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小人物的历史沉浮 -- 泉畔人家

共:💬68 🌺724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早几年考研还能曲线救国

                读的大学不好,在考研时运作到名校去,这路子现在已被堵死了。

              • 家园 还有如果你是大学派出去的招生老师,你就知道我讲的例子都是

                活生生的现实。

              • 家园 你可以找两个真正懂的中学班主任(要循环教学的)去具体了解

                现在很多老师并不懂中高考制度,导致在学生填报志愿上给的指导意见发生偏差。

                • 家园 我姐夫就是省重点高中的班主任

                  几乎年年从高一带到高三,而且是把关班主任,学科年级组长。

                  据我了解,他对大学报志愿的了解,不比我强。当然,我算是比较强的了,但他并未显示出多么超人一等的了解。

                  以我跟他的沟通来看,高考过去有操作的空间,以数理化学科竞赛的省二三等奖为多,比如,他说过有的老师,自己的孩子,过省重点线100分(大概是630多分),花几万块钱能搞到一个数理化竞赛省二、三等奖的证书,然后走自主招生去了同济(正常同济要在650分左右),但这条路,今年也被堵死了,因为教育部规定,只有省一可以作为自主招生的依据。并且,保送的专业,只能是对应学科竞赛的相关专业,比如,化学竞赛的获奖者,只能往化学相关类专业保送,不可能保送到计算机、金融经管等热门专业去。而且,教育部今年最新的政策,就算是省一,高考也不过是一本线上降二十分录取,这和过去动辄一本线上即录取,或是所报学校最低控制线下50-80分以下录取相比,几乎有天壤之别。因此,今年很多走竞赛路的考生都很后悔,因为三年主要磨一门竞赛,到头来不要说很难得到省一,就算是好不容易得到了省一,只降二十分确实是性价比不高,而再扭头回去参加高考,那以前付出的精力都浪费了,跟准备了三年的高考生比起来,又失去了很多优势。

                  至于你说的那个校长直推,我有同事孩子高考享受过优惠,我印象很深,他是我们省城最好高中的,正常是能考上哈工大的,但那一年有点失手,只过了重点线60多分,但哈工大那一年是过了重点线70多分,但他有校长直推名额,可以降30分录取,于是去了哈工大。但这一政策在其后的几年就消失了。我大姨子的孩子,去年高考时也参加了哈工大的自主招生考试,还过了初试,但复试时没过去,据他说,复试考的很多都是竞赛题,他没有准备,考得不好,但即便如此,也没什么可惜的,因为哈工大在自主招生中给出的专业都不是好专业,大多数是弱势专业,计算机、自动化、航天等高分专业都不在里面,在里面的基本是生化环材等天坑专业,再不就是交通、土木、给排水等专业,就是得到了这个资格也形同鸡肋。后来我那个亲戚去了哈工大深圳校区的电信专业。比哈工大自主招生的专业和城市好的太多了。

                  我还有高中同学在省重点中学高三把关班主任,学科年级主任。他给他儿子运作了几个国际有名的竞赛奖项,往年是绝对可以运作到九八五甚至是C9高校的,今年也没戏了,因此急的团团转。

                  我大姨子也是省重点中学的高三把关教师,她儿子去年考了650多分,完全是凭自己的实力考的C9高校,没有通过竞赛这条路,据我大姨子说,这条路其实比高考的路还要难,风险也很大,因此她主要就是抓高考了。

                  真正有猫腻的,可能是全国几个省份的外国语学校,当年周总理定的政策,可以保送很多全国重点大学(包括清北),但只能限定在外语类,因此,很多学生也不选择这条路。而且,近几年来,保送生的质量也是越来越高,标准也是越来越严。而且名额在逐渐减少。

                  我所在的东三省,还是以托人摆事出名的,但我觉得,在高考这块,还真是没什么太大的空子可钻,因此,大多数家长,还都是老老实实的补课,很少有人想着什么歪门邪道的,因为可能性并不大。东北家长重视教育的程度,以及热衷于补课的程度,在全国可以说是排在前列的。这也说明了高考的地位及公正性,在大家心目中的认可程度。

                  我所在的大学,前些年,确实有校领导点招之说,据说,每个校长及副校长一级,可能手里会有一两个点招名额,但这种事在近些年来(尤其是2012年之后),越来越少,近几年近乎绝迹。也有人跟我打听,我托了实在关系,问到学校一级的副书记,回复是没有操作空间。分数线过不了学校的控制线,很难运作,过去转专业是明码标价,2万块钱就能转专业,现在没什么操作空间,想转专业,只能是第一学期考试专业排名在Ia前5%才有机会。就是转专业,操作也很难,有诸多的限制(如文科专业不能转经管专业。经管专业不能转理工科专业,生化等专业不能往工科专业转等)。10年前有转学校的,现在这条路也堵死了,因为要求高考成绩不能低于转入学校的最低控制线,这就卡死了大多数通过转学校升高学校档次的路。而这条路,在10年前是非常盛行的。

