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杨安泽的总统之路 -- 心的方向

共:💬56 🌺18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杨安泽的总统之路

    杨安泽,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初选候选人。与众不同的是,他倡导推行成年人的无条件基本收入,也就是说向每个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提供每月1000美元的自由红利。

    其它方面,我们对其知之不多,按照他自己的解嘲:在美国他一直活在边缘人的感受中。不过,他站出来,要竞选的是美国总统,很多琐碎的个人细节,可以被善意地过滤掉。我们更关注他对美国的观察、诊断和给出了什么样的治疗方案。

    在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当中,杨安泽的民调一直不温不火。几轮辩论下来,他倒是亦步亦趋,没有掉队。

    我们基本可以断言:下一届美国的总统就是杨安泽,这个台湾移民的二代。对比拜登、桑德斯或者是沃伦,很明显,在很多人眼里,他更像是走过场的陪衬。他怎么会成为未来的美国总统?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这很荒谬。

    由何人担任美国总统,是个综合性的考量。唯一不变的宗旨,就是维护美国的利益,实现美国的战略意图。一个国家战略的制定,是基于这个国家所面对的国际和国内的现状。因此,我们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最近十几年的美国。

    奥巴马时代,美国试图纠集小跟班,组建TPP和TIPP,对中国实施全面围堵。

    川普执政下,中东基本盘堪忧;恶意敲诈南韩、日本和北约中的传统盟友;在非洲存在感明显不足;南美后院也不断失火,这都说明,美国精气不足了。

    退群不断;变相休克WTO;联合国欠费;输出以损害对手战略资源为目标的颜色革命,等等,不过是疗伤阶段,守中有攻,损耗对方的战略资源。

    川普关税战的三板斧过后,没有击倒大小对手,却暴露了美国的虚弱。同时,其引导的制造业回归,受多种因素制约,貌似并不可行。

    既然无法通过对外的巧取豪夺来获得实质性的营养大补;那么,回头挖掘内部潜力,对于美国而言,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选择。

    同时,帝国已经暴露的外强中干,不可久示于人,必须粉饰!有人看清真相,这不可怕;让更多地人继续相信美国还是最优股,这才是至关重要。

    对比其他候选人只能在口头上喊喊的杀富济贫,对比川普那遥遥无期的制造业回归,杨安泽给美国人展现了一幅更迷人的画卷和且更具欺骗性的逻辑:利用美国尚未彻底衰落的综合影响力,动用美国尚且厚实的战略储备,边疗伤边虚张大旗。名曰人性革命,实则是暗度陈仓。一箭而双雕,这个年轻人,出手不凡!

    1000美元的自由红利,真的是用来应对自动化和智能化将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很明显,这种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未必是如此迫在眉睫,醉翁之意明显不在酒。

    我们不得不怀疑:杨安泽这个政治素人,或许已被精心包装了。他的出现,是偶然中的必然,他或许不是一个普通的备胎。因此,在明年的大选中,他很可能会大概率地击败川普,问鼎白宫。

    一旦杨安泽当选,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多过去我们鲜有考量的影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做一些前瞻性的分析,来看看这个奥巴马看重的总统全球企业家大使,是如何为美国未来的百年之路重新定向。

    为了论证这个判断,我们不妨先看一段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黄奇帆对美国国债危机的一个推演:再过5年,到2023年,美国政府债务总量有可能超过30万亿美元,再加上美国州政府、市县政府等地方政府债,债务占GDP比重将达到150%左右。届时,美国政府的全年税收收入,全部用来清偿利息和到期债务还不够。

    无独有偶,最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这个美国经济真正的当家人,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政府债务扩张之路不可持续。

    黄奇帆推演和鲍威尔的隐忧,都表明:国债阴影下,美国经济问题不小。也就是说,如果美国经济运营的数学模型不做出重大改变,那么无论谁出任下一任美国总统,经济危机的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

    奥巴马的经贸联盟和川普的贸易战,都没有使美国摆脱困境。而这个杨安泽,他好像给出了完美的解题思路。

    他在竞选中的标志性符号,MATH,即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一语双关,他要调整美国经济的数学模型!他要让险象环生的美国经济平稳地软着陆。

