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聊瓦罕走廊与宗教地缘故事 -- 狂草舞茅

共:💬205 🌺2652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狂赞最后一段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乾隆对底层回教徒减税和对上层贵族收买是无效的。真正恢复新疆秩序是靠亮出游牧民族的大砍刀,和兆惠前往回军大营掠夺穆斯林妇女“先奸宿、后煮食”的残忍劲儿。英帝国、前苏联、美帝/北约都太文艺青年了。阿富汗只有“帝国坟墓”,没有“汗国坟墓”。成吉思汗、帖木儿、准噶尔,在中亚和阿富汗都过得很滋润,没听说有么子“汗国坟墓”,因为当地人不听“汗国”话的,全进了大坟墓。

      ******************只有比绿教更狠,才能镇压住绿教,万万不可妇人之仁**********

    • 家园 抓个大虫,杜文秀起义根本不是建立啥伊斯兰政权。。。

      他在起义时候一直以总统兵马大元帅来发号施令的。而且杜文秀的大理义军在开局不久之后就宣布遥奉太平天国正朔,成为名义上响应太平天国政权的各地起义运动之一。

      从宗教角度黑太平天国和杜文秀起义,也算是现在媒体上保守主义盛行,反革命反到满清的良青历的发明创造了。

      杜文秀在整个起义中一直是以总统兵马大元帅来发号施令,既没有称王亦没有建制,癸开十三年文武大臣合辞劝进时杜也是直接回绝:

      点看全图

      看看这文章,哪有一丝一毫和伊斯兰教有关。。。

      他当年签署的管理军政条例,民族和宗教的只有一条,偏这条还是宣扬各民族、宗教平等的:族分三教,各有根本,各行其是,既同营干事,均宜一视同仁,不准互相凌虐,违者不拘官兵,从重治罪。甚至还明确开列出,官兵经过文武庙宇的时候不准住扎,违者治罪,单看此条甚至比太平军都讲究。

      这个条例全文可以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1180513/answer/1982037978

      这里看。

      有关格底目派,推荐个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976410/answer/1525286691

      摘一部分过来:

      格底目派的特点为尊重传统,重视教育,反对干预其他宗教和教派的事务,推崇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非常具有包容性,强调对国家的忠诚。格底目派信徒的中坚力量是卫所的军官,他们有世袭的军职,保证了家族势力不会因为科举落榜而中断。不能继承军职的子弟则往往选择参加科举、研究经学或经商,进一步拓展家族势力。明朝军队中有大量的回族军官和士兵,这些人的存在保证了格底目派在中国的主导地位。明朝末年时,格底目派的主流学术观点是“以儒诠经”,运用儒家学说的表述方式来解释教义。王岱舆等经学大家主张:“清真一教,不偏不倚,直与中国圣人之教理同道合。”

      明代的经学家们,皆以“学通四教”为荣,既精擅格底目派自身的经典,也广泛地研究儒释道三家的理论。与同时期欧洲惨烈的宗教战争相比,中国的儒释道回四大宗教一直保持着和平共处、理智交流、共同促进,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一段佳话。

      明末天主教传入时,有焚烧佛像、废除祭祖等过激行为,因此引发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的强烈抵制。而格底目派一直尊重其他宗教信徒的生活习惯,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互不干涉,回汉军民之间的通婚也很频繁。明朝末年,由于军饷长期拖欠,很多回族士兵生活无着,加入了农民军。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光玉和马守应,他们的队伍中也有很多汉人、蒙古人,李自成、高迎祥等汉族农民军首领的队伍里也不乏回人和蒙古人。他们长期并肩作战,从来没有因为宗教原因互相攻击。

      然后到了清朝,因为格底目派的卫所军官最后选择了和汉人一起反清,清朝进行了残酷的杀戮,甘州,肃州等地,被满清杀戮一空,信奉格底目派的军官基本都被杀完了。

      随着格底目派一家独大的地位丧失,又被满清提防,接下来传入的苏菲派迅速做大。满清和明朝又不同,明朝一直鼓励回汉通婚,满清则是一直挑拨离间,还利用教派之间的冲突挑拨离间,从中牟利。

      汉人强势,则偏袒回人,回人强势,则偏袒汉人,千方百计扩大回汉矛盾,而且回乱之前回族汉族也不是小打小闹那么简单,清政府对回族和汉族的歧视也是可见一斑的,实际上回族强汉族弱的地方清政府政策严重偏袒汉族,汉族强回族弱的地区清政府态度又偏袒回族,清政府的歧视不是单方面的。是站在统治者位置双方面的,回族觉得自己被歧视,汉族自己也觉得被歧视。

      这也是后来为撒由买竹事件能够被当地人视为司法不公,其实汉族也觉得司法不公,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几百年之久,回乱以前,西北已经是火药桶了就等着一点火苗了,就要炸了。

