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 HAL

共:💬64 🌺456 🌵4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9 / 4

    "糊里糊涂"主贴违规
    21/2
    "糊里糊涂"主贴不违规
    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跟我父母说的差不多

                        我父母应该是运气极好的了,解放前,我爷爷是没有地的雇农,解放后分了田,然后我爸几兄弟才有机会读书。

                        我外公是解放前去南洋避战乱,寄钱回家买了些田地,刚好达不到富农的标准,于是平安度过土改,文革。最重要的是,解放后,男女平等,我妈才有机会读书。

                        他们对农村的回忆,就是穷,吃不饱。虽然如此,他们也从来不埋怨毛主席,依旧崇拜,理由很简单,农村比解放前好很多了。

                        同样的,我父母也支持改开,也认为改开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水平。他们的想法非常朴素:农村的人外出打工,然后寄钱回家,就像当年下南洋谋生,寄钱回家是同样道理的,只不过不用出国,方便多了。

                        我猜,不少河友太年轻,没经历那个年代,不知道农村曾经那么苦。

                        通宝推:hullo,南寒,
                      • 家园 这个代入法是写好小说的最需要能力

                        很期待你开始写小说,一定会很精彩。建议把你对社会的思考融进去,模拟出不同道路的社会pk。这样你的思想和理论就有机会去构建些具体实例,你这么多年思考全散乱放于各处论坛,有点可惜。通过一个宏大故事,把它具象留存。

                        通宝推:hullo,
                        • 家园 文学的根本是纯粹性

                          前两年,俺真的准备写小说了,关中农民兄的一个建议,却如冷水浇头,让俺清醒来了过来。

                          关中兄说,过于复杂东西,谁看哪?

                          真是当局者迷呀,文学的根本在于纯粹性,包括人物性格的纯粹,和故事主题的纯粹。即使有复杂性,也必须建立在纯粹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象征,通过隐喻来实现。即使最复杂的小说结构,也不过是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上与时代,与人性广泛连接起来。

                          有人说,文学的本质是人学,还是很有道理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者其人,二是读者其人,三是作品里的人物,能够实现三人相通,就会是好作品。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好的文学作品,多是作者年前时期的作品,甚至很多人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他的巅峰之作。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在年前的时候,思想性格相对纯粹,写出的作品也就相对纯粹。

                          俺已不再年轻,更没了纯粹,只是堆砌复杂,谁看哪?

                          • 家园 别听关中龙民瞎说

                            现在网络文学是个庞大的细分市场,以一亿读者为基数,你能对上千分之一的用户需求都够你读者群大得忙不过来。

                            就是临高启明这种读起来像个工程项目进展报告的东东,除了工科男读起来有熟悉感,其它人能读完前三章就算有毅力。这文章也很火。为啥?就算主打游戏,偶尔看小说的工科男这个细分市场,消费者数量在汉语圈也真心不小啊。

                            推荐你看看猛子的各朝代风云录系列。这家伙常忘了自己在写小说,写写进入论坛状态,常常一两章就个哲学或是历史问题脱离故事来讨论。只要有料,有深度,照样看的人挺多,我就很喜欢。为啥?现在看小说,真不一定为了古典的文学欣赏。而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乐趣。和你的代入思考乐趣很相近。你写小说,也就是当个导游,带着大家到你熟悉的区域去游览一下。

                            通宝推:唐家山,ton,hullo,
                            • 家园 灵魂学

                              1;无心

                              《天道》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小说《远方的救世主》,是一部很有哲学思想的作品,男主人公丁元英有救世之能,却无救世之心,女主人公芮小丹有救世之心,却无救世之能,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救世主。

                              俺这个人,有些像丁元英,能力虽然远没有他那么夸张,但还是有点的,但却都是陷入了淡泊寡欲的无心状态之中。

                              因为无心,所以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也就是自己将自己流放了,有些像加缪的《局外人》,但又不完全相同,而是与他人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有时看似很近,实则很远,有时看似很远,其实又很近,这便是《远方的救世主》这个名字,所谓远方的意思吧。因为失去了方向,行走在人群中,就如在沙漠中行走。

