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第一骑兵军(引子) -- 梦秋

共:💬210 🌺125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本位主义算不上,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山东国共双方的兵源地,就连英国人在这里也招人。

                    山东解放区供应这么多人不容易。

                    可等鬼子,国民党一来,一枪不放,要机动作战,要诱敌深入。

                    地方看看迎面的敌人,转头也跑,结果看见你们主力部队跑的比我们地方兔子还快,不骂你骂谁?

                    白吃我们山东煎饼了?

                    -----

                    不但是山东如此,刘邓再不出击大别山,调动国民党重兵离开内线,除东北外,各解放区经济上都快支持不住了。

                    邓公解放前的功劳资本很大部分来自于此,在中原解放军损失很大的时候,亦然坚决贯彻了中央的意图。

                    二野的军事干部和他矛盾不小,建国后被整的不少,除去老彭办的,还有些就是他办的,以至于翻案都挺麻烦。

                    后来和粟裕的淮海之争,其实是各说各话,都是有根据的,但强调重点不同。然而后来宣传上,实在是架的太高,没办法往回收了。

                    • 家园 英国人也在山东招兵?

                      这个是什么梗?没听过啊。

                      看来坊间传言的刘邓在大别山之间产生龌蹉并非空穴来风。我也一直觉得挺进大别山在战略上是个正确的决定,然而战术上怎样实施,大有讲究。似乎刘帅的意思是再等一阵子,准备从容一些比较好;然而邓公为了坚决贯彻中央的意图,力主尽早出发,结果重武器都没法带,导致中野在渡河后战斗力大幅度下降。进入大别山后,貌似邓公的决策也过左了一点儿,对部队纪律的要求过于严格(不为啥事儿枪毙了一个没啥大过错的战斗英雄,四连连长),说实话,对邓公这阶段的所作所为,我是颇多腹诽的。

                      • 家园 是招香港警察

                        阿三暴动后英殖民当局在山东招人在香港当警察,听话,身体好,恶习也少;湾仔水饺开始就是为鲁籍警察服务的小馆子,成龙第一部《警察故事》就是描写的第一代鲁籍水警的故事。

                      • 家园 还是多看看一手材料不要以讹传讹

                        枪毙的是他的警卫部队三连副连长赵桂良,根据第二纵队第五旅后勤处处长黄开群回忆,地点是1947年10月13日大别山南麓总路嘴,因为该副连长私拿了逃亡无主店铺的东西没有给钱,而且还是在已经申明抢劫民财枪毙的情况后,刘邓亲眼看到他这个强取行动,核查清楚后为了严明军纪刘邓和政治部主任张际春都同意挥泪斩马谡。刚进大别山时期由于条件艰苦军纪下滑,强抓向导打老乡抢东西甚至调戏妇女都发生了,在这种背景下强调军纪乃至枪毙这个副连长就绝不是小事了。处决是在召开当地群众公判大会的情况下做出的,尽管群众战士都为他求情,但最终还是执行了。不重视军民关系的部队是什么结果,西路军就是前车。外有国军围剿,内有小保队这些地头蛇骚扰的情况下再不狠抓军民关系无异自杀,地方干部的工作根本无法开展,伤员也无处安置。这个故事二野的老人都知道,几十年后当时的保卫科长张之轩去大别山给他扫墓,还健在的参加过那场公审大会的当地民众仍然很惋惜他。

                        • 家园 抱歉,是我记错了

                          不是四连连长,是三连副连长。

                          1947年10月,刘邓与司政机关来到了鄂东黄冈的总路嘴。一天,警卫连副连长赵桂良未经店主同意,进入一个店铺拿了两匹布和一捆粉条,还有一些纸和几支毛笔。

                          赵桂良副连长作战勇猛,立过不少战功。这次他私自进入无人店铺拿东西是有原因的。

                          原来,连里一位小战士的衣服破烂了,赵桂良想用花布给他做棉衣。他来到店铺后,见店铺老板不在,空无一人,他一时头脑发热就私自拿了两匹布。拿纸和笔是打算给连里出板报。拿粉条则是准备做给首长吃的,因为首长爱吃粉条。

                          副连长的这个事情被发现后,情况报到了刘司令和邓政委那里。两位首长感到十分为难,心里充满矛盾和痛苦。这位警卫连长掠夺财物,并非为自己享受,而是为了部队。

                          最后,小平说:“谁也不能以身试法!抢民财是要枪毙的!”

                          这个事儿,把警卫副连长一撸到底成普通战士就行了吧?公审大会上连店铺老板都哭着让刀下留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尤其是从尸体中爬出来的基层指挥员。重视军民关系是应当的,但用得着这样极端吗?

                          资料来源:https://www.360kuai.com/pc/95d451eaeedc27942?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

                          • 家园 妇人之仁要不得

                            刚刚宣布了约法三章:所有将士都必须服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抢掠民财者枪毙!打骂老百姓者枪毙!欺负妇女者枪毙!” 遇到警卫副连长就变成了“一撸到底成普通战士就行了”,你敢把军纪当儿戏,就会有人敢把你的话当放P。

                            前30年有刘张两条人命垫底,还有几个敢放肆的?后面自家带头先富,上上下下都有样学样,结果整出个 扒平方来。要说一将难求,刘张、黄克功比个副连长 难求多了。对了,张灵甫的校长就特别赞同你说的 一将难求。

                            就大别山那个局势,还要提前玩儿出象棋盘,你是要坑死凳啊。

                            • 家园 三连副连长的行为和抢掠民财还是有区别的吧?

