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习,梓童,铁手 -- 胡里糊涂

共:💬45 🌺356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宝推,不过还是夸张啦。

              参加共产运动和追求发狗粮还是有差的,天下大同的思想中国一直有。

              完全废除高考也没必要,太激烈啦。毛主席也没说只要理科,不要文科,只是当时理科确实需求量很大,文科很失落罢了。

              儒家确实不行。

              • 家园 没有夸张

                54时期的人拿到现在用什么来类比,大概就是香港废青。一听隔壁成立了苏维埃,而且发钱,立刻就开始拥抱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讲什么无所谓,发狗粮就行,这就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这段真还没有夸张,历史上给了答案:

                一大代表,叛变脱党6人;牺牲5人,最后活到开国大典的就两个:毛泽东和董必武。这些叛变脱党的6个人,没有信仰,就只是抱着有奶便是娘的思维加入共产党

                至于废除高考。主要就是让读书和经济和政治地位分隔开,让真正有兴趣的人去读书,而不是为了当公务员获得公务员的地位去读书。其实很简单的,大幅度提高体力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即可。除了真正有兴趣读书的人,有志于搞科研的人,没人傻到多付出6年时间去获得同样的工资。同时,随着工作年龄提前,中国生育率也会提高。如果继续保持像现在这样,知识分子和官僚相结合,未来就必然会走回儒家的老路,就是内残外忍,生育率也惨不忍睹。这就是为什么毛会搞文革:必须破除过去旧的思维

                儒家发展的最好,历史底蕴最优秀的地方在哪里?在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台湾,在日本,在韩国。你看这些儒家圈里面的人,男的说话母的不行,领导一讲话下属就立刻下跪,简单一句话可以概况:缺少不服就干怼天怼地的斗争精神

                • 家园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有恒心

                  这两种人构成了中国历代的统治阶级。

                  有恒产者就是皇帝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恒心的就是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了。他们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王臣,做臣子的,别说是财产就是小命都是皇上的。所以这些臣子们没有恒产,只能是有一个效忠皇帝的恒心才是本分。没了效忠的恒心?那就是谋逆了呀,最不济也是有异心,那皇帝老儿马上把抄家流放充军,瞬间你的产都没了。所以作为臣子有一颗效忠皇帝的恒心是一切的保障。

                  具体到现在,西方是有恒产者有恒心妄图永恒地统治全世界,可是西方的这些个有恒产者做到普天之下都是他们的了吗?很明显就是美国全世界都有军事基地,也没有做到能在全世界的地盘上跟中国的皇帝一样予杀予夺吧?就算美国自己认为可以,但是现在中国站出来说,你美国不可以。中国说这话一星期了,美国人除了到处去诉说,没有像皇帝一样震怒之余发兵征讨,事实证明美国不行。既然你做不到普天之下都像你家地界一样的有效管理。那率土之滨的聪明人,也就不屑做你的臣子啦。道理很浅显,你的地盘没有那么大,容不下那么的聪明人做你的臣子。要么你回自己有效管理的地盘上称王,要么看我全球一国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谁能搞成功,那就看地球村的聪明人达成的共识后站在哪一边了。所以这个时间话语权很重要啊,当然不是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重要,如果你都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资格,那服务个啥。中国共产党也是先夺取政权,然后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不但要夺得这个全球一国化的话语权,我们要让全世界人民相信,全球一国化,对全世界人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很好,可是不通俗啊,老百姓们听得雾水一头啊,既然是对全世界人民都好的事,干嘛不光明正大地宣传呢。

      • 家园 冬兄说得好,那些有新法西斯思潮的网友,是

        既不懂中国历史、不懂中国传统、不懂马克思主义;也不懂毛泽东思想。

        国内左营,有个叫乌有之乡的,其创始人之一叫韩德强,就是一直叫嚣要把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分开、对立起来。现在韩每天在微博上“笔耕”,每每看了,真为他那种智商促急——这种大学教授、左派教授,真是弱智到了可笑的程度。韩德强对五四的否定,基本和这位糊兄是一模一样,让人几乎以为真俩个网络名号是一个真身。

        教员看马克思、评价五四,肯定不是这位糊兄和韩德强那种否定的观点,这与这二位还要以毛学生自居,真是怎么看怎么别扭。

        对于程朱理学,拿这种士大夫的“理论”当作中国传统,其实是暴露了对中国文化的无知。无独有偶,韩教授前几年跑到乡下搞农场,也是大谈特谈“中国传统”。本来北航是理工大学,学理工的墨家味道要多于程朱理学的味道,但不知这位韩教授是怎么搞的,就是把教员思想硬和士大夫“理论”当成了一脉相承的东西。

