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又来说掏心窝子的话了 -- 给我打钱87405

共:💬147 🌺783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相对于资本主义,我更偏爱用西方社会

            马克思否认文化的不同大过所谓人类社会一般性规律(或说否认二者平起平坐),所以他会说资本主义,而我更愿意去分析东、西方社会的不同——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思想。好比说,中国即便存在过奴隶制,我们对奴隶的看法与做法是与西方有极大不同的。同样是想捞取超额利润,中国的这些官员、老板,我们用“昧着良心”是比较中肯的,而对于西方的一些人来说,则该说“丧心病狂”了——愚弄民众是西方社会的传统,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 家园 附议:超额利润的来源

        从上述物理题中,我们不难得知,“有用功”这种说法是一种偏见,事实是,你做的功发生了哪些转换,而不是有用无用这种人为的定义。问题在于,它就强调带有偏见的“有用功”,而在斜面运动中(高度不变、拉力不变、重物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人做的功,除了转换成势能之外,还有热能和动能。所以并非是效率降低了,而是转换成了别的形式。

        这就是超额利润的来源。

        好比现在老师天天要求学生用尺子画等号、用涂改带遮盖错误,对于学生来讲,哪怕对于提要求的老师来讲,是不是做了许多“多余功”呢?于学习效率而言,它自然是低效的。那么问题在于,“多余功”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尺子、涂改带的生产商、销售商的利润!所以我经常奉劝一些老师,别再这么搞了,这是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将来学生砍死你,是你糊涂。

        所谓发达经济体,比如美国、日本、欧洲,就是用的这个手法。他们为了追求超高额利润,他们必然去制造分裂,强调社会分工分得越细越好,强调所谓的魔鬼藏在细节当中,他们就是想要多数人去制造“多余功”(而不是马克思那个简单的剩余价值的论述),然后把转换成势能的那个部分定义为有用功,这样就定义 了多数人是低效的,而他们则偷偷窃取了“热能”、“动能”。所以他们最后会给多数人贴上非笨即懒的标签,因为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效率,是被他们这些少数人所定义的!他们有分裂社会的故意!

        • 家园 你的多余功是别人的效率来源

          好学生整齐规范的作业,提高老师修改作业的效率。你试试在一团乱麻,到处涂改的作业中找找正确解题过程看看。 显然老师的生产效率提高,比学生省事在整个生产过程更重要. 在老师->学生知识传播的效率性上, 老师的劳动时间才是瓶颈. 每个学生多花10分钟,能降低老师30分钟修改作业的时间. 老师就多出30分钟在别的方向提高教育效率. 同样老板也喜欢多干多余功的员工。升级到AI ->学生知识传播,AI才可能因才施教.

    • 家园 胡评晋献公

      多数史学家对晋献公的评价不怎么样,概括起来就是“晚年昏了头,把晋国搞乱了”——这话听起来是否有些耳熟?

      对此,我还是老态度,不以为然。要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划分,人大概就两类,一类是守规矩的,一类是不守规矩的。史学家一般是守规矩的,而晋献公是不守规矩的。守规矩的讨厌不守规矩的,此乃常理,前者往往又在大部分时间里掌控了话语权,于是,不守规矩的往往等同于坏人。问题是,晋献公真的是坏人吗?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众所周知,晋国本身就是个不守规矩的诸侯国,它的治国方略是“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夏政跟戎索到底是个啥?说不大清楚,反正我来理解就是不守规矩,要不然为啥孔子周游列国哪都去了,偏偏就不愿意去晋国?晋人不受规矩约束,可说历来就是如此。周康王在位时,晋侯就违制修造宫殿,虽然后来挨了批评,没能搬进去住,但这足以说明晋人的胆子有点肥。七百年后赵国搞胡服骑射改革也可称得上是一种延续。当然,叫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自然就是“曲沃代翼”了。小宗攻伐大宗,搁今天讲就是违宪,必须就地正法——周天子是看不下去的,中间也派兵干预过,无奈王室衰落,有心无力——宗法制,是周王室立国之本。后来靠贿赂,曲沃武公才得以正名,成了晋武公,晋献公就是他的儿子。

