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促进生育的几条主要措施 -- 陈王奋起

共:💬57 🌺28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制定一些政策鼓励某些民族弃婴

      弃婴越多越好,由国家收养,养大全变成了汉族。

    • 家园 不同意,有收才有支,住房、教育的钱要从哪来?

      其实现在的房地产政策,是政府收大头,豪强收中头、屋主收小头。要想改变,必须有其他政策让政府能收到大头的。目前来看新领域是教育和医疗两块,而且也在实行中。后面估计还有养老领域,所以如果有资金,俺建议设向养老领域。

      而这三个领域的集合点在于保险业。所以中国的保险业大有钱途。

    • 家园 三十年前说“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

      三十年前批判说“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批判的是脑体倒挂。事实上在生育率来说,搞原子弹和拿手术刀的人全部都是渣渣。把人分类,从事脑力劳动的,因为读书必须花的时间关系,等她读到博士出来基本能生一个就算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家庭了。只有“卖茶叶蛋的,拿剃头刀的,从外卖的,通下水道的,做家政的”这种从事体力劳动的,大概16岁左右能出来工作,20岁左右稳定下来,才是未来生育的主力军。所以如果在工资分配制度上做不到“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坐办公室的不如送外卖的”,那我国的生育率是不可能上升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轮回,如此而已

      我个人是支持废除高考的,直接切断知识分子和官僚结合的封建老路。当我们录取公务员的标准变动了,当体力劳动者大范围可以成为人大代表,普通人才会觉得劳动光荣,劳动有回报,我国的生育率才上的去

    • 家园 我认为应该通过税收和补助来调节生育

      具体的数据我不知道多少,但是原则应该是鼓励结婚,鼓励男方工作,惩罚单身,惩罚有宗教信仰的人或者家庭。

      比如,男女的35岁不结婚收入在10万以上的,税百分之40,结婚后百分之30,如果结婚女方不工作,税收百分之10,反之,结婚后男方不工作,没有税收减免,继续百分之30, 如果有一个孩子的百分之7.5,有两个孩子的没有收税。35岁之前不收税,让年轻人有时间攒结婚的钱。提前结婚,也没有收税这样鼓励了年轻人早结婚生孩子。信仰宗教的,尤其绿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耶和华见证人等和一切最近200年传来的宗教的人,没有税收减免。智障人士不准生育。

      如果家庭收入少于所在城市平均收入的百分之30则由政府补助,资金的出处由这种婚姻和子女税出。

      如果税收方面从政治的角度不好出台,那么可以从发工资的企业直接收取,美名其曰中华民族稳定发展基金,由政府管理。对于少民地区,要加强税务工作,增加收税人员,即使赔钱也要严格执行法律,对于汉人低收入地区,要减少收税人员,因为资金不足,所以政府税收不可能完全执行的好。这样的税收对于让外人无话可说。

      这种设计的税收方法,也抑制了国内现在盛行的女权主义,和女性不婚主义,让她们从经济上就觉得不合适。她们现在之所以不婚不生,就是因为经济,住房压力,另外就是男女同工同酬的影响。

      另外就是打压房地产,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复杂,牵扯到当地政府的税收,我没有想过,但是我认为长远看应该打压房价,开展个人,房产税收,遗产税收。这样才是长远之道。

      I am throwing a rock to a big pond.

      • 家园 新加坡和希特勒的做法可供参考 -- 有补充

        我看李光耀的回忆录,新加坡为了提升首过大学教育的女性的生育率,有两个政策:

        1. 新加坡组屋,有优先的挑选权。

        2. 大学毕业女性,生育3个以上孩子,优先上优质中小学。

        ----------

        还可以参考希特勒纳粹德国的做法。

        未婚男女每年强制参加青年营,运动,体力活,野营等等。

        女性体力不如男性,体力活、野营等都需要男性帮忙。一来二去,就把自己嫁出去了。

        ---------

        我们可以双管齐下,资助大学毕业女性多生育,提供经济适用房和教育的优待。

        对于不结婚的男女,或者丁克家庭,每年强制1-2个月的后备役训练。让资本家逼迫没结婚的单身男女赶快结婚。没孩子的夫妻赶快生孩子。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希特勒的做法比新加坡的做法效果好 -- 补充帖

        新加坡,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多生孩子,优选祖屋,保证优质中小学教育。结果生育率还是不行,李光耀自己的女儿都不嫁人不生孩子,还得从中国大陆引进移民。

        反而是希特勒的做法,男女青年团,运动+劳动+野营,不结婚不生孩子,就天天折腾你,效果好很多。属于那种闻着特别臭,吃起来很香的做法。

      • 见前补充 4621415
      • 家园 税调节在欧日韩证明无效,还是要从退休年龄调减来鼓励

        税减免多少,力度终归有限,而且每年都搞,容易适应,适应了就不想生了。但是退休年龄调减,多一个孩子早5年退休,多两个孩子早10年退休,是给人以憧憬希望,希望的力量最大。

    • 家园 陈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你说那些国家现阶段不可能执行,现在国家主要是国务院提倡教给市场,而且是政府买这些服务。你说的那些属于被市场派深恶痛绝计划经济

    • 家园 50年内跌落50%?怎么算的

      没有看到数据,直觉觉得不可能。

    • 家园 解决两性对立,恢复传统的家庭观念,这比具体措施来的更重要 -- 有补充

      传统的家庭观念不是恢复封建礼制,而是指和谐有序。不是马克思主义或者现在西方社会说的婚姻制度必将消亡那一套。不从这个层面和高度去解决问题,具体的措施再多,也没有用。现在的日韩和新加坡这些传统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也一样面临生育问题,也不是没有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

      所以,现在所有的问题的根源都回到了解决思想问题上,需要有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本来是我们的文明和文化的优势所在,就是系统整合。

      陈王不知道自己发现了没有,各个社会热点话题,各种政治历史经济科技民生人性主题,河里都聊的热火朝天,陈王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有没有一个主线能把各个环节组织整合起来呢?就好像当年毛主席是怎么把这个民族和国家从一盘散沙重新组织起来,最后站起来了,然后再进行文化大革命,从精神层面再度打碎,再重新整合呢?

      我觉得是有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用毛主席的矛盾论,千头万绪,但是当下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 补充帖

      文明话语权旁落,文明话语权不在自己手里,至高无上的审美标准和精神价值标准不在自己手里,导致全社会审美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扭曲和混乱,以致社会矛盾尖锐对立,错综复杂。

      把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灵活运用到现在的社会现实,正本清源,从根源上去解决最根本最主要的矛盾,才是最现实最有效的解决之道。

      • 家园 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就是家和万事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道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文明基因,是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保持凝聚力的来源。也是中国取得工业化革命成功的组织能力的基础,也是未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天下大同的组织能力的来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提出来的全球化3.0模式,全球化1.0模式的全球霸主英国,是5,000万人口级别的全球霸主,全球化2.0模式的全球霸主美国,是1亿人口级别的全球霸主。西方文明的两次全球化,1.0和2.0模式都失败了。因为只有中华文明才有10亿人口级别的整合能力,也就是全地球人口的整合能力。

        这次肺炎疫情的长时间的被封闭在家,让每个中国人更深刻的理解家道的意义。 在家道的基础上才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果大家对家道这个主题有兴趣,欢迎去看《虎说易经》短视频系列 十二《家人》卦

    • 见前补充 46205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