之外,其余所有中亚土地都已不归阿拉伯人所有。

    几乎与此同时,古太白的竞争者喀斯木征服了位于印度河下游的信德和南旁遮普,伊斯兰力量从此进入印度次大陆。感到强烈危机的古太白于公元713年春天再次渡过阿姆河反击突厥军团,赶走了他们,阿拉伯人随后扶持了傀儡政权。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写道:

    “最终古太白还是使突厥人撤退了。胜利的古太白仍让胡拉克在撒马尔罕作为藩属王,但在该城驻扎了一支阿拉伯军队。在他于712-713年驱逐突厥人以后,他又向塔什干发动了一次惩罚性的远征,并亲自从忽毡方向进入费尔干纳。”

    忽毡即今塔吉克斯坦北部的列宁纳巴德,在费尔干纳盆地西口的锡尔河畔。不久,古太白再次攻入费尔干纳盆地以巩固胜利,继续向东扩张。然后,那个引起后世无数口水仗的争议产生了,那就是他的军队究竟有没有攻占过新疆喀什?

    此事源于伊斯兰史家塔巴里在其《年代记》的一段记载,说是古太白在公元714年进行了最后一次远征,到达了一个叫“Kāshghar”的地方并入侵了中国,获得了大量俘虏,并迫使中国国王献出象征臣服的土以及王室子弟作为人质。

    “Kāshghar”这个词自然会让人联想到中国新疆的喀什,其全名正是喀什噶尔。因此,由于塔巴里的记载,此后的人们都相信古太白确实占领过喀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匈牙利学者万伯里,他认为古太白率军到了喀什噶尔,并且铺陈其事加以论证,这本书流传甚广,遂使此事在西方历史学界广泛传播开来。

    但到了二十世纪初,英国东方史学家吉布对这种说法提出了强烈质疑,他认为,古太白到达喀什噶尔仅仅是一种传说,这个传说的产生显然是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要做一个预告,好叫古太白的后继者们去征服此地。因此,在古太白之后,于公元738 —748 年担任呼罗珊总督的奈斯尔.伊本.赛雅尔不得不去征服据说是古太白先前征服过的大部分领地。

    吉布的结论得到了原苏联东方学家巴托尔德的赞同,在其所著《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一书中,就说古太白到达喀什噶尔一事为不可能。美国学者希提在其《阿拉伯通史》一书中也说,阿拉伯帝国的东方总督哈查只虽曾应许他的两个大将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但是“他俩都没有能跨过中国的国界”。

    而中国史书也证明了此事相当不靠谱,公元714年是唐开元二年,两《唐书》、《册府元龟》、《通典》、《资治通鉴》等史籍中都没有当时疏勒(即后来的喀什)失守的记载,此后的几年中亦无该事发生,那段时间安西四镇一直完好。

    不管是否占领过喀什,古太白的好运已经到头了。

    公元713 年,古太白的靠山哈查只死去。第二年,支持古太白的哈里发瓦立德也死了,其弟苏莱曼继位。这对古太白极为不利——苏莱曼与哈查只是政敌,即位后立即追究后者党羽,倒霉的古太白也被牵涉进去。

    古太白得到苏莱曼登位的消息时正在费尔干纳,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危险,就召集部下想要叛离帝国,可是无人响应,在他退入内室时,部将们一拥而入将其杀死。

    公元714 年,伊斯兰历第96年,一代名将古太白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了,时年47岁。

    古太白不但是阿拉伯征服史上的著名人物,而且也是一个积极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征服的地区,他强迫当地的人民放弃原来的袄教或佛教,摧毁当地火神庙和佛寺,在废墟上建立清真寺。

    古太白对待异教徒无比残酷。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德国探险家勒柯克曾经发掘一个古太白统治时期的坟墓,其中埋葬了成百的佛教徒,他们都是被杀死的,这说明古太白为传教采用了残暴的手段。据说他甚至派士兵住到老百姓的家里,以监视其是否真的信教和礼拜。

