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圣诞节对现代英国人的意义 -- 燕人

共:💬68 🌺332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帮闲原创】英伦三岛点播量最高的圣诞歌曲

      圣诞节马上就要来了,英伦三岛上到处张灯结彩,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热切地期盼着这个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的到来。开车的时候,广播电台里一刻不停地循环播放着圣诞歌曲,除了《平安夜》(Silent Year)、《Jingle Bell》(铃儿响叮当)这些传统歌曲外,还有哪些歌曲是英国百姓的挚爱呢?

      2012年,英国的音乐版权组织PRS,根据电台播放的圣诞歌曲的点播数据,评选出了十首最受大家欢迎的圣诞歌曲。此处介绍一下,排名前五的这几首歌曲。

      5. Santa Claus Is Comin' to Town (圣诞老人进城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民谣歌手哈里·雷瑟(Harry Reser,1896~1965)在1934年推出了这首歌曲,因为颇受欢迎,先后有上百位歌手翻唱过这首歌。到现在,虽然历经80多年,这首欢乐的歌曲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4. Last Christmas (最后的圣诞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首歌是由英国流行双人组合威猛乐队(Wham!)于1984年推出的一首圣诞歌曲,该乐队将这首歌的特许权使用费用全部捐献给了埃塞俄比亚难民。在2015年前,《最后的圣诞节》一直是点播量最高的圣诞歌曲。

      3. Do They Know It's Chrismas? (他们知道现在是圣诞节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首歌是由米兹·尤瑞(Midge Ure)和鲍勃·吉尔多夫(Bob Geldof)于1984年为埃塞俄比亚饥荒所写的慈善募捐歌曲,其1984年原版专辑在英国单曲排行榜上是有史以来销售最快的一张单曲。

      2.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我要的就是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94年,一代歌后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在圣诞节前夕推出了专辑《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除了传统的歌曲,该专辑还保罗了凯莉自己参与创作的这首《我要的就是你》,风靡一时,被《纽约客》杂志评为“为数不多的有价值的现代假日歌曲”。

      1. Fairytale of New York (纽约童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首歌曲是英国摇滚乐队“突击队”(The Pogues)在1987年推出的一首歌曲,虽然歌唱的是大西洋彼岸的纽约,但却是英国人民的最爱。

    • 家园 佛教的众生平等没有前提

      比基督教狭隘的教友平等不知道强多少倍

      通宝推:醉寺,
      • 家园 你说得对

        佛教与基督教完全不同思路。

        但我不是在讨论基督教与佛教的高低。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麻痹人民的鸦片。对此你不会有异议吧。

        • 家园 ”鸦片“说,没异议

          我们不吃宗教鸦片,也常吃别的鸦片。

          比如,同班同学,别人发达了,自己差一点,咋办?安慰自己,就会找个理由,说他会钻营或有人帮助或家庭条件好等诸如此类。这也算”鸦片“。不然,看谁都不顺眼,日子没法过。

          • 家园 既然都是鸦片,又何分彼此

            东方鸦片和西方鸦片毒性不同末?

            如你所说,不食宗教鸦片,还要食其他鸦片。你是如此开通,基督教教义狭窄伤不了你分毫吧。

            • 家园 确实不伤我分毫

              伤的是基督徒自己。

              但基督教不要标榜“这是有史以来的阶级社会中对受压迫者最大的安慰,……”

              • 家园 那就多讲几句

                依基督教会说法,教友不论出身贫富和社会地位,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看待。父亲和儿子,富人和奴隶,官员和平民,只要加入教会,即以兄弟相称相待。儿子受父亲压制,奴隶受奴隶主压制,平民受官员欺负。成为教徒后,至少在教会内,这样压制不复存在。死后同升入天堂更无高低之分。

                除去形式上的平等,还有什么可以让受压迫者感到更多安慰。

                佛法说,众生平等。这话我喜欢得很。但不知如何实行这个观念的。在佛教盛行的国家和地区,从未见过任何哪怕是表面上的因佛说而实现的社会平等。恰恰相反,社会等级制度恐怕更为森严。

                • 家园 基督教跟 ”平等“ 没有半点关系

                  你提到的 ”平等“,其实是某势力上升阶段的必然现象。这里有两个基本情况:

                  第一,某势力处于上升阶段,刚刚抬头,吸引的对象是原来的社会底层,所以 ”平等“ 的口号很有号召力。而如果是社会中层,他们其实眼睛向上,而绝对不愿向下平等。

                  第二,初始阶段,规模较小,管理层级少,平等比较容易实现。刘关张只有三五百兵的时候,同吃同住,等到刘备拿下一个州郡,各自要管一摊,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原来的 “平等” 就不合适了。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是成功的例子,佛教(印度)、黄巾起义,到今天的香港社团黑社会、发愣功,就不那么成功,但是吸引下层的 “平等” 口号,基本上是一致的。你所谓的 “在上帝面前”,也可以改为大贤良师张角、关公、气功大师,都一样。

                  不仅是宗教组织,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也是自由平等博爱,股东大会当然比封建领主,形式上更加平等,对吧。然而只要事业兴旺,人一多,那就要 ”反对绝对平均主义“ 了,连中共当年闹革命,都要讲这个。所谓平等,等贵贱均贫富一样,永远只是个口号。

                  引用:成为教徒后,至少在教会内,这样压制不复存在。死后同升入天堂更无高低之分。

                  你说的都是布道的话,没什么不好,但是别当真,你自己不能真信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