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啥时亡天下? -- 胡里糊涂

共:💬189 🌺978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主要是利益

          翻译好一本书,评职称抵得上两篇通信作者nature article,立马掀起翻译高潮。现在翻译的好不好也就是几千块钱的事,博士生都懒得花时间,何况教授。

        • 家园 汉语很强大,不习惯音译

          我上大学时,到处都叫因特网,现在已经听不到了,都叫互联网。

          日本就不一样,还专门搞出片假名,有时水平低点,将英语翻译成日语,一堆片假名,没人看得懂。

          原生文明的强大不是次生文明能比的。

          对人名的音译很好玩,比如希拉里,台湾译为喜来莉,咋一听,还以为是位风尘女子。

          通宝推:唐家山,
        • 家园 学术界翻译,很多是乱来

          什么秩-零化度,主理想环,这根本不是中文的感觉,佶屈聱牙,学生当然不爱学。

          线性代数大部分名词还是可以 “顾名思义” 的,哪怕 “行列式” 这种也有历史渊源可循,教育部应该抓一抓这个教材翻译的事。

          等等,教育部 ... ,算了,我什么也没说。

            • 家园 毛昆仑、桑卒
                • 家园 感觉是思维走岔了

                  理科生翻这些,第一时间回去翻专有名词表,

                  常凯申那篇翻译几乎没这个概念,真是奇怪了

                  以前历史哲学翻译也都有专有名词表啊

                  • 家园 大部分文科老师非常差劲

                    大学时,虽然学的是工科,但也有毛概,革命史等课。上课时老师有意无意地变成了袁腾飞,被我辩得哑口无言。

                    悲剧的是,期末时,老师判我毛概不及格,补考。

                    他妈妈的生殖器,这素质,能教出什么玩意!

        • 家园 关于语言问题的一些想法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

          名可名也,非常名也。

          ——《道德经·第一章》

          目前为止个人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是,它与《易经》、《道德经》一样:

          既是世界观——对物质世界的抽象认识,易者,道也;

          又是认识论——对认识世界方法的抽象,卦者,名也;

          也是方法论——对改造世界方法的抽象,爻者,德也;

          是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也即:

          作为世界观,它告诉我们世界是在对立统一中不断运动的、变化的。

          作为认识论,它告诉我们应该采用“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相似中把握差异”的方法在实践中进行观察,从而能够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在事物的运动中获取感性认识,经过区分、对比、归纳、演绎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后再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接近客观真理。

          作为方法论,它告诉我们在实践中应该采用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来认识事物,从而正确地抓住事物与外部诸要素之间的主要矛盾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逐步地由量变引发质变,最终按照不断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路线来促进事物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不断发展。

          如果说改造世界是我们取得认识的最终来源和最终目的,认识世界就是我们不断完善世界观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自觉改造世界的起点。

          而在这个过程中,名(或者说语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事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名”,是我们区分事物、认识事物的结果,同时也是新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概念不断地被扩展、细化,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不断地得到深化,通过结合实践我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不断地得到强化,这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创新能力的根本来源。

          关于这一点,计算机领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研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ntology_componen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ntology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8514

          其中一项最广为人知的成果就是面向对象编程。

          个人认为,系统地、全面地进行这项工作,并把它与各类信息库、信息采集系统、人工智能、DMS等等系统联合起来并按权限开放出来,实质上就是“活着的、存在的、客观的、可触碰的、可进化的”唯物辩证法!就是现代版的《连山》《归藏》《周易》!这个连同国家重点项目级别支持的国标开源协议和由此构建的一系列中文开源项目,就是新时代的两弹一星!就是新时代的甲骨文!就是通向共产主义的一条康庄大道!

          只有完备地完成这个任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科研工作,中国这个无神论国家,才能系统性地输出自己的规范和价值观,进而真正构建起自己的理论话语权。

          但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辩证思维诞生的国度,在我们这个理论上把唯物辩证法作为官方基本哲学理念的国度,到现在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能上升到国家重点项目的层面(至少我没有了解到)。

          人微言轻,无以上达天听。痛哉!惜哉!悲哉!叹哉!

      • 家园 数学用英文教材感觉问题不大

        国内教材编写还是不尽如人意。就像国内参加自由开源软件开发的人不多。毕竟还在讨生活,衣食无忧才能把它编得尽善尽美。

        中文在教材、网络知识库上比较落后,而且差距与英文很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1180559/?p=2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113179

        • 家园 似乎这问题应该从政治的角度考虑

          一门课用英文教科书,整个数学专业都可以用,物理,化学,医学,经济,金融,世界历史,。。。更应该用英文,那就俗话说国将不国了。

          教科书写得不好,不难改进,没必要改成外语。美国教科书好,不过是发展很强大而已,学术市场和商业市场都强大,很大的蛋糕。

          另一个角度,教科书写的好,对学习质量未必是优点,服务太好,学生难成材。俺还是那个例子,学中文的来美国能改专业做IT,这份强大值得保持,当然,将折磨学生当成追求不应该,但一味追求服务好学生也是有害的。

        • 家园 拿来主义,深表赞同

          美国的教材入门很浅,但是重视逻辑推理,一步步循序渐进,比国内的教材好得太多。

    • 家园 啥时,美国狗带之后,这对夫妻啊要学梁祝化牒

      中国这么多年没有GO DIE,就是因为生于忧患,等太平了会死于安乐。

      看看同林鸟美国,90年代战胜苏联,一超独霸,这才过了十七年,二十年不到就找不到北,差点狗带,撑到二十八年后的现在也快挂了。

      美挂之后,中国会在一片捧杀声中迷失自我,不久跟着挂了,这结局就跟梁祝化牒一样。(呸呸呸)

      在此祝愿美利奸长命百岁(2091+),中国跟着福泽绵长。

      • 家园 不会。

        就算是美国狗带了,中国直接面临人口老化局面。一大堆问题直接铺面而来。没机会迷失自我吧。

        • 家园 会的,中国最怕的就是顺境,看中国某些“精英”们的嘴脸,

          百分之一万会迷失自我,私心太重,没有外来压力,国内的问题在其眼里都不是问题,甚至说其就是问题制造者,逮到时机自会放飞自我,各种NO ZUO NO DIE,表现得比美国的ZUO DIE(作死)还迫不及待,还饥渴难耐,还争先恐后,拦都拦不住。还不说与国外眉来眼去,心领神会,里通外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