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央行应当货币国债化,可为政府免费提供巨量资金 -- hwd99

共:💬50 🌺16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央行应当货币国债化,可为政府免费提供巨量资金

    文章要点:我国主流金融界最荒唐可笑的地方,就在于央行用外汇储备作为货币发行依据,拿增发货币购买外汇,交给西方无偿使用;而换来的外币则主要购买接近零利率的西方国债,等于几乎免费借给美国和西方使用。最近十年来,给西方免费提供高达20多万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加上商业贷款和外汇等,使得西方从中国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资金高达上百万亿元。然而,却专门制定央行法,禁止贷款给本国政府;此次面对学者要求央行分批为政府财政赤字提供5万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还找出种种荒唐理由反对。本来西方各国央行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给本国政府提供贷款,我国央行不但不给本国政府提供贷款,反而千方百计为战略敌人融资上百万亿元,如此卖国无下限的行为,却长期得不到更正,这究竟是主流金融界被西方集体洗脑,早已毫无常识,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一、央行增发货币应主要购买国债,这不是赤字货币化

    最近因新冠疫情,政府财政收入剧减,同时开支反而有所上升,4月27日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在会议上发言表示,可以用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把财政和货币政策结合成一种新的组合,以缓解当前财政的困难,也可以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刘尚希建议,特别国债的预算规模可以考虑达到5万亿,分次发行,央行扩表,零利率购买。金融界的专家们纷纷发表文章,称其为赤字货币化,这实际是将错误的货币发行办法与之相联系,从而反对央行给政府提供贷款。

    笔者早就指出,央行主要错误是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是我国市场经济经常遭遇通货膨胀、资金紧张等困难的主要原因。央行应当货币国债化,就是增发货币应主要用于购买国债,一样给政府贷款,满足财政支出要求。

    所谓赤字货币化是指政府出现财政赤字,都由央行增印钞票来堵财政窟窿。这种操作,很有可能让央行被动发行过多基础货币,导致通货膨胀,从而违背了央行的主要施政目标。赤字货币化会产生通货膨胀问题,其关键原因是财政部门要求央行被动购买国债,使得央行不能自主决定货币发行数量,从而影响货币稳定。

    央行正确的操作是依据本国市场需要印钞,印钞数量由国内市场决定,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包括财政干预,其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具体来说,当物价上涨过快,就应当减少增发货币,甚至减少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当物价上涨速度过低,出现通货紧缩时,就应当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印的基础货币,应主要用于购买国债来投入市场,通常叫依据国债发钞,因为此时央行主要储备国债,作为市场上基础货币的发行依据,可简称为货币国债化。与赤字货币化的区别在于,发钞数量是央行根据市场需要决定的,不受其他部门干预,这是实现货币稳定主要施政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央行政策独立性的关键性措施。实际操作时,美联储则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和规定基准利率,让央行被动接受银行拿国债和商业债券换取增发货币,也就是央行拿增发货币被动购买国债或商业债券,还包括被动发放少量与基准利率相关的贷款,由商业银行拿国债等做抵押申请,从而实现货币发行市场化,由市场决定货币发行量,而不是由美联储官员确定货币发行量。美联储官员主要根据物价变动情况,规定基准利率,它对美国金融市场各种利率都起到决定性影响。

    购买国债也是西方央行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例如,1913年美联储成立的时候,最初依据商业债券发钞,就是印钞主要用于购买商业债券,但这种发行方式不能给市场提供净资金。因美国很快参与一战,美联储就主要通过购买国债向市场投放货币,同时给政府提供资金了;当时美国以黄金作为货币本位,部分增发货币用于购买黄金。到1932年和1971年,美国先后对民众和盟国政府取消了美元可兑换黄金承诺,取消了黄金本位,此后增发货币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了,美联储储备的货币发行依据,大多数年份都是以美国国债为主,常常占90%左右,其余也都是美国国企债券;切凯蒂教授在所著的美国主流金融教科书则称,美联储只持有美国国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加大购买了商业债券,给美国国企两房公司融资,但美国国债一直是美联储发行美元的主要依据。