      “曲沃代翼”对宗法制的破坏程度有限,更容易被当成是权力争夺战,晋献公才是真正的破坏者。献公刚即位就发生了一件事,王子颓叛乱,周惠王出奔。这事是不是刺激了晋献公,不得而知,但总可以说,外部环境有利晋献公“作乱”,正如之前西周倒台有利于曲沃代翼。献公八年,他启用士蔿,尽杀群公子——只放了韩氏。换句我们熟悉的套话来讲就是,他的双手沾满了亲人们的鲜血。没错,他就是要破坏西周的“亲亲尊尊”传统——估计打他曾祖父起,他所在的这一支就开始觉悟了,“害我最深的人往往就是我最亲的人”。取而代之的,是提拔异姓,尊贤尚功。不过这也为后来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但这其中是不是有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呢?不好说,这一块就不议了。

      然而,尽杀群公子并不是晋献公的“巅峰之作”。废太子,追杀夷吾和重耳,这才叫人瞠目结舌。晋献公是真的老糊涂了吗?依我看,他一点都不糊涂,他就是要搞乱晋国。

      据《史记》所载,献公十二年,他就想废掉太子,十九年,他假虞伐虢,二十二年再次假虞伐虢,这次把两国都给灭了。而拿下虢、虞两国,就等于控制了崤函通道,扼住了秦国东进的咽喉,并且大大缩短了晋国出兵郑国所需的时间,于晋国而言,其战略价值到底有多大想必无需多言,我想说的是,哪里能看出来晋献公糊涂呢?其后,献公二十六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晋献公称病没去,他倒不是装病,但不去并非是因为病了,病重仍然清醒得很。不久后他就病死了,死前把奚齐托付给荀息。后面里克杀了君臣仨,然后自己又被晋惠公所杀,等等这些就不说了。

      晋献公在位二十六年,他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不到三十年功夫就将晋国版图扩张了数倍。说他雄才霸略估计反对的人不多,但若说他是一代英主,恐怕争议就多了。但就我前面所述,晚年的晋献公并没有患上老年痴呆症——其实他是不是真的很老,今天也说不清楚,不知道他是哪年出生的。那么他为什么要搞乱晋国呢?有人解释说,乃为女色所惑。于是乎,骊姬荣登狐狸精榜单,成为四大妖姬之一。我是不同意这一类观点的,也就是晋献公无意搞乱晋国。相反,我认为晋献公是有意搞乱晋国,理由就是,他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一名破坏者。尽管太子申生、公子夷吾和重耳在我们来看水平都不低,尤其是重耳,更是到后来成了一代霸主晋文公,但我猜测,这仨在晋献公眼中都不怎么样,无法沿着自己定下的创新路线续写辉煌。立奚齐,也恐怕不是宠爱骊姬那么简单,而是看中了戎人身上那些有异于农耕社会的文化烙印。这里结合重耳的经历展开说一下。如果没有十九年的逃亡,重耳或许就成不了晋文公,他在齐国一度打算混吃等死,后来是他舅舅狐偃等人使计才将其从温柔乡里拖出来。重耳即位后,在城濮与楚交战,决战前夜他做了个怪梦,吓得要死,是狐偃三言两语叫他安了心、定了神。而狐偃之所以是狐偃,跟重耳的母亲是为翟人有莫大的关系。我的意思是,狐偃就是个不守规矩的人,而晋献公更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这类人在他们拿不定主意或者眼下没有太好的办法时,往往更愿意选择“搞事情”,他们始终认为,只有主动打运动战,才能创造出机会。既然没有理想的接班人,那就让几个候选人斗上一斗,斗赢的好歹也是个矮子里的高个子,这可能就是晋献公的初衷。至于说搞乱了晋国,我看也是言过其实。

      我们今人看问题,总喜欢从利益这个角度来分析,两人或两派有矛盾,往往是为了争夺利益。对不对呢?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不尽然。双方利益一致时,也会有很大的矛盾,这矛盾往往是因为一方守规矩,而另一方不守规矩,这两类人在很多问题上很难形成共识,想法跟做法都不一样,比如何为重要时机?打还是和?诸如此类,很多的。袁绍并非 是肚子里没货的人,但他跟他的重要谋臣沮授不是一个类型的人,沮授叫袁绍把主力放在黄河北岸,不要去跟曹操打运动战,袁绍就不能接受。林彪的军事才能出类拔萃,但他跟廉颇一样,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自然,当毛泽东认为朝鲜战争可以打时,他就不愿意了。但守规矩的,跟不守规矩的,还是有办法合作的,比如毛泽东跟周恩来就协调得很好,甚至可以说,没有周恩来,光一个毛泽东,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这里面恐怕就有一个道道:相信对方的长处,尽量在对方的地盘听对方的意见。说到最后,我又要兜回开头那句话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当真是糊涂了吗?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有点古龙风,重耳传开篇

