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70年数据的简单分析 -- 泉畔人家

共:💬177 🌺1259 🌵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应该是年轻人

        没饿过肚子。

        不知道什么叫吃苦。

        估计996就觉得天昏地暗了。

        不要以为大家都一样了就不叫牺牲了。更何况前三十年也不是大家都一样。不信你可以看看当年林办的所在地毛家湾一号。后来这地方给中央文献做办公室,今天拆假山,后天拆游泳池,就这样同样的地方,解决3百人办公还盖了4栋家属楼。当年17年没涨过工资,大学毕业56,一般工人36,这种差距一点不比今天小。

        老毛个人生活比较简朴,但是全国各省给他修一号楼,每个省都修,湖南还不止一个。他批评谁了?

        当年还有一个说法是帝国主义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不是要通过人民日报研究历史吗?可以检索一下前三十年的人民日报。等79年打开国门,派留学生出国,发现这就是一个笑话。当时有机会出国的人,出去吃方便面,用每天50美元的出国补贴回来到换外汇券到友谊商店买彩电冰箱。

        苦日子,不是说出来的,不是说苦就苦,说不苦就不苦的,是中国人一点点熬出来的。

        • 家园 当年差距一点不比今天小?你会算帐吗?

          五六十年代工人平均月工资四五十元,毛泽东月工资四百来元,而作为收入最高部分的所谓三名三高人士,名演员资本家们的收入是每月几百元上千元,甚至有如”已故作家程乃珊。她的家庭并不是刘鸿生家族那样的大资本家,但是她的祖父程慕灏是南京西路花园公寓(此建筑现仍在)的股东,公私合营以后每年的定息是三万两千元“的天文数字。

          可以看到,即使如程乃珊家庭这样年入三万两千元的天文数字,也就相当于毛泽东时代工人年收入(五六百元之间)的五六十倍,这叫”差距不比今天小“?你把帐算给我听听?

        • 家园 中国经济建设已经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该跟上了

          有点杂,想到哪说到哪

          1,先说牺牲。工农业剪刀差,农民勒紧裤腰带多少年了(毛时代让农民进政治局、人大,就算苦农民也没什么话说。现在的反哺农村、先富带后富哪样出成果了,连脱贫都要提到攻坚战的高度了)。光荣下岗,让曾经的全民所有制工人和集体所有制工人创造的财富,早都飞到某些个人的腰包了(看到定语所有制了吗,企业所有权工人有没有份?)。硕果仅存的央企现在也是党产了(国退民进、混合所有制等等,连这个党产都差点给分了)。刚过去的这一波神操作供给侧改革、大拆大建安置房,让居民存款余额减少多少?

          2,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有问题?周边都是边界纠纷、藩属国历史问题。西方是八国联军、抗日战争等人家从来就没瞧起过。

          曾经的全体中国人勒紧肚皮,放下面子,吃别人不敢吃的苦,在共产党带领下,硬是在群敌环伺,及一片鄙夷声中挣到钱了,现在老百姓也敢大规模出国旅游了,亲眼看到一个个想象中的人间天堂是什么样了。甚至还觉得不过如此。

          可国际上有谁心向往之?在国际上的威望有变化吗?还是有点变化,不如以前了。学伴、留学生奖学金等等涉外问题,群情共愤是因为什么,屈辱啊,什么国家的人在咱这都得当座上宾,可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来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的一个评级标准是有多少留学生,逼着大学想尽办法招生才闹出的这事。

          3,国内的问题,年轻人还有谁会愿意做一个劳动者?都是被逼无奈,连认命的比例都不多了,无论是从长远发展还是治安上说,这都应该算一个大隐患的。国际上,各种理由都可以说,但是主要还应该是没有一个能自圆其说同时让别人信服的理论做纲领,无法据理力争造成的。

          4、国际国内都需要大力搞精神文明建设了。国内,香港做为一个实验田,应该警醒很多人了。国外,理想中的美国衰落后出现的真空,没有一个让人心服口服满心向往的理论做基础,再大的真空也和你没关系

          5,初心和使命,整顿吏治,都做的风风火火,可以说初见成效了。但是总感觉还是少点什么,还是有点虚。为人民服务这个论题又太大了,再大力提也不会有成效。

        • 家园 差距一点不比今天小,你是认真的吗

          邓家腰缠十万亿,而996的人加上掏空六个钱包背一屁股房贷都已经是幸运的了

        • 家园 你这叫胡说八道了

          当年一个单位内收入能差几十倍?现在一个单位内收入差几十倍见怪不怪。这叫做当年和现在差距一样大?当年工人的收入可以比厂长高,现在可能吗?这叫做当年和现在一样差距大?当年工人干部都一起排队分房,现在领导干部住别墅,一线劳务工租城中村,这叫做当年和现在一样差距大?

