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毛扶持一个完全反对自己的邓,这是什么逻辑呢? -- 真历啊

共:💬187 🌺815 🌵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虽然我是个毛粉,但是也认为毛选接班人的眼光不咋的

      王洪文不行,华国锋也不行,都看走了眼。为什么会这样,也一直不明白,当时的历史真实环境已经被有心人搞得七零八落,想要回溯到当时推测毛的动机很难。

      至于凳,其实很简单,他是党内新兴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性人物,除了刘,就是他这个第二号走资派了。

      • 家园 但话又说回来了,

        当时比华张强的还有谁呢?

      • 家园 赞成,毛最强的是思想、主张
      • 家园 岂止毛,历史上任何一个做大事的帝王几乎都如此

        秦始皇对扶苏不满意,一直未立为储君。汉武帝对太子据不满,逼得自杀了。伊凡雷帝失手打死了儿子,彼得大帝干脆指责儿子谋逆杀了他。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伟大君王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力超群,几乎是贴着神迹边缘行事且能获得成功。而他的继任者能力往往难以望其项背,按照他的要求做,自己往往不能成功;不按照他的要求做,又被认为是背叛了他的事业......于是,被废黜、被杀死也就成为常态。

        总射击师也深知自己比不了主席,用公心和能力、威望团结不了全党全国人民,但是他嘴硬:说自己没什么思想理论,靠实事求是摸石头过河探索改革。实则通过裂土封侯、物资刺激收买人心。时间长了,其短处就彻底藏不住了。

        • 家园 还有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最后退而求其次选了李治。

          然后被儿媳妇武则天篡了几十年的权。

        • 家园 始皇帝确定扶苏为继承人这事不应有疑义,华国锋有私心

          才毁掉了主席安排好的左中右联合执政局面。

          始皇帝的遗诏是让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那可是三十万大军,也就是说扶苏被始皇帝赶到上郡的这段时间是手握三十万兵权的。

          蒙恬在面对赵高派来的使者时就说过,统领三十万军队,势力是足以发起叛乱的,由此可见始皇帝对扶苏的信任。但是扶苏接到赵高的矫诏后,没听蒙恬的谏言就直接自杀了,可见这个继承人也不差。从睡虎地秦简来看,始皇帝的治政还是不错的,如果扶苏继承帝位,也肯定不会悖离始皇帝的路线,蒙恬蒙毅的忠诚与能干也毫无疑义,万世不好说,这第二世是妥妥当当的。

          但是奈何始皇帝身边有赵高和胡亥啊。

          再看主席的安排,四人帮和凳这种二号走资派都是常委,华国锋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这是左右结合,居中一人调和的共治格局,反映了主席一以贯之的团结大多数人的心理。

          但是奈何主席身边有花帅以及汪东兴,奈何苏铸有私心啊。

          首先是二号走资派暴露出死不悔改的本性,永不翻案被戳穿。本来钢铁公司是安排来怼钢铁厂的,没有了他的制衡,四人帮气焰大张。于是苏铸不忿于其嚣张跋扈,乘着主席尸骨未寒就马上下手了。9月9日主席逝世,11号就到花帅那里去商量解决四人帮。

          兵权在花帅手里,四人帮最多只能发动上海的民兵,连兵权都拿不到就篡权的,那叫二百五。更何况其实连民兵都没准备好,就让人家轻轻松松给一锅端了。

          所以联系始皇帝事,这些人都可以一一对应的,很有意思,再具体的就不说了,犯忌讳。

          • 家园 永不翻案在出山之后即全面暴露,始终不支持下结论支持

            文革,这已经太明显了啊。

            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到后来发展成为一场有组织有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全面纠正“文革”错误的大动作。正如他后来所说:“其实,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3页)

            在1975年下半年当全面整顿“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的趋势逐渐显现的时候,他对邓小平有了新的看法。这时,毛远新利用其特殊身份多次向毛泽东吹风:“社会上有股风,就是对文化大革命怎么看,是肯定还是否定,成绩是七个指头还是错误是七个指头,有分歧。”(《历史转折的前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564页)他特别提出:“我很注意小平同志的讲话,我感到一个问题,他很少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很少提批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并说这股风“似乎比七二年批极左还凶些”。(同上,第564页)毛远新的这些话深深触动了毛泽东。经过慎重思考,毛泽东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指示中央政治局专门开会讨论“文革”问题,帮助邓小平提高认识,并要求由邓小平主持做一个肯定“文革”的决议。

            1975年11月20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央政治局开会。毛远新传达说:“毛泽东希望在‘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上统一认识,提出由邓小平主持做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总的评价是‘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参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946页)

            邓小平引用毛泽东将重新工作的老干部比作“桃花源中人”的话,委婉地拒绝了毛泽东的提议。他回答道:“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宜”。