    然而尽管古太白相当卖力,但起初却并没有大批人接受伊斯兰教。历史事实证明,改变信仰对任何民族来说都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对中亚这样原来就有悠久文化和多种宗教信仰的地区更是如此。袄教是中亚各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而佛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不但有较高的文化内涵,且在中亚传播和流行很久,中亚人不可能轻易地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如果说,初期有一部分中亚人改信伊斯兰教的话,那也是迫于经济的原因。因为早在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的时期就规定,如果一个人改信了伊斯兰教,便可以免缴包括人丁税在内的一切贡税(但要缴济贫税和土地税),新入教者还享有各种福利。但搞笑的是,到了倭马亚王朝,帝国政府因怕百姓大量改信伊斯兰教会减少税收,并没有大力推广这一政策。不过,随着中亚的征服,有大批的阿拉伯人迁来定居,与当地妇女通婚,后代不再是纯粹的阿拉伯人,但他们不仅是阿拉伯帝国统治的支柱,而且也积极传播伊斯兰教。

    古太白被杀后,阿拉伯在东方的扩张也陷入了低潮,吉布写道:“古太白的死,不但标志着阿拉伯在中亚二十五年征服的结束,也表示其衰退时期的开始。”以后,“没有一个领袖或组织来代替他。他死后二十年的历史说明,阿拉伯人的权力是多么的松弛和不稳定”。

    事实上,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亚包括中国新疆地区,仍然是祆教、景教和佛教等宗教的天下。虽然安史之乱后唐朝从西域撤军,但笃信佛教的吐蕃人立即填补了空白,从帕米尔高原到河中地区,与阿拉伯势力展开惨烈的拉锯战。

    公元九世纪吐蕃帝国衰落并最终崩溃,不过阿拉伯帝国的最后一个朝代——阿巴斯王朝也已日薄西山。直到公元十世纪中期,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王朝喀喇汗崛起,中亚细亚才开始了彻底的穆斯林化进程。

    (本文其实是读书笔记,资料来源庞杂,不逐一说明了)

    ——欢迎光顾微信公众号“京华小屋”——

    通宝推:ranktend,上古神兵,mezhan,故乡在喀什,川普,龙驹坝,indy,常识主义者,拿不准,盲人摸象,白浪滔天,jboyin,jhjdylj,天白,西电鲁丁,何求,青颍路,方恨少,迷途笨狼,笑不拾,盈盈若水,决不倒戈,脊梁硬,白玉老虎,
    • 家园 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伊斯兰教会传播的这么广,靠的是什么?
      • 家园 跟围寺群聚的社区方式很有关系

        这个教和别的大教有个很大的区别,佛教和信上帝教都是宗教领袖去世后多年,信徒们靠数量影响而逐渐形成气候的,这个复兴的过程中,寺庙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传教。。而这个教在创始人在世时候,就已经靠传教与武力两个方式,形成了很大的宗教势力范围。。

        其创始人不但是信仰领袖,同时有世俗的权利并建立了行政法律军队的基本架构。。从这个脉路看,寺的作用不单单是有传教的作用,更有其他方面行政宣传甚至军队的功能,基本不管一个地区信这个教的人比例多少,惯例是围寺而居,他们自己会住在自己文化圈的形成个自我保护体系内,而且在婚姻上融入其他信仰的人不会被接受,自己的子女一般也会信教,放弃本教信仰的言行更是为社区不齿。。而且通过日常的一些禁忌比如猪肉与礼拜方式这种,会形成一种天然的信仰壁垒。。即使是在其他民族占绝大多数的地区,它这种保护体系也能顽强传承下去的。

        再有就是通过寺的联系,对个人来说就会天然的联系起来,传统尚武,一旦个体对外有冲突时候,往往会很容易通过这个联合抱团,虽然总体上人不多,但落到具体的个体事件冲突上,往往形成局部多数。战斗力很强。