    央行依据国债发钞,增发货币主要用来购买国债,等于央行将增发的基础货币交给政府财政部门,即使国债到期,由于收回的货币仍然用于购买国债,交给政府,而且央行获得的国债利息,也是作为央行收入上交政府,如美联储每年收入上千亿美元,都上交美国财政部,从而等于政府免费获得央行印发的基础货币。如果我们采用西方通行的依据国债发钞,按照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到上个月,我国发行的基础货币高达31.2万亿,即使90%是依据国债发行,中央政府也将免费得到28万亿元,远多于刘院长提出的5万亿。此次新冠疫情爆发,美联储购买的国债,就从1月29日2.40万亿增加到5月13日4.04万亿美元,给政府提供了1.64万亿美元贷款;其中从3月11日到4月8日,不到一个月,就给政府提供了上万亿美元贷款。

    美国联邦储备法明确规定,除美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承诺的特别提款权证外,必须使用美国政府债券或国内商业债券换取美联储增发的美元,从未允许美联储拿增发货币购买外币。美国和其盟国之间的货币互换,也是政府间达成的协议,而不是央行决定的。

    二、央行依据外汇储备发钞的严重后果

    如果央行发钞购买外汇,也就是依据储备的西方货币发钞,发钞都用于购买西方货币,就等于增发的人民币都交给西方无偿使用,而换来的西方货币则作为人民币的发行依据,只能用于回收市场上人民币,正如央行专家曾经公开指出,央行储备的外汇只能保值增值,就是这种发行办法所规定的,央行主要用于购买西方的国债,包括购买美国国债一万多亿美元,虽然利率接近0,但比保存在央行好。而市场上基础货币的需求是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多的,从而不可能使用,不改变这种错误的发行办法,就无法使用外汇,就等于将发行货币一直免费交给西方政府使用了,而且换来的西方货币,也等于几乎免费借给西方政府了。

    自1995以来,我国央行一直依据储备的西方货币发钞,央行吴晓灵副行长总结为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曾担任央行专家,北大教授周其仁曾公开发表文章介绍说,第一次听到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讲这个词时,就觉得准,并以为没有在第一线承受过巨大压力之辈,讲不出这么一个词来。“被动”者,由不得你也。究竟有多少外汇流进中国,究竟央行为购汇要担负多大的基础货币负债,再也不是央行“主动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进多少外汇就决定了央行“被动吐出”多少基础货币(周其仁,被动超发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之51 经济观察报2011年9月12日星期一)。.

    在这种发行模式下,发行的人民币与储备的西方货币一一对应,实际是西方货币代用券;而且是根据西方需要发行的。西方需要进口我们的产品,购买我们的工厂了,就可以印钞兑换央行增印的人民币,推动央行实现人民币增发。相反,当西方减少进口,我们就换不来西方货币,央行就不敢增发人民币,导致人民币数量过少,国内通货紧缩,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要。1997年发生东南亚金融危机,出口减少,引起国内严重通货紧缩,就是因为央行执行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不敢应市场需要增发人民币。当时政府不得不到西方货币市场借高利率贷款,用于增加外汇储备,从而增发人民币。此后,我国一直在不断增加从西方贷款,以便增发人民币。虽然大都以不同主体贷款,但基本都有政府担保,如今已超过上万亿美元,而借来的贷款,主要用于购买西方几乎没有利息的国债,每年免费送给西方的利息就超过上千亿元。

    在这种发行模式下,央行不是将发行货币的权力交给本国政府,而是交给外国政府,发行数量受西方控制,非常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也确实在过去执行这种发行模式的25年多次产生严重的物价上涨,才会让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倍感压力,其根本原因,是将货币发行主权交给西方,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按照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到2005年,我国基础货币的发行依据全部变成了外汇,一直到2015年初,依据外汇储备发行的基础货币已经高达27万亿,等于免费送给西方27万亿人民币现钞,西方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等于是无偿使用。加上西方使用它们购买资产做抵押,还获得大量商业贷款,控制的衍生货币更是数倍于此,总数恐怕高达上百万亿,从而控制了中国大部分金融资产和新增经济资源,形成了中国负责生产,美国负责消费的中美国。

    在笔者看来,刘院长提出的央行购买国债,无论怎么操作,都是将货币发行权力和发行收益从西方收回,是极大的进步。但我国的众多金融专家从不去批评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不仅将货币发行权与收益都免费交给西方,而且严重违背央行独立性;反而反对央行购买国债,污蔑为侵犯央行独立性;反对将货币发行主权和收益收归本国政府。如此荒唐的思想,究竟来自何方?