    杨安泽为美国经济解困的方案,一个核心的不同,就是重新定义经济统计的计算方法,GDP模式可能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杨安泽认为,“讽刺的是,美国用GDP衡量经济的状况,好像一个考试的比分一样,但是这个分数完全不能用来衡量美国有多么成功和优秀。我们需要用个人发展来衡量美国,而不是用GDP。”

    关于这一点,已经有人在前面探路了,这个人就是印度总理莫迪。他引入了一些过去不太被重视的非主流经济指标参与到经济的统计中,让印度经济的外表,在需要的时候,好看了许多。美国,也需要如此的障眼法。

    对比莫迪赤裸裸地虚荣,杨安泽对人性尊重的理念,加上1000美元的胡萝卜,这才是让这个时代着迷的心灵鸡汤。

    资本主义,特征就是以金钱为崇拜物的拜物教。没有钱,普通人是不容易找到尊严。因此,要实现人性至上,首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金钱额度。玩人生游戏嘛,最好是按月足额充值的。

    要给大家的荷包充值,杨安泽得有充分的理由。

    杨安泽认为,像他的妻子,为家庭付出那么多,按照现行的GDP算法,她对社会的贡献是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元素,在家庭中的贡献也是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如果性交易和大麻都被认为是对经济有所贡献,那么,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付出,如何可以被长期地排斥在经济统计之外?既然也是一种社会贡献,那么为什么不该给予某种肯定或奖励?

    普通大众分享到自由红利,会不会保证美国经济的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答案是肯定的。

    富人阶层,每年的家庭支出相对而言是稳定的。而且,他们还有各种合理的避税技巧。所以,要从富人这群铁公鸡身上拔毛来润滑经济,难度很大。

    而普通人群,就不一样。他们有消费的冲动和欲望。他们的人生,有太多的未经历和未尝试。房产,游艇,豪车,甚至是畅游世界,等等的消费,都会实实在在地拉动美国的经济。

    其实,美国的国债本身,从来就不是问题,这仅仅是发行美元的一种机制。美国政府的收入付不起国债的利息,这才是问题。只要政府的税收大幅增加,那么,美国经济的大戏就可以无限制地唱下去,而不关乎国债数量的多寡。

    流动的货币才可能产生税收;进而带动的是生产,物料的采购,工资的支付,等等,如此环环相扣,税收就不断累积。税收有了,就可以对老旧的基础设施进行修缮,可以进一步拉动经济。

    所以,要增加税收,关键在于穷人手里有多少钱,而不是富人阶层的账户里躺着多少钱。

    1000元的自由红利,会不会让美国人突然有了储蓄的冲动而放弃消费?不会的,一个天天透支信用卡的群体,一个习惯于让工资“周光”的群体,他们的人生有太多的梦想正在等待着可自由支配的Money来实现。

    因此,对比羞答答地通过提高最低时薪来扩大经济总量和增加政府税收的做法,杨安泽的自由红利对经济的贡献才能让国债危机的解决看到曙光。

    如此,黄奇帆主任所预言的2023年美国国债危机,很可能,就这么轻易地被顺延和推迟了。

    杨安泽的天才之处是,挖掘了在家庭中的付出,这个长期被社会有目的忽视的财富点。由国家以自由红利的名义奖励公民在家庭中的付出,进而带动消费来增加政府的税收。最终,缓解了国债和利息支付之间的不协调。

    同时,由此而倡导的人性至上,将使有点憔悴的自由女神再一次容光焕发,对于美国围城之外的吃瓜群众,将重新形成致命的吸引力。美国,一直需要这种被膜拜的矫情。

    杨安泽的自由红利,其实还有一个更美国化,更动听的名字:全民的中产化。

    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会有人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解放出来。随后,这些人要么从事第三产业,要么晋升到中产阶层,或者演变成知识精英。

    中产阶层和知识精英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蓄水池。中产阶级有型有范的生活模式,对于资本主义推崇的物质和金钱崇拜,一直起着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社会财富的增加,是渐进的。当财富的总量不多的时候,中产的队伍就是小众的。当社会财富足够丰富的时候,全民中产,也是合乎逻辑的。

