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鸡叫和太阳升vs老农民和大学生 -- Ace

共:💬131 🌺1222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青岛是山东最好的城市

                  青岛是山东最好的城市,如果青岛不行了,山东就真的完蛋了。

                  济南因为黄河,泰山,和泉城的原因,发展受限,一直想要黄河以北,属于德州的那个县,到现在也没有要过来。

                  发展空间受限,是济南的最大困局,而青岛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建一座跨海大桥,建一条海底隧道,就能将整个胶州湾联系起来,发展空间足够了,但青岛也有两大问题,一是缺少可以吸血的腹地,环胶州湾都是属于青岛的县级区域,没有多少血可以吸,二是青岛的产业缺乏升级的空间,没有新兴产业的支撑,不会有很好的未来。

                  当然,青岛作为北方最好的天然良港,最好的海滨城市,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但是想要更好,也不容易,需要合肥那样的风险投资。

                  • 家园 一百多年前,没有青岛市。

                    济青之争实际很有意思,贯穿中国近代史。青岛之所以发迹,在于德国的入侵。为什么德国入侵这里,因为沿海,和内部有河流等原先自然沟通的城市都已经被列强瓜分完了,德国只能找胶州湾这种能当军港用的地方凑合。

                    1897年,巨野教案,德国以此为借口,来了三艘战舰,夺占了青岛。1898年3月6日,李鸿章、翁同龢、海靖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规定将胶州湾及南北两岸租于德国,租期九十九年。而从一开始,青岛就是作为德国海军的远东据点,经营的。而经济中心,是修胶济铁路,新兴的德意志帝国,在济南修建了津浦铁路济南站,这一当时亚洲第一铁路大站。因为,德国占领青岛不是目的,进入中国的腹地,联通津浦线,进入中国的经济循环,才是根本。

                    点看全图

                    在这座远东第一站修建的时候。袁世凯来到了山东,当上山东巡抚。袁世凯开始主导了第一轮济青之争,实际这是大清与德国在山东经济的主导权争夺。袁世凯在山东镇压义和团,导致义和团的北上。后边济南开始自开商阜,主动开放。这也是袁世凯安排的人采取主动措施,和德国进行的经济竞争。济青斗争,从德国人胶州湾上岸之后,实际就开始了。1919年,5.4运动,青岛被从德国转手日本。山东的双城斗争,从中德开始变为中日。这段时间,应该是济南全国排名很高的时候,区山艺海,文化中心地位和北京,天津有的一争。

                    国立山东大学,国民政府设置在济南。但蔡元培则一心想弄到当时更安定的殖民地青岛,在1928年北伐中,日本制造五卅惨案,飞机炸弹都差点扔到当时在山东巡抚衙门里的北伐军司令蒋介石头上。然后蔡元培这批文化人,就把学校弄到了“安定,繁荣”的日治青岛,理由如下:

                    标题

                     力主国立山大设在青岛

                      蔡元培十分关心国立青岛大学的创办,亲自参加了筹备和决策工作。1928年5月,济南发生“五三惨案”,山东大学停顿。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教育厅的报告,下令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并设筹备委员会,聘何思源等十一人为筹备委员。

                      1929年6月初,蔡元培与蒋梦麟赴青岛参与筹备事宜。蔡元培偕眷住在原私立青岛大学女生宿舍楼。他对青岛的环境非常熟悉,力主国立山东大学的校址设在青岛。理由是: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战争频仍,济南乃四省通衢,兵家必争;青岛地处边陲,既有舟车之便,又可免战乱影响。

                    点看全图

                    这是小兵张嘎里用的当年抗战山东民歌。所以很多事情,真的是有传承的。比起那些跑到西南兵荒马乱,颠沛流离,还可能挨轰炸的那些学校。在日本治下,安静的读书,真香。也可以说,某个学校某个精神老家搬几个学院,就能先在某地校区搞出25陪护1个病人,然后搞出xue ban这种全国群嘲的事情,真是有历史的文化渊源。

                    抗战之后,林彪的115师,打完平型关没多久,就挺进山东山区为基础,建立了沂蒙山根据地。中国革命三大根据地,井冈山,延安,沂蒙山的地位也自此奠定。因为山东地形的原因,抗日结束后,像烟台这种大城市已经被八路长期控制。实际这应该是山东jdb出现的根源,沂蒙老区的人民付出最大,牺牲最多,可惜大部分没文化。而比较早控制的城市的文化人,毫无疑问摘了大桃子。中国人民银行骨干最初都是当初烟台北海银行的人。