    很多主流经济金融专家十分迷信西方的宣传,认为美元欧元是国际货币,能印钞,而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所以不能自主印钞,推行依据外汇储备发钞。这是非常无知地迷信西方的谎言。美元曾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西方各国排除出国际结算,长达十年,其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美国高估美元,导致贸易逆差,等于印钞购买西方各国物资,支持其对外战争,获得的物资接近二战开支一半,导致西方各国严重通货膨胀。各国由于在军事上受美国保护,经过十余年的斗争,都无法制止美国,到1971年5月,干脆禁止本国银行兑换美元,使美元退出各国对外贸易结算。

    由于美国已经建立依赖掠夺西方各国的经济,在各国终止使用美元结算国际贸易后的整个七十年代,就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按照黄金或石油价格计算,美元贬值25倍,平均每年贬值38%以上。直到1981年,美联储仍然将基准利率长期定在15—20%这样的高利贷利率,以便减少市场上的货币需求,抑制通涨。相反,当时人民币非常稳定,才是那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包括与美国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而美元实际是西方各国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不要的货币。当时有几年,中国根本就不储备西方货币,甚至还贸易逆差,就是因为当时使用人民币就能就进口物资,人民币就是当时的国际货币。

    早在十年前,本人就发起了对央行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办法的批评,如《我国十大荒谬经济现象》,受到广泛关注。2016年央行开始发钞购入银行债券,将增发货币交给银行,用于国内建设,但最近一年多来,又停止了该项操作,而此前发行货币的依据仍然是外币。到上个月,按照央行最新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储备的外汇资产,又称外汇占款,实质是购买外汇所使用的基础货币,仍然占70%, 高达21.2万亿,等于免费交给西方的基础货币仍然高达21.2万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余额,仅有17万亿元,而央行持有的中央政府债务仅有1.5万亿,大部分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债务。对比美国国债已经超过24万亿美元,十倍于我国国债。从国债占GDP来看,美国已经高达107%,而我们不过17%。其关键原因,就是我国央行发行货币的依据中没有国债。

    今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爆发,经济萎缩,政府财政收入剧减,刘院长提出央行购买财政部增发的国债,给政府提供贷款。如果央行依据国债发钞,购买的国债将远多于财政部的要求。在国债余额还远低于基础货币情况下,是毫无问题的,等于赤字都变成货币了,但这并非赤字货币化。很多金融专家却用赤字货币化来污化该建议,意图从根本上否定这种操作,反对给政府贷款。

    作者早在2013年就在改革内参上发表文章,建议修改央行法,禁止央行将外汇储备当作货币发行依据,建议央行应该用国债置换储备的外汇,将基础货币发行依据中的外汇储备转换为国债。美国联邦储备法就不允许美联储发钞购买外国货币。从具体操作来看,就是财政部给央行提供总额为21.2万亿的国债,而央行将对应的外汇储备,包括储备的各类外汇资产的所有权都交给财政部。以后央行增发货币,应当主要用来购买国债。这一点也不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不存在金融专家们批评的干预央行货币发行,使央行失去独立性问题。美国的外汇所有权就属于美国财政部,而具体兑换操作则是委托美国纽约储备银行。

    三、当前必须提高人民币汇率,才能收回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

    央行将外汇交给财政部,也只是将央行支付给西方的人民币变成了财政部拿国家收入或贷款支付给西方。市场经济下,财政部必须通过政策推动进口和贸易逆差,才能兑现外汇,从而收回交给西方的人民币使用权。但如果我们继续实施低人民币汇率,必然导致贸易顺差,导致西方拿印制货币购买我们的物资和工厂,控制我们的经济资源,这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常识,也必然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反对美国高估美元,实行高美元,导致西方货币低汇率的主要原因,当时西方各国甚至不惜终止使用美元结算国际贸易,防止美国借高估美元掠夺西方带来严重通货膨胀。

    我们即使禁止央行购买外汇,改成财政部持有外汇,仍然需要提高汇率,才能制止西方对我们的掠夺。由于我国经济界一直制定低人民币汇率,推动形成贸易顺差,近几年每年贸易顺差都高达5000亿美元,才会形成我国庞大外汇储备。而要反过来推动市场用储备的外汇购买西方物资,就必须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才能形成贸易逆差,推动国内企业拿人民币兑换政府手里的外汇,用于进口物资,增加国内市场物资供应,同时将政府手里的西方货币转变为人民币资金,用于国内财政支出。

