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沪港对比,老邓管治下生活水平的相对倒退 -- 陈王奋起

共:💬566 🌺3649 🌵19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3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沪港对比,老邓管治下生活水平的相对倒退

    每次和人讨论毛时代的生活水平,都需要数据,可惜我往往数据不足,凭借个人记忆说服力不足。

    今天闲逛,发现豆瓣上有一位的回忆,记录了70年代末的沪港生活对比,转帖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从中可以看出,70年代的上海生活质量并不比同期的香港人差。中国的改革开放在邓的15年,老百姓的生活是倒退了。

    替换每次回上海探亲,都有亲友询问香港的收入和开支。我也觉得大陆的工资低,每个月几十元如何开支?因此就想打听打听上海和香港两地的生活费用究竟有多少差距。要研究有多少差距,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河计算?有位亲友讲:“我们要六个月的工资(每月70元计)才能买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而香港一个月工资(每月1 ,500 元计)可买三台同样的电视机……”这样算,香港工资比大陆高18倍;另一位亲友却说:“上海每个月工资可买1 ,400斤青莱,而香港每月工资只能买600 斤。”这样算,上海工资反比香港高1倍多。

    各说各的,得不出结沦。一场争论促使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决心和亲友一起详细算一笔帐。最后我们认为,单用某些商品作标准算工资差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能单看某一种商品的价格,而应参照《经济导报》计算生活费的办法,考虑衣食住行等的综合性开支才有实际意义。因此我们用上海市的平均工资每月70元并以四家亲友(都是四口)的平均每月开支作基础,把他们的开支详细分类归纳,并折算成香港同样的消费支出进行了对比分析。

    附表是两地开支折算对比表。但要说明:表内所列上海物价,价格稳定,商品明码实价,标价统一,所以计算比较准确;而香港物价则涨落较大,各店标价不一,计算误差就可能大些。从附表对比结果看,上海一家四口的平均实际生活开支水平竟相当于香港的二千余元。确实不算不知道,一算吃一惊。

    由于大陆基本生活费低廉,因此上海平均月工资也几乎相当香港一千元以上的收入。这便大大改变了我认为上海每个月几十元工资如何开支的不全面认识。

    现在让我们再看看分类计算:伙食是上海生活费开支的最大支出项目,占56.7%;而香港伙食费虽昂贵,但房租和劳务更贵,所以只占28.9%。在伙食类中,大陆同胞脂肪肉类消费比香港少,过去肉类定量四人每月约8斤左右,现在巳敞开供应,消费水平四人增加到10斤。

    鱼供应还比较紧张;消费6 斤。所以粮食蔬菜消费就比香港高得多。上海人民大部分在家自己做饭,中午大部分在工作单位就餐,所以外餐费远比香港少(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外餐费有补贴)。

    其次是房租类,上海的房租真是太便宜了。甲类房子每方英尺租金约港币一毫左右(人民币三分多),因此只占工资支出的4.9 %。而香港以每方英尺5元计,竟要800元)占28%,相当于伙食费的总和。

    第三类是衣着日用品,上海占13,8%,香港占1.9%。这方面的费用显然上海比较贵。但上海人民穿着朴素,他们穿着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好的、颜色鲜艳的毛衣、衬衣往往穿在里面,外面罩上一件蓝色或灰色外套,只有在领口上显出色彩。因此在服装上更新一般较慢,虽不象香港讲究时髦,但还是过得去的。

    第四类在医药文教劳务方面,则上海仅占9.1%,而香港要占33.4%,显然上海比香港的开支远为低廉。如在医药方面,由于大陆职工均有劳动保险津贴,在职职工均享受免费治疗,小孩可享受半费优待,加上医药费低,所以开支甚少。香港这项开支起落甚大。

    教育方面,上海中、小学学费书籍费每学期约6—10元,大学免费且有助学金,托儿所早送晚接的托费4岁以下每月2元,4岁以上每月仅1元。一般上海家庭夫妇都工作,若无老人照看孩子均可送托儿所、幼儿园。在香港夫妇工作无老人则小孩就难以处置,要花一大笔钱托人带。交通费上海以一人骑车,一人乘车计,骑车国家每月津贴2元左右,乘车自付月票3元左右,两项相抵实付1元,所以算3元,是考虑了自行车折旧费(以7年买一辆车计)。本类费用在上海是较稳定的,而在香港则起落差异较大,特别是不请他人带孩子可省700—900 元。

