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明末局势迅速崩坏之原因 -- 张新泉

共:💬80 🌺338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没记错

              朱棣还用过一个蒙古人做锦衣卫指挥使,整个明代就这一个另类

            • 家园 谢环宇兄信息,‘失“与’石‘发音确实有相近之处

              我看到的资料来自《朱元璋大传》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的版本,前面有一篇日本作家堺屋太一的’导读‘篇,其中摘引了《如果现在是历史》中的一段,作者吴空据说是一位常年旅居日本和北美的人士,这种背景与河友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哪位河友有这位

              ”吴空“先生的信息,敬请指引。

              点看全图

              陈子鲁出使西域,算是宦官李达的随行人员。因此明成祖派出的几路探险团队,都是宦者为领导,结果是士大夫们缺乏能与之相比的贡献。

              过去“普通教科书”不写这些人,我的观点是这恰证明了士大夫/程朱理学之徒对中华/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的严重损害,不是“学生先不干了”。

              无论是亦失哈还是石葉,明成祖在东北以及库页岛沿海等地的探险+设立机构+刻碑,证明的是中国对于地球这片地区的主权的历史+国际法理依据/证据。这个问题重不重要?该不该对孩子们讲?

              按照费正清学派和程朱理学派的“教科书”,据说“中国人都是不敢冒险的”,“中国文化都是保守的”。实际上中国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只不过被士大夫/程朱理学,或者如燕人兄说的那样“不重要”,就把这些探索者给湮没/“删除”了。

              今天重新塑造中华文化,难道还要继续跟踪士大夫/程朱理学的观点,说“太监都是坏人”而把这些探索者的功绩、继续不给年轻人讲吗?

              最后,因环宇兄的提示,看了一下亦失哈的穀狗介绍,觉得他代那么多人、前后去了几十年,不会只探索了黑龙江流域+库页岛那么一点点地方。很有可能探索范围要大得多,这些记录的“被删除”,除了明代的士大夫,还有谁会更有嫌疑?

              • 家园 最后问一下:这本朱元璋大传作者是哪位

                吴晗那本么,因为隐约记得 堺屋太一 也搞过朱元璋的传记.....

                • 家园 吴晗,大概是1948年那个版本

                  点看全图

                  不知道他去见教员时是否就是送阅的这个版本。其中有些话“挺革命”,另一方面对朱元璋幼年叫“小流氓”,当了皇帝后叫“穷措大”。大约因此教员彼时也没有肯定他的思维立场和价值观。

              • 家园 关于吴空的问题,我找不到台湾书,但是 -- 有补充

                有两个地方,从试读版能看出不对

                第一是 第一章就提到艾柯卡、亚西比得和冯道 的 比较(都是不忠于本组织的),而且后面其它章节分析日本的历史特别多;写作的特色 非常接近于日本历史科普的文章。再有,就是艾柯卡的盛期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他就退休了,2011年出的书提到艾柯卡属于炒多年前的冷饭(堺屋太一的书是1988年出版的)

                第二是......吴空这本书关于永乐帝有一个刺眼的错误,我在图片里面勾出来了...(试读版截图),一个讨论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把建文帝称为永乐帝的外甥......你说是不是翻译机出错造成的!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最后,倭国王印 也不准确,足利义满拿到的明明是日本国王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最后,奴儿干都司 教科书上确实有 -- 补充帖

                还有配图,另外 永宁寺碑应该还有彩图

              • 见前补充 4680796
              • 家园 别的不提,堺屋太一引用的不是吴空 -- 有补充

                因为,堺屋太一 自己就写有 一本书 『現代を見る歴史』 1987年新潮文库版

                翻译本:《如果现在是历史》1994年远流出版社.......

                吴空 那本书,是2011年大陆出版的.......(你看的朱元璋大传是1993远流的,显然引用的是堺屋太一自己的书)

                就像你找不到石叶,你在网上也很难找到 吴空的信息,因为 以我所见,这个吴空八成是化名,而他那本 《如果现在是历史》,很可能是 堺屋太一书的大陆转化版。

                点看全图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找到了 署名吴空 那本书的部分试读版 -- 补充帖

                你可以看到,他提到的北方探险的人员,也是石叶、并且也是宦官。亦失哈(女真文:Yishiha. i ʃï xa)

                • 家园 环宇兄分析得有道理,吴空可能是堺屋太一的笔名之一

                  侄子和外甥,中国人分得清,至于其他国家的人可能不太注意其中的区别。如果环宇兄能把堺屋太一的『現代を見る歴史』的目录和中译本对照一下,就更有说服力。

                  我给兄发的照片,其左下脚注明着:“摘自《如果现在是历史》”——可能是自己摘自己?

                  在豆瓣读书上,有三本署名吴空的书:

                  点看全图

                  三本书的作者介绍各有不同:

                  1、 如果现在是历史 作者: 吴空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年: 2011-1

                  作者简介 · · · · · ·吴空,民间学者,研究历史多年,并游学美国、日本多年。

                  2、中南海史迹 作者: 吴空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年: 1998-10

                  作者简介 · · · · · ·吳空,原名韓駜,北京市人,生于1930年曾長期在國務院機關從事文秘工作,後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會、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曾參與策劃、編輯多種文物畫冊,任《全國新編文史筆記叢書》副主編。離休後任香港商務印書館特聘編輯顧問,《世紀》雜志編委等職。近幾年來擔任《紫光閣》雜志中“紫光閣史話”、“中南海史迹”的專欄撰稿人。

                  3、历史的经验 作者: 吴空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年: 2016-1-1

                  作者简介 · · · · · ·吴空,男,专栏作家,理工科出身,平时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尤其喜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融汇百家,自成一格,作品细腻。已发表小说、著作50余万字。

                  最后再请教环宇兄,明史宦官传中:“当成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其中的海童,环宇兄可了解?