          当年各省盖一号楼,是各省领导干部给自己享用的吧!毛主席能答应这种事?各省打着为毛主席的旗号给自己弄好处的事还少了?毛主席能一一管的过来?

          当年确实不是绝对平等,但当年劳动人民地位高心气高,充满主人翁精神,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不是任何人能污蔑的。现在劳动人民有当年的地位?而且毛主席时代,所有的政策出发点都是缩小差距缩小差别,提高工人农民的地位。不像邓氏改开党,各级领导干部公然把“拉开收入差距、搞末位淘汰”挂在嘴边,这是共产党干部应该讲的话吗?活脱脱资本家嘴脸呐。

          • 家园 当年谁敢住一号楼?

            有实例吗?

            不怕掉乌纱帽吗?

            • 家园 什么叫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想不到你这样的人,也会认为毛为自己造行宫。都是好处自己享受了,最后往毛头上一推。

              毛不怕粉身碎骨,跌下神坛,他的成就摆在那儿,乱邦一堆宵小拼命黑,也不能掩盖老人家的光辉。

              河里史文恭论毛泽东,尤为不堪,这位教头引以为傲的父辈们就是教导他们长大去舔别人裤裆吗?文以载道,诗词明心,史文恭之流写出这样垃圾文的是在给父辈丢脸,我抽他耳光,他老爸站在我面前还得感谢我。人的精气神是要跟别人去比高比快比强的,而不是这样蝇营狗苟。

              目前河里在批邓,不过一小河而已,批批邓公邓公也倒不了(举世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者xxxxxxx,要自信啊),而且说的是事实。邓公这尊神不能倒,倒了再想扶起来,邓氏家族和拥趸没有这个自信。大旗竖着,数年膨胀成万亿资产,而且自己都没插手云云,什么叫聊斋志异,这就叫做邓版的聊斋志异,当着你的面胡吹大气,旁边的观众们都说是真的,你不信那是你愚昧。

              邓家算一大号抽水机,别的抽水机有吗?大家一起开动马力抽水,水够不够?怪不得要996了,不然不够抽的。河里以前还有人说那仅限于高级码公啥的,拿脚后跟想想都知道,这个铺开了想要不蔓延到各个层面可能嘛。

            • 家园 那你举举都有多少一号楼

              列举一下,再列举一下毛主席住过几回这个所谓的一号楼?

              打着毛主席旗号给自己享用的事多了去了,比如所谓的毛瓷,毛主席会用那玩意?

              • 家园 我知道的一号楼

                “郑州会议”后,为了更好地接待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省里决定修建一处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又绝对安全的招待所,最终选择在郑州北郊绿树成荫的黄河湿地为建所地址,并于一九五九年动工。建成后定名为省委第三招待所(后更名“郑州黄河迎宾馆”)。“三所”有火车专用线与京广线相连,内设直升机停机坪。

                杭州的

                  1959年初,著名建筑师戴念慈受命为毛泽东改建刘庄,工程代号为“5901”。由于工程涉及到国家领导人的安全,戴念慈接到的设计要求是:建筑外观比较朴素,室内设施比较精致。他参观了西湖汪庄毛主席住所和上海花园饭店毛住的房间,这两处共同的特点是室内高大,家具尺寸也比较大,这与毛主席的身材和喜好有关。

                  戴念慈在保留旧园胜迹的基础上,以原有建筑的岭南风格为前提,设计了一组建筑,分甲、乙、丙、丁四个部:甲部乙部相连,为毛主席一家生活的地方,是主体建筑,丙部丁部距甲部几十米,用连廊相连,为随行人员用房。甲部内有会客厅、会议室、起居室、餐厅及卧室,乙部包括一个乒乓球室和一个供江青看电影的礼堂,之间用一条青竹长廊连接。建筑群的主要部分甲部紧沿着湖岸展开,根据湖岸的形状,布局很自由,朝向佳的是起居室、卧室和书房。北面为餐厅、会议室和厨房。南北两部分中间有个修竹小院,东西各有一个入口。