                              2;心是什么

                              在俺看来,心就是能动,而能动是一切的本源,可以说心即是宇宙。

                              对于宇宙,对于能动,人类的认知是极为有限的,只有相对稳定,相对有序的能动,才能被认知,这些相对稳定,相对有序的能动,就是载体。

                              假定能动有两种基本态,一是抑制态,二是激发态,二者形成相对稳定,相对有序的节奏,就是载体。这方面可以参考弦理论的开弦与闭弦,可以参考波粒二象性。

                              所以,心作为一种能动,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无序的,是不可解释的,因此,相对于弗洛伊德偏重本能,特别是性本能,阿德勒偏重社会影响,特别是自卑情结,俺更同意荣格的潜意识神秘主义,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无心状态,主要是陷入了心的无序状态,过于追求是什么?过于执着为什么?而忽略了怎么办?

                              3;阳明学说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灵魂的三大根本,也是哲学的三大根本问题。

                              关中兄与俺的经历很相似,却完全是两个结果,主要是对上述三大问题的偏重不同。

                              关中兄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有明确的目标,就是一定要离开农村,离开原生家庭;而俺却一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有目标,总是执着于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而遗忘了怎么办。

                              是什么,为什么就如黑洞,是没有边际的,人生陷入了这种黑洞,必然会迷失方向,形成无心状态,俺的一切悲剧家,根源就在这里。

                              其实王阳明的心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心即理,更准确地解读就是心即力,力即理。

                              心就是心理,力则主要是精神,理则主要是思想,所谓心即理,就是实现了心理,精神,思想的统一。

                              心理,精神,思想的三位一体是极为困难的,阳明学的奥义就是意义决定存在,俺称之为阳明大砍刀,或阳明忽略大法。

                              意义决定存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精髓,类似上帝决定存在,但阳明学里的意义,不是来自上帝神灵,而是每个人自己赋予的。

                              农夫种地有意义,渔夫打鱼有意义,意义无处不在,意义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可以说,阳明学已经完全跳出了儒家的樊笼,达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峰。

                              阳明学的意义,其实就是做的到,做的好,唯精,唯专。

                              中国因为缺少精专的社会环境,因此,阳明学并没有在中国传播开来,而是在日本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就是日本的匠人精神。

                              西方有“如无必要,无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中国类似的阳明忽略大法,则更是厉害,可以将一切无意义的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就是阳明学的典型代表,紧紧抓住意义不放,从做的到,到做的好,再到成为兵王。

                              4;宗教

                              马克思说宗教是精神的鸦片,但是如果实在痛苦的受不了,精神鸦片是不是也是维持生命的必须呢?

                              上面说到了,心理是一种能动,就如宇宙,很大一部分是混沌的,是不可认知的。在加上心理,精神,思想的断裂,很多人心灵上的痛苦,远超生理。

                              因此,宗教是精神的鸦片,的确是一个事实,但宗教的存在,并影响深远,更是一个巨大的事实。

                              身边的一些人,因为信了某教,或是信了鬼神,甚至某种神妙的东西,心理精神状态就会大变。

                              心灵上的痛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心理方面的混沌无序,二是心理,与精神,与思想的撕裂,扭曲。

                              一个人皈依了宗教,立马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起来,周围不信教的人,哪怕是以前十分敬畏的人,都变成了上帝的弃民,甚至是有罪之人。

                              我死后,可以上天堂,你们只能下地狱,信徒常常地想,这可比中国传统的阿Q精神高大上多了。

                              地狱,人间,天堂,将原本困守人间,相互倾轧,却又无处可去的世界,同时打通了向上,和向下的通道,死亡变的不再那么可怕,被人欺辱,被人损害,不再那么痛苦,心理开始变得相对稳定,相对有序,精神也有了希望,有了出路,思想则被教义填满,心理,精神,思想实现了统一。

                              宗教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但却是一种绝对主义,与王阳明的相对客观主义不同。

                              宗教除了能够实现心理,精神,思想的统一,还有两大作用,一是高度的组织性,人是社会动物,组织性对人太重要了,二是极端的排他性,信神的与不信神的,信这种神与信那种神的,信不同教义的,相互排斥,相互争斗,以神的名义,可以任意行事,甚至消灭你,与你何干。

                              宗教的统一性,组织性,排他性是三位一体的,统一性来源排他性的切割,首先就是与不信神的人切割开来,与自己不符合教义的行为思想切割开来,才可能实现心灵的统一。组织性也是如此,唯有不断的切割,不断的排他,才能保持组织的纯粹,因此,宗教往往与血腥相伴。

                              总体而言,无论是宗教的绝对客观唯心主义,还是阳明学的相对客观唯心主义,必须基于切割,基于无视,才可能实现统一,实现集中。

                              所以,绝对和相对客观唯心主义,要义都是基于切割,实现集中。

                              有没有一种,无需切割,就能实现统一,实现集中的哲学方法呢?