    按照货币购买力估计,人民币汇率要从目前的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提高到兑换3元人民币;甚至因为人民币汇率增加,出口减少,导致美国和西方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人民币汇率还需要更进一步增加。其主要后果之一,就是财政部门拿储备的3万亿美元兑换到的人民币恐怕要远少于21.2万亿,远少于为此而发行的对应国债了,其主要原因是当初央行高价购买外汇,同时将发行人民币交给西方长期使用的结果,西方早就拿走了大量收益。

    我国主流经济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为了让美国和西方进口我国产品,通过出口获得外汇,我们还牺牲了大量经济主权,如让苹果公司进入我国零售市场,每年获利超过1200亿元,甚至包括约300亿是苹果公司占有我国消费者向政府缴纳的增值税。甚至我们的外汇储备中很大部分是从西方借来的高利率贷款,却主要用于购买西方的零利率国债,每年奉送利息就高达上千亿元。在这种错误政策下,形成的市场汇率,就必然是人民币被低估了。

    余永定先生多次说,近两年政府没有干预外汇交易市场,但在汇率上,人民币却被严重低估,这是十分罕见的,也许原因就在于此。由于我国进出口的巨大贸易量和货币交易量,西方金融大鳄很难操纵,加上政府一直严密监管,必然是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结果。相反,美国多次大量增发基础货币,2008年曾经在不到一年增加100%基础货币,此次特朗普在短短一个月就增加50%基础货币,物价却十分稳定;而在2000年以前的200多年历史中,美国物价从没有如此稳定,不是通货膨胀,就是通货紧缩。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采用低人民币汇率,低价贱卖产品,加上美国从中国收益很大,都换成产品,等于免费获得大量产品供应美国市场,从而稳定了美国和西方物价。而不是金融界一些专家所说的货币数量论失效。我们不仅需要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而且必须收回免费交给美国和西方的大量货币主权和金融主权。

    四、当前收回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的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使用外汇,偿还各类政府外债和政府担保的外债,从而不再需要给西方支付利息,因为政府无法利用外汇获得比支付给西方利息更大的收益,偿还债务就可以减少利息损失。美国历史上曾经大量从国外贷款,但这是企业行为,而且大部分债务都被美国精英通过倒闭贷款企业而赖掉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美国倒闭几大投资银行,赖掉了欧洲数万亿美元债务。美国通过企业借债,是一种赖账手法。

    其次,西方从没有向我们开放零售市场,我们应将西方公司,诸如苹果公司,赶出中国零售市场,这是因为零售市场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进口西方产品,而是禁止西方企业直接面对我们的消费者,获取暴利。但我们必须收回零售市场主权,才能保护我们的市场收益。

    第三,应将外汇储备投入货币兑换市场,增加人民币汇率,同时加大货币兑换买卖价差,推动贸易逆差。应将美元买入卖出价差加大到10%左右,这是西方对付人民币的通行做法,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国内持有外币。简单说,让银行代理操作货币兑换时,政府卖出美元价格高,而买入美元价格低。在对外贸易中推动使用人民币结算,同时将外汇储备降低到接近0的水平,与友好国家通过货币互换解决对外贸易需求。

    第四、应当禁止外方使用外汇兑换人民币购买国内各种资产,包括直接投资。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必须使用通过贸易顺差获得的人民币,而不是拿外币到中国兑换人民币。让美国和西方印钞,就可以购买中国各类资产,控制中国经济资源,是最荒谬的政策了。更加荒谬的是,我国却长期提供优惠条件吸引西方印钞购买。等于主动让西方印钞获得我们的资产,控制我们的经济资源。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借高估美元,推动美国资本家到西方投资,这是市场经济下,高估美元购买力下产生的必然现象。当时西方各国就批评美国高估美元形成的投资,等于让美国使用西方各国通过贸易顺差获得的美元,购买西方各国资产,等于是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反对美国高估美元,要求美国降低美元含金量和汇率,最终各国采取行政禁令,限制美元进入西方市场,使得美元退出了西方对外贸易结算,终止了美元在西方的国际货币地位。