                    到建国以后,进入新时代。济南军区,这应该是参考了金朝关河防线设置的北方第二道防线。济南长期是山东,河南2省的军事,经济中心。济南军区管山东,河南,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管山东,河南。济南铁路局管山东还管徐州,导致当初徐州人都骂,火车站在家门口就是坐不上车。

                    点看全图

                    建国初期的济南铁路局,往南一直管到南京北站。因为山东解放区共产党控制的基础。而且当时长江上没桥,长江南北严重分割。济南在地理上是事实的华北黄淮大平原的中心节点,所以济南铁路局这么大。2008年,徐州铁路局从济南铁路局划归上海铁路局。济南铁路局几乎只能管山东了。

                    山东jdb做的一切压制济南,拼命把好处都弄到某地的游戏。实际破坏了山东曾经的影响力。对河南,徐州的这种影响力,本来是有历史惯性的。然而,打破这种惯性,本来能让山东在国内经济循环占据更好位置的惯性,被山东自己人,用海洋经济的口号,蓝黄经济的战略摧毁了。

                    前边有个回答分析过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这些地方的经济中心分布。德国的经济中心不在海边的汉堡,而在巴伐利亚和柏林,法兰克福。法国经济的核心是大巴黎,而不是海边,意大利的经济中心 是伦巴第大区北边靠着阿尔比斯的地方,西西里和南部半岛区一直发展不起来。日本,韩国的经济中心,实际也是岛屿和半岛的地理中心。陶朱公富甲天下,靠的是天下之中(定陶)的地理位置。金瓶梅时代,西门大官人的运河附近,一直是山东主要的富裕地区。

                    与周边邻省不同,山东省会自忽必烈设省以来就稳如泰山。明清民国到本朝,7,8百年山东省会位置从未调整。而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可以说哪里能当省会,都是这几十年才确定下来的。然而讽刺的是,去掉因为京津分割的河北省。河南,安徽,江苏,这些年都在省会战略下狂飙突进。而山东,则在海洋经济,蓝黄战略,群狼理念的泥潭里,越来越落后。

                    我曾经把山东省的无脑青吹和香港岛的废青类比。实际本质也是一样的,因为香港和青岛,曾经的繁荣地位,都不是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他们之所以繁荣,是因为英国和德国需要侵略中国的据点,建设据点,只是为了更好的吸取中华帝国的血肉。而当中国回归历史常态,中国经济的内循环开始重新主导经济规律的时候。这种地位会自然而然的消失,让位给中国自己经济循环的关键位置节点。而部分废青和青吹,在面对这种根本变化时,思路也是一样。把大陆或者省会贴上贫穷落后,没有发展能力的标签,就胜利了,可能吗?

                    山东如果要发达,别说发达,先跟上别人脚步别掉队太快。必然要把发展重心挪回中西部主要人口密集区,和中国经济核心区更近的京沪杭沿线。这是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因为主要人口,主要工业,主要产业会自然聚集在一起。距离核心区近的,自然比距离核心区远的有成本优势。就像欧洲的经济核心可以看成巴伐利亚,鲁尔,荷兰,比利时,巴黎,巴塞罗那,意大利伦巴第,奥地利,捷克,甚至斯洛文尼亚这样一个中心内环一样。斯洛伐克只比捷克远那么2,3百公里,发展水平就是起不来。对中国未来的工业产业和科技消费等来说,奔波5,6百公里,去一个尖端半岛完成生产配套,再远回来参与下一道工序,一定是不经济的。最终一定会被更近的配套商替代。因为,效率的差距,有时不只是一点点运费,更是这一天时间。

                    通宝推:迷途笨狼,xm,等明天,瓷航惊涛,hullo,
                    • 家园 115师是来摘山东纵队桃子的,另鲁南贡献和牺牲排不上号 -- 有补充

                      “抗战之后,林彪的115师,打完平型关没多久,就挺进山东山区为基础,建立了沂蒙山根据地。中国革命三大根据地,井冈山,延安,沂蒙山的地位也自此奠定。因为山东地形的原因,抗日结束后,像烟台这种大城市已经被八路长期控制。实际这应该是山东jdb出现的根源,沂蒙老区的人民付出最大,牺牲最多,可惜大部分没文化。而比较早控制的城市的文化人,毫无疑问摘了大桃子。中国人民银行骨干最初都是当初烟台北海银行的人。”