    第五类水电燃料。上海家庭虽未进入“电气化”。消费时低水电费实际收费却不比香港便宜。上海一般的家用电主要是照明灯、电视机、电风扁、收音机和录音机,少数家庭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冰箱,空调,因此一般在10度以内。上海燃料以煤气为主。

    最后一类是杂费。其中书报杂志上海比香港便宜得多。交际上海较少,主要是亲友来访加餐,个别至亲好友办喜事的支出。香港的开支就较大。从附表可见:上海的生活开支是基本生活费,没有高级娱乐及消费品,总的四口之家消费116元。而香港的基本生活费用开支每月却达2 ,872元,若扣除700元托儿费则为2 ,172元。

    按每百元港币兑30.40元人民币计算,基本生活费用港,沪两地之比分别为7.5 :1(包括700元托儿费)或5.7 :1(不包括700元托儿费)。这里还必须说明:上海各业职工平均工资为70元,加上物价津贴每个职工5元,就达75元。

    若在工矿企业单位工作,则还有附加工资、奖金,生活福利费等10元以上,平均收入就达85元以上。我们以上海夫妇两人,一人在事业单位工作平均收入75元,一人在企业单位平均收入85元计,收入共160元;一家四口每月基本生活费支出116元,尚有44元积余,这笔款项占总收入的27.5%左右。

    上海职工大部分把此款储蓄在银行,并根据各人的能力与爱好,购买高级消费品如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电冰箱,沙发家具、洗衣机等,或用于旅游等大笔支出。

    综上所述,上海职工工资所得虽然仅几十元,但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由于物价的差异,却相当于香港1 ,200一l ,800元的月收入。当他们把节余的27.5%的工资用于改善伙食或住房等基本生活费时,可相当于香港的1.800元收入,而用于高级消费品时,由于否港这类商品价格低,他们的收入就相当于l ,200元左右。我们再把港、沪两地各类消费的实际值按每百港元兑30.40元人民币换算后,可见港、沪两地分类开支的绝对值香港均比上海高。悬殊最大的是房租,相差竞达40倍之巨;其次是医药文教劳务,也达27.5倍之大;伙食相差3.8倍;只有衣着几乎差别不大。总的生活费开支香港比上海高7.5—5.7倍。由此可知,上海在居住、伙食、医药、文教劳务,娱乐等方面比香港低,而在高级消费品,衣着、日用百货等方面比香港昂贵。

    附表:上海香港两地开支折算表

    类 别 项目 上海(人民币) 香港(港币)

    1伙食 粮食 100斤 15.10 170.00

    鱼类 10斤 13.40 85.00

    猪肉 6斤 3.60 72.00

    蔬菜 60斤 7.20 240.00

    水果 8斤 3.20 48.00

    油 3斤 2.90 13.00

    酱油 1.5斤 0.40 3.00

    盐 1斤 0.16 0.60

    糖 4斤 3.12 5.00

    蛋 30只 3.60 12.00

    牛奶 30瓶 4.80 36.00

    佐科 6.70 20.00

    全家外餐一次 6.00 100.00

    公出四次 1.60 24.00

    合计 65.78 828.60

    百分率 56.7% 28.35%

    2房租 160方英尺 6.00 800.00

    百分率 5.17% 27.35%

    3衣着日用品 衣着 8.00 20.00

    鞋袜 4.00 20.00

    日用品 4.00 16.00

    合计 16.00 56.00

    百分率 13.79% 1.74%

    4医药文教劳务 医药 1.00 50.00

    教育

    中、小学1位 1.50 80.00

    托儿所1位 2.00 700.00

    娱乐 1.50 30.00

    交通(二人) 3.00 65.00

    理发 1.60 35.00

    合计 10.60 960.00

    百分率 9.13% 33.42%

    4水电燃油 水费6M^3 0.72 18.00

    电费10度 2.40 4.40

    燃料40M^3 2.80 50.00

    合计 5.92 72.40

    百分率 5.1% 2.52%

    5杂费 香烟2包 0.70 5.00

    交际 4.00 60.00

    玩具、糕点、杂用 5.00 50.00

    书报 2.00 40.00

    合计 11.70 155.00

    百分率 10.06% 5.39%

    总计 116元 2072元

    上面附表有些乱,有空再整理成规范一点的表格。如果有空,还会整理一份1970-1990年上海的人均GDP数据,用来证明七十年代的上海经济水平比台湾高,以及后来如何被台湾反超的。