    杨安泽的自由红利,就是把中产的概念全民化,把中产的门槛降低了,摆脱职业的限制,让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必跨越而升堂入殿。

    他认为,“传统职业模式有缺陷,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拿着固定的薪水,即使长时间的工作让人身心俱疲,也不敢轻易辞工;因为外面的失业者正排着队,试图用更优惠的方式贩卖自己的劳动力。”。有了自由红利作为缓冲,职业给人的禁锢,就消除了。稳定的生活来源,人人都可以初步地感受中产的滋味。

    更有甚者,“底特律,克利夫兰这样的城市正在死去,大部分的美国正在死去,被毒品和贫穷包围。我要主动去这些地方创造工作,拯救美国人。”

    死去的城市,就代表这个城市承载的财富群在消失。挽救已经、正在和即将死去的财富,这本身是符合资本主义积累财富的准则。杨安泽将如何挽救财富消失的危局?他要如何创造新工作?很简单:家 + 生活!

    把家安在那些正在死去的城市,在那里生活,这就是工作!生活唯一的忧虑:经济来源已经都安排妥当,按月发放,你还有拒绝的理由吗?

    我们的国家在这些方面,也开始显露隐忧:房子在未来的不久就要空出不小的一部分。预感到山雨欲来,我们的大中型城市纷纷展开了人才争夺战。这种和房地产挂钩的人才争夺战,不过是牺牲小城市、农村或者边远地区的价值相对较低的不动产,来保住我们财富的大盘。因此,如果没有未雨绸缪的应对策略,我们将很难做到独善其身。

    在一个独立的社会体系中,收入差别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怎么可能做到全民享受中产待遇?这个疑问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美国是处在全球经济金字塔的顶端,他具备窃取外部资源来实现本国国民的全民中产化。相比川普倡导的美国优先,杨安泽的MATH更有欺骗性。

    如果美国实现了全民中产化,将重新稳固其在全球价值观体系中的领袖地位。看看杨安泽是如何煽情描述他的人性至上的价值观下美国人的美好生活:这将使所有美国人都能付得起账单,进行自我教育,创业,更有创造力,保持健康,重新就业,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照顾所爱的人,并对未来真正有所贡献。人应该比钱更重要;人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是每个人,而不是每一美元;市场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我们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

    他甚至批判:在今天,美国的一切都以金钱为中心:我们的学校、医院、媒体甚至是政府。这就是我们不再相信体制的原因。我们需要让国家再次为我们服务,而不是相反。我们应当将自己看做是这个民主体制的主人和股东,而不是巨型机器上的一颗铆钉。

    哪里像是一个在资本主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这明明是真金十足的共产主义思想。要知道,美国是私有制社会,你让每个公民陶醉在自己是主人和股东的感受中,这多少有点滑稽,但是,这是一个事实!美国表面上基本消除了脑体差别,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所以,美国是有资本,让杨安泽这么忘情地忽悠。

    洗脑,是一个社会必需的安定剂!每人每月1000元,对于美国人而言,或许会觉得:这要比5G更实惠。

    最近,美国国务卿彭佩奥都开始到处宣扬群众路线了,这是未来美国要倡导的人性至上的政治版。听着外交部发言人批评他满嘴的火车,我们或许觉得这实在是个大笑话。可是,这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信号:美国,要开始走群众路线了。

    杨安泽和彭佩奥,一个人性至上,一个群众路线,本质上是在一个鼻孔出气了!驴象居然放弃党派的分歧终于联袂了。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陶醉美国民众,来洗脑全世界的吃瓜群众。

    我们统战全球资本,最终要实现代表资本的“人”和无产者“民”的共命运。对于“资本”貌似“偏爱”了,我们的“民”必然会继续感受到被“冷落”。美国的政客们,居然在毛主席逝世43年后,成为他老人家隔代的弟子,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了。你看,对于我们的山东号,他们也酸溜溜地称之为:纸老虎。

    我们必须警惕美国群众路线的走法,一旦把美元的锚定不再是石油,而是全球吃瓜群众呢?我们该怎么应对?Libra不就是一个跃跃欲试的企图?