        狐偃就是个不守规矩的人,而晋献公更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晋献公在位二十六年,他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不到三十年功夫就将晋国版图扩张了数倍。。。晚年的晋献公并没有患上老年痴呆症——其实他是不是真的很老,今天也说不清楚,不知道他是哪年出生的。。。但他总结自己一辈子干的另一件大事是。。。有意搞乱晋国。

      • 家园 一点看法

        晋献公的谥号是“献”,意思是“聪明睿智”,当时的人可没有觉得他昏庸。但是后人却认为晋献公糊涂,原因很简单,重用外人,最终被“三家分晋”,不要以为亲人会伤害你,外人伤害的更深,呵呵。

        • 家园 宗法制虽然倒台,但家天下却保留了下来

          在这个问题上,我看咱们没有什么不同。我的重点是在论述“有些人是不大一样的”,简单说“糊涂”,要么是史学家自己糊涂,要么是史学家笔下留情、积口德。至于说晋献公到底是不是该“呵呵”,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大探讨空间的,只是我个人所见,晋文公的路线跟晋献公的路线并不大相同,这或许是晋献公“搞乱晋国”的根本吧。

    • 家园 思而不学则殆

      不是说老兄你不学,而是你是个极为勤于思考的人,相比之下知识储备就显得不足。你的想法有极多闪光点,但常有两个缺点,一是散乱无序,二是如这里评论长平之战,基础资料搜集不足,想法流于无凭无据的空想。

      不是批评,而是鼓励。

      • 家园 想了两天,没明白,也不知道说啥,先谢过
        • 家园 他是说你考据不严

          其实论据确凿虽然重要,但是论据与结论是否具备很大的相关性却却往往失察。你的出的那些思考结论,与文中多数论据不一定有很大相关性,主要是增添可读性的绿叶作用。作为论文用显然会被细究,但是作为思考亮点却有很大的启发性,当然前提是考据党要去自己填空,并挖掘证据。

          但相对考据来说,更具备价值也更难得的是思维的两点,从大家都看得到的,包括看不到的东西中,产生跳跃得出亮眼的结论。许多数学理论不也是这样么,先做出假设,往往时隔几百年才有人做出证明。做出证明的人虽然能得奖与终身教授职位,但是那个假设的却永远被最先提出那个人的名字命名了。

    • 家园 瞎侃长平之战

      提起长平之战,可能有些人一时想不出来具体情况,但如果说起纸上谈兵,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纸上谈兵的男主角,赵括,就是长平之战之中赵军的总指挥。这一战的结果不必多言,秦胜,赵军40余万人被坑杀。

      我们事后来看,就会发现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中相当重要的一战,这一战之后,不光是军事实力靠前的赵国被打残,更是在这之后形势急转直下,秦国灭六国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我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在于谁也没有想到要打长平之战,更没有意识到长平之战会变成秦赵两国的决战。

      长平之战缘起上党郡之争。

      最初是秦国出兵将韩国的上党郡与其国都所在部分切割开。之后韩王命上党郡郡守冯亭降秦,冯亭不从,决定将上党郡献给赵国。冯亭的意图是十分清晰的:拉赵国下水。

      那么赵国的国君、卿大夫们真的就看不出来冯亭的真实意图吗?非也,而是上党郡实在是太诱人了,这里面恐怕有个原因是其实赵国一直有心要灭掉秦国。

      后来秦国一统之后,有人不断大吹特吹秦国如何如何厉害,商鞅变法如何改天换地,秦国的虎狼之师有多么不可一世。这都是瞎吹。在公元前260年之前的一个时间段内,赵国还曾经磨刀霍霍向秦国呐。

      因此,虽然平阳君明确反对,但年轻的赵孝成王实在抵挡不住诱惑,决定接受上党郡。这就像我们很多人平日里的选择一样,把好处先装到兜里来再说。

      这样一来,秦国十分不满,就出兵进攻赵国,领兵的是王龁。赵国当然并不会笨到那个地步,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了上党郡,秦国会没有任何意见。

      起初在讨论要不要接受上党的时候,赵孝成王就问赞同接受上党的平原君:“要是战神白起率兵来攻,我们怎么办呢?”

