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救命药终于进医保!然后,它从医院消失了 -- 彼得格勒

共:💬39 🌺274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救命药终于进医保!然后,它从医院消失了

    救命药终于进医保!然后,它从北京、内蒙古、江苏等地医院失踪了

    摘要:“药在眼前,但就是用不上。”

    多发性硬化症

    通宝推:新陈代谢,dahuahua,
    • 家园 先歪个题,知乎上一个专栏的文章"朱恒鹏笔谈 | 对医生"

      朱恒鹏笔谈 | 对医生回扣根源的九个回答

      详情见以下网址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953823

      ----------------------------------------------

      医改这个难题,根本性的矛盾是顶层设计和底层需求,与中间政策实施层之间对立的利益冲突。

      就好像文革一样:你搞土改,我就杀富农;你反右,我就扩大;你搞大跃进,我就搞浮夸;你要自力更生,我就造不如买……反正你的政策让我难受,让我利益受损,我就裹挟患者,裹挟民意,让大家都难受,让所有人都指责你。

      救命药进医保,然后从医院消失,说起来就是政策与实施层博弈的牺牲品。

      正常的途径应该是:

      (患者)救命药更低的医药费用 > (医院/医生)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 (医保)通过统筹合理满足患者需求 > (患者)总费用降低。

      而实际上呢:

      (患者)救命药更低的医药费用 > (医院、医生及医药经销商的灰色利益链联盟)以药养医 > (医保)在利益链面前无计可施 > (政策)希望通过药占比/耗占比让医院来监控医生的处方 > (医院) 分解药占比/耗占比到科室及医生头上,超过罚钱 > (科室/医生)少开单或不开单,特别是对慢性病常用药的,(医院)干脆不进慢性病常用药 > (患者) 自己想办法自费购买

      ---------------------------------------

      这里面有两个点,不破开所有的政策都无解:

      1】医院、医生及医药经销商的灰色利益链联盟

      2】监控医生的处方

      两个都是浩大的工程,细分下来又会有着更多的脉络。但是幸者,是现有的改革思路,正是朝着这两个方向行进的。

      我是医改领域里面的非市场派(或者说以市场派为辅的计划派),以我有限的经历来看,市场派必然导致整体医疗成本的急剧上升,只会比现在更糟糕。而目前已经很糟糕的这些,这口锅还真是当年市场派医改造成的。

      通宝推:tt086071,
    • 家园 去药店买,还有就是打12345

      不管是市长信箱还是便民服务热线或相关网站,通常卫生局会很快回复哪有货。进了医保不可能断货的,这又不是廉价药,厂家赚嗨了,不会减少供应的。只是医院怕麻烦,还有抬高人均医药费会影响医保部门给医院的结算款,才不进的。之前我爸有种常用药没进医保,发贴一月后居然进了,不知道是否巧合。

      • 家园 现阶段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在大医院直接问医生

        在哪买?愿意自费找厂商或者经销商买。

        再保证一个绝不给医生添麻烦,态度诚恳一点。

        基本都OK。

    • 家园 现代医学最反动的地方就在于,它给了病人希望

      然后通过金钱等级差别亲手掐灭了这个希望。在其他国家也就罢了,可中国人是不认命有造反传统的,所以医患矛盾必然极其紧张,病人和家属会把所有怨气撒在基层医护人员身上,医护人员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替这个扭曲的医疗体制为虎作伥,受夹板气。

      • 家园 就比如癌症的精准医疗

        现在精准到人群的药物已经是每年几十万的花费了,如果是精准到个人,肯定得再上个数量级啊。

        • 家园 这个精准的问题是由于检查化验项目和频次大量增加的缘故

          单纯药物以及手术费用反而占比下降。精准到个人,就是享受专家级医疗组专用服务。

          根本就不可能大面积推广,只会是医疗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猴版。

          不过现在国内医药信息挺灵通的,国外个案式医疗研究刚出正面结果,国内就有人过来打听,要当小白鼠了。

          这可真不是靠搜索引擎能查的到了,真挺好奇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可能不是病人的缘故吧?

          • 家园 占比是下降,但是绝对数值确实高企的

            如果没特殊途径一个靶向药,维持一年都得20-50万,当然等专利过期就好了,如果等得起。从印度买一年也得10万吧。

            每年20万往里填,一般的家庭勉强维持一个病人而已。家里就周转不开了。

            而且现在的靶向药,最多也就是3-5年吧,对于需要靶向药的癌症病人,治愈是不存在的。新的突变太多太快,新药来不及,来得及也没钱了。

            所以有的时候会想,为啥要研发这些药,还不如大家都能平等的死去更令人得到安慰。

      • 家园 自我批评下,以前太狭隘

        洒落兄批评的是,基层医务人员确实有点像老鼠钻风箱~两处受气。上面院长书记不满意,下面人民群众不满意,你叫我如何是好。最终也就只能只能埋怨上面不体恤下面,群众也太不知"好歹了",然而生活还得继续,干活呗。

        当然究其原因,我想最主要的就是四个字"多快好省",只不过其是围绕在资本的旗帜下,自然一些大检查,过度医疗也就顺"理"成章.记得当初学习诊断学时强调问诊及体格检查的基础性,重要性,其次才是辅助检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过实际操作几乎反过来,甚至取而代之,结果可想而知。

        基层医务人员怎么办呢,要么外甥打灯笼~照旧,要么到私立去,所谓"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最后要么"风雨不动安如山",保持执业初心,自我良心,恻隐之心继续前进,不过注定要受不少夹板气,但多多少少还留下一点希望,一份温暖。

