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996、中年危机、非升即走 -- 天马行空

共:💬75 🌺370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病肯定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平时呢就说行政不能干涉学术,不合意就是恶政。有事呢就国家应该这样,国家应该那样。合着国家专给擦屁股?

          死一个人国家就提高一次待遇,出一次事就国家结个政策。看来天天死个人就好了。

          国家该这样,国家该哪样,国家该这个哪个样。

          • 家园 从知乎上抄来的啊,分析下 -- 有补充

            国内某普通部属高校工作。

            您几个观点,不太赞同:

            首先,政工干部这个称呼,好像不太准确,是否应该称为党政管理干部(也就是行政序列),入门标准是研究生学历,当然这个研究生学历也可以称为您说的大学文凭(广义上),他们成长路线是学校机关处、科、室,直至校领导,但是必须说一下,现在学校领导基本是拥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在一定学科领域有贡献的;

            其次,您所说团委、副书记、到正书记,这条成长链路应该是思政序列,其路径是,辅导员、二级学院学工办(或团委)、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二级学院书记直至学校党政机关党委口领导 ,这和第一类人是有区别的;

            第三,上述行政序列、思政序列人员的晋升也有考核,也有学历职称要求,工资也和绩效挂钩,好像也不存在躺赢这种说法;

            第三,你说的教授,我理解应该是教学序列里的专任教师,这里面有一部分同志也是有编制的,也就是您说的终身制。

            另一部分,确实是聘任制,他们的考核机构叫,学校学术委员会,里面都是学校的知名教授,即便是有党政管理干部,也必须达到这个门槛,单纯搞学生工作出身的领导是不能入围的。

            话说学校管理人,比如扫地的编制职工,搞学历和职称有啥必要?

            其次,心里面对于西方的模仿扩大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这篇文章是昨天某河友的加强版,意思是姜文华有病,但是,多少认可姜文华如果养起来问题不大,更不用说得抑郁症了。

            至于他女友,家庭父母到底啥问题,还是不够细致。

            我在上海也生活过,深知上海的特点,可以说,就是他家,在上海已经是一级水平的家庭了,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在是悲剧。

            我也关心他的说法陷害到底是臆想还是确有其事。

            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姜文华贪钱,我个人认不认可。让子弹飞一会吧!

            知乎文章谈姜文华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一下,书记干嘛非得要学术地位? -- 补充帖

            学术的归学术,管理的归管理,这是我的意思。

            我想说的一个事实是,一个单位,搞管理或者后勤及其相关要求获得学术地位,真的很恶心。真的会引起各种人的愤怒的。

            所谓外行,内行,其实真是狗屁。

            你书记走行政路线,就走你的行政之路就好了,干嘛必须双优?这点虚荣心有意思嘛?!

            就是因为这个导致了很多的矛盾。

            至于一个中专生、文盲能不能管理好一个大学,真的很重要吗?真当学而优则仕么?

            太糟糕了,看着那些工程人员非得发论文,评狗屁职称,简直是悲剧啊!!!

            一辈子也接触不到英语的还要考英语?简直是世纪灾难啊!

            这不就是谢华安的悲哀吗?还有多少个谢华安?!!

            唉!

            • 家园 外行领导内行,是中共对知识分子的罪行

              党位书记不能没学术地位呢,没有学术地位的人当知识分子的领导,就是迫害知识分子。

              通宝推:kiyohide,
              • 家园 看不懂你是反对还是反讽。
                • 家园 陈述

                  “外行领导内行”,“小科长管着大教授”,这可是90年代前被包括但不限于高校的知识分子们强烈反对的事。所以后来就专家治XX。

                  这就是为什么党委书记得有学术地位。

                  • 陈述
                    家园 以我家老爷子为例,当年获得国科二等奖的项目小组领负责人

                    是老八路。第一负责人,真负责。

                    你怎么看外行领导内行?

                    第二领导人才是专业负责人。

                    • 家园 是国科三等两个。

                      更正一下。

                      我家老爷子一辈子干这个专业,都是在实验现场,甚至亲自把手放进实验液感觉比例。

                      当然,不全是有毒,他的手指就好像课文里陈秉正的那双手。

                      他的论文确实自己所写,但是实在惨不忍睹,我丝毫不怀疑,在当今,他的论文被毙掉的可能性极大。

                      所以,我个人特别理解这类纯粹科研的人才,因为这就是老爷子一生的写照。

                      不受世事干扰,才是科研人员的纯粹,老爷子一生颠沛流离,感觉到民国的悲哀和痛苦,由此也深入基层搞研究。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右派的身份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困扰。

                      深入基层艰苦地方也算是自己所愿,可以说他傻,但是,确实也是他认可的。

                      老年有点小私心世俗化,也算合情合理。

                      就是这样一个科技人员,是根本不适合今天的社会的。现场才是他的战场。

                      通宝推:达雅,
                    • 家园 我不是知识分子

                      所以我的看法没意义。

                      外行能不能领导内行,这个问题我说了也不算。

                      我只是从自己的认知,给陈述一下某些现象,提供党委书记要学术地位的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