                      115师是来摘山东纵队桃子的,刚来就对白手起家浴血奋战建立基础的山东同事大开杀戒,罗荣桓警卫员主导的湖西肃托最血腥罢了

                      无论抗战还是解放战争,鲁南贡献和牺牲排不上号,后来合并鲁中,实际也尿不到一壶里,淄博和临沂关系一直不紧密

                      抗战时期,胶东、渤海、冀鲁豫山东部分,哪个都比鲁南残酷,出的兵粮钱数量应该也远超鲁南

                      解放战争更甭说,南边天险陈粟也守不住,被撸到二野当小弟还不公开

                      后来名气大沾了与鲁南密切某系文宣厉害的光,但抹杀贡献和牺牲更大的其他地区和山头很不好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被撸到中野当小弟,那时还不是二野 -- 补充帖

                      被撸到中野当小弟,那时还不是二野

                      一二三四野整编的时候,又把扭转华东战局的许世友踢一边,陈粟回来摘三野桃子

                    • 见前补充 4548103
                    • 家园 青岛旁边的即墨,是齐国五都之一,3000年自古繁华

                      胶东属于齐国文化,自古走的是开放重商路线,在管仲时代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胶东自此,借着贩卖海盐形成的商路,将生意做遍全国。这个传统延续至今。由于近代工业需要海运发达,于是经济中心从登州-莱州-胶州-即墨沿线转到了青烟威三个港口而已,大家向外挪步一百里,该干嘛干嘛。

                      胶东经济发展变慢,是因为2008年经济危机,日韩大撤资,光欠下的农民工工资就好几百个亿,而且就卡在奥运之前撤资,各市不得不自己垫资维稳。之后,就开启了内循环的发展模式,慢慢调整到现在。

                      至于所谓的胶东帮,这个说法在省府那边特别流行。这倒是特别容易理解:山东省是十六地市选帝侯体质,各个地市甚至县都有通天的关系,有事就直接跑去中央了,根本不鸟省里,更不要说济南了。这个关系能量多大呢,去看看山东地炼就好了,东营滨州硬是能拿下来全国70%以上的原油进口配额。临沂为了个鲁南高铁,自己花钱找关系,在山东高铁建设被压的背景下硬是给修成了。而菏泽作为山东最穷的市,都经常嫌弃省里办事拖沓,自己往外边跑去要政策。所谓共和国的【真直隶——山东】尔。

                      至于济南的问题,真说白了,不是胶东帮的问题,而是全省的问题:济南坐拥两条铁路中枢,条件已经很好了,各市都要张口吃饭,背后都是大佬护着自己的崽子,你省府就多担待点吧,何况省府好像是山东唯一上面没啥人的地市。至于优缺点,从这次疫情来看,省会独大的省分/州(比如纽约、伦巴底(米兰)、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或者一城独大的国家,面对疫情都羸弱不堪,究其原因也很简单:当代城市设计,是为了防止细菌类传染病,而不是高突变高致死率的RNA病毒。小城分散的目的,本来就是分散风险。

                      君不见,雄安千年大计,上限也就500万人啊。

                    • 家园 为什么不看好山东

                      有没有胶东帮,并不重要,即使有,胶东帮也绝对没有那么大的能量。

                      这个世界,决定根本的还是阳谋,而不是阴谋,无论马克思主义,毛主义,还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主要都是阳谋。

                      法,术,势,道,前两者主要是阴谋的范畴,后两者则主要是阳谋的范畴。

                      那么,决定经济的势或道,又是什么呢?

                      只有两种,一是产业链,二是市场规模。

                      产业链主要是生产创造,主要可以称为势,而市场规模主要是消费保障,主要可以成为道。

                      产业链方面,也就是【经济之势】,也主要有两种,一是产业集群,二是超级企业。

                      产业集群,只能自发产生,几乎不可以移植,江浙闽广这四个省是中国产业集群最发达的地方。

                      温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村里一家做打火机,赚了钱,马上就会有几家跟着做,同行竞争的结果,要么,一起死掉,要么,改【平行竞争】,为【垂直联合】。也就是一个打火机,拆分成很多部分,有人专门做打火石,有人专门做弹簧,有人专门做塑料壳等等。

                      很遗憾,除了江浙闽广四个省,其他地方都没有这种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最重要的是,这种产业集群,很难移植。

                      超级企业,主要就是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企业,关键在于可以带动上下游的关联产业。

                      超级企业,既可以是自发产生的,也是可以移植的,例如合肥投资京东方,和长鑫。

                      山东想要搞产业集群,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打造本地的超级企业,或吸引外来的超级企业,通过带动长下游产业,来发展经济。

                      山东有哪些超级企业呢?不要说最大最好,至少规模前三,技术前三吧,还真没有多少,而且多是传统 产业,缺少新兴的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

