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袁隆平先生逝世 -- 正名从俗

共:💬155 🌺1983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道理

              你这科研模式的两个来源非常有道理。

              研究所和学校确实是明显不同,我在研究所里能感受得到确实有很强的苏联烙印。但这些年随着从国外引起了很多人才,现在中科院所集群外能力有所下降,很多都单打独斗了,只有传统老的优势团队还保留了很强的集中攻关能力

            • 家园 能否发动群众取决于是否有益群众

              搞过项目的人,估计很多人有这个感觉:参与者越了解项目,越利于多快好省的搞掂。最为人知的大约就是土八路的诸葛亮会。

              问题现在很多管理者或项目组织者不敢/不愿让参与者了解项目。管理/技术人员,管理/技术骨干为保障自己的利益,有愿的分享很多东西。

              单打独斗永远干不赢群体。

      • 家园 就怕人民根本记不住团队,那还不如宣传科学明星呢

        说团队,TG建党一百周年,咱们耳熟能详的团队有几个?

        泸定桥十八勇士;狼牙山五壮士;龙潭三杰(这其实还是个人)....

        但说起个人来能记住的还是会更多吧:

        刘胡兰、陈景润、左权、张海迪......

        建军大阅兵那么多团队旗帜,你能记得几面?

        人民更容易记住人名,而不是团队的名字,这估计也是人性决定的,中外搞宣传的都是这个路数,应该是有道理的

        想法是好的,就怕现实骨感哪......

    • 家园 苍蝇不过只是苍蝇。。。

      无数英雄点亮我们国家的星空,偏偏有人各自比较,企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啊。

      袁老千古!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家园 看看新出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从来都是宣传整体成就的

      不突出个人。

      点看全图

    • 家园 袁老的主要成就也是在70年代取得的 -- 有补充

      首先悼念袁老,“国士无双,永垂不朽!”。

      袁老和屠呦呦的事例说明,其实在“那10年”,科研其实并没有“荒废”,国防科技业绩显著,民用科技也有突破。“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也大体完成。

      我们回顾一下袁老的奋斗史,重温他战天斗地的经历。

      1960年7月,袁老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经过试验分析,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他知道,水稻天然杂交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性。不过,一旦杂交成功产量也许会倍增。

      袁隆平要对水稻进行杂交,就需要阻止水稻的自交,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株,但天然雄性不孕株出现的概率很低,大概只有0.13%,想要在一大片正常水稻中去寻找天然雄性不孕株,简直是大海捞针。而且水稻抽穗扬花的时节正是酷热的6、7月份,一旦错过这两个月份,就只能等待第二年了。为了尽快进行试验,袁隆平也不顾日晒酷暑,每天早早起床,带上一个水壶,几个馒头就往田地里找,就连中午都不回来,整个人就那样赤脚泡在水田里,在那样极差的环境和饮食情况下,袁隆平也因此落下了肠胃病。为了缩短时间,袁隆平一年种三代水稻,但仍然耗费了8年的时间,利用上百个品种进行了上千次杂交实验,终于找到了神奇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水稻。

      在上世纪70年代时,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已经达到亩产500公斤,这相比以前的水稻已经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可是袁老并不满足,他带领团队仍然不断地攻关,自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再到1974年试种他所育成的品种“南优2号”杂交稻亩产628公斤;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水稻育种计划,终于在2000年的时候建成超级水稻示范田,袁隆平实现亩产700公斤的水平!

      通宝推:真历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华支持袁搞科研和推广的具体情况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猪啊猪,允烈,桥上,真历啊,
    • 见前补充 4623056
    • 家园 钱学森之问:谁是活着的最伟大的人

      这篇文章已经多年被互联网刻意删除了。

      钱老的答案是什么?审兄、陈王、真相、nan等几位,知道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