        教员领导中国老百姓革命成功,首先就是搞清楚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这个封建主义集中就是体现在中国大一统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士大夫/地主阶级,宋代程朱理学就是士大夫“理论”的经典化,到今天,这个思想也还在中国社会中广泛存在于“知识分子”“文化人”和官场中人的头脑中。彻底批判士大夫思想、东林党意识,是现在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题目之一。

        老大在朱熹园讲了两句,也没有说“程朱理学”就是中华传统中的精华。国内外有人会歪解老大,这个免不了。但是当仔细看看老大的原话,就能明白。

      • 家园 ???

        我是主张要毛思想,要排除马列的啊。我认为不用毛思想,中国必败。现在反毛一代还把持着权力,尤其是洗脑权,所以大张旗鼓宣扬毛思想,还不可能。可喜的是,现在青年开始读毛选了。

        马列当然有好东西,问题是毕竟是根据19世纪的欧洲情况总结的。而且,现在很多人以为的马,其实是恩。马本人是犹太出身,家里亲朋搞金融的,他对资本的认识很深刻,而且是比较中性的。恩是工厂主出身,对于产业资本的运作很熟悉,也非常了解产业资本剥削工人,但是对金融资本认识不深。我们现在多数人知道的都是恩的那套。列宁有理论也有实践,他是总结了俄国经验的。这些,中国可以看看,最终中国问题,还要用中国办法解决,就像温铁军,学过洋人的东西,但是坚持用自己的理论解释问题。实际上,中国学外国,除了科学技术知识,我认为从政治,到经济,到军事,到体育,全失败。所有的成功都是自己独创的或者从老祖宗那找回来的。

        通宝推:猪啊猪,
    • 家园 对外继续斗争,对内防止东南买办投降

      好像这个明清以来都是这个问题。往前说汉朝经营西域不成功,后有唐经营西域一样失败,再就是元短暂打通了欧亚大陆,但技术条件不允许,很快又失败。如今是有实力有技术,就差决心和意志了。

      • 家园 中国

        宋开始就有这问题。整个国家一直两难。

        清末,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海防对塞防,就是这种两难的体现,虽然后来左宗棠西出阳关,对国家有功,也不能说李鸿章就是错的。地缘如此,时刻在取舍。

        本朝毛时代是偏向内陆的,改开就是偏向沿海,现在又想偏向内陆。中国这种双料大国,就是这么精分。相比之下,米,澳,俄,德都没这种取舍难题。而英,日这两个近陆岛屿其实也很难,倒向大陆还是海洋对它们并不是一定的,也精分得很。

        • 中国
          家园 两难是因为大清穷

          海防和塞防两难,还是大清国家穷,并且技术落后。

          塞防的问题是历史老大难,游牧民族军事科技对农耕有优势,农耕有经济优势,所以国家统一安定的时候塞防不是问题,砸钱!直到王朝解体。

          海防问题是明以后才有的,主要是西方技术的进步才造成。甲午战争的失败,很多人论证了是陆战的失败导致的。也就是说对于大国,海防的失败最后还是要在陆地上见分晓。

          近现代以后经济结构不一样,国家的经济利益不局限于本土,其实这不是塞防或者海防的问题,根本不是防御问题,而是进攻投送问题,只要你能把你的炮弹投送到你经济利益所在区域。用海军投送,飞机投送,汽车铁路投送,导弹投送都可以。

          所以,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你要做发达国家,必然要有进攻性军队,走出国门,打出国门。

          • 家园 不是

            是说中国从宋以后就面临内陆和沿海的取舍。

            汉唐天气温暖,北方农耕还能养活大量人口,还有丝绸之路,经济是压倒南方的。但是宋以后,天气转冷,北方开始不行了,南方农业发展起来,东南沿海外贸兴盛,北方经济意义不大了,但是政治意义还很大。这个格局一直延续到清。

            民国的格局是江浙,广东发展了殖民地经济,是英米系海洋霸权殖民经济链条的一环。而广大内陆还是旧的所谓封建小农经济。

            本朝开始被英米封锁,投向了苏联,成为苏联经济链条的一员,所以建设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中西内陆。改开后,又加入了米国的经济链条,发展的就是沿海。

            中国这种国情,就是面临内陆和沿海的对立的。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 家园 没人口了

        随着新生人口的下降,中国必然走向战略收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