                      比如海尔,想要学美国通用电气,成为一家科技投资公司,但通用电气是有高科技核心产品的,海尔有吗?而且通用电气主要是重点投资,而海尔是分散投资。

                      再比如现在威海最大的威高集团,有人说威高的老板跟他儿子说,我赚的钱,你三辈子也花不完,我欠的债,你九辈子也还不完。

                      威高是威海政府重点支持的企业,威高要是倒掉了,对威海伤害会极大,因为,威海的除了海景房,有名的工业企业并不多了。

                      但是,中国的企业制度却很成问题,西方那种公众企业加职业经理人模式,在中国并不是很多。大量的私营企业,仍然是家族式管理,但因为家族的孩子较少,可供挑选的人才也就更少,再加上这些孩子大多很早就被送到海外读书,很多人已经成了白心,必然与中国的国情难以兼容。

                      所以,中国家族性的私有企业,未来很是令人担忧,遗憾的是,即使想要转变为职业经理人模式,但中国也没有多少能力和品德具备的职业经理人。

                      山东本地的超级企业很少,那么,如合肥那样吸引外部的超级企业,有优势么?

                      答案是也没有。

                      超级企业,不可能离主要市场太远,不可能离科教中心太远,还必须交通便利。

                      山东是主要市场么?山东是科技教育中心么?而交通便利的大型城市很多,济南和青岛并不占优势。

                      总体而言,山东在【经济之势】方面,也就是产业链方面,难有大的作为。

                      但山东可以在【经济之道】方面下下功夫,主要就是生活和保障方面。山东的生活条件不错,如果能够在住房保障方面多做功夫,遏制炒房,让房价降下来,先吸引外部人才,再吸引超级企业,还是有希望的。

                      但是习惯了炒海景房的青烟威三地,怎么可能抛掉赚快钱的路子,而去赚慢钱。

                      济南可以走这条路,先尽可能留住本地人才,再吸引外地人才,最后再吸引超级企业。

                      济南不应该过黄河,而应该尽力向淄博靠拢,可以将章丘打造为新的中心区,孤军奋战,不如群策群力。

                      其实,烟台和威海也应该抱团取暖,将牟平打造成烟威地区新的中心,现在烟台奔向蓬莱了,威海则将文登变成了区,要在南海边发展什么南海新区。

                      就山东半岛这种各自为政,小农意识的发展套路,说有什么胶东帮,真是高看他们了。

                      产业集群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山东就不要想了,关键就是超级企业,本地也好,外来也好,没有超级企业的大城市,很难有更好的未来。

                      • 家园 这就是【高铁】日常不是高科技系列

                        高铁制造业在青岛——1000+亿产值,后面50万人城市皆通高铁,能干到3000亿。380A就是青岛南车自主研发的,团队产品一直是国内高铁车辆国产化完成度最高的。3000亿相当于1000架波音737,这个难道不算高科技?

                        发动机制造业在潍坊——潍柴3000亿产值,中国重汽也是上千亿。这块后面转型混动(高效增程器+电机+流线型车身,砍掉一半能耗),又是一片春天。这块难道不算高科技?

                        山东的机床制造业、智能化工厂也都是名列前茅的,海信做的光通信模块是5G骨干网的基石,一直是华为的金牌供货商。这块难道不是高科技?

                        说白了,山东就是比较缺乏像腾讯、阿里这种2C的互联网企业而已。但是,中国就一个腾讯,一个阿里,一个北京,一个深圳,一个杭州,别的地区不过五十步笑百步。

                        至于炒房,长三角土地出让金占全国一半,而青烟威楼市已经跌了20%了。研究城市政策,要研究书记,多的话我就不讲了。

                        通宝推:hullo,
                        • 家园 夕阳产业与新兴产业

                          高铁,和卡车,都是传统产业,甚至可以称为夕阳产业,最大的原因就是市场有限。

                          高铁高峰过了呢?基建高峰过了呢?

                          说实话,这种市场受限的传统企业,主要是进口替代,主要是阶段性繁荣,长期来看还不如日消,日化产业更有前途。

                          长三角,珠三角的房地产是由产业支撑的,青烟威却是实业空心化,作为本地人,大多数人都很清楚。

                          作为本地人,谁不希望家乡好,但产业空心化,依赖海景房,缺乏新兴产业,的确是山东半岛,乃至整个山东的困境。

                          当高铁停滞,基建停滞的时候,这些传统产业,即使技术比较先进,又能如何。西方这些产业的下场,就是中国这些产业的将来。

                          市场能够持续扩张的产业,才是有希望的产业,这些产业的超级企业,才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希望。

