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是自秦末起就是一个准工业化的社会结构 -- pendagun

共:💬86 🌺268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是自秦末起就是一个准工业化的社会结构

    中国从秦末起每逢几百年,当封建王朝阶级压迫加剧,底层民不聊生时一定会有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后世有个专有名词叫周期律,纵观蓝星文明史独此一家.平素见官怕三分老实巴交的农民到了此时浑身是胆,斩竹为兵,在底层精英能士的策划下往往能聚众几万,几十万攻州围府,大杀四方.几年下来就与原本掌控资源远强于起义军的官家攻守易位,每每就此翻盘上位,成功率极高.当然也有铁序尽毁后,不注意根据地建设的农民起义军在壮大后仍旧还是流寇作风,这才让游牧民族检了漏的.多说一句闲话,主席在美苏争霸的冷战高峰时期,根据元末和明末农民起义的成败总结历史经验制定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对应之策,主席这个文科学霸读史书真是读得通透大气,我等后辈高山仰止.

    上面说了这些什么意思呢?我斗胆总结一条,自秦未之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结构(此结论早就有人提出,我的重点在后半句),而是一个具备了工业生产发展要素的准工业社会结构.

    新中国建国以来大搞生产建设,基础建设一日千里,赢得了一个"基建狂魔"的外号.其实探本溯源,中国基建狂魔的本性那是可以上溯到大禹治水的.如果说大禹治水在严格的实物考古方面还未能发掘能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据支持.但历朝历代的帝王留下的宏大工程不仅还是全国各地的旅游创收主力,有的还能给当今的农业生产贡献力量,比如知名的就有都江堰.旅游,农业双丰收,要知道这可是两千多年前的大工程,按现如今时髦的GDP折算,粗算一下与当时秦国的总GDP份额占比,怎么也是一个曼哈顿级别的战争工程.更不要说泰国当时还有工程量更为恢宏长城工程,秦直道工程,此外宰相出任CEO的国企军工巨无霸工部全力造了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天量初具现代标准化,工业化雏形的弩和弩用箭头及其它制式兵器,并形成了一套直到与上世纪初才展现具大威力的流水线生产体系和质量管控体系,整整领先世界二千年多."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保证了秦国的制式兵器不仅在数量上碾压其它战国群雄,同时在质量和可靠性也领先其它战国群雄一个档次.唯一的一个缺憾就是没能及时用上煤这个至关重要的工业化能源要素,人力,畜力,部分初始水力能提供的能量输出与煤能提供的能量输出差了不知多少个数量级,更何况人不是机器,巨量的青壮年劳工聚集在一起分工协作大工程就如同汽油桶堆在一起,本来汽油是帝国运行的强大动力,但阶级压迫加重之后这就是一个已达燃爆点的危险环境,任何的一丝火星闪现就是不可挽回的链式反应,最后必定把这个王朝炸得粉碎.

    中国这个准工业社会结构为什么二千多年没能真正进入工业化呢?以我的观点,这口锅就不得不由儒家来背了.自隋唐起中小地主精英有渠道进入权力中枢后,儒家的反动本质就如同恶性肿瘤一般随时间的推移急剧恶化.数次反噬其主.这还只是表层弊端,更为深远的弊端是此股反动势力掌控了教育,宣传,行政机构,奴化,瓦解了劳动人民通过皇权或商业资本组织起来突破技术限制的可能性.

    主席不在也有四十多年了.不同于欺世盗名"科学的春天"这个光鲜的名头.这四十年来却实实在在的是"官僚的春天",上无皇权限制,也无毛时代的制度性的群众监督制衡,各级官僚就彻底的放飞自我了.只要不立马激起民变,各级长官的官威那都是大得很的,胆子也是越来越肥,算计也是步步精准,披着社会主义的这张皮,尽行倒行逆施的恶行,为其个人,为其家族,为其小集团苟且营私.名头也是一套一套的,要私分国有资产就宣传激活市场能量,改革再创新征途.要收刮民脂民膏就宣传发展房地产支柱产业,深化市场调节机制.要甩包袱就宣传国企改制,减员增效,抓大放小,靓女先嫁.要阶级固化就宣传公立学校严格减负,大力提升素质教育,培养市场化的教育机构改革,要取悦友邦资本家就宣传合作共赢,打造优质的投资环境,老板放手放胆,政府撑腰壮胆.更不用说连医疗行业也有十部委最近也出台严控公立医院规模,为民营医院留出足够的空间这种思路惊奇的脑回路政策.至于人民的利益?什么叫人民人利益?现如今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不是大多数都能吃得上二两肉了吗?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虽然在水果自由越来越困难的今天,这二两肉的自由也越来越不可靠了.

    通宝推:断臂残刀疲败兵,
    • 家园 昨天看一部明朝科举考试的小说

      发觉他们那一套糊名制度妥妥的就是一条流水线啊,下面是小说的相关段落摘抄,大家看看。

      至公堂东列三房。分别是誊录,受卷。弥封,西列二所,分别是对读。是内供给。

      除了内供给是给考官,官兵们供吃供用的之外。其余四所都与考试相关。

      受卷官拿着考生卷子直去弥封房里,之后的流程,弥封的书吏会将卷子糊名。弥封,做好后再由弥封官再送至誊录房里。让书手誊录。

      待誊录完毕后,誊卷和原卷,再送至西边的对读所去。自有对读官校对誊卷和原卷是否符合。

      对读无误后,对读官再将原卷留下,把誊卷送至至公堂。

      至公堂有外进内进之分,中间间隔以帘。

      外帘官只能止步于外进,对读官将卷子送至外帘外,自有收掌官负责接卷,再送入帘后,按五经分房呈送。

      卷子在房内,先由阅卷官阅卷,阅卷官若满意,则在上面勾圈,再交给房官,房官若满意即勾圈,送至副主考,副主考若满意再勾圈交主考,最后由主考定夺。

      可以看到,整个系统分工明确,责任分明,既能保证考卷迅速到达考官手里。同时也能保证糊名,消除各种卷面记号被滤掉,达到隔断考生通过字迹作弊的目的。

      操作过程中,不仅有生产过程,而且还有质检过程。这是保证考卷完整的呈现到考官面前的的关键,这跟现代流水线上的过程基本一致啊

      • 家园 誊录后书法反映不出来了怎么办?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中国自古就有这种分工协作的传统
        • 家园 后面还有一段是讲春闱阅卷的系统的

          讲的是怎么将不好的卷子滤掉,这种系统的特点是每一步的任务很重,但总长度比较短。所以他们通过建立多条并行流水线的方法来提高阅卷速度,毕竟春闱面向全国举子,一次考试有5000多人。这么多的卷子,要在短时间内全部看完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万历八年的会试,一共有十七房,也就是十七位同考官。

          这是正德六年时朝廷定下的规矩。会试同考官十七人,其中翰林十一人,科道官员三人,六部官员三人。

          十七房里,易经五房,诗经五房,书经三房,春秋二房,礼记二房。

          每个同考官下有三名阅卷官,分发到各房的卷子,由阅卷官先读卷,那些犯庙号,考生自叙辛苦门第之类的文章,先行剔除。

          文字犯忌的,或者在文章里说我虽然出身寒门,自小家境贫寒,连饭都吃不饱,但我自信,我自强,我奋力,这都是不行的。

          另外首场七篇制义文字过六百字,或者五经题少于五百字或四书题少于三百字的一律也是不录。

          此外卷子还有各种弊处,都是历朝历代一一叠加的,一个房差不多三百余卷,因为违制的就要去掉五六十卷,这样的卷子被贴出,不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