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个国家的实力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 北纬42度

共:💬167 🌺274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座纽约城,半部美国造船史(7)

      1870年前后,布鲁克林已经飞速发展成美国第三大城市,当时纽约(曼哈顿)人口100万左右,而布鲁克林则有50万,如今纽约的另外三个区要等到1920年代才发展起来,纽约和布鲁克林之间的交通全靠渡轮,这时纽约人在设想,建座大桥联系两城,把布鲁克林和纽约变成一座城市(1898年布鲁克林市正式并入纽约)。

      前面说过,纽约港阔水深,所以为了允许大型船舶经过,连接纽约各区的桥梁必须修得极高跨度极大,而河中心最深处可达30米,这么深的地方以当时的技术很难架设桥墩,这成了一个工程难题。1869年,纽约和布鲁克林之间开始修建著名的布鲁克林大桥,这座大桥就在布鲁克林造船厂南边,这个船厂以后的照片中会不断出现布鲁克林大桥的雄姿,所以在这里特地介绍一下。

      点看全图

      该桥是世界第一座钢结构悬索桥,桥墩建在航道两侧水浅的地方。前面说过,纽约附近河流以前都是上古的深切河谷,虽然河流的泥沙不多,但河底也留有厚厚的沉积物,布鲁克林大桥桥墩的基础采用沉箱法施工,把沉箱沉入河底,然后通入高压空气把水排掉,工人进入沉箱上的通道可以到达河底把河泥运出来,这样沉箱可以继续下降,最后让沉箱深入河底直到基岩,灌上水泥就可以在上面建大桥了。以现在的技术采用这个方法不奇怪,可在150年前那么低的技术水平下,这方法听上去就象神话一般。沉箱法施工的示意图如下:

      点看全图

      在布鲁克林一侧施工时,沉箱深入水下14米,但在曼哈顿一侧施工时,发现河底沉积物太厚,沉箱深入水下24米后,离基岩仍有9米,因为水深压力大,必须用极高压力的空气排水,包括总工在内的不少人患上了减压病,当时还不知道这个病的原因没法治,最后经确认这个基础已经足够牢固,才灌上水泥结束基础的施工。全桥于1883年竣工,全长1.8公里,宽26米,主跨486米,桥下净空41米。对比一下就知道布鲁克林大桥是怎样一个工程奇迹了:南京长江大桥竣工时间晚了85年,桥长1.6公里,宽20米,最大跨度160米,桥下净空24米。

      通宝推:白玉老虎,stamilo,kiyohide,踢细胞,领班军机,jhjdylj,桥上,旧时月色,
      • 家园 布鲁克林大桥的修建是伟大的历史事件

        我记得是开始的总工死于任上,他儿子顶上来。后来儿子因为潜水病不能继续履行总工职责,媳妇顶上来修完的。

        有点愚公移山里“我以后有儿子,儿子以后有孙子”的感觉。

        通宝推:老老狐狸,北纬42度,
      • 家园 布鲁克林桥建成的1883是光绪9年

        每次想到在相同的时间点上,中国人不要说能想象出悬索桥,可能连两层以上的楼房都极少见,中美之间当年简直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

        特别喜欢布鲁克林桥上层的中间的人行道,一直好奇后来的悬索桥为什么都没有采用类似的结构了呢?

        • 家园 夸张了点。黄鹤楼,鹳雀楼,樊楼,以及各地藏经阁都大于两层
          • 家园 其实

            修不修高楼就是个需求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看看箭扣长城,倾角80度,全靠人力修起来了。同样是洪武永乐年间修的武当山上的紫禁城,也是全靠人力。同时代其他国家能干啥?

            两层楼算啥,南方的宏村,北方的祁家大院,岭南的客家围楼,各地的城门楼,钟鼓楼,宝塔,少民的碉楼,高台民居,多得是。

            通宝推:任爱杰,
          • 家园 不算夸张吧,那些楼出名本身就说明高楼不常见

            布鲁克林大桥完工的同期,芝加哥也完工了第一座摩天大楼,虽然只有10层,已经有划时代的意义,还是钢结构的。。。

            • 家园 这是因为这些楼都有人文价值

              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还有岳阳楼都是因为有人文价值才成为名胜的。例如,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最初都是军事城堡,滕王阁倒是住宅楼。

              十层的楼房在中国古代并不稀奇。例如黄鹤楼一度就是九丈九尺高,算层高三米的话,也就差不多是十层楼了。鹳雀楼高二十多丈,都有二十层楼了。远超美国的第一座“摩天大楼”。

              但这些地方如果没有文人写下各种文章,也是没法出名的。盖军事堡垒,高楼住宅很多,如果没人写也就不能流传后世。

              例如李白夜宿山寺,写下名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可惜这只是不出名的寺庙。李白也没提寺院的名字。于是虽然楼房高达三十米,相当于现在的十层楼,和黄鹤楼一样高,但没留下名字也就白搭。

              • 家园 武则天修的天堂更高,找不到大木头很难再造了

                金字塔更别提了,但农业社会几千年来就没超过200米。

                芝加哥第一座摩天楼是钢结构,很容易加高,区区20年以后纽约大楼的高度就超过200米,工业化的力量,农业社会比不了的。。。

                • 家园 木结构高楼防雷防火是一个问题

                  中国古代第一高楼是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塔,高一百三十多米。建成十年就因雷电失火被焚毁。故以后的佛塔都尽量用砖石塔。辽代的应县木塔能够留存现代真是个奇迹,解放战争中挨了一炮弹居然没着火。不过现在柱子木头糟朽了,还没找到维修的办法。

              • 家园 李白还白发三千丈呢
                • 家园 外滩中国银行大厦本来要盖37层

                  被英国人硬逼着削去一半,距离外滩第一高楼就差0.6米,中国银行老板是宋子文,他在中国再NB,到了外滩也不好使。。。

        • 家园 悬索桥是中国人发明的

          每次想到在相同的时间点上,中国人不要说能想象出悬索桥,可能连两层以上的楼房都极少见,中美之间当年简直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

          悬索桥是中国人发明的。

          云南澜沧江霁虹桥,始建于东汉永平元年至十一年间,即公元58年至68年之间,为竹索桥,史称“兰津桥”;元朝改建为木桥,并改名“霁虹桥”;明朝改建为铁索桥,并经清朝多次重建和修葺,一直沿用至1986年。桥长115米,宽3.8米,净跨56.2米,由9股18条铁链组成。

          各地各朝都有各种吊索桥

          最著名的中国铁索桥是四川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全长约110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铁索桥在1665年经葡萄牙旅行家的叙述而传入欧洲。欧洲最早的铁索桥是1741年在英格兰建成的Winch桥。

          至于两层以上的楼房也很常见。中国北方多平房,南方的民居就多楼房了。这是因为北方干燥,另外冬天要烧炕,所以平房比较经济。南方多雨潮湿,又不烧炕,所以多是楼房。

          通宝推:沧溟之水,紫梁,北纬42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