                          • 家园 高铁变夕阳了,说明中国一带一路搞完了。

                            20年以后的事情,我就不去操心了,指不定已经住在月球上了呢。

                            至于山东实业空心化,恕我直言,不敢苟同。山东经济最差的时候,是2015-16年,破产率和债务率都非常危险,以至于魏桥都要倒了,然而媒体没啥报道。从17年开始,小企业确实死了不少,但是大企业现在吃尸体(小企业让出的市场)吃得特别香,尤其是疫情以后,利润率有明显提升。现在业内都在忙着搞无人工厂大干快上,若是有公司不搞这个,应该就是走在变尸体的路上了。

                            山东被黑是18、19年才开始的,转型都已经早早走过底部了,如果还是能感受到寒冬,那某行业或者某区县怕是以后很难翻身了,要早做打算走人了。

                            • 家园 其他国家建高铁?

                              其他国家建高铁?您没有开玩笑吧?

                              中国大基建已经过了高峰,在走下坡路了,也许还能持续个十年,甚至二十年,但市场规模肯定会萎缩。

                              山东半岛的繁荣,与日韩企业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很多日韩企业都搬走了,本地企业也是增长乏力,不断被南方企业赶超。

                              一个地方好不好,有没有希望,主要看看高校毕业生的流向,和本地企业的工资,就比较清楚了。

                              数据是很容易做假的,特别是北方普遍作假的风气下。

                              最后再强调一下,作为本地人,绝对不会黑自己的家乡,但正视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山东连正视问题都没有做到。

                              • 家园 14-17年批评山东的说辞,是【恋家】,毕业不出省

                                那时候,所谓【浙商】遍地跑,年轻人毕业后出省闯编天涯海角,是楷模,诸位省分,特别是那个恋家的山东省,好好教育教育孩子,出去闯荡闯荡。

                                得来,现在某些地方经济转型需要钱,要通过卖房子割韭菜了,本地韭菜不够,正好之前利用南方系媒体,好好”教育"了山东年轻人,再贩卖一波焦虑,喜滋滋。反正这套把戏,一直被移民中介使用,屡试不爽。

                                看到这,不知道兄台反应过来了没有。

                                分割线

                                关于基建,一带一路,路就是铁路,高铁+货运+管道,怎么可能是运量极低的公路?伊朗4000亿美元的大单,只是前奏。这世界只有中国能够出口成套的基建,而中国国策也是通过出口基建打通陆地贸易通道+换取工业资源,这个国策已经运行了几十年了,源头在毛主席那里。再说,光铁总最新文件,把国内高铁建设到7万公里,现在才3万左右,还早着呢,这还不包括地铁(山东地铁产量占全国25%)。喷气式飞机都卖了80多年,高铁还能比喷气式飞机比还夕阳产业?

                                恕我直言,山东现在老百姓确实没有正视问题,那就是以为自谦是美德,但是在南方系媒体眼里,就和特朗普看TikTok一样,是示弱,而不自知自己的底子到底有多厚。举个例子,长三角各地市(非上海)发展了那么多年,除了土地出让金占了全国一半以外,到底有多少类似高铁这样的国之重器,或者海尔这种行销世界的大品牌?而所谓大学生流失,不就是17年开始南方系媒体布局,并在18年开始拼命黑山东开始,才出现的?要知道14-17年之前批评山东的说辞,可是山东人所谓著名的【恋家情节】,年轻人不愿意毕业后出省闯荡。 背后原因,我开头已经写明了。

                                南方企业赶超,不做品牌和质量,就是死路一条。目前看,珠三角转型快成功了,长三角还在苦苦挣扎中。

                                通宝推:hullo,
                    • 家园 “中国人民银行骨干最初都是当初烟台北海银行的人。” -- 有补充

                      这个事呢...根据地时期...胶东财政金融干部的培养可能和一个人有关...但报道见不到...

                      老父亲说...他的顶头上司就是韩复渠那个民生银行的创始人...老党员...跑到根据地来了...后来建国时董必武把他带北京去了...(姓孙?)

                      再后来呢?

                      老父亲捂捂吐吐不愿讲...最后还是说了一句...可能犯了错误...

                      新四军北撤后...汪道涵做胶东区党委财委主任...胶东行署财政处既属他领导...

                      烟台解放...汪是接管烟台的书记...两广纵队上岸...老父亲也过去了(牵扯到拨款)...招待水饺...人手不够...面粉饺馅发下去...广东人不会包...和好的面放在锅盖子上...锅里煮饺馅...人手不够...要是在海阳村里就好办了...老父亲他们都过来帮忙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银行那时属财政管... -- 补充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