                              5;载体能动论

                              通过切割,通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实现统一,实现集中,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人容易陷入偏狭,容易陷入傲慢。

                              宗教社会就是如此,例如现在的美国,现在的西方,例如东亚的日本。

                              世界本源是能动,世界的形式是多次元的,因此,只要将无序的混沌,与相对稳定,相对有序的载体,归于不同的次元就可以了。

                              不同的次元之间,无须排斥,无须切割,通过更多次元的共振同鸣,实现更多的协同,更大的集中。

                              集中起来之后,再通过不断的求同存异,实现混同融合。

                              人类追求大同的思想,自古就有,到了近代更是产生了科学共产主义,实现了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

                              载体能动论的直接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首先源自同情心和同理心,而同情心和同理心,就是心灵的共振同鸣,就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没有同情心,同理心,马克思,恩格斯,毛主席,周总理,澎湃等人都不会背叛自己的阶级,而献出自己的一切,主动成为自觉的无产阶级。

                              这些主动的,自觉的无产阶级,他们革命的目的,也不是肉体毁灭,而是消灭人的阶级属性,摆脱必然王国,实现自由王国。

                              实现自由王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偏重自觉的统一的多次元化,二是偏重自发的多次元的共同化,最终实现统一与共同的融合,自发与自觉的融合。

                              6;共振同鸣的困境

                              多次元的共振同鸣,也就是同情心,同理心,是很难实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的差异化,社会的碎片化,而形成的相互隔膜,甚至相互排斥。

                              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主要是工业化,城市化形成了大规模的被动性无产阶级,长期战乱又产生了大量散兵和流民,这些人长期处于饥寒交迫的边缘,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能可能实现集中。

                              主动的,自觉的无产阶级,与被动的,自发的无产阶级结合,才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

                              摆脱了饥寒交迫的困境,生活好了起来,不同的人就会追求各自喜欢的口味,所谓众口难调,共振同鸣的协同就会涣散,就会解体。

                              统治阶级又总是想方设法地分化瓦解无产阶级,搞中产阶级理论,搞身份政治,搞多次元的碎片化民主普选,激发不同人的欲望,催发更多的主张,挑动民众互斗,实现分而治之。

                              社会如此,人的心灵也是如此,欲望太多,想法太多,心灵碎片化了,是心灵不能实现共振同鸣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共振同鸣有两大困境,一是多次元的共振同鸣很难实现,二是不同共振同鸣之间难以相互应和,大系统的能动决定小系统,小系统的能动则预判,引领大系统。

                              解决这两个困境的方法,主要都是代入法,不停代入各种次元,实现更多的同情心,同理心,最终量变形成质变,通过代入的纯粹升华,实现准确的预判,和广泛的引领。

                              7;灵魂学

                              灵魂是一个系统,是一种能动,是人类独有的,主要由心理,精神,思维形成。

                              哲学就是灵魂学,主要由三大问题,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偏重心理,为什么偏重思维,怎么办偏重于精神。

                              载体能动的哲学思想,将灵魂的能动性分为四类,一是主观能动性,偏重情感,二是客观能动性,偏重理性,三是主体能动性,偏重主动自觉;四是客体能动性,偏重被动自发。

                              通过代入,实现纯粹,实现升华,最终实现预判,实现引领。

                              可以说,切割与代入,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载体能动哲学的两大关键。

                              因此,与唯物哲学,唯心哲学,感性哲学,理性哲学,相对主义哲学,绝对主义哲学等传统划分方法不同,载体能动论强调的灵魂学,只要两种,一是切割性哲学,或裂变灵魂学,二是代入性哲学,或聚变灵魂学。

                              切割容易陷入偏狭极端,代入因为经常要维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因此很容易自我迷失。

                              8;远方的救世主

                              若即若离的状态,就如咫尺天涯,是最远的远方,而就是救世主,就是能够预判未来,引领民众的人。

                              故事里的丁元英,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纯粹,又因为有些自我迷失,自我放逐,因此,虽然有救世之能却无救世之心。