                      • 家园 是吧,我个人只是觉得党委书记没有必要向学术群体要学术地位

                        能不能做好书记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 家园 基本可以认可姜文华的水平了

              复旦院党委书记王永珍被教师捅死这消息听说的人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更多。不是涉及的内容有多高深,是复旦控制舆论的本事太牛叉。从事发到今天,稍微鞭辟入里一点的文章,几乎无一幸免的被删尽了。就连某乎这种大型公开平台上最早的提问,都不敢侥幸一下。

              不信?不信你看最早官方通报写的多黑色幽默,命案发生了,却连事发大学复旦的名字都不能曝出来,还用上了“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某大学”的话术。

              这贴心小棉袄,谁用谁知道。

              姜老师杀人当然属于极端行为,他接下来被绳之以法那是咎由自取。可问题是姜老师真的是个例吗?内卷已经开始,接下来的爆雷绝对还会继续。

              给一些信息。

              1、姜文华的经历

              2009年的美国州立大学博士,201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复旦应聘,签了6年考核期合同,不达标就解聘。书记代表学院宣布解聘决定,被割喉当场死亡。

              一些大牛的说法是,姜文华近几年文章虽然不多,但质量非常扎实,并且几乎都是独立完成。然而没用,什么叫不唯论文?就是哪怕你发了顶刊,学校让你滚,你还是得滚。

              2、预聘-长聘制度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升即走”,是近十年国内大学模仿美国的一种制度。这玩意儿能刺激竞争力,满足某些校长们的私心,底下的人发表的论文越多,越利于学校冲击国际排行榜。

              但是招人得花钱啊,国家拨款是有多少编制拨多少,你学校想靠论文冲排名,再靠排名来要钱,首先就得自己花钱养枪手。这钱从哪里来?

              方法不少,目前比较好用的是校办企业。不过这种方式也能用来中饱私囊,于是国家提出了校属企业脱钩的政策,想靠这法冲量也难了。

              但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些高校就玩的很隐晦,比如大学里某个硕士或者博士用自己家人挂名在校外开一家公司,去拿政府的项目申报,最后再以合作项目费的名义反馈给学校。不过这样来钱的速度就慢下来了。

              3、恶因产恶果

              来钱慢,就养不起写论文的枪手,养不起就得辞退。被辞退的人要是有路子那还好,万一研究的是小众学科,比如宗教、超算、人类学的,除了排在前头的几家大学,你去哪养家糊口?

              毫无疑问,预聘-长聘制对青年老师就是一种压榨,暴雷早晚的事,况且又僧多粥少,尤其对海归博士们而言。

              有个情况大家可能不爱听,但绝对是事实。中国学术界,基本是一个裙带关系的官场。比如很多地方,院长是导师,副院长是师兄,某个院系就是某家军,团结的不得了。

              这种时候你一个海归想横插一足,不是来送菜那是什么?你没有编制,人想解聘你就是一句话的事,不能再多了,因为不需要理由。

              4、写在最后

              复旦这个事儿,主要的暴露的还是学术界的压榨和被统治者的内卷,导致了暴雷。姜老师极端偏激的抗争,是该承担后果。可如果仅仅处理姜老师一个人,那无益于隔靴搔痒,难道国内为了冲击排名导致矛盾的大学就不需要给出交代了吗?

              他是统计系的,不是数学系的。

              他导师是统计圈的巨牛,跟耶鲁哈佛统计系主任关系都很好,所以如果导师不让他去耶鲁是真的,那大概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情况,张老师人很好,应该不会为难学生,个人感觉。

              至于姜文华学长本人,annuals就已经很强了,虽然带着导师的名字可能相对容易点,但是本身paper质量也挺高的了,后面还发了bernoulli,EJS,也都不错。

              客观来说,在phd毕业之时,在走academia路线的phd学生里属于中等水平,毕竟统计系找教职的,基本都有一个AOS起步。但是在所有学生里肯定前5%,因为统计系还有很多人不去academia。

              但是总体看,作为一个毕业十年左右的研究人员,09年之后的publication就不是很强了。

              他的导师zhangcunhui是谁?

              • 家园 反方攻击他能力的说法是他论文数量不够,出产时间太慢

                因为高品质论文数量不够,所以他质量不高,不合格。

                这是攻击他的人的说法,同时指责他前面的论文来自和导师的合作。虽然他是第一作,但是不好说。

                但是,也有说法宣称他近两年的论文基本来自个人独立完成。

                反方还宣称统计学比纯数学好出论文,意思是应该数量够。

                从原则来说,姜文华似乎没有达标。

                让子弹飞一会。

                • 家园 这不是核心

                  个人水平高低是个相对的事情。

                  小处看,复旦招人的时候,预留位置和招人的比例是多少,比如准备5个固定教职,招了5个人,不能胜任才会赶走,否则达到一定客观要求就都留下,那复旦就没有问题。如果说预期准备了5个固定教职,招了50个人,第6名无论多牛你都要走,那就是有问题。

                  大处看,世界性的问题,基础研究领域,培养的博士数目远大于实际教职数目。这些人要么放弃自己最美好年华积累的知识技能转行,要么失业,比例和个人努力无关。

                  • 家园 没问题,清华北大大批博士争中小学教职

                    中国古代的经验,就是提高门槛。大部分人是文盲,那么识字就很牛了。所以民国大师辈出。

                    要是到了今天,这些大师大多数要下岗。

                  • 家园 不存在你说的问题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包括姜在内只有两个青年研究员,不是同领域。而数学学院有几十位教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