                  • 家园 至于海童 我只知道

                    他多次出使瓦剌,马哈木激怒成祖那次是他去的

                    马哈木死了,为脱欢请封的也是他

                    我的理解:其它几位宦官出使,多半不属于特别军事机密的,所以多少会有信息传下来;海童去的瓦剌......曾经是明廷最大的敌人(把皇帝都抓了,说头号敌人不过分吧),所以相关材料确实要保密,于是.....慢慢的就:下面没有了

                    明史 瓦剌传

                    明年(永乐十一年),马哈木留敕使不遣,复请以甘肃、宁夏归附鞑靼者多其所亲,请给还。帝怒,命中官海童切责之。冬,马哈木等拥兵饮马河,将入犯,而扬言袭阿鲁台。开平守将以闻,帝诏亲征。明年夏,驻跸忽兰忽失温。三部埽境来战,帝麾安远侯柳升、武安侯郑亨等先尝之,而亲率铁骑驰击,大破之,斩王子十余人,部众数千级。追奔,度两高山,至土剌河。马哈木等脱身遁,乃班师。

                    未几,马哈木死,海童归言,瓦剌拒命由顺宁,顺宁死,贤义、安乐皆可抚。帝因复使海童往劳太平、把秃孛罗。

                    十六年春,海童偕瓦剌贡使来。马哈木子脱懽请袭爵,帝封为顺宁王。而海童及都督苏火耳灰等以彩币往赐太平、把秃孛罗及弟昂克,别遣使祭故顺宁王。自是,瓦剌复奉贡。

                  • 家园 你如果仔细看豆瓣下面的评论.... -- 有补充

                    誠如“风君”網友所已指出(https://book.douban.com/review/4602919/),一是全書的立場是日本,以日本讀者爲默認對象。二是本書的成书时间可能是上世纪90年代乃至更早。此書根本沒有引用任何1990年代以後的資料,很明顯是站在80年代末至多90年代初的時間基點上,針對的是那時的“現時情況”。我看書中的“前蘇聯”、“前西德”倒是大陸版的所謂“作者”改動的,原文應是沒有那個“前”字的。另我還想補充一點。每個民族寫作都有自己的特色,這裏不是指語言的不同,而是謀篇佈局,遣詞造句,每個民族都不一樣。美國人有美國人行文的方式,俄羅斯有俄羅斯人的行文方式,日本有日本人的行文方式。即使譯成中文,也能看出原來是那個民族的文字。這書的謀篇佈局,遣詞造句,明顯是日本人的行文。而書中譯名,與大陸通行譯名不同,其實是港臺譯名。

                    因此我懷疑,一,這本書的原著出於一本日本書,寫作於1980年代末,至多不出90年代初。二,這本書本來是臺灣譯本。至於抹去日本原作者的行爲,是那個臺灣譯本所爲,還是大陸出的這本書所爲,沒有更多證據,無法斷言(雖然我相信最大可能是後者)。

                    總之,本來不錯的一本書,要是老老實實的就說是翻譯作品,本不失爲一本好書。可惜被搞成疑似剽竊了。所謂“作者”的“吳空”,顯然不是真名。從這個化名看,又“無”又“空”的,本身就是沒法見光的吧。以上雖是推測,不過估計和事實不會相遠。

                    下面直接有人补充:书友费心啦,其实后面也有网友指出本书译自日本评论家堺屋太一的著作,原名应是《現代を見る歴史》。台湾远流出版社应出过译本,书名就是《如果现在是历史》。这个版本基本就是来自台湾版。至于为何以吴空之名出版,算不算内容剽窃,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如果你搜索 堺屋太一《如果现在是历史》 -- 补充帖

                    点看全图有个微博的 也指出了这一点:有兴趣的粉丝,在网上能买到的,是盗版,作者叫‘吴空’,没有这个人,整本书都是从堺屋太一的原著抄袭过来的,我提醒大家。

                    当然,即无又空,当然查无此人

                    • 家园 老兄真是费了大心思!
                      • 家园 有交流的机会,就多说几句

                        堺屋太一这个人很有意思,即是畅销书作家(小说、社评、历史,无所不写),又做过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这个人还是最早向汪道涵提议上海申办世博会.....所以上海世博会他是特别顾问,还是日本产业馆的代表

                        从书里来看,他用的不过就是一般常用的史料,可能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吧

                        中国.....我觉得,有意隐瞒啥历史材料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但是通常并不有效。我觉得 有个传说很反映真正的 瞒天过海 做法(这个估计不是真事,但是很好玩):宋初,有人拿推背图,搞些预言;有司报到宋太祖,要求严惩,宋太祖说:要是严惩,世人可能更信——这么着,拿他的书到 翰林院去,找十几个新人,下任务,每人按照这个书,写个文本类似而内容差异的材料;然后 各印几千本,散发到各地......

                        • 家园 也查了一下这个人

                          挺有意思的人啊。

                          1960年东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进入政府通产省。1975年他4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43岁从政府退职,以后20年里著作等身,作品包括历史文学,题材有成吉思汗和丰臣秀吉;和主要写作内容的社会评论,如同学们提到的《現代を見る歴史》。1998年以民间人士身份进入内阁担当部长。

                          从他经历和社会成就看来是写而优则仕。我估计他的写作应该与政府经济部门工作经历有关,能够从经济角度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