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陈平先生的《李约瑟问题和中国社会的演化》读后感 -- 胡一刀

共:💬106 🌺29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继续提问

                假设我想研究蚂蚁的活动规律,用以物观物的方法,是不是就要先假设我是蚂蚁,再进行观察?

                假定自己是某类生物,观察观察他们的规律,还勉强能理解。

                但是,假如我想研究一块金属的特性,我要如何假定自己是一块铜,一块铁呢?😮😮😮

                • 家园 又见懒厨兄

                  所谓“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其实就只是对象性的思维。

                  中国传统是超验哲学,之所以无我,是因为描述的是超验主体。先不讨论这个超验主体是什么,所谓以物看物,就是大家作为事物(意向),都是由一个主体中派生的,互相之间地位平等,所以万物齐平。或者,我们以超验主体(天)的视角去观察世间万物,那么,自然我是不存在的。在那里,不存在作为对象的事物,不存在具体的“意向”,只有作为和谐、自然的“整体”,蕴藏着事物无限的可能。

                  这种思路探寻的并不是系统之类的。或者说所谓以系统看系统,是一种态度,即客观世界是一种逻辑建构,而非一种具体的、绝对的实在。在这种态度之下,所研究的对象,符合我们一般所说的系统现象,典型就是运动、变化,故而可以称之为系统看系统。后者部分属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范畴,但和传统的基础完全不同,不能说是一回事。而前者,所谓逻辑建构,找本现象学的书就知道说的是什么了。

                • 家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曰:请循其本。

                  无我只是排除掉自我意识的干扰。因为人有时候会有先入为主的偏见。

                  你要研究一块铜一块铁,也需要排除你原有知识的限制。因为你的认识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那你对它们的认识也就会被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

                  比如,你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是建立在光速的基础上的。那你对物体的认识就被局限在光速之下了。

                  • 家园 这个就更让人糊涂了

                    你要研究一块铜一块铁,也需要排除你原有知识的限制。因为你的认识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那你对它们的认识也就会被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

                    你说的这个跟以物观物有什么关系呢?

                    又假设我已经知道铜的原子结构跟铁的原子结构是不一样的,我承认这个是认知的限制,我要如何破除这个限制呢?难道是要我放弃这两者的原子结构不同的认知吗?

                    • 家园 中国的整体思维与西方的个体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不是

                      说你只能用一种。两种各有擅长的领域。就像你原来只有一把二胡,现在又有了一把小提琴,各有适合的曲目,拥有两种乐器,你就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 家园 我又要接着问了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领域,这个在逻辑上是说得过去的。

                        但我还要继续举手提问,你前面提到这句话:

                        中国的科学是站在系统里看系统,因为古人就是站在地球上观察世界而总结出来的规律。

                        在科学的这个领域里面,哪个子领域更适用中国的传统方法?

                        • 家园 科学分为分析科学与复杂科学,中国文化适合研究复杂科学

                          陈平曾经说过,研究复杂科学的外国学者都认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复杂科学的著作是道德经。

                          • 家园 我又要举手提问了

                            当你说:中国文化适合研究复杂科学

                            我要如何验证,你说的这句话,是否真的正确?

                            回到之前铜铁的例子,物理学里,关于原子的理论也非常庞大复杂,为何不能归类到复杂科学?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举个例子用中国文化来研究原子的理论?

                            • 家园 你没弄明白分析科学与复杂科学的区别

                              复杂科学是研究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和元胞自动机理论这些是属于复杂科学的研究理论。你研究铜铁可能完全用不上,但是如果你研究细胞或者人体,或者核反应,或者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就能用上了。

                              中国文化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复杂科学里系统的经典模型。

                              • 家园 这个就有点夸张了吧?

                                你前面说中国文化适合研究复杂科学 ,现在说核反应是复杂科学,但核反应哪里用上中国文化了?

                                • 家园 你适合吃米饭与你只能吃米饭是一回事吗?
                                  • 家园 我换个角度问吧

                                    既然你说中国文化适合研究复杂科学,那么想必自然会有人用这个方法来做研究了吧?

                                    那么,近代国内外有哪些科学成果是用中国文化研究出来的呢?能不能举例说一下?就按你说的领域来举几个例子吧?

                                    但是如果你研究细胞或者人体,或者核反应,或者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就能用上了。

                                    总不会既适用,又没人用吧?

                                    • 家园 目前为止,研究复杂科学的人非常少

                                      有些是因为本身研究的是复杂科学的一部分而涉及到,专门研究复杂科学的并不多。陈平算一个,他师从复杂科学的大师普利高金。陈平说过,全世界研究复杂科学的学者公认道德经是第一部关于复杂科学的书籍。

                                      中国国内专门研究复杂科学的人就更少了,钱学森曾经算一个,他有本书叫钱学森论系统科学,你可以搜来看看。看看他对于中医与中国文化的态度。

                                      还有一本书是清华出的,叫《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你也可以找来看看

                                      • 家园 说不过去啊

                                        既然适用,想必应该成果累累才是,这个是中国在各复杂系统领域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为何会没啥人搞这个呢?

                                        • 家园 因为分析科学根深蒂固啊,比如你的分析科学思维就很难扭转啊

                                          假如你不跳出分析科学的思维,你永远也理解不了复杂科学。你用研究金属钢铁的思维定式去研究生物体肯定是不行的。再次推荐你先把我介绍的书看了,看完以后,我们再来讨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