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说“惟楚有材” -- 用心荐华

共:💬165 🌺76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也说“惟楚有材”

    武昌实验中学,曾经是全国重点中学,在我就读的时代,也还算省市一流的学校,但后来就在竞争中落伍了。不过,学校有2块招牌,可以说是金字招牌,具有超出中学教育而且是全国性的意义,值得说一说。

    第一块金字招牌,即武昌实验中学校名本身,为什么呢?因为出自毛主席之手。

    出自毛主席之手,我在30多年后才体会到实际上是二层含义。

    当初进校,听初中就在本校就读的老生讲,校徽上武昌实验中学这几个字是毛主席的手笔,开始我不相信。进一步的解释是,1950年代初,实验中学的一位老师是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同学,因为有这个关系,毛主席在信封上写有武昌实验中学这几个字,然后被校方取而用之了,听起来也合情理。

    2017年回北京清理书籍和旧物,找到我曾经拥有的同样字体不同颜色的3枚校徽,就想到本来还有一枚属于我的武昌实验中学校徽,很可惜没有妥善保存下来,否则我就拥有4枚毛主席题写的校徽啊!后悔之余,在百度百科上核实了一下有关信息:毛主席的那位同学名叫张珺,1950年代初他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授意秘书回信鼓励他安心教学工作,信是秘书写的,但是信封上的武昌实验中学却是毛主席的亲笔。我猜,可能这位张同学替实验中学请毛主席题写校名,也希望毛主席帮他另谋高就,因此毛主席才有此相应的安排吧。

    另外还找到一个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信息。一位1963年考入实验中学的校友回忆,他报考和被录取的学校名称是湖北省实验中学,等到入学后发学生证和校徽,上面写的却都是武昌实验中学,因而大为失望(因为武昌只是武汉市的一个区,这比湖北省低了二级)。回忆附有校门照片,校门上方拱形支架上大书湖北省实验中学,极为可信。照此说来,现在百度百科所谓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从未更名,实乃大谬。更重要的,从湖北省实验中学更名为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缘由是毛主席题写校名,换言之,武昌实验中学这个校名,是由毛主席有意或无意中决定的,这可能是他偏爱武昌这个地名的一个小的例证。

    还有一个问题,毛主席题写武昌实验中学校名是在50年代初,这不会错(毛主席的同学给他写信谋求发展不会等到60年代,60年代也过退休年龄了),但为什么拖到1963年湖北省实验中学才改名武昌实验中学呢?我想到了距实验中学不过几百米的武昌农讲所,一查果然,武昌农讲所纪念馆于1963年正式对外开放参观,武昌实验中学的更名应该与此有联动的关系。毛主席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与他当时在都府堤41号的居所,以及实验中学这3个点位,大约各相距300米直线距离,这块街区他有可能很熟悉。

    武昌试验中学的第二块金字招牌,就是“惟楚有材”了。

    我们“惟楚有材”的实验中学,这句话是我们历史老师的口头禅,我在校3年听了2年半(中间有半年没有历史课),但究竟是何来由,未得其详。只大概知道本校所在地,与科举考试有关,有“惟楚有材”的名头,所以正对学校大门的一条街,名为楚材街。读了几年大学后,听中文系的同学讲他们去湖南实习,看见岳麓书院大门挂着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8个大字的楹联,这一班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哪一个不是高考骄子,竟为之气结。我听了说,“惟楚有材”难道不是我们湖北人的专利?但是不敢大声说,因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算喃喃自语。

    我于2019年12月24日(也就是整整一年前,值得纪念),夜渡长江兼游两岸武昌与汉口,特意从实验中学 外经过。校园格局大变,未及细观,只从对着楚材街的原校门(现在可能只算侧门)走进去探望了几步,发现红石大道远处新修了一座牌坊,牌坊上有题字,回头出门,看新修的校门上方也题有同样的4个字:“辟门吁俊”,一时竟有些不明所以。后查询才知,这都是与“惟楚有材”有关联的复古新玩意,“辟门吁俊”是与“惟楚有材”捆绑在一起的符号,如果当时注意看了新校门外面,或者走过去看新牌坊反面,就会发现都题写有“惟楚有材”,竟然恰恰被我漏掉了。

