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陈寅恪考 -- 陈王奋起

共:💬370 🌺4796 🌵9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5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陈的事

        想了解一下,以前会先买那几十本中英文夹一起的吴宓日记读读,现在倒可以变通,陈寅恪那部分有抽出来单独写的,吴学昭拿他爹的书信日记写了一本。

        黄裳也算个妙人,看了陈写的《柳如是别传》长长50万字,他只说陈同情河东君,而柳的逸事多是野传。替钱牧斋说好话呢,说明作者屁股不正,文人间打笔仗也正常,不过黄看到这稿子时陈已驾鹤,有点马后炮。

        说陈是个政治投机者,倒是头回,苦雨斋主人都排不上的号,何时轮到一门三杰那位,写这个不如论冯文炳不会写小说而更有意思。

        • 家园 我这几本吴宓日记是老早时候买的

          吴宓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对友忠诚厚道,做事惼急轻躁,浪漫多情又不得其法,有空倒想写写吴宓的功与名,吴宓与钱钟书。吴宓的恋爱啥的

          • 家园 期待兄台大作

            吴宓是个可爱的人,那是对于他的朋友來说的。可很多人也怕他那日记记了些什么鬼黑历史。

            现今国人批民国大师,不从他们出身去想,不从历史的角度去想,一味的以工科党员的要求对待,不如推崇窄而霉斋主人,弃了笔去作服饰研究,为社会做实在贡献。

    • 家园 花加宝推。不过,陈寅恪薄有虚名还是不用否认的。。。

      不然,郭沫若、胡乔木、康生等一干人马不会都去看他。

      他虽然不接受新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新政权多有讥讽,共产党也是知道的,也只是把他看成是旧式文人的顽固和衰朽,属思想认识问题,官方基本没有为难过他,陈毅、陶铸和中共高层基本是以厚礼相待的。

      他搞不定的是中山大学获得新生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对陈颇有烦言。

      现在国内外一帮公知把陈推到火上烤,都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反毛反共是主因,跟毛的思想起过冲突的人,不管是党的、政的、军的、文化艺术界的,都使劲抬,认同毛的都使劲踩。

      陈不过是跟新朝格格不入罢了,他能反到哪去?

      有时需要把本人和抬轿子的人要作点区别

      通宝推:阴霾信仰,醉寺,方平,fuxd2002,独立寒秋HK,老老狐狸,一着,墨里荀,盲人摸象,燕人,
      • 家园 对的,有时候这些人还进错了庙拜错了菩萨,而不自知

        例如十年前的梁漱溟,就是因为顶了一下李德胜,李德胜骂街的话还被收到德胜选集第五卷,这下子这些半瓶子醋就不得了了,时不时把梁漱溟捧出来拜一拜。进错庙拜错神。

        别的不谈,咱们94岁时候梁漱溟自己写文章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太相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理解的,没有什么。他们故去十年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他们故去十年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我相信这不是梁老头老糊涂了。

        这段文字写在1987年,非毛化最严重的那几年,应当不是有司逼迫他写的。

        兄弟我个人倾向于相信,这是老头发自内心的寂寞。

        通宝推:方平,西安笨老虎,empire2007,老老狐狸,桥上,
        • 家园 作伴的,还有冯友兰先生

          我们看看冯友兰先生自己的叙述吧,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锻炼,我现在才开始懂得这句话了。

          我说我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五年之内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这话真是肤浅之至,幼稚之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谈何容易,至于要应用它到哲学史的研究工作中,那就更困难了。要想真正应用它到实际工作中去,那就非把它化为自己的思想的一部分不可。

          有一个会开汽车的朋友告诉我说:开车开到熟练的时候,车就像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车的四个轮子,就好像自己的两条腿一样。一个人在人丛中走来走去,但不会碰倒一个人。一个会开车的人,在众车之间行走,如果车像他的身体的一部分,决不会碰车。哪个地方车能钻过去,哪个地方钻不过去,他是一望而知,不假思索就可以决定的。我想,一个战士用他的武器,到最后熟练的时候,也会觉得他的武器就像成为他的身体的一部分,就像他的手脚一样,达到这种程度,就叫做“化”。

          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得马克思主义“化”了才行,这样的“化”岂是三年五载的时间所能完成的?没有这样的程度,而要重新写《中国哲学史》,那也不会新到哪里,充其量也不过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字句生搬硬套而已。

          可是在那个时候,就说出那样的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大话、空话、假话。夸夸其谈,没有实际的内容,这就不是老实态度。

          冯友兰先生上面的自述,涉及的毛泽东一封回信,内容如下:

          友兰先生:

             十月五日来函已悉。我们是欢迎人们进步的。像你这样的人,过去犯过错误,现在准备改正错误,如果能实践,那是好的。也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此复,

             敬颂

             教祺!

             毛泽东

             十月十三日

          最后,我们看看冯友兰先生真诚坦荡的一面:

          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我不懂。而且心中有一点反感,我当时想,什么是老实态度,我有什么不老实。

          冯友兰先生,把这句话,原原本本地公开了,这说明冯友兰先生的修为水平不低,境界不低。

          就是这句话,让他和毛泽东在灵魂深处,一直交流了三十年。

          通宝推:独立寒秋HK,empire2007,起于青萍之末,白玉老虎,
          • 家园 冯友兰不是空口说的

            他真写了《中国哲学史新编》。我记得前言里有一句说文革时引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话。他就有一颗学习的心。大家或许有同学读博士,有的人能拿到学位,有的人拿不到。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聪明才智的差异,更多的是学习态度、自控能力的差异。民国大师去读博士的也是这样。

        • 家园 梁漱溟年轻时是一个下基层干实事的君子。。。

          对毛公高看一眼,一直认为毛是当世的英雄。那点冲突对双方其实都没太大影响,只是老朋友分生了。

          他理解的东西评价颇高,比如组织民众,改造社会,他不理解的东西也是直接说,比如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又比如文革

          所以说,他是君子,是大儒

          • 家园 文革后,梁漱溟却对他与毛泽东建国后的那场争论表示后悔

            1986年的秋天,93岁高龄的梁漱溟回忆他与毛泽东初次辩论的往事,他激动地说:“现在回想起那场(1938年延安)争论,使我终身难忘的是毛泽东作为政治家的风貌和气度。他披着一件皮袍子,有时踱步,有时坐下,十分轻松自如,从容不迫;他不动气,不强辩,说话幽默,常有出人意料的妙语。明明是各不相让的争论,却让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谈。”

            末了,他黯然神伤地说:“(1953年政协会上争论)当时是我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太相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理解的,没有什么。他们去世已经10年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他们”自然是说毛泽东与周恩来。

          • 家园 梁漱溟算是个真正的实干家

            再说句题外话,20世纪上半页,中国这个修罗道场倒是为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试验、竞争机会。

            各种思潮都曾或深或浅地进行了社会实践,就像兵棋推演一样,进行了广泛的实践与竞争,这在社会科学的发展史上恐怕也是不可多得的

      • 家园 错误满篇!

        陈被礼遇的原因是他家亲戚俞某是台湾要人。

        统战需要。

        陈的太太非常直白地说:XX党是识货的。

        当时为他家安排了6个人伺候他们,最后动手批斗(迫害?)的,是这批服务员和护士。

        至于你说的有意见的师生,可能有,但可惜老陈没给他们机会。

        打老师没来的及上手,要不然后来不成了尬吹了。

        老陈死得有水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