                武汉的

                毛主席,从1953年2月到1974年10月,毛主席到武汉一共30次。都住东湖宾馆,1960年梅岭别墅建成,他老人家就住梅岭一号。其中的梅岭一号,是毛泽东同志建国以后,除北京中南海外居住次数最多、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按老话讲叫“行宫”。

                还有长沙蓉园一号楼,上海西郊宾馆一号楼。

                • 家园 这么多“1号楼”,恰恰说明wg、反官僚主义的必要性

                  http://news.sina.com.cn/o/2003-12-23/05201406661s.shtml?from=wap

                  他历来反对搞排场,反对前呼后拥、高接远迎。他来山东这么多次,除几次实地考察外,均吃住在火车上。1952年10月26日,毛泽东第一次来济南,当时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向明正在上海开会,只有许世友和高克亭、王卓如、李士英等几个分局委员在家。于是接待、汇报工作就由他们负责。高克亭曾回忆说:“当时只是接到罗瑞卿从天津打来的电话,说有位中央负责同志下午到济南,请分局的同志在家等着,只让省公安厅厅长李士英到车站接一下即可,并说这位同志睡硬板床或棕床。大家猜测可能是毛主席要来。当时居住条件比较好的只有省政府交际处,分局统战部也在此办公。大家知道,让毛主席住交际处,他肯定不答应,只好摘下交际处的牌子,留统战部的牌子,让毛主席和随行人员住。”

                  毛泽东来到交际处的客厅坐下,第一句话就是“我来不扰民,不害民,随便下来看看,你们分局的同志该干什么干什么。”许世友听后,着急地站了起来说:“主席您来,我们不照顾您照顾谁!再忙我们也要照顾您啊!”毛泽东笑了,说:“那就这样,明天你来,我们到千佛山看你怎样指挥打济南的。”

                  第二天一早,许世友陪毛泽东去千佛山,分局其他人都回去休息了。在千佛山上,大家考虑毛泽东第一次来济南,提出想请主席多看几个地方,比如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说:“可以,但只要个把人和我去就行了。”于是,分局只有许世友和分局统战部副部长李宇超陪同毛泽东及随行人员到几处看了看。

                  毛泽东来山东视察,不论住在哪里,盖的被子都是从北京带来的旧被子,还有一件旧棉布面的皮大衣。他的饮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他从不喝酒,每天吃饭,好一点的菜就是炒点肉或做点淡水鱼,配点青菜和辣椒,从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据高克亭回忆,1952年毛泽东来山东时,分局的同志考虑到毛主席第一次来,原本想要宴请他的,但还未说出口,毛泽东就说:“各吃各的,你们都回去吧。”吃饭时,大家看到毛泽东的晚饭:一盘辣子、一盘泥鳅。就这,毛泽东还夸奖厨师:“这个鳅鱼做得好吃。”

                  在徐州市(当时归山东管辖),毛泽东视察完驻九里山下的装甲兵部队已到午时,部队准备好饭菜,留毛泽东一行吃了饭再走。毛泽东笑着说:“不在这里吃,我请你们的客,到车上吃。”这顿饭是四菜一汤,四个菜中最好的一道是烧鲤鱼。由于是“请客”,毛泽东破例给每个人用大杯斟了半杯葡萄酒。

                  为了解决山东接待工作的困难,1960年经省委研究决定,在济南市南郊建了一处高标准的宾馆,其中专为中央几位主要负责同志设计了专用房间。这年5月,毛泽东在李先念和杨尚昆的陪同下,专程来山东视察,省委提出请主席住到那里。毛泽东把手一挥:“我不去。”

                  河南有省委三招,一个常委一幢楼。

                  西宁也建有所谓的“一号楼”,第一次接待中央首长,应当是文革前夕视察西北的邓小平一行。

                  通宝推:死扛着,西安笨老虎,阴霾信仰,桥上,删ID走人,心有戚戚,
                • 家园 不知哪些是主席下令修的?
                • 家园 行宫这问题没啥好说的啦

                  地球人都理解,皇上到处有大房子,况且那么多随行人员,工作人员,以那年代的条件,临时找地方住,岂不是更扰民,更劳民伤财,就算住广东省政府大楼,安全都不能保险,回回先掘地三尺查一遍,再派两个团围起来,可能只住半天

                • 家园 那毛主席住过吗?

                  住过几次?还是各级封疆大吏自己享用了?依我看这些所谓的一号楼,就是毛主席要发动文革的原因之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