                              而故事里的芮小丹,却因为有一颗赤子之心,很是纯粹,有救世之心却无救世之能。

                              不够纯粹的升华,象鬼,象魔,就是不像人。

                              所以,代入,纯粹,升华是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丁元英不够纯粹的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纯粹造成的,社会这个大系统,影响了心灵这个小系统,二则是丁元英的自我迷失,自我放逐造成的,因此他需要借助芮小丹,借助宗教的,来重新确立方向。

                              9;俺的迷失

                              家北边有家小商品市场,开了好几年了,空着一大半铺面。几年前还闹过,说是开发商故意欺诈,什么几年回本,一铺养三代,都是骗人的。

                              这种商铺物业多的很,甚至很多根本就大门紧闭,但还是在不停的建,都卖给了谁?

                              家周围就是开发区,各种工厂很多,规模都不小,用围墙和栏杆围了起来,很多只是建了一部分,却没多少人上班,很多甚至几年也没开张,厂房闲置,土地也闲置,但还是在不停的建,很多人都想要买工业用地,为什么?

                              土地,房产,店铺等都是可以抵押的,用一千万买地建厂,再抵押给银行,就可能贷款两千万,这就是一边空置,一边建设的主要原因。

                              在国内利用土地,房产,股票等资产不断地加杠杆,再将资产转移到国外,就实现了国内大肆借贷,净资产在国外的格局。

                              地方政府债务,地方金融机构,到处都是窟窿,俺甚至很阴谋地想,小强总理鼓吹互联网金融,是不是就如美国的次贷那样,利用高收益的诱惑,给政府债务和金融窟窿找接盘侠。

                              前两年俺曾悲观地说,人民币可能会大跌,没想到结果远超俺的预料,严格的汇率管制,抓了几个人,接管了几个企业,到7就基本稳住了。

                              见闻多了,明白多了,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是很容易自我迷失的,而没有了方向,也就没有了动力。

                              所谓淡泊寡欲,也就变成了漂泊放逐,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刚想要决心做点什么,一会又烟消云散了。

                              也许应该换一套人生哲学了,阳明学就很好,或者切割与代入,相互兼容,效果反而更好些。

                              感慨过于长了些,主要算是自言自语吧,敬请见谅。

                              通宝推:脑袋,HAL,大眼,
                              • 家园 思考和行动的平衡点每个人掌握不一样

                                你明显是需要把一个事彻底想清楚了才会安安心心开始干的人。而且由于善于思考,会把思考过程越搞越复杂,还越搞越有兴趣。到最后,怎么做已经不大感兴趣了,想清楚,形成理论体系才是兴趣重心。

                                只是思维的世界是个精神世界,具有无限空间和可能。在里面玩久了,容易进入一个自洽的循环中,纯精神玩起来,会脱离了最初思考的初衷。

                                我觉得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在思考和行动的平衡中,还是该有主次,行动是主要和重点,而思考是次要和补充。思考该围绕在行动过程的反馈中,不能自己进入独立空间自行发展。因为那会是存粹浪费时间。精神世界是无限的,独立空间开发过远,不仅迷失自己的行动,也对实际世界没啥帮助。精神世界没有对错的,只要是自圆其说,就都对,和玩游戏没啥区别。物质世界是有对错的,行动起来,才有机会随时检测自己走偏了没有。

                                老毛写湖南龙民调查报告时,那么年轻,也许都还没通读过一遍资本论。但面对中国那时的课题,他比北大复旦那些从美国苏联留洋归来的大学者,靠谱得多。

                                有时先动起来,做了个开头,这时再思考怎么做都来的及,而且估计会更好。因为你已经可以开始接受反馈来修正思考了。纯空对空的思考,是个游戏,也许这是淡泊寡欲的原因。行动起来,欲望也就跟着起来了。不信,你去踢踢足球,就会发现,40岁的人在球场上也很容易在进球和被进球时,激情似火。

                                与Hullo兄共勉。

                                通宝推:自由呼吸F0,ton,唐家山,hullo,
                                • 家园 危险的哲学

                                  哲学家大多没有好结果,主要的原因是灵魂有太多的混沌部分,是很危险的,康德是现代哲学的第一人,就如牛顿在科学上的地位,其最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物自体这个概念,将世界分为可知部分,和不可知部分。