    1975年,台湾人均984美元,上海1054美元,台湾不及上海;

    1991年,台湾人均9008美元,上海1353美元,台湾约为上海的7.2倍;

    1975年,台湾人均984美元,大陆175美元,台湾约为大陆5.6倍;

    1991年,台湾人均9008美元,大陆353美元,台湾约为大陆25.5倍;

    1975年,台湾157亿美元,大陆1611亿美元,台湾GDP仅及大陆的9.7%;

    1991年,台湾1642亿美元,大陆4091亿美元,台湾GDP居然达到了大陆的45%,几乎是大陆的一半;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6676572

    通宝推:Rusher,盲人摸象,尚儒,东海后学,盈盈若水,hwd99,桥上,师兄,daodewang,南宫长万,高中三年,
    • 家园 以凭票,排队来批评前三十年生活水平,不大好

      我不知道河里有谁不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

      当年的凭票,排队,怎么看也要比党国大规模饥荒饿死人要好。如果不凭票供应,无非又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至于电视机,无非也就是香港不用凭票,不过,人家凭钞票。

      比较两地生活水平,首先比较生活资料,我认为理应如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生活资料占了花费的绝大多数。国人其实没那么有钱,身边一年能去看个电影的,其实不到一成——算我往来皆白丁吧,但总归是白丁占绝大多数。宁南山,塞冬笔下随便拉个认识的都是五六十万年薪以上的,那是另一个位面了,相信对我国绝大部分是另一个位面,在西河,应该也不超过一半年收入有五十以上吧?

    • 家园 76年上小学

      76年上小学,我的同学一大半是农村的,吃的馒头黑的杂面的很多。。衣服鞋子没补丁没洞那是不正常的状态。。差不多人人有补丁,多少区别而已。

      我自己家住在镇上医院大院里,每个家基本都不用锁门,孩子到处跑,每个家里基本也都差不多,就是小偷去偷也没啥偷的。吃饱肚子没问题,说谁家家里东西很多,很豪华的没有。。。就一两家比较干净点,能吃到糖果,这两家都是老八路,工资要高点。。孩子们都没啥专门的玩具,最常见就是竹竿土坷垃,高级点的就是自制火柴枪还玻璃珠子,还有不用的医用胶管(灌水打水仗)

      家里最高档的东西就是一台电子管收音机。。

      上门来要讨饭的比较频繁,甚至遇到过村干部带一群人来讨馒头的。。

      粮票能从老乡那里换鸡蛋的,牙膏皮也可以换零花钱,5分钱就是巨款,能在校门口小摊上换一块焦黄焦黄的糖。。啥都要票,粮票布票啥的用不了可以换东西,

      我那会上学路上记得有个大的垃圾堆,看到过被扔掉的死孩子。。

      菜很单一,冬天就两样,土豆和白菜,家家都一样,很少有机会吃到水果,我第一次吃香蕉是黑黑的皮,好久以为香蕉是黑黑的才能吃;差不多家家都自己养鸡,家家小的要捡大的旧衣服穿。。街道上没啥车,木头轮子那种马车不少,驴马骡子常见,自行车多些,很少几辆吉普车大卡车都是公车。。

      住房都是单位公房,租金很便宜。。

      总之,生活的基本条件都有,但都是最基本条件下的供给。。。

      我是不相信当时这水平和现在比较,现在水平下降了的。。。

      当时吃到一根雪糕就很奢侈的事情了。

      当然当时干部和群众之间区别不大,院长家里和我家里去玩,没太多区别,尤其是吃的东西上。。。有区别的是一家有内地大城市背景的,那家女主人原来是大资本家的,很爱干净,家里还有糖,还有一些没见过的东西。。小时候经常跑人家家里去。。当时大人之间人际关系非常好,小孩自己串门很自然。。

      通宝推:盲人摸象,Cyrus,acxp,
      • 家园 跟在您后面,也谈谈我对那个年代的感知

        我也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看你说76年刚刚上小学,76年我已经小学毕业了,所以比老兄要大几岁,也聊聊我自己认知的那个年代。

        你说的馒头主粮差不多,我是吃粗粮较多,有时会有点米饭,都是籼米,衣服也是补丁的,没错;但现在以我自己的观点看是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呈级数的增加和旧的生产力所提供的供需关系严重脱节,这就导致了人们生活必需品供给的贫乏,所以才有了计划经济,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也包括教育、医疗。

