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强烈支持中央关停学科类培训补习机构 -- 真理

共:💬103 🌺601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高中竞赛获奖者,肯定是不够用的。
          • 家园 我这边知名点大的课外培训机构老师毕业学校不是985就是211。

            儿子上的课外机构今天暑期班开课。昨天去看了下老师简历,数学老师武汉大学毕业;英语老师广外专八,高中是本地五大校毕业;语文老师华中师范大学毕业。

            再对比孩子学校老师: 语文老师是本地普通话都讲不清楚,上学期全班都对着和老师干;数学老师也是一位只讲课本,从不拓展,学生稍微问深的问题,老师就说:问那么深干嘛?物理老师,英语老师,地理老师全是外聘,这3科老师确实教的最好,3次考试成绩。在全年级16个班中总是全5名。

            孩子班上90%人都在上课外辅导班。

            • 家园 我觉得你娃应该换学校,课堂上太浪费时间
            • 家园 不要看广告看疗效

              对于校外辅导机构,不要看广告,资本家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培训机构也许有个把明星老师是985211毕业的,但是,整体而言,比公立学校老师是差一截的,能考编制做老师谁去朝不保夕的地方做辅导老师?这个情况同样也纯在美帝,除了个别高端私立学校,大部分私立学校老师有机会去公立学校马上就乐颠颠的过去了。

              • 家园 估计不是北京的吧

                北京这边机构名师收入轻松200万,你觉得人家“朝不保夕”?

                学而思为什么搞“去名师化”?因为名师如果不在机构,单干挣的更多....

                我认识的自己单干的名师,一小时收费3000,想上课都排不上时间。你猜他一年挣多少?

            • 家园 教育的滥掉,估计是以前腐败的埋下伏笔

              那些低级师范毕业生(职院)靠钱靠关系,进了公立学校,有了编制。好的师范毕业生被排挤到了培训市场。

              15年前,我大表妹省师范毕业,进县一中,标价是5万吧,没舍得,去了邻县一中,不需要钱或关系。背景:我们这个县级市,当时是教育大县,经济也是比较好的,我们一家人,各种亲戚超过20个都是教育口工作的,从基层学校到教育局都还有些关系,就是这个价码。

              这个乱象的后果,5年之后就显现了,当然乱象可能已经好多年了。我的小表妹(大表妹的亲妹妹),考了个三本。我当时就奇怪了,按她在市里排名,应该考个2本没问题的。回家一打听,我们县已经不再是教育大县了。

              相信类似的事情,在其它省市,也在发生,或早或晚的发生。

    • 家园 支持,

      一旦资本有利可图,称势做大,必然会寻求更有利的政策,进一步做大。到时,放眼各地学校,教育局,也许满眼代言人,必然坐实第三座大山的地位

      • 家园 嗯,典型的“百万漕工”

        前不久速览了一个韩国的纪录片,讲韩国学生的辛苦以及内卷程度。可以说韩国就是近几年我国做题家内卷的极端变态加强版。

        里面以小县城的初中生为例,这些孩子从小就得每天起早贪黑,用咖啡支持自己疯狂学习。课本要全部抄写并且背诵下来,每天都写作业手上磨出了老茧,得用橡皮筋把笔固定在手上才能坚持写完。每周、每月还有拟定计划,还要上补习班…… 小县城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在本地全年级排名第一,然后考进大城市的私立高中,然而一进去以后发现自己只能排名倒数,因为大城市的怪物精英们早就把高中课程提前学完了……

        私立高中的学费极其昂贵,小地方的家庭很难负担得起。更可恶的是,韩国大学还有自主招生权,高考只占一半分数。想进大学的话,孩子们还得为目标大学准备一大堆狗屁倒灶的证书什么的,穷人家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上哪里去找。更糟糕的是万一落榜,高考补习班的费用也非常难以负担的。

        在这种制度的摧残之下,难怪韩国的生育率已经跌破了1。比起韩国来,我们还好及时转向了。

        能扫平这样的利益集团充分说明了本朝的政治活力和体制优势。

        通宝推:方平,alane,
        • 家园 这个和老百姓关系不大

          目标是县城年级第一,精英里的精英,这种是极少数人目标罢了(1/1000,比资本家都稀有)。穷人家孩子是天才不需要补习班也一样进top2,不是天才也不需要浪费这个钱。

          现在关键是普通学生,能不能上高中的事。其实就是把中小学统考搞起来就好了,以统考成绩考核学校、老师。搞上几年,裸泳的就知道是谁了。

  • 家园 转一个陈经的解读

    政策解读:兴趣培训可以,刷题不行;外国人不行、融资扩张不行、产业化不行

    1. 不是教育部搞的,而是纲领性文件,多部门。新意是对校外培训有了明确态度:是个坏东西。

    2. 目标是减轻学生负担,特别指出了家长教育支出负担和精力负担。就是少给培训机构交钱,有精力生育多胎。

    3. 搞免费网上教育资源,清华附小标准课上网。我以前就想,牛逼老师的课完全可以免费共享,网上什么没有?当然不能搜题出来抄答案。

    4. 课外培训不能搞“学科”的,现有的学科培训也得转成非营利的。也就是说,教围棋武术挣钱可以,鼓吹提高语文数学分数的不行。这就没法玩了,家长主要还是愿意花钱买分。意见就是说,可以义务帮人提高分数,上传资源可以,但是不能变现。至于融资上市更是不要想了。

    5. 现在已经出了一堆老师富翁,家长疯了一样买分数。这样搞下去就是没有管理的教育产业化,还不如学校明着收钱。学校不收钱,改学区房收钱了。这都要改。

    6. 外国人搞什么一对一英语教学不行。现在一堆外国人,很多还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非母语的,跑到中国靠英语混饭吃,其实屁用没有。

    7. 学校教育要管起来,但是光管学校没用。校外培训不管就等于教育产业化、资本化、传销化,大内卷。教育本质就不应该是市场经济。教育花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科学管理。怎么管还说不清,但是现在这样是不行的,先整顿校外培训。

    通宝推:青青的蓝,alane,
    • 家园 如果名校老师能上网授课真是天大的好事

      线上教育应该能降低优秀课程的成本而不是相反。这样才是对整个社会的促进而不是少数人的牟利工具。

      其实线上教育资源对人平时生活影响是巨大的,只要有钻研的精神,就能找到大把的教育资源,这个和我年轻时候是大不一样的,那时候只能买书,但书的成本和传播速度还有直观性和现在的互联网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了。

      • 家园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某老师网上直播授课

        全靠听众打赏挣钱,因为反响不错,竟然收入上百万,但后来被封了。我从这件事得出一个结论:现在教育的很大一个问题就在学校和教培机构一直想垄断教育资源。

        • 家园 没错,培训是个大生意。

          我在抖音上曾经刷到一段小学特级教师的视频,觉得讲的真好。我就在想如果这些老师能把完整的课程传到网上,那这样的成就可能是和活字印刷术相比的。

          虽然学校和教培机构会本能的会制造壁垒来谋求自己的利益,但是我相信传播成本的降低将使得他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 家园 疫情时候的国家网课感觉质量很高啊。

        这种国家不主导共享出来实在没道理。

        教育医疗,本就不应该产业化。教育这个动作做得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