                                  将沉溺于思考想象,类同于网络游戏是不准确的,网络游戏可没这么危险,但它们都有成瘾性却是类似的。

                                  因此,哲学的危险性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灵魂的不可知部分太多,很容易迷失;二是探索灵魂的手段,也就是想象思考判断,很容易成瘾。

                                  怎样走出自我迷失,怎样摆脱成瘾的状态,就是哲学家,或哲学爱好者们重要的课题,遗憾的是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俺的希望也比较渺茫,但总应该多多尝试,多多努力吧。

                                  关于唯物主义,俺的看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唯物主义主要适用与社会群体,却不怎么适用于个体,从社会群体来说,人必须吃饭才能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生命大于天,的确是真理;但对个体而言,很多事物是高于生命的,否则,那些为主义而牺牲的人,岂不是太傻了。二是唯物主义是身体生理的关键,却不是意识灵魂的关键,所以,物质决定意识是不够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物质决定身体,决定生理,身体生理决定精神意识。又因为精神意识不可能脱离身体而存在,只能通过转化为思想理论,转化为文化精神,才能间接影响社会 ,但无论如何,对逝去的灵魂而言,都没有关系了。

                                  所以,俺明白脑袋兄的建议,将摆脱哲学危险性的策略,主要放到身体上,放到生理上,通过激发身体生理,来影响灵魂,跟关中兄,和达萨兄的建议的一力降十会,其实是一样的。

                                  道理俺都明白,但是惰性太大呀,所以,很多人建议,先定它一个目标,不是先赚一个亿,而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通过实现这个小目标,而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再不断的增加目标,就能消灭惰性,改变自己。

                                  其实,虽然俺经常迷失自己,但一般的道理还是很清楚的,俺觉得自己一直没有走出来的关键主要有两个,一是自我改变的意愿到底有的多强,二是完成目标的成就感,满足感到底有多大。

                                  意愿是驱动力,成就感,满足感则是牵引力,就如掉到泥坑里的车子,必须两种力同时给力,或者在加上一些摩擦力,车子才能爬出来。

                                  车子爬出来之后,也必须要有方向,要有目标,否则,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状态,跟陷在泥坑里,也好不了多少。

                                  意义决定存在,但意义何在?

                                  没有绝对的意义,但相对的意义却无处不在,比如农民种地,工人做工,甚至写出来的每一个字,只要写的更好看些,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事。

                                  不管怎么说,父母的病,和父母的突然离世,对俺的打击都是很大的,作为独生子,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也许还是需要时间吧。

                                  通宝推:脑袋,
                                  • 家园 发个可能会“讨人嫌”的建议

                                    养个孩子吧。

                                    具体就懒得展开了,葫芦兄大才,定能理解我说的是啥意思。

                                    通宝推:hullo,
                                  • 家园 建议考个北大清华复旦一类的研究生/博士生

                                    我本人绝不迷信这些学校,毕竟当年也在蓝旗营附近待过几年。

                                    但不能否认的是,光环是存在的,而且是客观现实地存在,不仅在社会存在,在许多非常优秀但因无缘而上了其他学校的学人心中客观存在(即便有些人口头否认)。进去了,才真正打破这个光环。

                                    上面帖子说老毛写湖南农民调查报告比大学者们牛皮。我相信老毛也是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见识过傅斯年们以后打破了光环。

                                    打破了光环,才能更加脚踏实地。

                                    当然,这些学校也有非常有能力的人,特别是平台不错。

                                    hullo兄弟太能说太能写,我建议考清华吧。毕竟清华工科背景,在校园里多少能受到工科风气的熏陶。

                                    通宝推:hullo,
                                    • 家园 老了

                                      二十年前,俺就在北京漂着,报考过北大的经济史专业,社会科学院的宪法学,政治学等研究生,还忙着考律师,在北图看了几年的书。

                                      知识这种东西,就如一个个圈圈,越是追求为什么?执着于知识圈子的边界,就越会迷茫。

                                      考了几年也没考上,到处租房子住,后来就被父母骗回来了。

                                      王阳明说,理无须外求,只在自己的心中。

                                      这话看起来很是唯心,但如果将心看做一种能动,将世界的本源视为一种能动,就会明白其含义。

                                      即使是宗教的教义,也不过是一种群体意识流,群体意志力罢了,其他各种社会理论,法律制度也是如此。

                                      既然社会中的理,主要是群体意识流,群体意志力,那么,纠结于这些理的正确与否又有啥意义?

