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革命与工业化 ——美国、中国近代史比较 -- ziyun2015

共:💬65 🌺63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油价暴跌是85年底开始的,到86.4,跌去70%

                      受1973年石油禁运、1979年伊朗革命事件等影响,国际油价快速上涨,从1973年的3美元/桶上涨至1979年的30美元/桶。油价飙升,刺激了北海与阿拉斯加油田的开采热潮,OPEC成员国也趁势提高产能。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世界陷入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石油需求呈负增长。为保油价,以沙特为首的OPEC决定“限产保价”。但此举导致OPEC市场份额下降,从1979年的47.8%下降至1985年的30.1%。其他OPEC国家暗中增产,大幅度挤压沙特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在1985年底,沙特决定放弃“机动生产商”的角色,不再限制自己的产量,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从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下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达70%。

                      油价下跌前的84年,苏联进口粮食4600万吨,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15%以上。其中,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2680万吨,约占全部进口量的三分之二。

                      油价暴跌,不仅导致石油出口收入大减,而且严重影响对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等国的军火出口(第二大出口商品),销售量减少20%。

                      接下来是货币增发。

                      1973—1985年间,前苏联货币发行量为年均33亿卢布。1986年货币发行量升至39亿卢布;1987年货币发行量升至60亿卢布,为上年的1.5倍;1988—1990年,年均货币发行量为188亿卢布;到了1991 年,货币发行量则升至1276 亿卢布。

                      卢布承担经互会统一大市场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责,是这个统一大市场的血液。当卢布开始贬值以后,血液的功能出了问题,统一大市场渐渐就分崩离析。

                      通宝推:秦波仁者,独草,
                  • 家园 改个错,是“1987年苏联粮食产量2.1亿吨” -- 补充帖

                    而非“1977年苏联粮食产量2.1亿吨”。

                    78年的2.35亿吨是个高点,进入80年代,降的厉害,1981-1985年平均粮食产量降为1.803亿吨。1986年和1987年粮食产量虽有上升,但到1988年又有所下降,1989年的粮食产量再次回升,为2.115亿吨。

                    苏联农业受地理和气候影响,年际波动太大,极端时丰歉年差异可能大到30%。

          • 家园 中国历史上王朝,许多帝国元气也是耗在了高边疆成本

            明王朝毁于财政破产,和北方边疆成本太高很有关系。王朝初期的经济发展良好,和当时军队战斗力强,边疆成本低有关系。王朝后期,军队不行,边疆成本也就变高,增加了财政困难。

            改开前,中国搞三线建设,在深山里建大工厂,其实也是一种边疆成本。没有核武的时候,应对侵略的方案是人民战争,其实全民皆兵,半国准备当战场的成本是很高的。前线省份,比如福建,长期国家都没啥大投资。

            改开的一个大前提是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短期不会到来。投资方向改成经济效率优先,而不是国家安全了,当然经济发展效率就高起来了。

            新中国前30年和后40年的发展路,很好地反映了子云兄说的的边疆成本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宝推:ziyun2015,俺是老胡,
            • 家园 有点异议,明朝的财政破产

              主要还是因为小冰期导致的粮食减产,还有导致的虫害,另外内部的管理导致东南粮食以及工商税务无法收上来。这方面东林党功不可没。以明朝的实力,北部即使损失巨大,回复起来还是很快的。

            • 家园 个人认为改开的国防前提是确保相互摧毁的核武器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到来,并不必然代表了中国面临的安全局势。没有核武器的中国,根本没资格奢谈世界大战。小规模但是频繁的边境冲突已经足够毁掉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核武器的中国,美苏都不会惧怕跟中国的代理人战争,甚至自己撸袖子上。苏联陷入阿富汗、美国陷入越南,其实也不是世界大战,当然这是他们自找的。问题是,没有核武器的中国,这类小规模战争就会稀奇古怪的不断出现。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握手],以往战争成本往往是不对等的

                只有核武器(且具有投射能力)形式的战争,对双方、盟国周边国(甚至全球)具有相等成果。

                1950年的朝鲜半岛战争,50-70年代的中南半岛战争,都是不对等成本的战争:若以人命为衡量,美国因为工业发达,死人少,中国及朝、越死人多;若以金钱衡量,则美国开支远远大于中国。而中国有4万万、7万万人口,美国却是华尔街当家、以金钱为最高衡量,这是新中国在工业化完成前、能够边疆战胜美国的客观条件。