            邓小平这种完全不让步的态度,使得毛泽东下决心进行“批邓”。此后,他被停止了大部分工作,毛泽东让他“专管外事”。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中断。

            从1980年3月至1981年6月,邓小平领导和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期间,他多次在同中央负责同志或历史决议起草组负责同志谈话中明确地提出否定“文革”的思想。

            1980年8月,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8页)

            1980年10月,他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指出:“‘文化大革命’的确是一个大错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9页)

            1981年3月,他在同《历史决议》起草小组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文化大革命’同以前十七年中的错误相比,是严重的、全局性的错误,它的后果极其严重,直到现在还在发生影响。说‘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一代人,其实还不止一代,它使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同上,第1561页)

            邓小平是《历史决议》的总体设计者和直接主持者。

              从邓小平宁可牺牲自己拒绝毛泽东的提议,到他亲自领导和主持起草《历史决议》彻底否定“文革”,说明正确评价“文革”是关系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可以说,没有对“文革”错误理论和错误实践的彻底否定,就没有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小康新生活,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家意见都是一致的,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个灾难的教训太深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4、265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因此,今天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历史决议》对“文革”的正确评价,这是一个重要原则问题。

            邓小平1993年9月在审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编辑工作总结报告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文选第三卷为什么要严肃地多找点人看看,就是因为其中讲到的事都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不能动摇。就是要坚持,不能改变这条路线,特别是不能使之不知不觉地动摇,变为事实。”这段话实际上告诉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不能动摇;《历史决议》所作出的否定“文革”的结论,不能改变。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小平为何拒绝做肯定“文革”的决议?

            2012年02月27日 08:10 来源:北京日报

            尹广泰

            邓小平回答说:“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宜”。(《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132页)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让邓小平主持写肯定“文革”的决议?邓小平为何委婉地拒绝了毛泽东的提议?

            • 家园 大家都知道,邓是1973年出山,虽然写了永不翻案

              但是基本上如同放屁,大开大合,丝毫不顾及政治影响,猖狂进攻文革。

              当然,这是他的政治风格决定,只是为了减轻他的文革罪恶,实际上官方是有意抹杀和忽视了邓小平在文革时期的剧烈动作。

              搞的跟个小媳妇似的,如果这样,三副一总凭空送大奖送的嘛?

              正如某位同志所说,张春桥也才只是一副一总,两常。

              话说,说好的猖狂四人呢?

              王洪文和张春桥加一块也才比邓一个人多一些力量啊。

              所以这事是很有意思的,实际上文革后期,江也已经不掌握实权了,只是确实凭借夫人的威望和王张一起制约邓叶。姚文元根本不行。

              这个所谓四人群体的指控,其实比今天的新四,也强不了太多。就不说罪名的虚妄了。

              这样的政治笑话还是越少越好。

              • 家园 这算文革灾难乎?

                1973年邓小平复出主持国务院工作经过

                2014年07月31日08: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根据毛泽东的批示,1973年2月,邓小平走出江西谪居地回到北京,重新恢复在国务院的工作。1975年,周恩来身体状况日益恶化,邓小平实际主持国务院工作,他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整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摘编如下。

                毛泽东想到了邓小平。(??)

                8月14日,他在邓小平的长信上批示,邓“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

                可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原因,毛泽东的批示迟迟得不到落实。(什么复杂原因?张春桥、康生?)

                1972年12月18日,周恩来亲自过问此事,催促政治局安排邓小平的工作。

                毛泽东在听取政治局的汇报后,很快做出答复,同意恢复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

                次年2月,中央通知邓小平回京。

                中共中央通知县团级党委,恢复邓小平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邓小平分管的工作是: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参加对外活动,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重大政策问题。

                3月29日下午,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毛泽东接见邓小平。

                毛泽东十分高兴地说:“努力工作,保护身体。”(哈哈!)

                毛泽东有意将这一消息传播给媒体。(这事周完全可以安排和毛有关?)

                4月12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由柬埔寨解放区归来的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邓小平出席宴会作陪。

                “这是……不,决不可能!”惊呆了的客人没有搞错。穿着酱色“毛式制服”的矮小老人不是别人,就是邓小平。他的制服不大合身,步伐已不够敏捷。笨重的枝形灯发出冷色的光。这位回归者还留有些被流放的迹象。当领导们集体进入人民大会堂前厅时,他走在旁边。……尽管邓站在后面,但他的出现很快传开了。外国人不知所措,中国人大为吃惊。

                就在宴会开始时人们发现,不是亲王而是邓成了1973年4月12日的无冕之王。

                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及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问题时,提出邓小平重新工作的事,他说:“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是不是当政治局委员以后开二中全会追认。”