                                      自己的意识,自己的意志,也就是一种理了,这就有了西方所谓理性人的意思。

                                      心即理,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即不是心决定理,而是意义决定心,意义决定存在。

                                      因为心作为一种能动,是无善无恶的,是没有形状的,说实话,这种假定,很多 人就很难实现,有些禅宗的味道。

                                      意义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别人比,把事物做的更好,就是一种意义,无须那些所谓远大的意义。

                                      但意义并不都是在周围,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高远的意义,也会影响到自己,总不能掩耳盗铃吧。

                                      对于间接的意义,判断的标准则是【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我知道什么是错的】,用自己的心理底线来判断。

                                      因此,王阳明的良知,其实有两大部分,一是底线,二是取向。

                                      直接的意义,主要以自己做的到,做的好的良知取向判断;间接的意义,则主要以我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我知道什么错的良知底线来判断。

                                      一句话,王阳明的学说,就是追求可以做到的更好,反对破坏底线的更坏。

                                      《士兵突击》的主题就是追求可以做到的更好,猫腻的《间客》,主要就是反对破坏底线的更坏,将阳明学阐述的最为形象,更为具体。

                                      阳明学已经完全脱离了儒家的樊笼,将相对主义真理,与中国特有的禅宗思想结合,达到了中国哲学的最高峰。

                                      儒家的思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秩序至上】,而且是将家庭伦理,硬套社会,就如将 一件小孩衣服,硬套在大人身上。

                                      这种秩序至上,看似充满了温情,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是极为残酷的,扭曲了人性,填充了奴性。

                                      那么儒家真的反动么?真的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么?

                                      也不是,儒家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一个筐,二是一种工具。

                                      作为一个筐,装载着中国历史上大多数读书人的主张,这些主张很多矛盾重重,如荀子的性恶说,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阳明的心即理等等。

                                      儒家是读书人,是教育者,这是他们占据中国几千年思想主流的根本原因。皇权不能垄断教育,那么与主张秩序至上的儒家合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儒家之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统治阶级的有意取舍,只强调孔子说的“礼”,而忽略孔子说的“仁”,就如港独只要两制,不要一国,官僚只要改革开放,不要四项基本原则一样。二是儒家本身的先天的不足,和自缚手脚。一群读书人,一群教育从业者,还大多自缚了手脚,能有什么作为?看看中国现在的教育从业者,就知道这些人的典型特点了,他们只喜欢动嘴,却不肯动手,他们只喜欢旁观,俯视,却又绝不肯身体力行,参与其中。

                                      彻底否定儒家,抛弃儒家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性的,一方面,儒家这个筐太大了,装载着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思想差异极大,很是开放,与宗教教义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儒家只是一种思想工具,错误的主要是这种工具的使用者,也就是统治阶级,和教育从业者。

                                      明白了王阳明的心即理,也就会对中国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王阳明的相对真理观,与传统儒家的绝对真理观,也就是用家庭伦理,父亲永远都是父亲,硬套社会,硬套国家的愚蠢行径,已经完全不同了。

                                      细心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成功者,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大多都是阳明学这种相对真理的践行者,不迷信所谓高大上,伟光正的绝对真理,而只是追求自己可以做到的更好,反对破坏自己底线的更坏。

                                      俺十分敬佩这样的人,但俺却主要走向了另一条人生哲学道路,也就是心即宇宙。

                                      心即宇宙,扩展开来,就是心即社会,心即自然,心即他人之心等等,主要寻求的是不同次元的共振同鸣,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采用的方法,主要就是代入法,无限的代入他人,代入事件,代入社会,从而实现心灵的纯粹,实现灵魂的升华,能对他人,事件,社会等,做出更加准确的预判,甚至能够引领各种次元。

                                      的确,俺有些疯魔了,有些不可救药了,玩思考想象判断的无限代入已经成瘾了,但是纯粹升华,预判引领的成就,却少的可怜。

                                      也许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俺就可能成功呢?还是抛弃代入大法,主要走阳明学的心即理呢?或是将代入法,与心即理结合起来,两者兼顾呢?