                  通宝推:红十月,威武,老老狐狸,桥上,
            • 家园 现在这种高考制度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失去意义

              从工业化到信息化,同时也是一个从粗颗粒到细颗粒的过程。

              新闻八卦故事,如果就是翻来覆去宣泄情绪,不能帮助人们修正理解世界的思维模型,那就是纯粹浪费时间。

              互联网提供了大量新的细颗粒的信息来源,可以重新审视历史故事的很多细节,重塑和调整思维模型,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当下很多事情的演变,理解普通人的不可避免的各种错误直觉和误判。

              在这个自学过程中,会不断感叹,现在这种把几十个学生和一个老师放在一个教室的工业化时代传下来的粗颗粒的教育方式,是何等落后,低效,僵化和浪费社会资源,没有扩展性,边际成本高。学校的唯一作用是给学生发个学位证书,便于这些人抱团取暖,建立自己对这个部落的归属感,找工作,等等。但当更多人不需要第三方认证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可以直接在市场上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获得收入,就是现行教育体系和高昂学费土崩瓦解之时。

              https://weibo.com/5339148412/IifIP7wh3

              • 家园 要知道一个人学会自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培养他的过程。

                不谈那些无师自通的天才,普通人都是通过学然后才会自学的,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学习的东西和学习的方式已经纷繁芜杂,但须知今天的一个六岁的小孩子与一百年前的六岁小孩子从智商和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上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无非是今天六岁的小孩子知道手机,一百年前的六岁小孩子知道播种的春时。

                今天的孩子和过去的小孩子还是一样的小孩子,尽管今天的火车比一百年前快了许多倍,但今天的小孩子并不比一百年前的小孩子大脑成熟睿智自律得更快。而要让普通人都接受普遍的教育,无疑一个课堂几十个孩子,几个术业有专攻的老师是最有效率最有性价比的教育模式。

                天真的以为信息获取如此便捷的今天,可以用信息技术来代替老师的教育,只能是无知无识者的蠢言。人工智能目前为止是无法教会一个孩子人类的学习思维的。

                • 家园 是的,教师是孩子一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怎样培训优秀教师是国家层面应该认真考虑,系统布局的百年大计,,,

                • 家园 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娃,这种制度的历史不过200年

                  信息技术代替的是学校设施,而不是人本身。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娃,这种制度的历史不过200年。以前是信息处理能力有限,工业化时代的学校只能全班人同一个进度。可汗学院进校园的试点就发现,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完全可以一对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进度。教师主要负责抓每个人的漏洞、查遗补缺,而不是备课、授课、批改作业。

                  《园丁与木匠》中写道:

                  掌握是如何发生的呢?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童年时期的学习意味着学徒训练,但那并不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孩子们先是在家中或在家庭之外非正式地学会了掌握技能,越往后就会越正式。那时的大多数人是觅食者或农民,孩子会通过帮助大人工作来学习,其实现在他们也仍然在这样做。 孩子还通过成为师傅和工匠的学徒来学习更专业的技能。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以教授科学的方式教授棒球。直到 12岁的时候,孩子才会阅读有关棒球技术和历史的书籍,偶尔还会听到伟大的棒球运动员的励志故事。他们也会参加关于棒球比赛规则的考试。在严格的监督下,大学生可以复制历史上著名的棒球比赛。但只有在研究生院的第二或第三年,他们才能真正进行棒球比赛。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教授棒球,也许只能期待孩子在少年棒球联盟世界大赛中取得像目前他们在科学学习中取得的成绩。

                  像程序员这样的现代的新工作,完全可以用类似“成为师傅和工匠的学徒”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台上一个老师带着下面几十个学生在那里念经。

                  • 家园 你当然可以找家庭教师师傅工匠方式教你的孩子认字算数当程序

                    只要你有钱,你可以高价雇佣两个幼儿园老师、几个小学老师,十几个初中老师,十几个高中老师,十几个大学老师一对一师傅工匠模式教导你的孩子从三岁到二十三岁,长成为一个程序员。

            • 家园 我主张废除一切考试选拔制度

              拆掉这个理工大,拆掉所有高校。

                • 家园 只有彻底砸烂考试制度,穷人的孩子才有希望。

                  你仔细想想。

      • 家园 一个现在还鼓吹房地产的人

        能是什么良心?

        真是可惜了以前那些有价值的帖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