        这个教独特的礼拜和朝圣制度也很有特色,国内往往有些很小的宗教事件会被放大到很高的层面,甚至国家层面,很抱团,这种一般在利益和政治要求的诉求上不会吃亏。

        再有就是这个教对内部信教人众的财富观上对弱势人群是有吸引力的,通过类似天课这种方式,聚财能力很强,相当一部分也会反馈平衡到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这教的发展越顺利。而且他的框架设计里,很巧妙的有经济自我保护发展的基因,几大宗教里面,最不缺钱的就这个教了,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发达工业国还是落后农业国,都一样。

        总体说,正常情况下,这个教是几大教里面竞争力最强的一个教。因为凭借的不单单是信仰的力量,还有其他的力量。

        就是在中国,这教进入后,正常情况下,也是影响越来越大的过程,而且扎根很深。。几次反转,也都伴随了很大的政治风暴和社会动荡。

        任何宗教,尤其是有组织的宗教,在社会层面,本质上是政治。

        通宝推:拿不准,猎手,秦波仁者,不远攸高,
        • 家园 实事求是,伊斯兰教出生最晚,文明程度最高

          跟其它宗教比起来,伊斯兰教晚了几百上千年,而且人为设计的因素很强,神话传说上并不排斥基督教,甚至犹太教的创世神话,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而且巧妙地自称 “最后一个先知”,等于是暗示本教 “修正了其它宗教、启示不完善的部分,最终定型版”。

          宗教的文明程度,不是看花里胡哨的清谈、玄虚,不是看哲学上有什么进步,而是实打实的战斗力,生存力。作为上层建筑,伊斯兰教的 “政教合一”,在当时的西亚、北非,是最先进的制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到了今天,伊斯兰教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了,下场就是 “落后就要挨打”,血的教训自然会让人学会进步,学不会的被淘汰。

          事实上阿拉伯国家的战斗力差劲,几次中东战争,被以色列打得满地找牙。今天所谓的 “宗教问题”,无非是欧美忌惮中国,腾不出手来,大家在中东这块地方想玩花样,花小的代价,占大的便宜。否则,元首要是动手,欧洲三个月就能清洗干净,现在的 “欧罗巴斯坦”,正是南柯一梦。

          • 家园 不一样的

            就自己接触的范围,宗教的教和宗教的法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本质的区别。。

            要是把三大教比较,区别更大。。

            宗教最开始的起源都是法,这个法一般是只和个人的精神生活相关,也就是说只是个人信仰与个人修行的东西,附加对世俗生活的一些要求,出发点在逻辑自洽是为个人修行提供个条件和基础,这个还是落在个人自愿和自由选择的层面。。(这里的法可以理解为修行的方法。)

            但发展到宗教时候,就牵扯到利和权了,这里面就糅进去如何维持宗教的体延续的体制问题,初始的教的延续还是自愿原则,供养宗教传承人员和寺庙,而神职人员给普通百姓提供教法的指导。。

            (宗教的法,除了上面的,还有如何维持宗教传承发展的方法)

            但到第二阶段后,畸形的东西就变多了,神职的特权就突兀出来,尤其是和国家权利结合时候,就更畸变,甚至生出许多本来这个法里并没有的东西。。比如汉地佛教里面极其强调因果报应,来世转生这些,可实际上呐,这些在最初的佛法传承里就不是啥重点。。久之,宗教的重心也变味了,完全成了政治的环节,尤其是政教合一的国家里,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干涉所有人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干涉信仰的选择。。。(这个阶段的法就复杂了,除了前两点,还有法律的法和管理社会习俗军事经济等等的法)

            而和各个教的发展历史相关,伊教体系里,一开始除了法层面的东西,创始之初就有权和利的体系架构,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教。。。而基督教和佛教是发展到后期才出现政教合一这个模式的,相当长时间是在前两个范围内的“法”。。。改革难度上,自然是后两者容易些,因为只要把解释经文的权利交给个人,说修行是个人的事情,就足够了,因为回溯到原始态,耶稣和佛陀的教导也确实就是这样的,是针对个人的。。