    很多第三世界国家还在为解决温饱而忙碌,甚至我们自己也在忙着精准扶贫。这个杨安泽试图要让美国社会飘进3.0时代。对比川普和奥巴马的无能为力,杨安泽好像可以让美国摇身一变,继续盘踞在全球价值链的顶端。

    杨安泽的理想是如此饱满,但,这只是账面上的可能。美国社会中隐形壁垒众多,变相抬高了社会成本。各种利益错综交织在一起,对于任何决策,很难形成最终的执行力。即便付诸于行动,以一地鸡毛收场,也是有可能的。

    美国的优势,重仓在科学领域。在这个领域,美国已经被我们追的气喘吁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施全民中产,美国的有识之士最为忧虑的是:会不会让全体国民饱食终日、游手好闲、碌碌无为而不思进取?

    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顶端,中国则处在全球产业链的核心,中国不是没有实现全民中产的可能。未来的中美竞争,是全方位的,也包括幸福指数之争。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预测,中国在精确扶贫的基础上,未来五到十年,很可能出台某种简版的、定位于局部的类中产化的政策。甚至说,一旦可行,全民中产化,最终全面的落实,我们或许会早于美国。

    如今,我们不但有5G的领先,还有区块链的总动员。撇开科技层面,我们中国还有独特的文化自信。如果给出国民更大的自由度,加以妥善引导,让国民对幸福和生命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可笑的保健品和南辕北辙式的养生,或许,文化的复兴和光大,是必然事件。那么,实现幸福指数爆棚的全民中产化,或许更有理由在中国实现,这才是未来中国的标配之一。

    对于杨安泽的解读,就到这里吧。或许解读本身,已经超出了杨安泽本人对自己竞选理念的理解。我们也不清楚,杨安泽给美国指出的这条铺满鲜花的道路下,会不会有不可测的陷阱。

    我们只是把这种解读看成是学习他山之玉的过程。让我们能不断吸收各种先进的理念,来更加主动地优化自己的发展目标。

    只要我们的发展模式保持着生机和活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么,中国的未来,没有理由不美好。

    • 家园 他选不上的。看看传统媒体故意忽略他就知道了。

      各大媒体故意不显示他,仿佛不存在一样。

      其实他的政策倒是很有新意的。咱们听“供给侧”改革听多了,他倒相反,弄得是“需求侧”改革。

      美国因为体制原因,富人收不上税,贫富差距太大。结果导致中产阶级消亡,富有阶层特别有钱,穷人阶级又越来越多。富人再有钱,也不可能一天穿一万件衣服吃一万个牛排吧?而穷人又消费不起。所以导致了有效需求萎缩,经济增长乏力。说白了,美国社会有向印度那样一亿人加十几亿牲畜的结构发展的趋势。这也是明朝末年的趋势。

      其他政客都是在琢磨怎么从富人多收税,然后转移支付给穷人。但是这是注定不可能的。富人比政府有更大的能量,可以雇律师会计师,可以收买议员。再不济,富人可以把钱转跑。

      而现代社会与明朝的区别在于,明朝的货币是白银,硬通货,而现代社会是法币,印出来的钱。所以这个需求侧改革,其实就是滥发货币,以求稀释富人手里的财富。富人不愿意多掏钱出来,那么就所有人都发1000元,其实变相的稀释了富人手中的财富。通过财富密集度的不对等,用通胀收税。所以估计还会配套出一系列资产有关的管制和税收。因为通胀下资产是一起升值的,而富人远比穷人的资产多。

      这个想法倒是很有创意。当然能不能成功,不太明朗。需求侧改革的这帮人,指望的是有效需求增长后,经济总量大幅上升,经济增量红利最后超过改革的成本,用改革红利来支付改革的代价。但这个最后要靠现实结果来检验,不是空想就能决定。