    是以在30多年之后,重新学习这个“惟楚有材”的问题。发现最重要的一篇文献是湖北社科院楚史研究所邵学海先生所撰的《惟楚有材考略》,原刊于《江汉论坛》2004年第5期。

    据此文,实验中学校址原为明清武昌贡院所在,通向贡院的路原名贡院街,后改名楚材街,因街中有一座木质牌楼,牌楼北面匾额题写“惟楚有材”,南面匾额题写“辟门吁俊”。武昌贡院曾毁于太平军占领武昌,1858年重建,这座牌楼亦应同时经历了被毁与重建,相传“惟楚有材”题字出自曾国藩之手,其日记有“写贡院扁十余块”,大致可以证实。1958年,这座牌楼因大风倾覆,因1948年上海《联合画报》有过摄影报道,所以有影像留存。

    再,查看1793年刻《江夏县志》所载武昌贡院图,牌楼上“辟门吁俊”4字清晰可见,由此推断武昌贡院牌楼题写“惟楚有材”匾额,至迟在乾隆年间就开始了。武昌贡院在康熙年间有过二次营造,“惟楚有材”匾额很可能是在那时推出。《湖北通志》的记载更表明,“惟楚有材”这4字1句的表达,在清初顺治年间曾任湖广巡抚的林天擎所作记重修武昌府学文中已经出现。而长沙岳麓书院师生,以“惟楚有材”为上联,对出下联“于斯为盛”,事在19世纪初的嘉庆年间,较之为晚。

    邵学海论文在调查地方资料及发掘地方文献方面非常有贡献,值得钦佩与感谢,但是也有一些错误和不足,值得指出。

    比如,邵文说“惟楚有材”的“知识产权”属于林天擎,此言之过早。现在百度百科指出,宋元诗人方回在《送常德教赵君》中已有“惟楚有材”之谓,明末王世贞在为湖北京山人李淑撰写的墓志铭中亦有“惟楚有材”的恭维。当然,在尚不能全面快速检索古代文献的时代,出现这样的失误,属于情有可原。

    又比如,邵文指出:“林天擎‘惟楚有材’之感叹,是对清朝首次殿试湖广所取优秀成绩的表彰。”这一判断非常重要,也大体正确,但论证尚有缺陷与不周。顺治六年,湖北黄冈人刘子壮、汉阳人熊伯龙分中第一名状元和第二名榜眼,由此攘括前二名,但这一科却不是清朝首次开科取士,早前顺治三年的那一科才是第一次。邵文说,清朝初年,有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对刘子壮、熊伯龙这类为清朝统治者所用的人“多持反感和敌视的态度”,“首次开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不能激起两湖士人心中惟楚有材的感怀。” 除了首次开科不实,这样的描述是正确的。事实上,殿试前二名出自同一省份这样的事,有失地域平衡,本身就有点夸张,统治者轻易不为之。分析起来,如果不是长期在科举考试中占领风骚的江浙士人大多抵制参与,由湖北人囊括前二名这样的现象根本不会出现。邵文又说,8年后,“林大人站在清朝统治者的立场上,遂有‘自昔艳羡’的回顾。”此论证错位。林天擎原话是这样说的:“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 林本是随洪承畴叛明降清的部属,自然会大力鼓励宣扬归顺清朝,“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说的就是刘子壮、熊伯龙殿试囊括前二名的事实,而“自昔艳羡”的“昔”,自然是指清朝之前。