        民国国家真的不行,旧社会贫富悬殊,有钱人富死,没钱人穷死,要工业没什么工业,要农业就是和古代差不多,靠天吃饭,小农经济,半封建、半殖民地、军阀、官僚哪能凝聚整个中华人心。。。。。

        从70年后说起,我即在城市生活过,也在乡下生活过,先说说乡下,因父亲被下放,一家在农村生活,当然不是很偏远的那种乡村。

        农村最让人羡慕的是有自己家的院子,有些富裕的就是红砖瓦房,一般是连三间(北方的),就是正房三间,南房三间,如人口多的还有东西房两间,人口不多的正房住人,南房放杂物、粮食、柴草;院子里盘的灶做饭,还养猫狗、鸡鸭,有的家地方大,前后两个院子,后院可能就养猪了,呵呵。

        我遇到过比较富裕的几家,不是现在那种有钱的,他们这几家孩子多,而且是壮劳力,所以公分赚的多,到年底分红就多些,房子盖的好气派,都是红砖瓦房,就是现在我都觉得不比几百万买的房的差,院外有影背墙,冲着外面的那面一般都是大大的福字,冲院子那面有的画的是孙猴大闹天宫,有的画牡丹,都是彩色的,而且不是粗制滥造的那种,现在想来也很有味道。

        屋里东西厢都是炕,炕上一般都有炕柜,外间屋(就是中间的那个屋子)靠墙一般也是一溜长柜子,柜子颜色普通都是黑色,但比较粗的那种。

        再有就是土坯房,北方很多这种房,我所知道的一般这样的房子是70年代前的产物,但这种土坯房也有好处,就是冬暖夏凉,墙壁厚和屋顶厚的原因吧,缺点就是屋里乌漆嘛黑,赶上阴雨连绵季节那就就得小心漏雨了。

        家具也是上面写过的,看起来年代更久远些,当然也有没什么家具的,都是些农家的簸萁,笸箩什么的,但基本上只要是组成家庭的都是有一两件家具,无论屋里地面是砖的还是土的都相当干净,和你所讲的干净的家庭比较少大相径庭,不知你说的是那个地方。

        孩子们的玩具相当少或几乎没有,但那时可以玩弹球如你所说,玩赢子弹壳的;还有就是打嘎;弹弓(木制);抖空竹文雅的叫法,我们这叫蒙(可能是风,查百度)葫芦,外面田园里疯跑,要是放假那可是忙的是不亦乐乎,甚至忘了吃饭、睡觉,回家等候的是一顿(小棍炖肉),擀面杖打屁股,哈哈哈哈。

        电器么,几乎没有,只有大队按的有线喇叭,时不时会放新闻、地方戏曲、地方曲艺、歌曲什么的,最后国际歌收尾;最高档的是大队院里的北京牌14寸黑白电视,晚上院子里的人乌泱乌泱的,小孩少,成年及青年人多。

        农村里几乎没有粮票,都是生产队里提供的主粮,副食就比城市差很多了,但蔬菜在夏秋季那是有啥吃啥,很多种,也是队里分的。但主粮要比城市的新鲜,下稻米时会分带壳的稻米,我父亲那时一个人劳作,会分三麻包(现在估计每包得有100斤往上),但不给我们吃,呵呵,脱壳后都送城市里的亲戚朋友,他们可是很少见这么好这么新鲜的米。

        多唠叨几句,那米,你抓一把,看起来是淡绿色的,饭煮好后那个香,估计香飘万里这词就是这么来的。

        冬天无论我们这城市或农村(北方),和你说的差不多,菜相当单一,主要是土豆、白菜,坛子、大缸腌雪里蕻、腌五香嘎达头(芥菜头)。那嘎达头腌好是金黄色、软软的,拿出来时五香味道扑鼻而来,就是比较咸:( ,储藏大白菜需要小孩大人一起挖菜窖。

        另这大白菜和现在的可不一样,有两种,青麻叶和白麻叶,白麻叶普通,和现在的差不多,但颗很大;青麻叶可比白麻叶好,一颗青麻叶白菜有十几斤,叫一根棍,说明长得顺溜,那菜心要是扒出来,来点腊八醋和拍碎的腊八蒜,那个好吃,城里朋友送的海蜇皮再来点,拌里面,什么叫美味?什么叫人间美味?莫过如此。。。。感慨!