      平原君答:“我们可以派廉颇驻守长平。白起野战一流,但廉颇守城是相当可靠的。”这个时候的廉颇已经七十岁了。

      在王龁统帅之下,秦兵不断进攻,赵军不断退守,一直退到了之前预想中的长平。

      廉颇的战法是坚守不出。他修了一段百里石长城,坚不可摧,秦军攻到此处就没办法了。

      但是赵孝成王非常不满意。为什么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次统帅秦兵的并非是令人胆寒的白起,而是一个非著名军事将领王龁。

      “说白起来了,你不敢出战,我可以理解,这么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娃娃,你廉颇身经百战,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你也不敢打?你是不是胆子太小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赵军此时投入的兵力有25万左右。当时赵国总人口,据估算不足300万人。把老弱病残刨掉,再取一半男性,也就70来万兵源,撑死100万。25万约占1/3。出了总兵力的1/3,居然打个防守战。本来想吃口大肥肉,现在倒好,反而亏了。

      这样的结果,是赵孝成王不能满意的。

      那么秦国那边呢?秦兵的投入也非常大,据说前后一共投入了60万总兵力,也相当可观。此外长平远离秦国,粮草供给始终是个问题,消耗更是个问题。并且秦国到处树敌,它是很担心其它国家一块来攻打秦国的,尤其是楚国。

      不过关于秦赵两国到底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士兵投入了战斗,这是一个目前尚存争议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赵孝成王就想议和,不打了。反正也是空欢喜一场,上党郡并没有真的捞到手。于是赵孝成王派遣使者前去咸阳,他以为秦昭襄公是会同意的。前面也说到,秦国打起来也很困难。

      出乎意料,秦昭襄公反而认为这是一次机会。他在咸阳大摆宴席招待赵国的使者郑朱。在赵王派出使者之前,赵国的虞卿就一再劝谏,说此番秦国必然会隆重接待,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其它诸侯,让他们以为秦赵言和了。这一观点从侧面印证,长平之战并非是计划内产物,秦赵言和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其它诸侯国恐怕也认为秦、赵两国既没有必要、也不愿意继续打下去。第一秦国攻不上去,打也是白打。第二上党郡其实已经落到秦国手中去了,赵国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这两条理由加一起,两国大概不会为了空气大打出手。更何况秦国的大杀器白起并没有出手,说明秦国没有打算大打特打。

      所以当郑朱到了咸阳之后,秦昭襄公果然是盛情款待,各国使馆官员也就更加相信自己的预判:这事,就这么了了。

      实际上,秦昭襄公这边摆酒,那边秘密派出白起来到长平前线,接过了指挥权。并且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为了防止走漏风声,王龁继续担任名义上的总指挥。那么可以猜测一下,到了此时,在秦昭襄公的内心中,长平之战的意义恐怕就跟当初的设想不一样了。

      议和不成,赵孝成王就有些恼怒,决定换帅,换帅的目的是要进攻,进攻的目的是要得到实惠,拿到好处。

      这个时候赵国是不是除了赵括就没有别人了呢?有的,至少还有两员大将。一个是四大名将的另一位,李牧。可是李牧此时在北方镇守,他的职责是对付匈奴。还有一位是从燕国投奔而来的乐毅。乐毅的战斗力不必多说了,大破齐军,差点灭了齐国的就是他。可是赵王并不信任乐毅。所以这两位著名的大将,就跟不存在一样。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赵括呢?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比如,可能赵括的年龄与赵孝成王相仿,都年轻,可能是因为赵括的父亲赵奢曾经大败秦军,可能是赵括论战无人能敌。到底怎么回事,不好说。

      赵括接到委任之后,就又带了20万赵军来到长平前线,接替廉颇,准备出击。他根本就不知道,野战王白起此时正悄悄地坐在对面的大营之中。而白起则完全洞悉了赵军将要变守为攻的意图(这里面真正厉害的是秦昭襄公)。对于白起而言,攻城不是他的强项,但要打野战,当时无人能敌吧。所以后来赵括就钻进了白起的包围圈。被围近50天之后,赵军弹尽粮绝,军营之中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赵括决定打最后一次突围战,结果被秦兵射死。这样,失去了统帅的赵军向秦军投降。白起认为赵人反复无常,纳降之后又将赵军坑杀。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坑杀40余万赵军的长平之战。

