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革命与工业化 ——美国、中国近代史比较 -- ziyun2015

共:💬65 🌺63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上页
      • 家园 美国的历史教科书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充满了谎言。

        参见:洛温著;马万利译, 老师的谎言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 2009: 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 p. 108.

        • 家园 或者,99兄是否愿意中华近代史有没有

          “被插入”的谎言这个话题?

          比如,甲午战争,还有没有可以重大发现的“视角”、“观点”?——甲午战争只是中日之间的战争吗?

          比如戊戌变法,是否还有可以重新认识的“视角”、“观点”?——慈禧就是个“纯粹”坏蛋吗?

        • 家园 谢谢99兄提示,这本书我还没看,不过

          从网络上能够搜索到的该书目录,其内容和我们在这里谈的,应该影响不大:

            导言 有些事情大错特错

            第一章 被历史致残:英雄的塑造过程

            第二章 1493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真正意义

            第三章 感恩节的真实来历

            第四章 红眼人

            第五章 《飘》:美国历史教科书隐瞒种族主义

            第六章 约翰·布朗和亚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教科书隐瞒反种族主义

            第七章 机遇之地

            第八章 看看“老大哥”:教科书是这样讲联邦政府的

            第九章 不见罪恶:教科书选择不讲越南战争

            第十章 探索记忆之洞:消失了的近期历史

            第十一章 进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

            第十二章 历史为什么要这样教?

            第十三章 这样教历史的后果是什么?

            结束语:未来的谎言——兼论我们该如何应对

          关于工业化的三个必要条件方面,请99兄多给予高见,先谢。

      • 家园 术重于道

        态度也不奇怪。从列出的这也要点也能看出,他们把大量的研究放在一事、一政上。这是还原论思维逻辑的特长。

        但这些事件和措施是大环境下的顺势行为,还是具有自身力量(传统称之为“有道”或“有德”)、可以在一般性的环境中采用,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多地域的实践才能看出端倪。光研究一个具体事件在当时的承接关系,是不够的。 这种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中大获成功,但它不适合研究像人类社会、历史这样复杂系统。结论也很难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具有普适性。 简单地说,如果那么有用,看看它南边同教同种的邻居,墨西哥,南美国家,还有北极圈内白人祖地的那些寡民小国们,又如何。

        历史也不是只关心那些大而无当的“宏观脉络”。人们关心的毕竟是当下的事情。 如果能够从当下的事件看出未来,同时又能身居高位的人,不常有。 美国学术界普遍轻视历史研究(灵魂之问:what is new?)他们自己人都办不到,也不怪别人兴趣缺缺。

        • 家园 谢伊兄高见,请教伊兄

          对清华副校长彭钢关于历史的解构、建构、重构的看法。

          https://wemp.app/posts/1b7faefa-deaa-4ef6-972a-18c60a01d3cf

          再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