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书的几大误区 -- 弄花香满衣

共:💬4 🌺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原创】读书的几大误区

    我觉得,不管看什么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读,能从书中学到东西然后变成自己的知识加以运用!

    下面就我对读书的四点认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读书误区之一:读书时想着批判作者

    即使作者的观点与我们完全不同,也可以先把自己的思想腾空,这叫虚心。唯有进入对方的思境,与对方契合,甚至把自己当成对方,才能真正完全理解对方的思想。

    既然读书是对话,首先需要理解对方;如果弄不懂对方表达的真正含义,那么首先要检讨自己。只有抱着这样极谦虚的态度读书,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才能吸收到别人的想法以及想法中的合理之处。

    任何一本严肃的或经典的思想著述,其思想深意必然不是能读者轻易体会的,所以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即道是可说的,但用正常语言不可道,需要非常语言才能道,但没有非常语言,于是老子只能说他的道玄而又玄。

    黑格尔也说,一旦用语言表述其思想,马上就发生变质和肤浅化的问题。

    所以会读书的人绝不是在字面上读懂,而是寻求作者的思想深度。这需要彻底的虚心。只有充分理解了对方的深刻思想,你才能比较其思想与你原有思想视角的不同。

    当然,这个意义上读书,首先在于选择了觉得值得一读的书,在这个基础上,就必须首先抱着虚心而不是批判的态度去读书。

    至于读完以后是批判还是认可,批判什么,认可什么,那是以后的事,只有基于对别人思想充分的理解,才能站在更高的视角上去评判。

    读书误区之二:追求快速阅读

    读思想性书籍是用脑过程,不是用眼过程,是深度的思维过程,不是浅层的泛读过程。读书即读思想,要和作者的思想流契合,且需要一步步深化。

    因此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读思想,唯有经过这样的思维过程才叫读书。

    真正的好书必须精读,需要深层的思想领悟,而不是浅层的博得与人聊天时的谈资。

    读书误区之三:读书时只选畅销不选经典

    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后,震动西方,被佛罗伦萨的君王罢黜流放到农村。他白天干粗活、晚上读书。每晚读书前,他都要净身沐浴,换上最庄重的官服——他认为最能表达自己身份的服装,然后才正襟危坐开始读书。

    在他看来,读什么书就是在跟什么人对话,绝不敢轻慢对方。

    如果书籍的内容质量很低,就等于和很庸俗的人对话。这就是为什么要读经典的原因。

    读书的要义是对话。读什么书就等于跟什么人对话,而且,读书的过程始终就是对话的过程。所以,你应该选择与你思想量级相当或者你所希望企及的思想量级的书。

    读书误区之四:博学绝不是真理,整顿思想才能获得真知

    我曾听说有人博览群书,读书上万本。我只觉得荒唐。真正的好书,一生读几十本、甚至真正读通几本已足矣!记住黑格尔的名言“博学绝不是真理”。

    真正的思想者,大多数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自己的理论——

    如牛顿三十多岁就完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虽然真正成书在四十多岁;

    爱因斯坦二十多岁就提出狭义相对论,接近三十岁左右提出广义相对论。

    二人的阅读量远不能和那些资深的物理学教授相比。但读了大量书籍的教授们毫无建树,年轻的没读多少书的牛顿和爱因斯坦却成了各自时代的思想标杆。

    所以,读书不在于量,而在于其精读的程度,在于对思想的提炼和发掘以及由此达到的思想高度。

    因此,永远不要炫耀读了多少本书,你真正值得骄傲的是你读懂了多少本书以及你读懂的是什么书。

    在读书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读不懂的问题。只有不断思考,反复琢磨,一点一滴扩大自己能懂的领域,就会越来越容易贯通自己不懂的部分。

    真正的好书都是在反反复复中读懂的,不可能一次两次就全部读懂,更不能一目十行。

    忘记了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觉得说的挺对的,就作为结尾吧“我从小吃了很多饭,也许我不记得都吃过什么,但它们都成了我的骨血。”读书亦如此,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在改变着你!