      通宝推:方平,海底鼠拨土,独立寒秋HK,玉米菜,燕人,
      • 家园 杜本人就是个分裂国家的野心家,有啥好洗的

        本身我们看结果,如果说满清处心积虑灭回200年,云南回族本身就是很少的人,200年下来怎么还能闹独立,还能割据大理呢?还建国十几年?所以不要洗了,杜就是个野心家,让云南各族人民灾难深重的野心家。

        • 家园 一看这个强行洗白,非要说满清灭回,就想起2004年,

          回子修改教材的事情。 教材中虚构了7个维吾尔族英雄姑娘,为所谓的“保卫家园 ” ,被汉族士兵逼到山崖,跳崖而死的故事。

          看来修改历史,非要说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自己,非要说自己这个族群被打压,是回子的祖传艺能。

          • 家园 历史都是当代史,里面弯弯绕多,回到当时客观评价,满清功劳很大

            为啥对绿绿一直有个弯弯绕的评价,杜文秀、白彦虎、马化龙这种罪大恶极的一直不愿意提呢?一个大的话语讲述是他们都是晚晴大起义,和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一起都是反抗清朝封建残暴统治。所以沙甸后来武装割据都算wg里面老百姓自发斗争四人帮错误路线,还立个碑。

            回头说具体的的算计是啥?马化龙本身是新教,杜文秀是老教但是和马化龙有网络交集,陕西回乱时候,杜文秀派了很多人回去串联,不恰当比方,马化龙就是当年的基地组织,杜文秀就是在利比亚、也门这样的分支,好像教门不同,但是疫情起来搞事情建立政权,然后搞国际伊斯兰恐怖运动的想法一致。一家成功了,就有大量圣战者跑别的地方去支援,同时把温和的穆斯林煽动起来。白彦虎好像说起来是老教,和马化龙是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区别,但是 白彦虎不是宗教领袖,想搞事情的想法不分教门都一样。这是晚清大乱的背景。为什么说 马化龙、白彦虎、杜文秀其实是祸国殃民、罪大恶极的历史人物呢,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完全不能比较呢?完全不是所谓官逼民反的传统套路呢?因为 马化龙、白彦虎、杜文秀当年都有深刻的国际影响因素,简单说,杜文秀成功了,差不多就是分裂出去,成为英法支持的一个缓冲国,然后现在去昆明就要签证。即使是没分裂出去。马化龙 白彦虎呢,他们要是成功,最起码是一个割据陕甘宁这个西北的大军阀,变成西夏。马化龙就是琢磨搞西夏来着。清政府龟缩回河南,后面哪怕辛亥革命了,北洋就是一个北宋局,然后日本人进来,就是南宋局,而且撑不到解放战争,因为抗战时候,云贵在杜文秀的后代手里面,这货要是断了委员长的输血,委员长早就投了日本。而马化龙搞了西夏,新疆就是阿古柏的,现在搞不定是大号阿富汗。青藏就跟英国人走了,肯定独立了。历史就回到唐安史之乱之后丢掉西域的剧本,中华民族短暂进西域100年不到又给赶走。唐后面的乱局就重演一千年,这就是这帮人的巨大危害。客观还原历史,洪秀全这些人的起义完全不是马化龙、杜文秀、白彦虎这些处心积虑的罪恶滔天之人可以比较的,这些人成功的话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开始,当然如果成功,这帮人是外国开国元首,咱们也不能骂了。所以 左文襄公、刘锦棠甚至晚清的慈禧、恭亲王居功至伟,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今天我们的崛起打下丰厚的基础,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六分之一的人口基础,放今天就是2亿人口的生存基础和空间。

            -------------------------------------------------------------

            马化龙这种处心积虑搞叛乱的为什么还立碑呢?因为西北回乱被左大阿訇恩威并用平息之后,这些罪人当然是打压对象,左奠定了晚晴到民国的西北政治军事基础,就是左的西征军中间的投降的回军部分后期演变成马家军,马家军因为是投降者,背叛教门,权威来着中央,所以强力压制西北的那些反贼,他们杀绿绿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然后他们自己扶持支持自己的教门,比如引进瓦哈比思想,打击苏菲派基础的西北各大教门,保持陕甘宁青的稳定,割据一方,成为背靠中央的割据军阀-马化龙的反面版本,马化龙成功也会割据,但是必然分裂,因为权力合法性来自于反抗中央政府。西北马家军是投降的,本地没有民意基础,必须背靠中央。