      实践才是检验这个老美摸石头过河改革想法的唯一标准。不过目前看来富人阶级比较害怕这个实验。相比起沃伦和桑德斯收富人税的政策,杨安泽的这个需求侧改革的真实逻辑更隐蔽,更有可能忽悠普通美国大众。每个人无论穷富都发一千块钱,如果富人还跳出来宣传反对,反而会让大众更加厌恶富人阶级,觉得他们连所有人一个月拿区区一千块不用他们掏腰包的钱都反对,很容易挑逗成阶级斗争。这个政策让富人阶级完全无法下嘴,像个刺猬一样,实际上很让他们扎心。

      所以目前各大传统媒体都是一股脑的忽略杨安泽,经常“技术性失误”的把他的名字从排行榜上“不小心漏掉”。杨的选战基本上都是靠网络,和年轻人之间互相传播。

    • 家园 美国总统现在是跛脚的

      最多只能做两任(中间还要拼选战)。当年罗斯福可是做了4任,一直做到死。现在美国总统要搞出罗斯福新政那样的改革比以前难得多了。

      习主席去掉了国家主席的任期。

    • 家园 就从绿卡这个点谈谈我的看法

      所谓的吸引人才,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能为这些人才提供工作。

      当前的老美,科研经费的规模在缩小,制造业在萎缩,还能为人才提供工作吗?再优秀的人才,没有工作,是不是得跑路?

      至于老美大踏步一路飞奔的法律等行业,中国培养了多少,一个不拉地都打包奉送过去,咱也不心疼,甚至会敲锣打鼓举行欢送仪式。

      所谓的人才黑洞,不是发绿卡就能形成的,得有壮大的产业。比如,土木工程的人才,不留在中国反而跑到西方去,纯属脑子有病。

      • 家园 这个是属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的确,吸引人才需要有工作给人才。但是不吸引人才又哪里会有创新的工作?美国当年几次移民潮都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劳动力缺口。例如修建铁路需要大量人力,开发西部也需要大量人力。但是这些都是在国策范围内的东西了。

        反过来说,并不是经济发展了你就能吸引到真正的人才。美国能抢先搞出原子弹可不是因为美国经济好吸引了人才,而是因为纳粹搞种族主义把人才都给迫害到美国去了。即使如此,纳粹仍然保留在各类技术方面的优势,弄得二战后美国和苏联要抢纳粹的人才。

        所以,人才需要引进,更需要自己培养。引进的人才可以解一时之急,自己培养的人才才是千秋大计。

      • 家园 此言大善。反面典型就是加麻大

        搞了那么多技术移民,结果去了又没有就业吸纳。这些人除了少数,很多又回流回国,外流去美国,或者从事非专业工作糊口……

    • 家园 画饼充饥

      【把每个人在家庭中的贡献纳入GDP,不是荒诞的。由此,美国经济的总量将被极大的放大,美元的增发,就是顺理成章了。】

    • 家园 做为海华我也认为杨成功机会不大

      倒不是如楼下有人说的他是华裔的缘故,但是有一定关系。

      杨的政治光谱基本上是三德子的那一系,即西方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作为解决资本主义财富集中这个自然趋势,社会主义再一次被拿出来做为工具,这是不奇怪的,在美国两岸的圈子中有这样的呼声,各种改革资本主义的沙龙讨论如火如荼有几年了,一个重要契机就是谁都看到了近年以来金融膨胀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快走不下去了。

      社会主义做为一个补充,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并不陌生。而且多多少少这几十年都在发生。但是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个问题两个面,一金融经济如何走下去的问题,二如果金融经济走不下去,总量下降怎么办的问题。

      前一个问题又依赖于两者,一是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把金融经济进一步放大到世界上还没有融入金融游戏圈的地区。前者是个小步快跑的过程,从十年二十年跨度上看,西方生产效率有大幅提高,比如数据产业,可见未来也不会停下来,但是解决不了分配的问题,尤其美国这样的国家缺乏西欧那样的保底系统,因此生产效率的提高除了财富进一步集中外,解决不了资本主义社会那些固有问题,这是杨这些社会主义呼声的来源。