        可能是那时大棚技术、运输、储存都相应的几乎缺失,所以。。。。。。

        但感到疑惑的是水沟、池塘或河里有很多鱼,几乎没什么人去逮鱼吃,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也闹不清为什么。

        雪糕什么的村里没有,城市里有,小豆的3分一根,5分的是奶油。

        这么说吧,童年很幸福,可能是幼小亦或那个年代的形态,什么衣服、吃食、零食并不是童年里主要的选项,当然有好吃的那就更好了,那是锦上添花。

        但缺少零食的我却造就了一副好牙,到现在一颗没掉,吃嘛嘛香,嚯哈哈哈,在城市的很多同龄人小时候比我要好的多,几乎个个牙不好,这还得多出一份钱拔牙、补牙、镶牙,这个可不管报销啊。

        那时村里有小学,村里让公社或镇里培养的老师,水平吗,肯定不高,教到三年级就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了,但有一点很好,他们会努着力的工作,就怕别人说,呵呵。

        上学及作业看的死死的,想不好好学,逃学,弄不好大队书记就会去你家请你家长“喝茶”,然后就是“小棍炖肉”,小时候内心里会问候老师不知凡几,我们的孙老师可害苦了我们,妈妈的。。。。

        苏联有个老片叫《桃李满天下》,影片里的老师感觉和我小学里的老师一样,是他让我们识字读书打基础,让我们了解整个世界。晚年桃李芬芳,彩霞满天!!!

        文娱方面公社会派放映队免费放映,每次看电影都会万人空巷,也是一大奇观,无论看多少回,如地道战、地雷战都津津有味,甚至于总想跃跃欲试。

        74年还是73年,记不清了,就是渡江侦察记那个彩色影片刚刚放映的年代,可能那时各个方面条件具备,市里开始在我们旁边的那个大村子征地建工厂,是纺织业。

        那个村的1/3的人进了工厂,我们村的人很是羡慕。这样看来,土共战争期间是农村包围城市,而基础工业化基本完成后则是城市包围农村!!!

        好了,农村的就写到这吧。下回有空再说说那时城市里我知道的事儿,也谢谢你的抛玉之言,让我追忆起那往事并不如烟的年代。

        关键词(Tags): #追忆通宝推:盲人摸象,fuxd2002,flyingcatgm,师兄,高中三年,东海后学,ccceee,西安笨老虎,猪啊猪,独立寒秋HK,西门飘飘,朴石,东方的木头,陈王奋起,胡一刀,纳米小洞儿,Cyrus,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看大家兴高采烈,给我那么多花和宝推,那就再说说细节。

          父亲住在一户地主的家里。

          这还得先说说村子的建筑情况,一般北方的村子都是有庄台的,庄台因着是最早的,上面的房子全是土坯的。那是一种北高南低的走向,最北边的是高高耸立的土台子,上面全是住宅,然后缓缓的向南延展,从正面进入庄子你会感到很平缓,但要是从背面进庄台那就得爬坡了,而且比较陡的那种。离庄台北面百米左右就是一溜溜新红砖瓦房了,庄台南面也是如此,和开发区有一拼,呵呵。

          父亲住的这家院子的主人姓沈,以前是这个村的小地主,其实在庄台上他家有两处住宅,都是土坯房,不知是给他本家了还是什么,后来他们家就由东头的院子就搬入西面的院子里了,两处距离其实也没多远,也就两三百米的样子。

          父亲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东厢间,大人们说话时不知怎么我就记住了他家是地主,我那时小,如母亲所言,真是这年纪狗都嫌,想想吧,狗都嫌那就是很淘很淘的那种;只要看到猫狗,一准逗弄,不管是谁家的,这么说吧,只要本人行走在庄子小巷里,一准菜狗皆辟易,呵呵呵呵,玩笑之语。

          一次我问院里沈奶奶家的孙子,你家是地主吗?他没说话就走了,但这问话被我姐告发到父亲那里,那顿胖揍,几乎几天趴在床上,这也使幼小的我体会到什么是祸从口出并吸取教训,哈哈哈哈,也是一乐。

          院子里正房住着沈六伯伯一家和沈奶奶,南房住着八伯伯一家,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农民。

          就我的感觉,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盖房,存钱盖房,那家盖新房了,他们两兄弟都会去参加庆典及询问红砖价格,今年这地红砖几分几厘一块,那地几份几厘一块,然后就是存大料,盖房用的木头(大梁、房椽子等),都存西厢房。