    上述问题看似小节,却与正确理解“惟楚有材”的语义相关。现在普遍认可的解释是,“惟楚有材”句首的“惟”字,只是语首助词,无实意(而不是作副词,当唯独、只有解),“惟楚有材”的含义仅仅只是“楚有才”,而不是“唯独楚有才”。这样解释符合今天非地域歧视的政治正确,当然在古汉语文法上也能找到一定的根据。但是,因此而认定另外一种解读方式为误会,也未免武断。

    一班接受了古汉语专业训练的精英大学生都误会了 ?说明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要知道,迄今所有的“惟楚有材”话语,本质上都可以归为文学性质的描写。而模棱两可, 并不是文学书写所要排斥的手法,有时甚至反而是文字游戏所要刻意追求的技巧。

    所以,“惟楚有材”的语义,不能仅就这4个字孤立而论,有必要结合不同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有楚材晋用的典故,《左传》原文为:“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这里的“材”,是以物喻人。句首的“虽”字,是个副词,表示转折,不是语气助词。如果只是后代文人化“虽楚有材”为 “惟楚有材”,以此作为赞扬或恭维楚地或楚人的用语,那么将 句首的“惟”当作语首助词(这算变化),也并非完全讲不通。

    但清朝的中央政府特意以科举的最高功名来拉拢湖广士人归顺,湖广省地方政府再特意以“惟楚有材”作为表彰用语予以鼓励,就不那么简单了,一定是夸饰的表达。所以,这时说的“惟楚有材”,应该是指“楚材”特别多、特别好,而不仅仅是“楚有材”。按,唯独、只有等语的实际语意,很多时候可以理解为“特选”、“首选”,也并不是一定要绝对排斥他项。

    而作为岳麓书院楹联的上句,“惟楚有材”句首的“惟”字,更不能作为语气助词,因为下联句“于斯为盛”出自《论语》,“孔子曰:才难,其不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这里的“于”字显然不是语气助词,而只能是副词。那么,对应的“惟”字当然也只能作副词解,惟其如此,“于斯为盛”才可以与“惟楚有材”形成有递进转折意义的佳对。

    由邵学海的论文 ,在互联网上引起一个话题,即:“惟楚有材”的“楚”,是指湖北还是湖南?我以为,这个问题也应该注意历史背景、区分不同时期。

    康熙初年分省之前,只有湖广一省(简称楚),无所谓湖北湖南。分省之后,至雍正初年湖北湖南乡试分闱,有大约60年时间,湖南的秀才要想进一步成为举人,还是要到武昌贡院参加乡试。不过,湖南分到的举人名额不多,在全国位于倒数之列。因此,武昌贡院的“惟楚有材”匾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会让湖南士人印象深刻,别有滋味在心头。

    岳麓书院挂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楹联,则代表了一个新的开端。这不仅是将“惟楚有材”这个口号由武昌转移到长沙、由官方扩散到民间,更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的任务:湖南的人才要超过湖北,两湖的人才要领先全国。这看似完全没有可能,如果仅以传统的科举视角来看,有清一代,论各省所出进士人数,湖北湖南二省加起来与江苏、浙江、直隶(河北)、山东这些科举大省单个相比尚有不足。但不几十年后,随着近代历史大变局的到来,湖南经世致用的学风得以发扬,开始了人才辈出的时代。曾有人统计,《辞海》所载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按省籍计数,湖南超过了浙江,位列全国第一。当然,湖北也表现不俗,为20世纪的中国革命贡献了许多仁人志士。“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因此成为无比精彩的预言。

    总的说来,“惟楚有材”的“楚”,无论什么时候都包括了湖北与湖南。不过近代之前湖北被认为是出产“楚才”的重点地区,近代之后湖南才证明了本省的不平凡。当然,如果没有湖南的卓越贡献,“惟楚有材”之说最多只算两湖地区的内部消费品,不可能如今天之名满天下。

    但现在似乎有一种倾向,就是认为岳麓书院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楹联是直接来自于《左传》与《论语》的集句联。这不仅不是事实(《左传》原文不是“惟楚有材”),而且割裂历史。其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湖南人还是自认为是楚人,湖南是楚省之一,否则岳麓书院楹联就不会出现了。至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湘军崛起的时代,也还是这样。那时曾国藩统率的部队称“湘军”,而左宗棠统率的部队号称“楚军”,都是广义的湘军。可以肯定,进入20世纪以后湖南人的主体意识得以体现,自强心与自豪感也逐步增强。但不知有没有以及什么时候有,有意识地要与湖北切割的问题?