    第五,应当收回西方控制的我国各类经济资源,包括各类企业股份。外资大多面向出口,人民币汇率大幅度提高后,必然经营困难,应及时清理外资的银行债务,防止外企逃债,包括限制净债务状况下进口物资,在外资不能还债时,应按市场要求强制清盘。短期内无法收回外资股份的,应通过政策限制利润,防止向西方派送红利。

    第六,出口退税是西方为推销占领高技术产品市场所采用的主要措施,其目的是打败竞争对手,形成产品垄断,从而获取垄断利润。我们用于普通商品,就等于低价贱卖,推动拿物资换取西方货币了。即使人民币汇率采用贸易平衡汇率,由于出口退税,约占我国出口产品价值10%,等于将出口产品降价10%,从而推动形成贸易顺差。我们应取消对普通商品的出口退税。

    五、政府负债是为市场提供净资金,是实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之一

    现代货币制度下,央行发行的货币都对应债务,增发货币大都用于在市场上购买国债,交给本国中央政府,对应中央政府的债务;少数增发货币用于购买企业债券,对应企业债务;即使购买西方货币,对应的也是西方国债和企业债务。而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增加的衍生货币,是银行获得储户存款,让储户使用银行存单,实际就是用银行欠条当结算货币,通过银行在不同储户之间转账实现结算。按照实际金融操作过程来看,整个市场上的货币与债务都是完全对应的,这也是会计记账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政府总负债就等于民间所获得的总资金。政府不负债,市场上的净资金就等于0。最初美联储刚成立时,曾短期主要购买优质商业债券,将增发货币交给企业和商业银行,这个过程是不增加净资金的。企业使用债券作抵押从银行贷款,银行使用企业债券到央行抵押贷款,获得央行资金,是民间获得资金的重要途径。这笔资金与企业的债务是对应的,是完全等值的,是不增加净资金的。美联储成立不久,就大肆购买美国国债,直接为市场提供净资金了。

    中央政府必须大幅度增加负债,才能为市场上提供足够净资金,才能让市场正常运行。因为企业应保持40-60%负债率,这是市场经验的总结,过高负债率容易让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过低负债率则降低了企业利润率。但在我国,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或者说,将所有企业的财务报表合并成一个,负债率一直保持在115-125%之间。就是华为这样的著名高科技企业,其主要收入已经来自国外,其负债率都一直保持在70%左右。于是,我国的企业因高负债,常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常常在政府保护下拖欠工人工资等方式,无偿占用他人资金。这都是根本违背市场基本要求的,都是非市场行为,因为市场经济必须禁止任何人无偿占有其他人财富;任何市场交易都必须是公正和自愿的,拖欠工人工资,就等于无偿占用工人资金,是违背市场公正原则的。因此,政府增加负债,获得资金,给居民发钱等支出,不仅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主要办法,也是给市场提供净资金,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否则我们的市场经济,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就等于是一句空话。

    六、总结,央行依据外汇储备发钞是最大卖国行径,必须依据国债发钞。

    总而言之,我国央行用外汇储备作为货币发行依据,就是拿增发货币购买外汇,将增发人民币交给西方;而换来的外汇作为发行人民币依据,必须用于回收市场上人民币,不能交给政府使用,只能保值增值,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国债,由于利率接近0,等于免费借给美国等使用。

    本来西方各国央行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政府提供贷款,为政府筹集资金,其中增发货币用于购买国债,是主要方式。无论17世纪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还是1913年成立的美联储,他们在过去数百年的岁月里,为政府提供资金的功能始终如一,从来没有为他国筹资。但我们的央行,自1995年以来,从未给自己的政府提供资金,不仅将增发的人民币20多万亿都免费交给美国和西方,而且将全国人民生产物资出口,以及为西方资本家建设工厂等资产,换来的西方货币,也都免费借给美国和西方,加上美国和西方获得基础货币购买资产,以资产等做抵押,从我国金融体系中贷款常常多于投资,获得了更多的衍生货币;美国和西方从我国金融系统获得的资金,恐怕高达上百万亿元,使用它们获得的利润和财富更是天文数字,形成了哈佛大学弗格森教授总结的中国负责生产,美国负责消费的中美国。我们的央行无疑变成了专门从国内搜集财富,为西方提供资金的央行。如此荒诞的卖国行为,却整整持续了25年多。这究竟是为什么?