                我们将在《千年大一统》的历史教育研究题目下,继续涉及边疆成本对大一统王朝的影响,请兄继续多提高见。

    • 家园 四、人类文明下一阶段

      四、人类文明下一阶段

      1、不同的文明阶段,所有权、边疆、财富的形式都有不同。政治形式也不同。

      以色列历史(网红)作家赫拉里,在他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三步曲中,把货币描述成超越一切种族、国家、宗教的“圣物”,连带着也暗示着与货币联系的所有制、法律等也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我们对此提出另一种看法:所有权、边疆、财富的形式,在人类不同文明阶段都是发展、变化的。未来的人类文明,这些同样也会发生变化。

      在渔猎文明时代,土地并不成为“所有制”的内容,正如今天“空气”不为个人、法人所有。

      只是/唯有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才成为了“所有制”的内容,但其法制、观念也和工业化时期的土地所有权,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看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作者:Douglass North(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Robert Thomas。

      文字:只有在农业文明,文字才成了“文明内容”: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玛雅文字。不仅目前找不到渔猎文明的“文字”,甚至连畜牧民族也是有语言、有口口相传的史诗、神话,但是没有文字——汉文明周围的鲜卑、胡、蒙古、满族等,都是在需要统治农业地区之后,才创造、传承、保留下来了文字。比如,满族在金代后、到清初又再创文字的历史史实。

      图腾、神话、祖先的故事是新石器、渔猎文明时代普遍存在的,但是没有史实可以证实文字的创立和这些数万年的故事传承有“需求性”的关联。因此,我们认为文字,作为可以跨代、跨家族、跨地区的记录,是与土地所有制(及土地出产物的所有权)的产生、需求,有直接的联系的。赫拉里在《人类简史》中列举的据说是人类第一个文字记录,就是关于谷物仓储的记录。

      公认的三大文明阶段:渔猎(畜牧)、农业、工业,其划分,主要是从业人数的多少、生产产品的比例来界定的。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为例:渔猎和“刀耕火种”是有很长时间共存在一个民族内的;即使进入农业文明,农人依然有在农闲时狩猎的生活内容(见诗经)。最后,可能的还有人自身的”生产“,各文明阶段也有所不同,比如渔猎文明阶段就没有什么一夫一妻以及相应的“伦”。

      比如:到1840年,中国人口的95%都是农业生产为主,政权的维持来自农业税/赋/役,社会财富的主要衡量标准是占有土地的多少,因此,彼时的中国是完全意义上的农业文明社会。

      再比如:到1890年,美国虽然农产品生产量巨大、全球出口,但是主要社会从业人口都是从事工业、制造业、商业,政府的税收绝大部分是工业商业税,衡量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准是工厂、银行的股份等的所有,因此,彼时的美国是完全意义上的工业文明社会。

      1945-1971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美元和黄金挂钩。石油危机后美元与黄金脱钩、又与石油贸易挂钩。近来,华尔街又推动”碳“货币,试图把”碳税“与未来的美元等货币挂钩。可见赫拉里所谓“钱”具有超越种族、国家、宗教的“神圣物”观点是不成立的。

      2、人工智能、基因科技、数字货币等预示了新文明的曙光。

      当今的人们越来越倾向认为,未来就业的主流、财富的集中,很可能是从事信息化产品的创造、控制。我们现在很可能是站在工业文明之后、下一个文明的门口。因此所有权、财富、边疆以及相应的国家、法律等等,都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

      很可能,华尔街银行家们试图紧紧抓住现有货币形式的财富,和过去印第安酋长牢牢抓住羽毛编织的头冠、玻璃念珠、图腾法杖,是差不多的“故事”。

      ——AI、基因技术,已经为人类开发其它星球,比如太阳系,提供了(在近光速飞船、星际航行中人类生存环境等技术获得突破前)的巨大机会。在月球、火星,通过AI先行、机器人建立大型”泡泡“、通过基因技术迅速生产氧气、增加水、生物循环,然后人类再登陆、生活,这在今天已经是很容易想象。

      ——我们是应该带领青少年,发挥其活跃的好奇、渴望、创造力、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去参与上述人类生存空间的开发、拓展?还是看类似赫拉里的书、陷于自己是否是垃圾人口的焦虑中?或是跟着瑞典疯女孩、自以为高大上、充当华尔街的碳税货币的免费的”义工“?

