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辛丑随笔 -- 种植园土

共:💬110 🌺1396 🌵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辜鸿铭也写了一长篇论文为慈禧此事辩护

        抨击德国犹太奸商和法国耶稣会教士才是挑起争端的真正责任人。

        但那时西方已经不把中国当作文明国家,必然能踩则踩,即李鸿章说的,洋人得势不让人。

        满清政府的私心也是辛丑之乱的重要原因。如老兄的文字,政府军如能够和团民联合作战,硬是让洋人死上几千,结局绝不会相同。

        小时候读义和团故事,廊坊大捷才杀死敌军50多人,心中大遗憾。因为同期读中国历史动不动几万人的死亡数目。杀死敌人50多也算大捷吗?现在知道,实在团民的武力太落后了。哪怕政府开放军械库,不知道团民会不会去使用现代武器啊。

        命数或是代价吧。

        • 家园 军队没有解决思想问题

          那会的步枪,在彪悍的冷兵器前并没有那么大优势,大量的英军其实都是印度人。但是军队的组织度和士气,才是重要的。义和拳靠骗人去打仗,说是刀枪不入,人家入了几个当然就溃散了。但是清政府是两难的,真鼓动拳民你们是国家的主人,打走洋人给你们分地,地主就先把慈禧给剐了。土改亡清,不土改亡国。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才去跪的。

          • 家园 你这个错误就太多了

            那时候的枪炮武器发展已经很厉害了。冷兵器在正面对抗绝无半点机会。联军的武力的确很强大。但是如果清军和义和团联手的话,也足够对方死上几千人。那时候形势就会不同。当然我们都知道满清政府的反动性质决定他们没有真正发动人民反抗侵略。但是说满清政府没有反抗外国人的压迫也不是事实。把辛丑事件的责任放到满清政府身上,是颠倒黑白。

        • 家园 提到聂士成,再补充几点,清廷,聂士成和义和团也是积怨已久

          最早卖力镇压义和团的就是聂士成部。

          在廊坊,聂士成就逼手无寸铁的团众进攻洋人的机枪,团众撤退的时候还遭到聂士成部机枪的扫射。这种血淋淋的积怨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的。

          义和团在天津时候,是有不少天津地痞流氓谎称自己是义和团到处抢劫,而且一听到真的义和团来了就四处逃跑。

          连日津匪肆行无忌,万民敢怒而不敢言。忽传独流张老师带两万人至,声言天津假团太多特来查拿。此说一播,次日津匪居然敛迹。盖津匪皆土棍,自充拳民,故以为张德成真有神术而惧之;有曹老师,亦津匪所畏惧,是日亦至,故街巷间无复向日之纷扰矣

          还有这样的记载留下:

          “奉教者皆扮成假义和拳会,各处寻仇杀人,北京西城尤多”“直北一带,天主教民往往效拳匪服色,四出行劫。有被获者,自称义和团,则地方官即释之。”

          现在都华丽地无视了,屎盆子全扣义和团身上了。

          义和团本来就是想好好过日子的乌合之众,造反也是因为实在没办法好好过日子了。团民是没怎么有受过训练,极少的武器,没火炮,战斗力弱。但就是这些在聂士成眼中“必殆祸国家的拳匪”展现的勇气,才让西方列强放弃了彻底瓜分中国的念头。

          提到义和团起源就想起最初的梨园屯教案了。团民争了三十年,前后七任知县,可曾有一任秉公执法的?就算是因为惧怕拳众势大而将教堂田产改判村民,然后呢?最多两年不到,就又判回去了。一直到团民3000多人武装示威,总算才争到了一座本来就属于他们的玉皇庙。

          最后补一个结局

          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八月,朝廷风向已变,义和团遭到中外全力镇压,阎书勤等拳众被捕,不久凌迟处死,家产充公,梨园屯教案至此完结。

          梨园屯十八魁部分拳众的结局:

          阎书勤,全家三口人,三亩地,长工。庚子年被凌迟处死。

          阎书俭,雇农,长工。庚子年逃亡阳谷落户。

          阎书太,全家三口人六亩地,会医术。被杀。

          阎士和,长工。牢狱四年。

          阎士林,全家八口人四亩地,长工。

          阎铭见,十五亩地,自耕农,庚子年全家被官府杀害,家产充公,绝户。

          阎兆凤,两亩地,全家饿死,绝户。

          阎福来,全家饿死,绝户。

          阎兆华,两亩地,庚子年后逃亡,后来回乡,奉了教。

          阎广绪,无地,乞讨度日。

          阎广德,五口人两亩半地。

          高元祥,六口人十亩地。

          马天禄,饿死。

          刘三,无地,庚子年被官府绞死。

          刘保玉,三亩地,庚子年被捕,瘐死狱中。

          辛开年,革命党人首义武昌,民国成立,清廷覆亡。然而洋人仍在,教堂仍在。民国二十四年冠县补修方志,斥阎、高等人为匪,赵三多为寇,梨园屯民为刁民、悍匪,以历任朝三暮四反复无常的知县大老爷为尊,教士为友。

          四九年华北解放,不久大军底定江南。行政区划变更,梨园屯画归河北威县。五一年,平原省政府开始调查宋景诗起义、梨园屯教案,并定性其为反帝反侵略的爱国举动。

          新世纪,义和团又成了误国害国的愚民、暴民。

          作者:宁南左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166547/answer/919719228

          通宝推:落木千山,桥上,潇潇夜雨,
          • 家园 再补点老外的相关记载,义和团的血勇真是被满清浪费了。

            毛子的看法:

            如果中国高级军事将领和全体军官非常称职,士兵们能受到良好的训练的话,这些宗教狂人将会对这次骚乱的成功起到巨大的作用。

            那些对义和团入了迷的中国军队和武装的民众,如有称职的将领指挥,将和义和团同样疯狂勇猛,并信仰其神力,将会勇敢克敌,顽强作战。

            中国现已证明:它会把十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用于民族斗争,但只是缺乏组织和组织者。拳民的发动有些为时过早,未能使上述力量达到成熟的地步。

            关于义和团民是否参加了7/13-14日的天津保卫战的问题,在诸多资料里面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日方资料记载,7月14日天津被占领之后,“城垣上身穿义和团、芦勇或安卫标记服装的死者无数”,由此可知此等诸兵均参加了战斗。“义和团身穿红黄衣或扎红腰带,匪首据说是曹福田、张德成。官兵携带八克式炮及毛瑟连发枪,使用无烟火药。故其射击的方向和位置极难确认。义和团及其他诸兵手持大刀、长矛、剑和抬枪、前膛枪等,武器虽劣,但其斗志高昂,奋力抵抗。”

            从日方记载中可以看出,守城到最后时刻的是义和团、芦勇、安卫军等这些临时招募来的武装力量,而作为正统武装的淮军。练军,其将领罗荣光、何永盛在13日夜就撤离了天津。联军攻城之时,驻扎在城外的宋庆、马玉崑等部70余营2万多兵力,不但不迎击敌军,反而撤离天津战区。

            连日本人都评论“官兵死守天津城的决心始终是不坚定”,而义和团与临时招募的勇丁等则具有“天津战役中产生的大无畏的精神”。

            这个记载和清朝官员的奏报可以印证。

            刘恩溥在奏报天津的战况时候说“未刻,闻宋军马军均退至十八里之北仓。团民虽抵御不退,苦无军火”。

            守天津这一仗,义和团当场击毙美军美军第九团上校团长,曾在美国内战立功的老将艾默生·汉密尔顿·里斯库姆(Emerson H Liscum)。与卜罗德在(自认为)形势大好冲在最前面抢功(送人头)不同,里斯库姆是部下攻城不利,被迫到前线督战时被击毙的。

            维基词条里面的记载是:里斯库姆是150名被中国守军击毙(killed)的美军之一,这些美军无疑大部分都是在天津城墙下被打死的。负责支援美军的英军与日军也伤亡惨重。

            英军和日军合计被击毙70名,英军阵亡50人,伤90人,日军死20,伤80余人。

            洋人还记载了说在城墙上不得不迈过150具中国士兵的尸体,他们都是抬起头要通过枪眼射击的时候被打死的。

            日军从军记者堺利彦的报道是:联军从上午2时半出发,5时开始战斗,苦战半日却不得前进。及致午后,已不得不死守驻地。。。。。晚上,联军在敌人城墙下冒着子弹露营。士兵们经过整日苦战,身心疲惫,席泥而睡,仅靠挖好的战壕休息,在凄惨的月光下,忘掉了白天的酷暑,互相环视,满地都是受伤、战死的战友,横七竖八,数不胜数。

            日本参谋本部对天津城战役进行了如此评价:“官兵及义和团顽强抵抗直至陷落,给列国军队带来重大损失,并使之陷入困境,着实出人意料。虽是敌人,也令人不胜感叹。此种抵抗在明治二十七、八年的甲午战争中是未曾有过的”。

            提到甲午,对比一下五年前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李鸿章精锐淮军把守的远东第一要塞旅顺港,付出的代价是被击毙40人,失踪7人。

            廊坊联军撤回天津以后报的伤亡是62死,232伤。

            通宝推:审度,秦波仁者,empire2007,桥上,燕人,
            • 家园 一边是联合起来的洋人,一边是国难当头还自己内斗的国人 -- 有补充

              上面还有人说14亿人联合起来。别逗了,中国人什么时候联合起来过?

              1900年,一边是并肩作战的八国联军,一边是国难当头还相爱相杀的聂士成义和团。

              8年抗战,那一场战役是TG和国民党联手打日本鬼子?

              就算都是共产党,中兴和华为联合过么?每次还不都是互相拆台!

              其实中国人从来不缺少血勇。义和团有血勇,聂士成有血勇。可您知道吗,率先攻入天津城的也是中国人,不过是英军序列中的华勇营。地地道道的山东汉人。

              庚子战争后,英国为表彰华勇营的赫赫战功,特地设计一种别在头巾上的帽徽:图案是天津城门楼,上面写着“天津”2个繁体字,下方刻着“THE CHINESE REGIMENT”3个英语单词。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军团。

              点看全图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jbrb656.html

              为了表彰“华勇营”在庚子年的战功,英国陆军选拔了12名作战勇敢的“华勇营”士兵,漂洋过海到英国本土参加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英王还给他们颁发了勋章,表彰他们在平定义和团运动中所取得的“成绩”。

              通宝推:otto,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更正 -- 补充帖

              应该叫不列颠第一中国军团 first British Chinese regiment

              图为天津战役是的华勇营。

              点看全图

              https://www.sohu.com/a/156181759_108302

              通宝推:otto,
            • 见前补充 4599012
                • 更正
                  家园 有格洛斯特郡团第1营的人多么,笑死
                  • 家园 那个双徽营么

                    华勇营大概是一个团的兵力,装备精良,清一色配备马提尼-亨利步枪,并配有当时最先进的马克沁机枪。

                    关公战秦琼的说,步兵对步兵,未必不如半个世纪后的双徽营。

            • 家园 义和团体现了中国人的潜质

              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好像是毛主席的话。

              • 家园 毛主席指出:义和团战争是反抗压迫者的义战

                它同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历次的革命战争一样,“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通宝推:李根,审度,燕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