      很容易发现,双方是鬼使神差的打了一场决战。这里面的本质原因并不好分析,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双方的投入越来越高,秦赵两国都无力从中脱身,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当赵括被秦兵包围之后,秦军实际上没有必胜的把握。45万人的部队,你怎么吃掉它呢?它并没有被秦军分割成若干个小部队。所以当时在秦国已经再无力提供援兵的情况下,秦昭襄公亲自到距离长平比较近的河内郡去搞动员令,宣布郡内百姓加爵一等。即便如此,赵括仍然有机会突围,仍然有机会率领相当一部分赵军回到赵国。这实际上就是多数决战的情况。

      之所以叫决战,就是双方都是孤注一掷,一赢就全局赢,一输就全局输。所以决战往往并不可能有必然中的谁赢谁输。如果不是这样,双方实力悬殊比较大,其中一方有很大的把握取胜,那就不能称之为决战了。

      同理,中共与国民党打的淮海大战就是这样。三大战役中,淮海大战是中共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中共打赢之后,美国人认为老蒋已然完蛋,美国人的这个看法完全正确。打赢的一方,往往会在事后神吹,其实是赢得非常惊险的。巧合的是,当时国民党在战场上投了60万人的部队,共军是40万人,跟长平之战几乎一样,但结果正好相反。

      所以决战往往很难预测它会在哪、在什么时候发生。

      这又是何为呢?

      稍微有一点经验的人,都不愿意跟对方打决战,这种下注下得太狠,万一输了就完蛋了。一般来讲,反而会尽可能的避免跟对方打决战。不打决战,怎么赢呢?蚕食。通过长时间持续的蚕食,在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之后,再一举歼灭对方。动不动就show hand,那是电影里的桥段。

      但是长平之战来得太突然了。乃至于之后其它诸侯国都很惧怕秦军。坑杀40万赵军的行为,固然可怕。但最可怕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料到,预期中的长期拉锯战,居然被终结了。可以猜想,甚至连秦昭襄公也没有想到这一战会有这样的效果。

      既然如此,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长平之战会打成这样的规模,为什么秦国就赢了呢?

      我以为,可以说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赵孝成王,一开始劝他不要接受上党,他不听。接了之后,秦军来攻,虽然说他有准备,但是实际上准备不充分,他有侥幸心理。打了之后,他又想议和。明明他并没有落于下风,可是发现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消耗巨大他感到得不偿失。议和不成,他又恼羞成怒,不打防守,要改打进攻战。

      所以在我来看,赵孝成王太年轻,做事太鲁莽是一个主因。

      赵括也是如此,事前不听劝,事后又不能坚持。自己一天实战经验都没有,几十万部队交到手里,也不想想这压力有多重,责任有多大。这个任务他也敢接?

      其实我就干过这样的事,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没有挂掉真是幸运。

      反观秦国,一个秦昭襄公,一个白起,都是杀人不带眨眼的大魔头。

      所以在这场后来逐步演变成了大决战的长平之战中,秦国以并不明显的优势击溃了赵军,打残了赵国,加速了统一的进程,是有它的原因的。

      通宝推:川普,kiyohide,猪啊猪,吃土的蚯蚓,mezhan,
      • 家园 长平之战对秦赵是双输

        赵国惨败不用说。秦国在长平之战之前灭亡韩国的计划失败了。上党地区一度被韩国夺回去。不仅如此,据考证,因为壮丁被普遍征发来不及回国秋收,秦国在长平之后国内出现了大规模饥荒,在其后的一两年内丧失了对关东局势的掌控能力。其后冒险发动的灭赵之战遭到了关东的合纵对抗,结果惨败。然后楚国吞并了鲁国,魏国也大幅度扩张领土,还吞并了秦国在关东的不少土地,连秦国在关东的飞地陶郡也夺走了。魏国和赵国之间建立了稳固的盟约。所以说,长平之战对秦国的实际影响是秦国对关东国家的蚕食遭到了遏制,统一进场被延缓。直到魏安王和信陵君这对影帝兄弟去世,赢政即位并长大,秦兵才重新大出天下。

        长平之战之所以发生,完全是昭王和范雎所谓“远交近攻”策略失败的结果。范雎说昭王伐韩,“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对韩国逼得太紧导致韩国把上党要地交给赵国,提前引发战略决战。勉强打败赵国又促生了魏赵同盟。远交近攻的原意是破坏合纵,结果反而促成了更加成功的合纵。结果昭王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还害死了白起,让列国弹冠相庆。比起昭王来,魏冉联横韩国打魏国,截断合纵的战略才是正确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