      3、中国和美国,可能只有在下一个文明阶段,才有希望超越现在的“竞争”、“冲突”。

      人类在农业文明阶段,比起渔猎文明阶段,有了相对稳定的、可以预期的食物来源。但是实际上,人类在农业文明中,一直处于饥饿的威胁、或者直接处于饥饿中。

      直到工业文明阶段,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不再是社会中的大多数,可是反而人类解决了饥饿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工业文明中之后的下一个文明,有很大希望解决中美之间在工业文明阶段的竞争、冲突。中美(掌握),包括俄、法、德、英、日、朝鲜、印度、非洲等各个国家,都参与到基于AI、基因、数字货币、核能源支持下的星际拓展,比起用这些技术彼此”争霸”、毁灭,不是更吸引未来人类吗?!

      全球的华人应以自己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为鉴:先人的奋斗让后人自豪!先人的血泪应为后人的教训!通过革命与战争,中国并未倒在农业文明VS工业文明的残酷替代法则下,那么在新的文明大门口,华人自然不是跟随旧文明的“苦命”、而是与其他族裔一起面对创造新文明的新的使命——华人应该树立信心,在新的文明的创造中,给人类贡献更大的份额!

      通宝推:脑袋,俺是老胡,
    • 家园 三、工业化与中国革命 -- 有补充

      三、工业化与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与战争)相比于美国革命(与战争),有美国革命没有的、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内容,但在“通过革命和战争扫清、建立工业化的三大条件”方面,是基本相同的。

      将美国革命与工业化、与中国革命与工业化做比较,类似于“大陆漂移理论”的思维和逻辑、论证——首先是提出“理论观点”,论证过程需要更长的时间、更细致的研究比较,需要更多的学者、老师、年轻人参与。

      这种比较的结果,让我们能从迷雾、乱麻一般的诸多中国“近代史”、“人物传记”、“秘闻”等等中,看清楚中国近代、当代历史的脉络,从而使年青人学习一种新的中国历史教材、一种有可能赶上美国历史教材(目前水准)的历史教育:史实判断、事件因果分析、一直讲到四年前,这样才可能使年青人从历史学习中建立自信。

      1、中国革命的起点,在于1840年的中国,那时的中国仍处在农业文明时代。在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的英国、欧美列强的压迫下,才开始了百年的“革命与战争”。

      2、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所以叫“失败的革命”,是因为其在“低成本的边疆、自主的关税、统一的货币”三大方面毫无建树。

      3、袁世凯时代、北洋军阀时代、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前10年、抗日战争、三年国共内战,都可以理出中国人与外国势力在三个工业化必要条件方面的博弈:

      A、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边疆、关税、货币方面的概念(如法理表述)完全不同。

      B、1949年之前,处于农业文明的中国,面对进入工业文明的英美,边疆成本极大:英法数千至1-2万兵力,就可以攻陷北京。中华农业文明的政权以几年的岁入、几十万的兵力(人力)也不能阻止工业化国家极少的武装力量。

      C、1949年以前,英美等欧洲列强对中国工业化的阻碍,最重要之一是英国控制了中国的海关,5%的名义关税,使得中国社会各种起步的工商业无法积累资本。这是区分1949年前后一个重要的指标数据(中国的社科院、大学等完全没有承担起向对社会大众的普及教育)。

      D、中国近代史中纷云复杂的战乱,从金融的角度则可以看清一条线:只要中国试图统一货币,就会有战争:

      例1: 北洋政府试图统一货币,搞’袁大头’,随之是袁世凯的称帝前后日本的种种“参和”:日本法律专家有贺长雄(袁世凯的两个顾问)说帝制好;日本报纸顺天时报为太子做“专版”坑爹;日本保送蔡锷到云南、并有著名日军顾问团随行;不仅给云南护国军、而且给各路造反军提供武器。护国战争的结果,蔡锷死在日本,孙中山在广东立足割据。

      例2: 1935年国民党国民政府建立法币的努力,伴随的是1936年日军鼓动两广起兵“反蒋抗日”(这不是笑话)和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边的枪炮声。

      4、抗日战争后,国民党政权之所以在极短时间被推翻,同样可以从“工业化三个条件”方面去理解:承认外蒙独立、签订中美友好通商条约,是(再次)丧失了中国自主关税和低成本的边疆条件,法币和金圆券两次崩溃,违法掠夺、偷运黄金白银储备与台湾,是摧毁了建立统一货币的条件。