    关键词(Tags): #金融、央行、货币发行通宝推:任爱杰,
    • 家园 不是国债化,而是应该财政发行货币

      货币本来就是国家信用,因此财政发行货币有天然的合理性,只要控制好数量就好了。

      现在中国的货币理论一塌糊涂,而且朱总任上制定的《人民银行法》限制了人民币发行方式,现在必须马上废除或者重大修正。

    • 家园 政府的信用货币发行能是无限的,唯一的发行限制就是通货膨胀

      用一句话来解释什么是经济的内能:借钱发财的手段越多,经济体的内能越大。资本拥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增值的本质,和生物有自我保存和自我繁殖的本性是一致的。生物圈的物种繁多也和资本生态中可以自我维持的商业化,资本化的人类组织劳动一一对应。抛弃对资本的道德批评的神学基础,像研究生物一样研究资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路径。

      从最糟糕的生态圈开始分析,恶性通货膨胀的资本社会,有什么能借钱发财的组织劳动? 当然是借钱买硬痛货,然后等升值再卖出去,然后还钱再套贷。资本的竞争方向就是谁能借到低于通货膨胀的贷款,谁能抢先一步把钱换成硬通货,再倒过一段时间后,还钱套贷用翻几倍的资产拿下更多的硬通货。 为什么和炒房的赚钱方式这么像? 因为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通货膨胀模式。房地产的升值高于利率升值,资本自然会被吸引过来。如何控制通货膨胀,除了控制资金杠杆外,还要打击升值预期,大量提供平价必需品。陈云不需要提供所有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来控制通胀,控制基本粮食,煤炭和布料就够了。布票,粮票的源头都是对付通胀的手段,只是现在却归因于社会生产力不足。和医生救命后,病人却觉得手术才是最大痛苦来源一样。

      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由于否定客观经济规律,商业上搞大购大销,要求“生产什么,就收购什么”;银行不研究商品流通和货币发行的比例,要求贷款“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贷,要多少,就贷多少”,实际上取消了对货币发行的控制。货币流通量从1957年的52.8亿元猛增到1961年的125.7亿元,上升1.4倍。农业生产从1959年起大幅度下降,轻工业、重工业生产1961年也相继下降。社会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的巨大差额导致物价猛涨。

      陈云研讨后指出,只是承认通货膨胀的现实,把市场物价普遍提高20%~30%,不能保证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稳定,会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迅速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正确的办法是,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大力缩短基建战线,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以减少社会需求。政府要注意发展生产,提高商品质量,组织农村集市贸易,增加商品供应。经过深入研究,产生了保住重点(以后在实践中形成了保18类商品价格稳定),其它放开的思想,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对生活最必需的商品实行定量供应,定量供应商品价格不提高;定量以外出售几种高价商品回笼货币和调剂人民需要。具体措施如:

      1.稳定18种必需品的供应价格。1962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城乡工作的若干指示》明确规定:“对于城市职工的主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房租水电的收费标准(即18类商品)应当基本不动,继续保持稳定。”当时规定稳定价格的18类商品是:定量供应的各种粮食,凭票券供应的各种棉布,凭票券供应的各种针棉织品、布鞋,定量供应的絮棉,民用食盐、酱、酱油、醋,定量供应的肉、鱼,定量供应的食油,定量供应的食糖、糕点、糖果,大宗粗菜,火柴,民用煤、劈柴、煤气,灯用煤油,文具、纸张、课本,主要西药,搪瓷、铝、橡胶等由国家提供原料的日用工业品,房租、水电、交通、邮电、医疗、学费等费用。18类商品都属于人民生活必需品。这部分开支大约占职工家庭生活开支的60%~70%。保证这些商品价格稳定,就保证了大多数职工家庭基本生活的稳定。为保证这些商品的供给与价格稳定,减少城镇非农业人口。

      有个笑话,政府用它提升股市的能力,在房市上发挥作用,早在十年前就实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了。股市不能提供通胀式的发展,最初的股市就是自控风险投资的大池子,公司出售将来的收益用分红的方式,无抵押借钱。公司发行股票,银行发行自己钞票,币圈发行数字币,赌场发行筹码一样,自身价值就是能否兑现的信用。打破信用的迷思,个人也完全可以自印钞票,发电子币,筹钱干大事,只要能准时按点还钱兑现,个人币也是有价值的。