                第三天,毛泽东在和有关政治局委员谈话时再次提及此事,他说:“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了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我想政治局添一个秘书长吧,你(邓小平——笔者注)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个参谋长吧。”

                隔天,毛泽东召见政治局有关同志和北京、沈阳、济南、武汉军区负责人谈话,又谈起邓小平,说:

                我们现在请了一位总参谋长。他呢,有些人怕他,他是办事比较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你(邓小平——笔者注)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地改一改吧。不做工作,就不会犯错误。一做工作,总要犯错误的。不做工作本身也是一个错误。

                1974年3月20日,毛泽东建议邓小平出席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江青却在政治局会上逼迫外交部撤回报告,毛泽东知道后,写信警告江青:“邓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你不要反对为好。小心谨慎,不要反对我的提议。”(谁是被迫啊)

                国庆节刚过,毛泽东便通过秘书告诉王洪文,向中央政治局提议由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这无疑又给江青“组阁”图谋以当头棒喝。

                10月17日,江青利用所谓“风庆轮事件”,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借题发挥,逼迫邓小平表态,承认有“洋奴思想”“爬行哲学”,邓小平不得不愤而退场。

                几天后,邓小平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当毛泽东谈起这件事时,邓小平表示,对主席安排的工作,“不应再提什么意见了。但是看来责任是太重了一点”。

                毛泽东说:“没办法呢。只好担起来啰。”(都要重新理解这些话吧?)

                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经毛泽东圈阅的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月8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选举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1月13日至17日,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为第一副总理。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周恩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宣布:“我身体不行了,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

                从此,邓小平开始代替重病的周恩来主持国务院的工作。(这是邓接替周,实际上也架空了毛啊)

                为什么总说毛主席,因为要借毛主席的威望啊,增加压制华国锋的力度呗,借用毛主席的政治遗产稳定中国呗。

                这就是几十年的谎言。

                毛主席确实不会反对,但是也不会特别支持,所以都是追认嘛?!!都是这个路子嘛。

                周的反对大家没有看见过么?呵呵。谁更柔和,毛主席啊。

                在这个时候,邓的实力已经基本稳定清晰了,所谓的下台,也只是复出的基础而已了!

                当然,这个文字是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在当时,邓确实代表一股势力,这点大家是很清楚的,否则不会是第二走资派。

          • 家园 天下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毛算是建州主,不是天下主。皇太极面对的是腐朽到极点的大明,可以将战线推进到密云。邓面对的是仍处于上升期的美国。如果美帝拿下大坏蛋魏忠贤势力(犹太势力)就好办多了。

          • 家园 毛去世时邓已经被打倒,但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毛去世时邓已经被四人帮再次打倒了,所以华他们认为四人帮没用了,就把四人帮给抓了。但邓被打倒和四人帮被抓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邓被打倒但党籍还在,属于临时下野性质,符合组织原则,而一旦形势、时机和民意有利,邓派还能再回来。可四人帮是被抓进大牢,完全违反组织原则,还不许辩护(不让雷洁琼做律师),开除党籍,完全没有机会了。即便邓的改开顺应当时厌倦极左运动的民意,搞十年右派改开,后面弊端也会逐渐暴露,贪污腐败加黄赌毒黑横行华夏,而江青到1991年自杀都神智清醒,张春桥更是活到2005年,他们要在80、90年代出来活动,绝对能获得很多民心,对防止和纠正极右路线的种种弊端是能极大起到民主监督作用的,也就不会有8X8更极右的人闹事,邓开拖拉机上街,苏东全面崩溃的被动局面了,8X8最多就是另一个4.5。

            通宝推:六铢衣,acton,
            • 家园 呵呵,他们这一帮子满脑子皇帝那一套

              认为把别人杀了,或者是关在牢里就能保自己万年。

              其实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既然是搞最烂的资本主义,那一定会演出另外一个挂路灯!这是必然,现在我这样说,基本上没有人相信。但他们做了初一,一定会有十五等着,这是规律。

              因为他们这帮人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做了多少丧尽天良的事?没有报应不可能。

      • 家园 毛主席眼光从来不错,但是没有人跟的上,矮子拔将军。

        毛主席眼光从来不错,但是没有人跟的上,矮子拔将军。

        做毛主席那个位置,水平要高,人要有远大的眼光,不能有私心,太难了,哪里有这样的人。

        毛主席上台之前,被蒋介石打的抱头鼠窜。

        毛主席之后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人,只能矮子里拔将军。

        最低限度至少这个人能把局面维持住。

        后面邓小平连维持住局面都做不打,不要说发展了。

        胡锦涛十年就是一个混,所以江泽民不放权。

        江习两个人算是合格,中国之有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