      5、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很快建立起统一的关税、统一的货币。不过,在建立“低成本边疆”上,花费了很长时间、很大的代价。

      6、自1950年起,朝鲜半岛的战争,台海冲突,中印边境战争,抗美援越战争,中苏边境战争,各种战争的威胁一直不断——直到两弹一星成功,中国重返联合国,“低成本边疆”的目标才真正实现。

      7、三个条件实现后,中国已无必要保持过去的“全民皆兵”、深度控制企业的准战争经济模式(包括票证消费)。因此”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8、中国近代史也有类似美国的有趣的问题:国民党共产党有没有可能划江而治?同样,通过历史常识分析,这种平衡会很脆弱:

      A、北方的情况:土改,东北重工业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关税。

      B、南方的情况:地主食利阶层,轻工业,货币破产+对美国0关税。

      C、土地问题的发展,1945-1950年的朝鲜半岛以及之后的越南都是实际例子:北方土改、南方不改,引起无数流血冲突,战争的火苗一直存在,想搞大随时都行。

      D、北方背靠苏联,南方依赖美国。但是美国政策是欧洲优先,且彼时苏联也拥有了原子弹,因此美国对中国内战的介入,不足以改变国共军事力量的对比、维持不了南北长时间的平衡,仅能延长战争的时间、增加百姓的痛苦。

      F、美国支援国民党在南中国的统治,比如说类似马歇尔的计划。这与《中美友好通商条约》将中国作为美国独自的殖民地的华尔街目标,是截然不同的。

      E、自1900-1949,中国一直是欧美日俄列强争夺的势力范围。二战后不同之处在于,英法意疲惫衰弱(可参见法国在50年代初期对北越作战的窘态),因此美国无法拉英法在南中国继续“门户开放”、一起在经济、军事上拉蒋介石一把。

      9、国营企业、计划经济在1949-1980年期间成为主流,其原因也要联系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认识短板:例如,缺乏认识所有权与政权(暴力)的关系。像卢作孚、任正非的企业家极少,像柳传志那样的太多。

      通宝推:领班军机,钓者任公子,kekepei,脑袋,任爱杰,普鲁托,俺是老胡,赵美成,北纬42度,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欣慰一年多以前的这个认识: -- 补充帖

      “ 像卢作孚、任正非的企业家极少,像柳传志那样的太多。”越来越得到中国老百姓的认同。

      • 家园 改革开放对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意义

        在主贴中,我们对海外华裔青少年讲:“7、三个条件实现后,中国已无必要保持过去的“全民皆兵”、深度控制企业的准战争经济模式(包括票证消费)。因此”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从这个角度,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是顺应中华民族的发展要求,顺应历史大势。这个也类似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是顺应了“民族要解放,国家要独立”,“中华民族为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从农业文明转型道工业文明”这样一个历史大势。

        关于最近联想的讨论,也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两个讨论提纲:一个就是怎样了解真实的历史。一个是怎样看改革开放,或者具体说,就是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意义。

        “它山之石,可以工玉”,即便我们不同意《人类简史》作者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可以借鉴他三部曲中的有益的部分方法,比如《今日简史》的名称架构。我们可以把怎样通过联想37年的发展历程,做为一个讨论题目,从而让年轻人学习掌握从纷繁复杂的资料中,了解真实的历史。这个可以放在另外一贴展开谈。

        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意义,我们认为是必要的、积极的意义。所谓必要,是如果不改革开放,中国工业的继续发展,就会局限在中国本土内社会需求范围,首先直接的就是让关税自主权这个要素失去了其作用和意义,连带着影响了货币统一要素的潜力。更会影响到边疆成本——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以全球范围的市场为需求,以此财税基础建立的军力,会使中国的边疆成本再次被动、升高、甚至像前苏联那样失控。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也发生了腐败、侵吞国有财产,以及如联想这样偏重“买办路线”等种种问题。但是对比联想,还有如华为等能在世界范围发展的企业。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像华为等这样的企业产生。

    • 见前补充 4681242
    • 家园 一、引子; 二、美国革命与工业化

      一、引子

      当我和孩子在纽约Newwark机场降落后,看到曼哈顿在天边的壮观远景,一个感想涌上我的心头,我对孩子说:“看,这就是工业时代(商业、金融时代)的顶峰!”

      但是,当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数字货币的时代到来后,这里还是顶峰吗?或者,下一个人类文明的顶峰会在哪里?