    最后制造一个话题,毛主席对岳麓山与武昌城都很熟悉,但似乎一直没有对“惟楚有材”之类的问题发生过兴趣。这可能与毛主席的人才观有关,毛主席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2011年我重新参观武昌农讲所时曾留意农讲所学员中有没有出名人,结果发现没有出名人。但是农讲所不如黄埔军校吗?

    通宝推:海底鼠拨土,朴石,领班军机,独立寒秋HK,向前向前,醉寺,方平,袁大头,切芒果,三笑,桥上,surfxu,笑看风雨,审度,
    • 家园 身为正宗楚人

      不过,到了京城,去了趟国子监,俺就不敢在人前说啥“惟楚有才”。

      国子监的石碑上,刻着明清两朝所有金榜题名的举人名单,从状元、榜眼、探花,依次下排。每个名字后面,是此人的籍贯。排前面的石碑,绝大多数是江南人氏,偶尔间杂山东人氏。两湖一带的,有,但所占比例少得可怜。

      窃以为,“惟楚有才”这种话用于自我激励是可取的,但若在人前炫耀,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另记,当我们说某省人或者某地人,这不行,那不行,这是一种地域歧视,但如果不说坏话,只说好话,是否也算是一种“地域反歧视”?

    • 家园 也就你们湖北人会想这么多

      我是湖南人,在岳麓山下读了四年大学。我一直认为惟楚有才的楚指的是湖南湖北

    • 家园

      最大扩张到东海,北方到了淮河以北的中原,南方到南岭,西边到三峡。

      由于春秋战国时代,还是属于温暖时代,现在被叫做楚的两湖地区,尤其是湖南,还是属于古云梦泽遗留的大片湖泊沼泽湿地密布,开发很难。楚的早期核心区在荆襄,也就是湖北中东部的江北和河南南部,后来的核心区在安徽江苏的淮河沿岸。

      在秦汉,人心里的楚其实是大别山以东的安徽江苏一带,楚王都是在徐州淮安一代开府建牙。五胡乱华到永嘉南渡时,由于中原人大量死于战乱,南渡者以山东人南下浙江为多,河南山陕人走西线南渡湖北的数量要少得多。因此湖广的开发要比江淮江南又差很多。

      一直到宋,气候变冷变干,两湖的沼泽开始干涸,这才能对两湖进行大开发。宋朝的北人南下也对湖北开发很重要。湖南开发要更晚,明朝才真正开发了湖南的平原地带,把平地少民都消灭了,剩下的躲进湘西的山里,苗疆长城现在还在呢。

      又偏题一下,前面帖子说到江西填湖广,又想到,孔家后代是几姓家奴,对于儒家的忠义之说根本当个屁,但是这套学说却把江西人洗脑洗得厉害。宋朝出了文天祥,到了明朝,我记得看过的明末清初人的笔记记载,一班江西士子衣衫褴跟着永历皇帝从广东到缅甸,跟北方和江南文人形成鲜明对比。本朝创业之初,又是多少江西子弟流血卖命。不过,宋明都算对得起江西,我看本朝却是愧对江西了,啥好处没有,净是出力了。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你既然取"忠义"之说

        那么江西人为国为君为党"净出力了"也是求仁得仁的事情。

        图回报的不是"忠义"。

        • 家园 江西人不图回报,我们非江西人不能忘恩负义

          更不能用“忠义”的帽子去框人家,就算江西人要求回报,也是本分。江西人勤于王事,国家善待江西人,这是仁的内核。有功不得赏,肯定是不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基本的同理心。

        • 家园 有意思

          很多见义勇为的新闻,受惠者不辞而别,连声谢谢都没有,看新闻的都会骂那受惠者。这能说明救人者是为了那声谢谢而救人的吗?