                                      感觉自己已经老了,虽然朝闻道夕死可矣,但可以选择的机会还是少了很多。

                                      虽然俺做起来还是很差劲,但至少道理还是懂的,去写下来,还是做下去呢?

                                      也许边写,边做才是更好的选择,就如将代入法,和心即理两者兼顾一样。

                                      身体虽然在老去,但相对独立的灵魂,却可以永葆青春,毛主席晚年还在学英语,临终前还要读书,俺自诩为主席的学生,也应该可以做到。

                                      通宝推:心有戚戚,
                                      • 老了
                                        家园 父母的建议是枯燥乏味却是人生真谛

                                        年轻人的追求是出彩,向往出人头地瞬间芳华。侄女报考动漫专业,父母建议都是教师医生公务员,稳稳的,乏味的。

                                        经历过后才会知道飘雨不终朝。闪亮出彩过后,都是黯淡落寞,没有一直出彩一直在C位的情况。

                                        就像追求真爱,童话故事结尾是“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了”,现实中生活才刚刚开始,乏味才是人生。

                                        通宝推:hullo,
                                      • 老了
                                        家园 边写边做葆青春
                                        • 家园 在网上灌水就是最舒心的写作了

                                          意识流的写作方式,最是简单,现在的各种爽文,特别是穿越文,基本都是属于意识流,充满了情绪的宣泄,和意志的扩张。

                                          体系派的写作方式,则很是复杂,典型的代表就是《三体》,通过体系的架构,给人广阔的想象,和深邃的思考。

                                          当然意识流,与体系派兼备的小说也很多,四大名著都是杰出的代表。

                                          意识流,实质就是主观主义的创作方法,而体系派,则主要是客观主义的创作方法。

                                          俺构思十多年的《龙魂易道传》,有两大主角,代表龙魂的,就是心即宇宙的代入哲学,聚合哲学代言人,代表易道的,就是心即理的切割哲学,裂化哲学代言人。其他的各种人物,也多是各种哲学,各种思想的具体化代表。

                                          可以看做一部人类哲学史,思想史的拟人化,形象化,具体化。

                                          故事假定在未来,人类因为某种病毒覆灭了一次,但少数人幸存了下来,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人,大约几万人吧,掌握了极高的科技,他们生命很长,厌倦了地球,想要离开地球,去宇宙冒险,但他们只是科学家,缺少领袖。另一部分幸存者则有上千万人,却基本退化到原始阶段,还有很多产生了异化,变成如怪物一般的存在。

                                          科技派的几万人,决定在上千万的原始派中选择培养领袖,因此,原始派的发展开始加速,发展速度大约是人类历史的十倍。

                                          因此,这部小说又是一部人类发展简史。

                                          结局就是,原始派发展到了我们当今的水平,而科技派则在历时三百年的择优选择之后,由龙魂,和易道两位最高领袖,带领着离开了地球。

                                          可以说,这部小说是哲学史,思想史,经济史,政治史等人类思想理论和现实实践的大杂烩。

                                          关中兄正是因为知道了架构,才说太复杂了,没多少人会看。

                                          而且,这部小说的野心也太大了,写起来太费事,非得脱几层皮不可。

                                          还是在网上灌水最舒服,想到哪就写到哪,这种思想片段式的写作,既是意识流,也是体系派。

                                          通宝推:脑袋,心有戚戚,
                                          • 家园 脑袋兄的建议很好

                                            理论总归是要落地的。你可以用你的理论做一些时事分析,一方面可以吸引读者,一方面也可以印证和改进你的理论。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通宝推:脑袋,hullo,
                                          • 家园 这有没有人看这个主观判断,还是看你的目标是多大

                                            如果你想把中学生到退休老人都一网打尽才算很多人看,这个题材是不大适合。但如果你目标定成10万读者,我觉得还是问题不大。

                                            你算算你在各论坛的读者应该有几万了吧,他们会在论坛里和你讨论,你的帖子普遍不短,你的纯理论长贴也有这么多人看,更别说讲故事了。

                                            如果你觉得写这么大架构故事有点吃力。也可以开个微信公号。每天就发生的热点新闻,做些网上调研,然后用上你的理论分析。其实也是不错的开始。

                                            通宝推:hullo,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