      问题就是在准时还钱上,一个政府下,只需要一个央行来提供这个担保。当然管税收的财政部是要背书的,起码能把利息还上。这年月,国家都不把借新债还旧债当回事。

      零利率的出现,更是导致了国家也陷入了不借白不借的通胀谋利模式。这个才是新正常的陷阱。

    • 家园 我也写几句,

      在tg加入世界大生产以后,优先考虑的是汇率问题,汇率的背后是出口贸易这个要求,出口贸易的背后是新增就业人口这个问题,所以当时tg出口突飞猛进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外汇储备越来越多的时候,外汇占款做为rmb发行的基础并没有什么问题, 央行为了控制基础货币投放的数量以免出现过高的通胀,主要的办法是发行央票和提高准备金率。至于什么卖国那跟无稽之谈没什么区别,只是当时多重目标选其伤害最轻的而已。

      08年之后,央妈资产负债表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外汇占款就开始明显削弱,那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中美脱钩的意向,尤其是15年汇改之后,央妈开始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资产作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一种渠道,外汇占款比重继续下降,其实就是在降低Fed对rmb发行的控制力,也即央妈重新夺回rmb发行主导权。

      说到国债货币化的问题,前面有网友说的挺对的,目前国债主要都是在商业银行之间买卖,央妈通过购买商业银行资产(含国债)来释放基础货币,所以本质上央妈也是在买国债,但是这里有几个挺大的区别:1,商业银行具有货币杠杆效应且释放的目标主要是企业,但是央妈直接购买财政部的国债,货币释放的目标主要却是政府,前者易催生资产泡沫,后者则必然催生通胀。说到这肯定有人要拿MMT过来反驳,对于MMT我只说一句,这个东西不是理论界弄出来指引现实,而是现实的西方政府为延缓危机必然催生出来的东西,因为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嘛。 tg远还没到那个境遇,目前还真不需要搞这一套,原因很简单中央政府债务率还很低。。。。。

      真正让东西方值得担心的是,无论货币政策也好还是财政政策也好,当居民也企业的杠杆率达到一定程度,政府负债的扩张已经无法引导居民和企业负债表继续扩张的时候,货币和财政政策最终将失去任何刺激效果,如此我们将面对史无前例额的大衰退,而在这之前则必须期望新一波技术革新的到来,推陈出新,吸收盈余的货币继续维持资产的价格.........

    • 家园 1说对一半,开放金融导致锚一篮子货币模式不再可行

      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我先说对的

      @hwd99 对于当前的货币基础的问题判断是对的,补充一句,我们现在挂钩的不是美元,而是一揽子货币。

      挂钩一篮子货币,这个在改革开放初期是非常有效的,有两个作用。

      第1个就针对的是避免央行和财政部关系搞得过于暧昧,社会主义国家难避免这种暧昧关系。

      第2个,改革初期外汇很难争取,挂钩外汇可以让货币发行有一定的节制力。

      并且当时外汇带来的是产业资本,产业资本是有实物投资的,所以货币发行其实是用实物作为担保的。

      2

      现在时间变了,金融资本大规模引入,再用外汇作为一个锚,去发行货币,其实就有大水漫灌的恶果。

      这是因为金融资本的进来,快进快出,会导致本币的基础货币动荡,乃至影响到国内政局动荡。而且不排除,国外的政治集团利用这个金融漏洞,来操纵国内的货币发行。

      这是可以预见的,不相信可以等一等看。

      一个经济周期走不完就可以看到结果的。

      所以推行货币发行与一揽子货币脱钩,根子是在这里。

      3

      hwd99的另外一半,是错的。

      建议央行以债务为基础,这个模式是失败模式,比当前的模式还恶劣,有空再说吧。

    • 家园 随便写几句

      中国的货币并不只是由外汇储备生成。 三万亿外汇储备大概只能生成20万亿的人民币。 中国国内人民币总量大概是200万亿, 大部分是由商业银行信贷生成。外汇储备总额波动只会少量影响人民币供应量。银行信贷才是影响人民币总量的主要原因。