    关键词(Tags): #读书#误区通宝推:acton,strain2,盲人摸象,大眼,普鲁托,方平,三笑,审度,钛坪樽逾,
    • 家园 第一个太难了

      忘记是季羡林还是哪位说过,读书不要忙着批判作者落伍的短处,而是要先看到成为经典的长处。这对老书来说特别困难。因为老书要了解时代背景,要有基础知识,还要面对已显薄弱的论证和充满意识形态的字眼……尤其是后面两者,想要知道论证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或者避免意识形态的影响,基本等于把学术史梳理一遍。还要平衡自己的心态。甚至有更尴尬的,一些“经典”本质就是“畅销”书,很难不想着去批判。

      ——————————————————

      误区四似乎可以称之为用于统摄知识的的那些观点。以至于出现这样的说法:

      “不管是对经验的某些方面,还是对他人的思想,哲学家一开始总是要视而不见,至少从某种观点上是这样(我们甚至可以说:哲学家在开始时视而不见的程度越大,就越是天才,挖掘的也就越深:柏拉图、康德是伟大的哲人,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很多东西)。”

      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在某种角度上,先验的观点可能比归纳总结更重要。不过这种观点往往被称之为“直觉”。而一般人的直觉往往是错的。

      个人感觉,这里的问题和阅读量并没有多少关系,许多大家的阅读量远超那些资深教授。关键在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像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先有一个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补。

    • 家园 只盯几本好书的复读机不会有大的出息

      你提的四点至少两点不敢苟同,坚决反对——

      读书误区之二:追求快速阅读

      读思想性书籍是用脑过程,不是用眼过程,是深度的思维过程,不是浅层的泛读过程。读书即读思想,要和作者的思想流契合,且需要一步步深化。

      因此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读思想,唯有经过这样的思维过程才叫读书。

      真正的好书必须精读,需要深层的思想领悟,而不是浅层的博得与人聊天时的谈资。

      如果读的书好,和自己的理解力比比较高深,那可以慢点翻,但如果速读都提不起兴致,不是必要也没必要浪费时间。毛选很高深,但低文化者速读一样受益匪浅,有了兴趣再精读

      那些难懂的,诘屈聱牙故作无病呻吟的占了绝大多数,有的一翻目录就不浪费时间了

      “读书误区之四:博学绝不是真理,整顿思想才能获得真知

      我曾听说有人博览群书,读书上万本。我只觉得荒唐。真正的好书,一生读几十本、甚至真正读通几本已足矣!记住黑格尔的名言“博学绝不是真理”。

      真正的思想者,大多数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自己的理论——

      如牛顿三十多岁就完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虽然真正成书在四十多岁;

      爱因斯坦二十多岁就提出狭义相对论,接近三十岁左右提出广义相对论。

      二人的阅读量远不能和那些资深的物理学教授相比。但读了大量书籍的教授们毫无建树,年轻的没读多少书的牛顿和爱因斯坦却成了各自时代的思想标杆。

      所以,读书不在于量,而在于其精读的程度,在于对思想的提炼和发掘以及由此达到的思想高度。

      因此,永远不要炫耀读了多少本书,你真正值得骄傲的是你读懂了多少本书以及你读懂的是什么书。

      在读书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读不懂的问题。只有不断思考,反复琢磨,一点一滴扩大自己能懂的领域,就会越来越容易贯通自己不懂的部分。

      真正的好书都是在反反复复中读懂的,不可能一次两次就全部读懂,更不能一目十行。”

      各种各样的书都读才能形成知识基础,才能更好的鉴别书籍好坏。毛泽东戎马间歇专门搜集各类报纸,笨狼博学也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

      至于所谓靠读几本好书“整顿思想”,那是扯淡,需要的是理论+生活的阅历或高人的指点,四书五经是好书,几个读者形成自己思想了?尽信书不如无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迷信哪怕是已经验证的某些东西才有突破的可能

      只盯几本好书的复读机不会有大的出息

    • 家园 深以为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