      二、美国革命与工业化

      目前公认的人类文明阶段,主要有三个:史前渔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相应的商业、金融)文明阶段。

      此外,公认的还有:在农业文明阶段,东方的中国、西方的罗马都曾是顶峰。而工业时代的顶峰则为美国。

      一直以来,美国都是比较重视自己的历史,各种历史著作洋洋洒洒,成为美国国内各个图书馆、各书店的重点。作为向中学生、大学生的历史教材,凝聚了200年来学者研究、探讨的共识。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版了不少美国历史书籍,但是似乎对美国自己出版的历史教材,并没有成为知识分子群体的关注焦点。更进一步,大众看到的,要么是好莱坞式的历史人物传记;要么是沉浸在“政治体制”的话语范围。

      那么,美国的历史教材,这种百年以来的学者共识,都说了什么呢?概括起来:

      1、英国取得对法国的七年战争的胜利后,成为了全球海洋的霸主。英国政府“阻碍”美国人“搞经济”,因此美国人要革命、要独立、要战争解决。

      2、独立战争建立了一个“先进政体”:没有传统食利贵族阶层、政府税收在”民主政治“下限于公共服务(如法律、邮政)、安全、边疆开支。

      3、独立后,联邦党人试图建立中央银行,但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关税并没有马上建立。

      4、独立战争后到1812年战争前,美国的经济”第一次大发展“:北方在偷窃英国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纺织等轻工业;南方在轧绵机发明后,奴隶制农场经济也”腾飞“了。人口翻倍、内陆道路运河大发展、造船海运也突飞猛进。

      5、1812年战争,美国胜利的主要方面是海战:美国劫掠了2500艘英国货船,而陆战并无什么大”彩儿“,比如白宫都被烧了。老杰克逊在南方的胜仗是停战协议后”打赢“的。

      6、1812-1815年的战争,美国的边疆由海疆+西部组成,这是一种极低成本的边疆:海上力量“藏兵于民”;陆上边疆同样也是“藏兵于民”:以武装移民面对印第安部落,扩张的武力成本极低。

      7、从1815年战争胜利后、到南北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的经济”第二次大发展“:人口翻了四倍多(在1812年的基础上),北方发展出钢铁、铁路等重工业,电报遍布全国。

      8、南北战争的爆发,有一个因素长期被国人忽视:南北地区对统一关税的争执无法达成一致:北方要保护工业发展的高关税,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要低关税。统一货币也无法达成一致。

      9、南北战争后,美国实现了统一的、保护工业发展的自主关税,也实现了统一的货币。1865-1910年美国的经济“第三次大发展”,终于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人口在前一次战争的基础上翻了三倍。

      10、因此,如黑格尔所说的“内在精神”:美国实现工业化,前提是通过革命与战争实现了工业化所需要的三大条件:低成本边疆、自主关税、统一货币。经济的、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成为了革命与战争的“内在精神”、潜意识形式的目标。

      11、关于低成本边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美国南北战争是否可能以南北停战、各自建立一个“联邦”国家而结束?———如果在葛底斯堡战役中,由于偶然的因素南军战胜了北军,从而英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承认了南部邦联,林肯政府也不得不承认了南部邦联的存在。然而,以历史常识分析,这个结果存在很大的脆弱性(或者叫“十分脆弱的平衡):

      A、南部奴隶还是会继续向北部逃亡,从而造成南北对立情绪继续升温;

      B、南北各自在这种平手战争后,都面对难以解决的战争公债等巨额债务;

      C、各自维持一只庞大的陆军,会进一步加剧各自的财政(债务)负担;

      D、奴隶的逃亡(反抗以及屠杀)最终极大可能再次造成南方向北方开战;

      E、南方邦联的独立,会极大削弱南北两个政府,阻碍各自的自主关税、统一货币;

      F、再次开战,北方工业化的和人口的优势,最终战胜南方,逻辑上是大概率事件,但因此损失的时间,美国可能失去成为第一工业国的机遇。

      G、北军谢尔曼的烧杀,在军事上无必要,实际是在美国宪法之外,用恐怖来威吓、阻止未来各州的、可能的独立想法。

      12、举例:纽约的人口—— 独立战争前 :2万多;

      1810年:12万;

      1860年:117万;

      1910年:480万;

      通宝推:领班军机,任爱杰,大山猫,铁手,俺是老胡,老老狐狸,北纬42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