      后者可以把金融经济进一步扩大,比如贸易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当然中国本土金融债务也是问题重重,美国是玩不下去,中国是面临爆仓,因此开放中国金融市场,跟着美犹一起玩大的,是个双赢的事情,这点上中南海倒是有共识,想不通的是爱国P民们,不过然并卵。至于这个有没有可能解决美国的问题,恐怕也不成,但是很可能延迟世界金融危机,至少目前模式可以继续下去几年直到有其他办法出现,当然醉不成还可以打仗,不过现在谁都想避免走那条路,打也是在经济落后地区打。至于这个过程中是否把中国玩残,还是把美国玩残,那就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了。

      杨的吸引点其实倒是走到与川普竞选政策的同一个方向上,就是解决眼前的危机。也就是第二个方面,在总量下降,目前模式玩不下去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美国P民翻盘推动大变革。不要忘了,美国是一个反叛民族,美国的建国就是从殖民地反叛开始的。如果说中国是一个有着陈吴揭竿而起做皇上的传统的国家,美国二百历史的来历就是陈吴缔造的,而且不同于中国陈吴上台后就搞复辟,自己当皇上背叛革命, 美国陈吴革命的结果是直到今天人人都可以配枪,雷打不动。对,美国的红脖与枪支协会才是美国的脊梁,只要这个势力一直占优势,其对谁当总统的影响永远是绝对性的。

      那么就很容易理解杨/三德子与川普的竞选纲领造成的不同结局了。美国社会主义在思想沙龙中是纯理论化的,但是杨拿出来当作社会实践,一定要有它的市场。美国民主党的一个票仓一直是抓低端P民,从产业工人,到少数族裔,黑人,到今天的拉丁裔为主,是跟随了一个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有人从低端进入中产,或进入小企业主的过程,因此民主党的策略一直在改变成为今天一个依赖移民(合法与非法)为重要票源的党派。所以杨与三德子的着眼点一直是寻找陷与经济困境的族群。

      三德子的最大支持群体是千禧年一代,杨的支持者应该是在拉丁裔身上。不过一个很搞笑的效果出现是,杨的接受者反而大量出现在红脖蓝领中,甚至有人说他是白人至上的同情者,他自己也很尴尬的撇清,这个大概是他始料未及的。杨与川普的殊途同归实际上说明的是,美国低端P民中需要救济的,今天已经得到他们所要的,而没有分到经济大饼的红脖们要的不是救济,而是尊严,就是回到中产的身份上,这也是杨的竞选纲领得到更多红脖包括黑人认同的根本原因,而杨本身并不避讳这一点,他明确宣扬的就是这条,比如他老婆的奉献等。而这些都不是现在领着福利的拉丁移民们所真正关心的。

      当然川普走的是传统道路,就是跳动民族主义情绪,把矛头对外,包括外来移民与外国产业工人,这都是旧调重弹,不过不缺成功范例,而且路径依赖可靠性很强,符合思维简单的人的本能反应。不过这就是政治的本来面目,就是由高智商给低智商指明道路,像杨那样的MATH提法,本来就不符合人的天性,因此政治上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只能做为顶端设计方案,就是有权力之后才可能实践的,依靠P民觉醒自发支持,在西北欧,日本这样的族群封闭社会,智商基数有一定保证的条件下有可能,在美国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没有可能从下到上去翻盘。

      据我观察,只要美国枪支协会为代表的红脖主体没有把宝压在杨身上,同时拉丁裔也没有对杨发生兴趣,杨的前景终归是昙花一现。一个有关杨华裔身份的着眼点是,美国拉丁裔稳步在政坛发展,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低调面目不清的样子,因为在多族裔的美国政坛,除了传统白人系统外,各家少数族裔的派系之间竞争更激烈,因此华裔政治人物从票源上来说,很难真正得到其他少数族裔的接受,不论是黑人还是拉丁人。而华裔亚裔的绝对人数少决定了杨只能走入白人派系中去扩展自己的票仓,这也是杨今天有一定声望的基础,是他发展红脖群体的结果。

      但是一个依赖红脖的民主党竞选人,本身又是少数族裔中的少数派,这样的一个混搭在美国政坛的崛起,除了说明美国选民的绝望之外,即使我这样对美国活力抱有无限崇拜的海华,也没有这个信心对其翻江倒海的机会看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