            然后呢,情况就演变成,当地的民众真的是受马家军残酷压迫,自然是心向光明。所以后来这些回乱的后人,在几代人以后的1930年代开始就坚决支持 能帮他们报仇的力量,自然是支持我党了,而且经过差不多60年,2代人的被打压,当年那个割据建国的想法早就不是现实考虑的东西,在马家军手里,他们能正常活着就不错了。所以他们就是统一战线的对象,在我党进军西北的时候做出重要贡献。也是我们稳定西北局势的重要支撑。马家军的力量基础已经成为反动势力了。马家军可是有西路军的血债的,而且解放战争也是负隅顽抗的。

            经过这个一百年左右的翻烧饼,西北算彻底在民心上纳入中华一统。

            既然后人从龙有功,当然就把马化龙、白彦虎装到反抗满清残暴统治的那个框里面。

            而事实上,在西北满清真是轻徭薄赋,清政府一直对西北是转移支付。残暴也是当地自己的宗教封建势力自己压迫,和清政府毛关系没有。实际乾隆失策在没有对新疆和西北进行大规模移民。

            --------------------------------------------

            这就是为什么在对马化龙、杜文秀、白彦虎评价上面那么复杂的原因。

            通宝推:愣头兔,
          • 家园 《狼牙山五壮士》反而被移出过课本。

            真的讽刺。

      • 家园 《剑桥中国史》杜文秀建立了班赛王国,并自任苏丹

        http://www.quanxue.cn/LS_Qing2/JianQiao/JianQiao87.html

        杜文秀的“班赛王国”在一定程度上曾引起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兴趣,因为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法国人在交趾支那和英国人在下缅甸分别站稳了脚跟。1867年法国海军军官特拉格来率领一个法国使团拜访了变节者马如龙(他那时在昆明当总兵),他发现已有一位法国牧师在帮助清军制造马如龙所拥有的现代武器的弹药。特拉格来的助手贾尼埃在1868年2月到达叛军首府大理,但他想会见苏丹杜文秀的要求遭到了粗暴的拒绝。

        • 家园 按国内的考证,老外是听风就是雨

          看到有伊斯兰教背景就把啥苏丹之类的习惯称谓套上去了。

          杜文秀从未建啥国是板上钉钉的。一堆史料都能证明。

          你引的这页后面还有啥一堆石头的记载也很不靠谱。按照当年英国人的记载,清军封锁了边境,刘道衡出访是化装逃出去的,不可能带好几吨的石头出去。那好几大箱石头是后来伪造的。

          还有啥杜文秀向英国人献地图的说法,经过考证,那个所谓的云南地图就是一副风景画。

          你前后引的《剑桥中国史》的这些段落,国内教授都有一堆考证文章证明这几个说法不靠谱。

          《剑桥史》不靠谱的地方挺多的,毕竟老外不是国内学者,能接触到国内第一手史料。看个新鲜可以,论考证功夫估计和《明朝那些事》以及萨苏的段子不相伯仲吧。

      • 家园 你不说倒没发觉,明朝的回汉其实感觉挺和谐的

        郑和不就是回族么。怎么到了清朝就各种回乱了?

        • 家园 郑和如何是回族?回回到底是以什么论族?

          首先要搞清楚回族到底是以教论族,还是以血统论族?如果是以教论族,那么郑和是佛家弟子,死后火葬,所以肯定不是回族。不能因为郑和父母信伊斯兰教,郑和长大都已经改信佛教了还是回族,马六甲的郑和庙就因为所谓的回族问题后来被绿教给废掉了。

          如果是以血统论族,那么多数中国回民都是汉人的父系基因,更别说母系了,几乎是完全的汉人基因。谁不服气,有近年大规模的父系Y染色体的测试为证,自己也可以去测。

          回回总出乱子,问题就在这里,到底以什么论族?到底和谁更亲?把信什么人和亲那个人的民族和国家,两件不搭嘎的事完全搅合到一起去,不断受信仰发源地的民族分子的蛊惑和摆布,是回回在各地经常搞动乱的根本原因。

          一个信佛教的汉人,不会把印度人或尼泊尔人当祖先,更不会吃里扒外受印度人的摆布。同样,一个信基督教的汉人,也不会把犹太人当祖先,更不会吃里扒外受犹太人的摆布。

          只有回回把这两件事完全搞不清楚,总搅在一起。如果回回是以教论族,那么就要首先承认自己的汉人血统,不要以汉人以外的异族自居,和汉人佛教徒,汉人道教徒,汉人基督教徒,汉人唯物论者一样,是宗教信仰的范畴,和血统无关,该是汉人还当汉人。

          如果是以血统论族,非要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后裔,那么去验一验DNA,如果是汉族父系,那么为自己的无知扇自己耳光,以后堂堂正正地当汉人。如果是阿拉伯父系,那么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鼓励移民回中东老家。

          通宝推:青青的蓝,梓童,p47109,胖老猫,冻雨,empire2007,woohoww,小泽珍珠,西安笨老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