          本朝当然可以不回报江西,本朝就是以忘恩负义而行走江湖的,对江西如此,对毛如此,对农民如此,对工人如此,走到最后,估计指望少民和洋垃圾在关键时刻起兵勤王吧。

      • 家园 楚国最早在汉水丹阳一带

        然后经过历代楚国君主(特别是楚武王,他那句“吾乃蛮夷”很有名)的武力开发,国土得到极大扩充,特别是向南和向东。至今武汉还有一句“不服周”的口头语。

        然后以郢为都城持续了几百年。虽然被伍子胥带领的吴军攻破过,但后来也恢复了。真正以寿春为都是在白起破郢以后的事,那是战国中后期。所以楚国最传统的范围是湖南湖北地区。

        楚国在孙武伐楚国之后 兼并了吴越,当时称为“东楚”,然后继续向西北兼并了徐州沛县这些齐鲁之地,称作“西楚”,所以项羽叫“西楚霸王”。但这片地区在汉朝楚地吴地(有楚王和吴王)。

        另外,秦楚通婚从秦穆公开始有三百多年二十一代,根据记载(应该是宋朝在宝鸡发现的一块石碑)秦惠文王时期,张仪骗了楚怀王后,楚国进攻秦国两次(第二次打到蓝田大营),这块石碑记载了秦楚通婚了十八代。然后有宣太后,华阳太后,还有扶苏的老妈,总共二十一代。所以秦楚王族之间亲缘关系很是深厚,所以楚怀王这个天真的家伙才跑到秦国死在那里,所以秦国和楚国翻脸灭了楚国之后,楚国人觉得最无辜,所以才有后来项羽把赢姓王族全部屠杀。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楚人轻剽,持重不足

          所以陈胜最先发动,死于非命,项家伯甥也是,最后让刘家占了大便宜。

          辛亥革命,武昌也是最先成功的,结果坐江山的都是别人。

          tg将领中,湖北湖南的占了大头,再看如今也不过中游。

          • 家园 本朝太祖这个湖南人不是楚人吗?

            没有把你的帖子看完,只回答了你的前半段。

            其实就是因为清末以来湖南湖北(故楚地也)出了太多的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所以才流行一句“为楚有才”。

          • 家园 刘邦也是楚人,和项羽是老乡

            你说的对,楚人好冲动,不擅长谋后而动,但楚人多才子,中国汉朝后的文化艺术主要是继承的楚文化,所以才有才高八斗的曹植(你可以把他的洛神赋和屈原的九歌比一下),才有后来的唐诗宋词。

            • 家园 我也是楚人,但是我就反对屈原投江 -- 有补充

              才子基本上都是冲动型人格,行为严重情绪化,不论是屈原还是曹植都是如此,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担当不了大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清楚,就才子们这种稍有挫折就吁天呛地的做派,承受不起。

              所以我才会说持重不足。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不仅仅是屈原投江,项羽自刎我都是反对的 -- 补充帖

              项羽的悲剧命运就是性格决定的。项王死后,鲁地不肯投降,一直到汉军出示了项王的首级。

              可见当时设使项羽听从乌江亭长的劝说,天下谁属还说不定呢。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哪怕中原逐鹿赢不了,也可以退往滇国,卧薪尝胆,生聚教训,自刎实在是不可取。

              屈原那个更加莫名其妙,楚国还没亡呢,急着赶着奔赴黄泉算怎么回事嘛,全无贤臣之象,反而似是佞人。

            • 见前补充 45768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