      赤字货币化只是个伪问题。 在现在的制度下, 央行已经“持有"国债。 央行通过货币工具如 MLF 把新印出来的钱借给银行, 银行拿钱买国债,再把国债抵押给央行。央行现在已经持有12万亿相关”资产“。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赤字率应该提高多少。 新自由主义的支持者强调莫名其妙的3%红线, 这一批人是现在体制内的主流, 包括小强,鹤和某种程度上的老大。另一批人则强调应该在疫情的冲击下实行5%以上的赤字率。

      今天小强的政府报告里显示新自由主义还是占上风。 今年只有3.6%的赤字率, 继续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对企业减税降费。 把刺激经济的锅甩给银行。 要求银行让利, 给小型企业提供贷款。过几年, 同样的这批人又可以站在道德高地批评银行坏账,批评企业杠杆率过高等等。呵呵,全赢的新自由主义!

      通宝推:审度,陈王奋起,桥上,
      • 家园 在2020年的中国以新自由主义审视经济是很丢份的事

        日本是凯恩斯失败,拉美是新自由主义失败。

        劝你跟着土鳖大内高手的方向走:重点研究市场机制以及计划体制失效机制。

        或者干脆跟着马克思核心价值观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好的。

        西方经济学受政府手段限制,现在在死胡同里挣扎。

        放鸭子野蛮生长就能促进经济?

        借债撒钱就能促进经济?

        三大资本主义经济体都下行20年了。

      • 家园 我一向反对降税

        增值税由17降到13,对于全缴税企业,无非就是省了区区千分之几的成本,对避税企业,千分之几都没有,对改善企业经营,无实质意义。。反过来,对于税收,实打实的少了二十几个点,对财政收入,影响极大。

        减税后财政收入反升,解释是扩大了税基,征收范围大了,微小企业这些避税企业避少了,不知道征收成本有没有上升,微小企业更难倒是必然的。另外,财征收入上升,是税收多了还是两税合一的结果,我不懂。

        另,降税降得很突如其来莫名其妙。先是一波“国家税收占销售的45%”,“一个馒头一半交税”,然后曹德旺出场,然后媒体呼吁降税,然后降税。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外汇储备确实是当下中国发行货币最主要的渠道

        引用你的数字做个粗略估计。3万亿外汇储备对应发行了20万亿人民币,但这是M0。中国银行系统的乘数大致是6左右,所以M2=200万亿就是33万亿的M0。那么除了对应外汇储备之外发行的货币为:33-20=12万亿。

        通宝推:大道至简,
        • 家园 货币乘数已经被证伪

          货币乘数这个东西一开始就是一个假说, 从来没有在现实中存在过。 打个比方, 货币乘数假说中的锚是存款准备金率。 现实世界中, 已经有很多国家实行零存款准备金率, 也没见货币供应量有什么变动。由于没有所谓的货币乘数, 各国的M2/M0 都不一样。 在同一个国家, 不同时期的M2/M0也不一样。真正影响M2/M0的是央行的货币工具和银行的信贷。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点看全图

          想深入了解现代金融体系如何创造货币, 可以参考英国央行的这篇文章 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media/boe/files/quarterly-bulletin/2014/money-creation-in-the-modern-economy

          找到中文译文

          https://ethfans.org/posts/money-creation-in-modern-economy-part-1

          下面我尝试简单说下中国如何可以在没有央行的M0的情况下创造货币买国债。为了简单起见, 我们假设中国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工行。 假如现在中央政府想要实行一亿的财政赤字。 首先政府要发一亿的国债, 工行买进一亿国债。 政府发国债筹到的一亿马上被存进政府在工行的账户里。 工行的资产端多了一亿国债, 负责端多了政府一亿存款。同时,由于国债的风险系数为零, 工行的风险资产没有变动。下一步, 政府消费花掉这一亿的存款。政府在银行的存款在这个过程中被划给各个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负债端, 政府的一亿存款变成各个企业或个人账户的存款。 整个过程在没有央行的介入下增加一亿的M2.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哪来的野鸡经济学家?

            工行买国债的一亿元必然是各种存款,就是M1。

            转一圈你这个操作最后M2不变。

            必须要央行介入,工行以国债为抵押从央行拿到现金才行。

          • 家园 还有巴塞尔协定啊

            自有资本的充足率必须满足一定比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