            但伊教内改革,那难度就大了,总不能够去说当年圣战是错的,

            总不能说经里对宗教、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行为法规是要改的。因为一开始这个教就还有对社会的设计。。就是追到最源头上去,也没法回避这个难题。。。让教变成只是个人的事难度要远远 高于其他两大宗教。。。

            • 家园 你跟我说的,其实是一回事

              你的意思是,让宗教回归个人,不要干涉社会生活。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讲,是对的,但在我看来,这跟宗教死亡、消亡,也没多大区别了。

              我所讲的宗教,就是在历史阶段的一个上层建筑,它必然要攫取权力,干涉社会生活。在伊斯兰教创立,和之后的几百年,它是进步的力量,政教合一的模式,作为宗教来说是很先进的。

              后来落后了,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了,但是宗教本身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垂死挣扎。中国这边,佛道已经不大干涉政治了(台湾还有),认怂了,但这不是先进,也许人家只是甘心安乐死,或者韬光养晦,也未可知。

            • 家园 也没有那么难

              任何宗教要生存都是要有经济基础的。没有钱,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伊斯兰教最强力和保守的地方是中东。而其他地方的伊斯兰教例如东南亚的就相对温和很多。为何如此?中东有石油。石油造就了一批富裕的酋长。他们借用伊斯兰教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当然越保守越好。

              反过来,东南亚虽然有些地方也有石油,但基本的经济基础不靠石油。又受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的辐射,对教义的解释也就与时俱进得多。

              所以要改造一个宗教,最根本的就是把它的经济来源掌握在手里。中国历代都懂这个道理。而到了新中国干脆把寺院庙宇不论什么教都收归国家直接管理,从根子上断掉其经济来源。自然就会有养猪的阿訇了。

              而南疆的问题,甚至现在的地下基督教问题,乃至各类邪教,共同现象之一就是经济收入不受国家控制。像西北大建清真寺,钱都是哪里来的?然而进一步想,为何当地政府又纵容此事?关键还在于改开以来经济挂帅,最后演变为 GDP 挂帅。官员们为了向上爬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把 GDP 做的账面好看,谁又在乎钱是从哪里来,干什么用的。

              通宝推:发了胖的罗密欧,潜望镜,何求,
          • 家园 问题是基督教改革过了

            中国不知算什么教啊,反正也是改革了。伊斯兰不改革,用老邓的话说,落后就要挨打,活该挨打。

        • 家园 谢谢,你写的也很有道理。还有一个问题,这个教的教义是鼓励

          杀光异教徒吗?

          • 家园 没这回事

            《古兰经》里关于这段的教义的原文如下:

            你们当为安拉之道反击进攻你们的敌人[此系与圣战有关的首节经文],但你们不要过分。安拉绝不喜欢过分者。 你们在哪里发现他们,就在哪里消灭他们;他们从哪里驱逐你们,你们就从哪里驱逐他们。多神崇拜[或迫害]比屠杀更严重。你们不要在禁寺附近同他们战斗,除非他们在那里[首先]进攻你们。假如他们[在禁寺附近]进攻你们,你们就[在禁寺附近]消灭他们。这是对不信仰者的还报。 假如他们停战,[你们也应停战]。安拉确是最宽恕的,特慈的。 你们当反击他们,直到没有多神崇拜,而所有崇拜只为安拉。假如他们停战,那么,除了反抗不义者外,就不要过分。 《古兰经 黄牛 190-193 马仲刚 译本》

            这里的经文很明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当遭到攻击时要反击而已。而且反击也不要过分。如果对方停战,己方也应当停战。即使战胜,也不要过分。