                              这事儿关键看怎么定性。当时店里没人,并且赵桂良从店里拿去的东西没有一样是准备给自己用的。

                              这两天在看独四旅、后来的一野四师的回忆录。独四旅刚开始在吕梁地区作战的时候,也发生过部队纪律不好的情况,但是旅长和政委并没挥泪斩将,只是三令五申部队纪律,而且逐次提高惩罚力度。两三次一过,部队纪律和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成长为晋西北各支部队中纪律最好的一支。

                              枪毙赵副连长,是各大首长同意的,但主催是邓公。之所以对邓公有腹诽,就是因为他是待己宽、对人严。

                              补充:书中提到的独四旅在晋西北整顿纪律时唯一一例的枪毙是因为俘虏过来的解放战士强奸妇女。

                              • 家园 跑到商店不给钱也不打借条拿走商品不叫抢?

                                哪怕放到今天这也是不折不扣的抢劫,今天还可以有摄像头找警察局法院找,战乱年代老板的损失怎么补偿?对于带枪的这些人事后老板即使知道敢去要钱?还是干部的他这种示范作用很恶劣。三大纪律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着玩的?三天前中央刚重新发布了最新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最早得知中央指示的那波人,他自己要撞枪口当典型能怪谁?

                          • 家园 你没看背景?

                            之前军纪都下滑到调戏妇女了,如果连身边的警卫都不能遵守军纪可以轻饶,那远离总部的其他纵队军纪怎么管好?历来首长身边的人最难执法,总部的警卫拿粉条罚酒三杯,纵队师旅团的警卫就可能干更严重的事情,一旦闹出人命即使枪毙当事者人命能挽回么?到时候白军拿这抹黑tg的时候又怎么洗?这是在给下面纵队画执法标杆。在还乡团小保队一次次血腥清洗下,充满疑虑的民众对tg都不敢公开支援,知道为什么店铺没人么,就是因为老板害怕军队逃到山上的。赵桂良偷拿东西的行为不仅刘邓看见了,其它还没逃走的镇民也看见了。说他不该死,身为干部的他拿东西的时候军纪在哪里?既不放钱也不打借条不就是心存侥幸么?

                      • 家园 是指英国人招警察,据说一直到朝鲜战争前,还有人去。

                        之后镇反,国门就关上了。

                        上海的永安商店才被断绝了国外商品供应。

                        香港特殊地位确立。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我军早年的政委大多军事干部出身

              别说是罗帅是军政都很强的人才,就是杨成武这样长期当政委,在军事上也能独当一面。这一点跟苏俄红军起家时的政委有很大的不同。

              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主要还是自身经济发展引发的连锁反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只是在推波助澜。不过军队也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8.19时军队的政治思想力量已经瓦解,格拉乔夫、列别德这群人公开站在改革派一边,国防部长阿赫罗梅耶夫指挥不了手下的部队,最后只有自杀了事。

              苏联一长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军事利益集团坐大。苏联军队通过国防部进行的直接控制和管理,而我国的国防部只是一个虚职。当年彭总当国防部长时国防部有权力扩大的趋势,引发高层警惕,这是彭总1959年被批判的背景原因之一。

              苏共缺乏一个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机构对军队进行直接管理。之前内战延续下来的共革军委后来解散,肃反后斯大林直接控制军队。斯大林之后朱可夫成为推动赫鲁晓夫连续执政的关键力量。之后的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格列奇科和乌斯基诺夫在党内都有很大的发言权。军事利益集团坐大也使苏联经济出现畸形发展。

              所以说,现在半岛北部那位,把“先军政治”删除,也是非常需要勇气和政治技巧的。

              • 家园 美国现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军事利益集团坐大

                当然,主要体现在军工利益集团,军队的人事任免大统领和参议院还是有发言权的。

                即使这样,军工利益一体化也是愈演愈烈,尾大不掉。

              • 家园 挑个刺

                苏联解体时国防部长是亚佐夫元帅,阿赫罗梅耶夫曾任总参谋长,不是国防部长。

                • 家园 谢谢指出,确实当时的国防部长是亚佐夫

                  我弄错了。

                  亚佐夫当初据说是以拍戈尔巴乔夫的马屁得以上位,个人能力和水平很一般。现在混成了最后一名还活着的苏联元帅,也不知道他心里会怎么想?

              • 家园 有道理!

                打天下的时候,军功集团出生入死,功绩彪炳,容易占据有利的高位。坐天下时候,利用地位权势为自己争利益在所难免,如何平衡的确极考验政治能力,最好就是开国者用自身的威望为后人留下一个相对平衡的环境。

                好的例子有“杯酒释兵权”,坏的有 朱棣的“清君侧”。

                半岛那位不好办,外部军事压力太大,弱小的国家缺乏回旋余地,一招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