          他们生活相当简朴,这算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惯性及朴实本质吧。就是有点钱也不能铺张,盖房花钱那叫天经地义,为了吃好喝好那叫糟践,其他家也差不多。

          但过年时那可是要花上一笔的,当时我小,其他人家的用度不清楚,但他家孩子放炮可比我家给我买的多得多,我的就是浏阳的小红炮,他家孩子基本都是小钢炮(比小红袍大一号,也比小红跑响),还有二踢脚(两响北方炮仗俗称)。

          我这不是给那个年代洗地,我只是据实而论,就是沈家这一家共十四口人,除了奶奶、有四个孙男弟女还小在家,其他都是赚工分的,八伯伯和我父亲较好,我父亲说,他兄弟俩得有8000块,那是74年的时候。

          所以说没那么穷,但吃饭那叫一个省。攒钱盖房娶媳妇儿。呵呵呵呵,你感觉他们过于简朴,以至于在我们眼中那吝啬和高里奥有一拼,但人家乐在其中,恐怕还要小视你呢,

          我家养了九只母鸡,下蛋不少,家里总会炒点大葱鸡蛋,沈家老奶奶看我家总炒鸡蛋会撇嘴,事实上他们不是不炒,他家养的鸡更多,不是不能,是不为也。

          只知道吃喝,什么时候能盖上新房,你们城里人也就这样子了,哈哈哈哈。

          看其他帖子说豆腐的事,我也聊聊,我们村小,没豆腐坊,要买也得去邻村(就是那个盖工厂的大村子)。夏天因没储藏条件食品易坏,除非买来就吃,放时间长是不行的,再有,除非就想这口,要不谁也不会总是跑好几里路去买几块豆腐。

          但冬天则不同,可以一次多买,摆到盖板或叫盖帘上再放到外面冻上,也不拍坏,时不时弄点白菜炖豆腐什么的,那时不觉的豆腐有多好,但和现在豆腐比那准是好吃,那时大多数豆腐都是卤水点的,剩下的做豆饼喂大牲口(出力多的骡子和马),再加上原料好,冻豆腐烩白菜里的冻豆腐有嚼头,也有卤水点出来卤香的香味,现在这冻豆腐或鲜豆腐供应是多是足,但你放锅里和白菜炖,时间长点能弄出一锅豆腐渣来,味儿还差。呵呵,不要嫌我吐槽。

          肉也一样,热天几乎很少吃到肉,村里没肉铺,这点城市或大村镇就比小乡村优越多了,市里就是凭票供应那也可以一个家庭每天买个二、三两。这点还得点赞南方人,人家会腌咸肉,这样储存就好多了。

          有时沈奶奶会叫自己的孙伙计们去村子河沟里捞点小鱼,因为不是真正的逮鱼,孩子们只能捞小鱼,什么小罗甸、小麦穗(北方小鱼的一种叫法),这个就是现而今的贴饽饽熬小鱼的始作俑者吧。呵呵,又是一乐。

          我有一种想法,只是自己的想法哈,这个公社比个人操作要好;

          原因如下,耕作、运输脚力上我们村骡马不少,还有几辆手扶拖拉机;菜田、稻田需要水,都有小泵站,开关电闸并看好田里水的浇灌即可。你社里定好什么计划,我队里就按计划来,这个和美国农业是否有些相像?什么天气了,种什么了,产量了,都有通知。省心,只好好出力即可。

          自己种呢,这些都得想周到,想不周到准赔钱,还搭力搭工,其实有点像现在农民建筑工,盖房的只要拿下规定的质量、产量,就可以赚钱,吃住都是老板的。

          农民们这么一比也有相同的感觉,当然钱一定赚的少,吃的也不好比,但人家农民可不抛家离业,能照顾到自己家、孩子和老人哈,一得一失,焉知怎样?呵呵。

          可能有人会问农民劳动积极性的问题,其实土工领导中国的革命及建设所激发出的民众积极性是土工本身以身作则及基层干部的干劲带动出来的结果,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

          你干部懒政就别怪底下人跟你混,要不有焦裕禄、石传祥、王进喜、邢燕子等等这些先进代表呢。金光大道里有个逢少怀,秋收不也请收割好手在前面坐标兵,让后面人跟着学吗?呵呵。