            佛教道教都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说法。指不信佛道之人的果报,其中下地狱的种种描述可比伊斯兰教泛泛而谈的“火狱”要花样百出多了。例如说个谎就要下拔舌地狱之类的。 同样在基督教的《圣经》里,摩西拿了“十诫”(其中第一诫就是不可拜别的神,第二诫是不可崇拜偶像(多神))后下山,第一件是就是把崇拜偶像的三千民众给杀了。

            摩 西 见 百 姓 放 肆 ( 亚 伦 纵 容 他 们 , 使 他 们 在 仇 敌 中 间 被 讥 刺 ) , 就 站 在 营 门 中 , 说 , 凡 属 耶 和 华 的 , 都 要 到 我 这 里 来 。 于 是 利 未 的 子 孙 都 到 他 那 里 聚 集 。 他 对 他 们 说 , 耶 和 华 以 色 列 的 神 这 样 说 , ? 们 各 人 把 刀 跨 在 腰 间 , 在 营 中 往 来 , 从 这 门 到 那 门 , 各 人 杀 他 的 弟 兄 与 同 伴 并 邻 舍 。 利 未 的 子 孙 照 摩 西 的 话 行 了 。 那 一 天 百 姓 中 被 杀 的 约 有 三 千 。 《圣经 出埃及记》

            可见在对待异教徒的态度上,基督教的《圣经》其实比《古兰经》更为严厉。

            从历史上看,阿拉伯人对于异教徒相对于基督教来说相当宽容。当时不信伊斯兰教的要多交税。结果阿拉伯人为了保证税收反而禁止异教徒改宗。

            至于说到屠杀,宗教原因往往只是真正的经济政治原因的遮羞布。基督徒大肆屠杀印第安人不是因为他们不信基督,而是因为要夺他们的土地。同样信佛教的乾隆下令把准格尔灭族,可不是为了传播佛法,而是为了斩草除根防止卫拉特东山再起。同样的,明朝皇帝把僰人灭族也是由于同样原因。

            通宝推:潜望镜,2313234454dfsd,
            • 家园 摩西这个血账不能记到基督教身上

              同样在基督教的《圣经》里,摩西拿了“十诫”(其中第一诫就是不可拜别的神,第二诫是不可崇拜偶像(多神))后下山,第一件是就是把崇拜偶像的三千民众给杀了。

              那时候还没有基督呢。

              如果说摩西在基督教话语体系中有先知的地位,那么他在伊斯兰教体系里面也有。

            • 家园 是啊,东南亚佛教战争,杀人如麻,血流成河

              这其实是历史的常态,狼吃羊,大家同情羊,但是羊并不是善茬儿。非洲草原的狮子,能活到成年的不及五分之一,物竞天择,大家都不容易。

              对于穆斯林的大肆攻击,好像也就是近年起来的,至少八九十年代,大家相安无事。当年扰乱社会治安,砍手党,敲头党,搞到人心惶惶,党中央要下令 “严打” 的,也不是穆斯林。

          • 家园 这条倒不能算是

            这个说法也就是在特殊时期才有的。。

            就它的教义和历史上说,对异教徒的容忍度并不是没有,强势时期主要的控制方式应该是税,还有宗教歧视,教义里就有相关的条款,要缴纳更多的税。。

            这个教能广泛传播并不能说只是靠剑的,剑只是一个方面。。

            几大宗教里面,这个教出现最晚,但发展速度最快,是有原因的。

            自己觉得主要还是其对世俗权利的控制上有其独特的体制。

            你看所有的信这个教的国家里,基本都有想搞政教合一沙里亚法的强大势力,无一例外,这个现象是在别的宗教里面没有的现象。如只是把这些归纳到通常的信仰领域,是看不清为啥其对世俗的干涉度如此大的。

      • 家园 你回到500年以前一定对基督教有同样的疑惑

        历史的一个阶段而已。

        只不过现在全球化了,让你感到无处可躲。话说回来,说得好像500年前你在欧洲有地方躲似的。不过物极必反,欧洲终结基督教还是靠自己的力量。

        通宝推:任爱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