        我的"一件小事",这个病人是一个老年男性,起病急,表现为慢性肾衰急性发作(其实这是后来追问病史修正了的),肾功指标肌酐值达500+,出现了严重的内环镜紊乱(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Ph 6.9和高钾血症 k:7.2mmol/l,),当时同事处理上首先用了利尿剂及钙剂,后来复查血气,内环境紊乱纠正不明显;没法,告知病危,动员病人家属转院,无奈家属表示不转院(家属或许是心灰意冷亦确实迫于经济条件),这病还得治啊,后来我再去询问怎个发病过程,得知患者期间有剧烈呕吐及大量出汗,既往还有糖尿病及肾结石的病史,估计是血容量不足所引起的肾前性急性肾损伤,和同事商量后停用了利尿剂,补充了碳酸氢钠并加用胰岛素加糖水,恢复血容量及纠正内环境,经多次补充后,复查血气,内环境得到了很好的纠正,病人症状也较前明显好转。这个事情如果我当时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或者也积极(盲目)动员去透析抑或不去询问病史,萧规曹随,病人的结局都不会乐观。我想这件小事有很多值得我反省的地方,到底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书本出发,是学以致用还是抱怨所学非所用,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快好省还是追求利益为中心的多快好省。

        BTW:河里最近有谈白蛋白购买与使用的事情,确实 在医院是一瓶难求,我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利润差,院外均价至少要500,院内和院外可达100块,怎能不趋之;不过白蛋白也吹得太厉害了,利尿剂纠正不了,就动员购买,未免过于简单化,或许这也是目前认识的狭隘所致。凑巧从一病人口中得知,葫豆炖猪蹄消肿效果还可以,或许以后可以买几只猪蹄试一试,猪蹄啥滋味,还得亲口尝一尝嘛。

        通宝推:kmy1810,等明天,mezhan,bluestarry,独立寒秋HK,ING,西安笨老虎,东方的木头,西电鲁丁,桥上,糊里糊涂,武工队,删ID走人,strain2,唐家山,李根,
        • 家园 芝蔷兄如此认真地自我批评倒是令我汗颜

          真诚的希望医疗系统里能多几个芝蔷兄这样能以病人为中心考虑问题的医生,对于病人来说,有时候医生多一句关心的话都是莫大的善,医者父母心,不过如此。

          我认为病人到医院治疗病痛,除了治病,很大程度上是寻求心理安慰,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医院和医生忽略了。其实大多数自身疾病,也是心理上出问题才会生理上出问题。治病要先治心,您是好医生啊。

          • 家园 惭愧,不敢当

            两年前医院实习时曾经患过颈部淋巴结结核,患了该病后,来回辗转于省医院,挂号,抽血复查,抗结核药坚持吃了20个月,这份患病经历和就诊感受让我对这份职业的态度改变了不少,对病人也能感同身受,能多从病人角度考虑一点。我觉得能花较小的代价把病治好应该是值得考虑和追求的,这种医疗资源过度的消耗对社会亦是负担,何不轻装上阵。

            记得我大姥爷曾说医院(wan)医院,医完医完;对于一个赊账也要买酒吃肉的笑嚯嚯的人,是那样的不自在。这点我爷爷奶奶也是。我奶奶常告诫道挣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节俭过日子对于一个农村来的娃再重要不过了,这点也潜移默化的带到了现在工作,不过好像这不是啥"优点",总有些不受待见

            现在国家提倡大病不出县,我现在的县更是提出90%不出县,其实问题还是很多,压力还是挺大的;不过河里曾经有人说过"和问题在一起,就是和资源在一起",我想这正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假以时日,扩大战果,基层的医疗状况定能有所改观;相反,若仍把病人当作不断的财源,宁愿"伤其十指也不愿断其一指",医疗矛盾只会不断的叠加甚至升级。评价一个医生的标准应该是病人越治越少,而不是为医院赚的越来越多。

            现在搞得医保药品目录报销限制了一些药品的使用(四川是今年八月份),一些PPI,保肝,平喘药品归入自费名录,一时间风声鹤唳,纷纷让病人签字。然而我想这倒有望促使医疗行业改革,咱I得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嘛。不过目前还是一切照旧

            以上所言,也就是想到哪说到哪儿,谈谈在基层近距离感受。不过这些都不是目的,关键还得下大力气解决,任重道远,咱还得苦练杀敌本领啊。

            通宝推:桥上,独立寒秋HK,
              • 家园 特鲁多医生是好人

                实习时曾听过利多卡因(普鲁卡因?)治疗蛔虫及胆道蛔虫,以及人工气腹治疗肺结核,当时还只觉得新奇,后来回想只是觉得自己那时太肤浅,不过倒也帮助我认识了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史观。记得河里有介绍马海德医生入中土的传奇故事,其为邓颖超特制了睡门板床治疗结核,既可以休息,又可以限制肺的呼吸运动,有太阳时还可以晒太阳,促进病灶的钙化,可谓奇效,一举多得。这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倒是造福了一方百姓。

                通宝推:ccceee,
    • 家园 没办法的事

      没办法的事

    • 家园 针对非常见病的贵药

      针对非常见病的贵药,医保怎么处理,这是个很矛盾的事。

      大家自己买保险也知道,保险费高低和自付额度以及报销比例都有关系,自付额度越低,报销比例越高,那保险费也会越高。

      社保有国家补助,但终究也是保险,也会受这个限制。现在北京这边,医保比例是单位10%,个人2%。

      下面也有人提到了,白蛋白这事尤为麻烦,血液制品又不是氟哌酸,能成吨地生产,说白了就是“我爸需要每天输十个人的血才能活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