          而和逢少怀所不同的是土工的政策,那叫身先士卒,有了基层领导们的大干、苦干你群众就不会乱,不会懒,这才是先进带后进。再加上那时的风气,要是有人说你奸懒谗猾,可比进过局子里都难听、难受。只是自己生出的乌七八糟的想法。不喜勿喷。呵呵呵呵。

          说说生小孩,村里东头有一户几乎是连续生了五胎,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就是为了想要个儿子,所悲哀的是五胎全是姑娘,这运气也没谁了,虽说国家鼓励只生三胎,但他家这样也只是队里总给男方做思想工作。他家成年累月的关着大门,你只要看到他家家里的男主人走在路上准是一脸的严肃。

          他家隔壁的一家只有女主人,男人早就去世了,女主人带着孩子们过生活,为什么我对他家这么了解?因为我的课外读物大部分都是从他家借来的,什么平原给游击队、桥隆飙、新儿女英雄传、还有苦斗、三家巷、清平三堂话本、凌蒙初的二刻,呵呵到现在记得很清楚。母亲喜欢看聊斋,我看过好几回也不懂,只能作罢,父亲爱看东周列国志,插图不错,但根本没标点,作罢!!!

          记得第一本课外读物是小学二年级放假时舅舅给我借的西游记,竖版、简体、从左向右翻页。囫囵倒账的就着新华字典看完,不懂得会问母亲及父亲,然后就很难停下来了,似乎书又给了我另外一个和现实不一样的神秘世界。

          麻雀、麻雀。以前这可是五害之一。尤其秋收季节的打谷场上,农民不可能看着他们的收成被偷儿们掠取,(呵呵,就是那时真的给他们普及科学知识他们也不会听的,本来就是眼前的粮食被他们糟践)

          谷场上人声鼎沸,可能在一般人眼里乱乱哄哄,其实是各司其职,脱粒的、卸马车及拖拉机上刚刚运来稻谷的等等等等;真是人声鼎沸,机声隆隆。

          还有就是防贼的(麻雀),一般这活都是民兵队长组织,我们那个村的民兵队长会杠一把大土统,很威武。。。

          不是短的那种,有点像白洋淀燕翎队的那种,只是尺码比他们的小很多,也叫大抬杆(北方的叫法),看他们往枪管里填火药,再用长扦子捣实,我的记忆这枪是击发的,不是用火点捻的。

          轰的一声过后,烟尘弥漫,很多的麻雀小贼被打下来;还有就是沾网,不是捕鱼的那种,是捕鸟的,把沾网在场上四面拉开,可谓是天罗地网。

          嗯,接下来就象大吃寺僧人般的我冲入烟雾中捡拾打落下来的麻雀。

          北方有道名菜叫酱铁雀,就是麻雀去毛去内脏,收拾干净后在他的肚子里塞入酿好的肉馅,再过油,然后用面酱酱,那可是喝酒时不可多得的佳肴。民以食为天,又是一乐,呵呵呵呵!!

          大概的农村生活及自己的感受就是如此了。以后还要说说城市里的事。

          通宝推:盲人摸象,朴石,独立寒秋HK,审度,师兄,红霄帐底,Cyrus,
          • 家园 请教一下,您回忆的背景是什么地方?

            我父亲说,他兄弟俩得有8000块,那是74年的时候。

            兄弟俩,每家平均年收入400,一分钱不花,都存着,存十年------这么算有8000。

            这个生产队很高大上了。

            另外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这兄弟俩私下里,做一些投机倒把的活动。

            • 家园 嗯,一个壮劳力的日工分值能超过1块钱的生产队是很好的了。
              • 家园 凭工分,壮劳力一年能拿到三十块钱到三百块钱都有可能

                但是,问题是------供销社里面所有的工业品都是要花钱买的!!!!!

                那点钱,一眨眼就没有了。

                凭种田,当时全国各地收入都低,广东比陕北,粮食打得肯定多,但是公粮也交的多。

                种田能种出来8000元的身家,大队部有电视机----不能说一定是外星人,不过大概率是外星人。

                • 家园 嗯,即便是很好的生产队,劳力也多

                  能攒钱买下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几大件,也是很难的。

                  当然,我说的是四川农村,其他地方不清楚,可能江汉平原好些?

                  像长三角、华北等一些地方,社队企业已经开始起来了,不单纯种粮,应当更好些。

                  • 家园 他故事的背景是一个烧炕的地方。江汉不烧炕

                    昨天问了一个保定农村(烧炕的地方)出身的70后,问他们那里70年代有没有人家有上千元的净资产?

                    他表示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

                    有些地方日子过得好一些,是那里的领导党性不强,搞瞒产什么的。我去过浙江一个县,他们说----(生产纽扣的工厂)老厂长好啊!废品率报得高高的,我们偷偷把扣子拿到邻县卖。

                    叔本华的充足理由律可以被概括地表达为:“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说任何事物皆可被解释”。

                    搞分产到户,不能全用邓小平既蠢又坏来解释。

                    • 家园 我又看了一下r兄的帖子

                      他说的那个村子应当是在城市近郊,这种生产队,如果副业搞得好,收入比纯农业生产队高很多。

                      我前贴提到的江汉平原,是本狐老家。我80年夏天回去,感觉武汉比成都大,湖北比四川好。

                      70年代最后一年距今也快40年了,前前后后几年的事儿记在一块,也是很正常的。

                      关于电视机普及时间,各地差异太大。我看好些书里,70年代中后期,北京上海的不少家庭已经有9寸黑白了。本狐第一次看电视,应当是70年代后期在老爹厂里食堂(成都),装在靠墙柜子里,吃饭时间打开,饭后锁柜子。尺寸不记得了,印象是很大,现在想想,最多就是14寸,黑白的。川东小城,地区行署所在地,记得在76年播主席追悼会,是军分区派了辆解放货车把电视摆在大街上,一般单位,肯定是没有的,至于普通家庭买电视,城里是80年代初,农村可能已经是中后期了。

            • 家园 回复一下----

              他家共14口人,除去5个人在家,有九口劳动,不一定都是壮劳力,但5口可以保证是。剩下那四口年底也会分到钱,当然,你看我写的是我父亲说的,我也没有真正的去确认。但他家挣钱不是从70年代开始,是否以前劳动就积攒了一些?又或存有一些钱,也未可知。你看我说的是不是这个样子?

              还有上次您回复买电视的事,,fuxd说的问题是就是你有钱也卖不带,您其实应该回复他,也就是说,有钱是可以买到电视的,是不是这么个理?呵呵呵呵,也谢谢您的回复及提问。

              • 家园 我对于土里刨食,一家人还能攒下几千元是不相信的

                我是90年代初浙大的学生,当时跑到温州农村(那时候是改开标兵)搞过社会调查。

                那里人在文革后期就比较有钱了,原因是钻空子加上能吃苦。

                山里的木材,夜里偷出来卖到外地。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偷偷地在计划外多生产一点,职工再跑到外地去卖。等等等等

                一次几块,几十块,慢慢攒下来。

                靠挣工分?阿弥陀佛。

                通宝推:让领导先走,
                • 家园 家庭规模大小不一。多年积攒的话,算人均,这数也没啥。
                • 家园 我来介绍几个场景吧

                  70年代也是有集市的。我们家靠近长江,鱼虾螃蟹黄鳝非常多,到了夏季,晚上会放一种有倒刺的篾桶,可以抓到螃蟹;去水闸上可以直接捡螃蟹,但一般要用绳子绑住腰,到闸的底部才能拣得多。

                  去稻田里面有一种专用的架子可以夹到黄鳝。更累但是有确定收益的是用一种工具,在池塘里趟田螺。

                  那时的鱼虾黄鳝,都在0.5~0.8之间,田螺大概0.3~0.4一斤,一个晚上搞几斤鱼虾或者10斤田螺根本不在话下。

                  有手艺的是帮别人做家具,缝衣服,70年代工钱一般1.5到2块一天。

                  没有这个手艺的,可以养猪,水平高的,养苗猪。收入很高,我的两个亲戚,一个养3头猪,一个常年养苗猪,收入不知道,没有当面问过,但据他人估算,养猪的一年赚200,养苗猪的,大概500。

                  家里的竹园竹子砍了卖掉,树砍了卖掉。70年代我们当地还有一种奇特的收入,就是卖银杏,一棵成年树每年可以得到100~200元。我小的时候奶奶坚持栽下30棵树,说到我和弟弟长大,一辈子就不用担心生活了。今天树已经婷婷如盖,每年接的果子多得吃不完,也卖不掉,每次我看到树就想起我奶奶。

                  农村家庭,一年累积几千块是不可能的,但一年累积几百一千多是完全可能的。那时3间瓦屋需要6000到10000块钱,我们村一多半都是瓦屋,可见那是普遍现象。

                  通宝推:盲人摸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