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习总书记新年贺词 窑洞对 -- 东方白

共:💬274 🌺2492 🌵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接近人民的程度,习比江胡高几个等级

              睡土炕,喝苦水,抓虱子,掏大粪,接近最低层的民众。江胡行吗?体制内养尊处优的官僚,面对民众只有装腔作势的假唱。

              • 家园 对于领导人的评价

                容易引发口水,也是河里长盛不衰的话题,我原本都是尽量避开的,凡有论及的,也基本上局限在教员身上。

                不过,既然在上一贴中自己开了头,同时点了五位历代主要领导人,那就再多说两句吧。

                首先,我是教员的拥趸,政治立场偏左(国内划分标准)。根据屁股决定脑袋的理论,这也是完全符合我的阶级身份的。

                其次,我是科学与逻辑学的拥趸,信仰数学、物理等理科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等社科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我接受的教育背景决定的。

                第三,以上述两个为基础,作为一个键盘政治局的爱好者,在时政领域内,对于如何看待历代主要领导人,我坚持应当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规律(矛盾律),和基本观点,也就是发展、联系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尽量客观地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评价,尽量减少代入个人立场和价值观喜好的情绪化表达(要完全避免也不可能的就是,人都是有感情的,除非是AI机器人)。

                第四,因此,我首先反对那些搞极端化、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极管式言论,例如,河里某些所谓的毛派、左派,把教员神话或者教条化,这种都是假毛派、假左派,既违背了教员的个人意愿,也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和人民史观等毛派理论的基本原理,反之亦然,对于其他主要领导人,亦然。

                最后,我们对于主要领导人的评价,主要根据各自获取和接收的资料和信息来进行,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都是二手的被人加工过的材料,如何采信,是需要稍加思索和考证的(当然了,对于键政局来说,也不可能穷经皓首就是),尤其是很多明显的逻辑上有问题的,或者明显带有个人情绪判断的信息,也因此,我特别强调逻辑。正如很多河友谈到的,自己对于教员和邓总等主要领导人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否定之否定(这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的过程。

                对于您的最后一句话“体制内养尊处优的官僚,面对民众只有装腔作势的假唱。”实在不敢苟同,这完全是情绪化的表达,用在任何领导人身上都适用,也都不适用,坚决反对。

                顺便说一句,评价领导人,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义务,是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不能本末倒置,把对领导人的喜好和评价的高低放在首位,那样的话,本质上是封建残余思想中的包青天情结、救世主情结,说难听点,就是奴性,这也是教员最为反对的。

                通宝推:醉寺,青青的蓝,曲道自然,东海后学,方平,
                • 家园 一个是旁观,一个是经年累月的亲身感知

                  不要不正视这个差别,机械的作秀和真心表达是完全能够感觉到的。

                  • 家园 当然有差别了

                    人和人比,能一样吗?我并没有否认这些差别,不正视这个事实。不要说各自的人生经历不同了,就是同样和习总一起去上山下乡的其他知青或者红二代们,他们对于所谓的民间疾苦的认知和理解就能一样吗?关于江总和胡总的履历情况,也简要补充说明,我的回复应该是说得非常清楚了。

                    问题是,就因为江总和胡总没有像习总那样真正到农村一线去劳动和生活,就不知人间疾苦了?就是在体制内养尊处优装腔作势了?体验人间疾苦必须也只能通过下放农村劳动才能获得?按照这个标准,不要说最高领导人了,现在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够得上你这个标准的,恐怕没几个了,你这个逻辑就是典型的极端化,脱离历史和实际。习总上山下乡的和平年代,和江总经历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乱年代的差别,你正视了吗?

                • 家园 补充说明一下江总和胡总的履历

                  习总作为建国后出生的红二代,在教员的号召下,上山下乡,深入农村一线,这样的特殊经历让他懂得民间疾苦,也才有习总在新年贺词中讲的,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应该说,这对于中国是幸运的。

                  但以此来反观和要求其他领导人,就有点不科学了。江总的年龄摆在那,没赶上上山下乡并不是他的问题,而作为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老党员,经历过民族屈辱和苦难的战火年代,从家庭背景来看,也不是出身于什么权贵阶层,你说他离底层民众远还是近呢?胡总从履历来看,偏弱一些,提拔的速度偏快(这也是当年特定的干部年轻化的历史背景带来的),没有像习总那样严格意义上的下放到农村一线的经历,只有一年的工程局房建队劳动,但他的主要基层履历都是在甘肃、贵州和西藏等艰苦的老少边区工作,从出身来看,也属于建国前的平民阶层,要说他完全不懂民间疾苦,就完全脱离历史和客观实际了。

                  只能说,江总和胡总,从履历来说,没办法像习总那样,可以名正言顺地讲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但说他们完全脱离群众,不懂民间疾苦,在体制内养尊处优和装腔作势(这句话,本身对于任何已经处在领导人位置的人来说,都是可以用的,毕竟,当下他们已经身处高位,想要诛心的话,都是成立的),是不符合历史和实际的。

      • 家园 孙力军小团伙

        【海鲜盒装30万美金!原公安部副部长大肆受贿超9000万-哔哩哔哩】 https://b23.tv/pzwid2j

        • 家园 才9000万,挺清廉的,我们这乡镇干部都能上亿了。
        • 家园 孙力军这个事最大的看点不是收钱,而是花钱

          “孙力军在业务上需要利用龚道安,因此他对待龚道安的方式,和对待王立科截然相反。从王立科身上,孙力军是大肆收钱;而对龚道安,则反过来大把花钱收买人心。他从受贿所得中拿出大笔资金,为龚道安解决孩子住房、安排亲属工作等各方面问题,还给龚道安下属团队发“奖金”,促使龚道安不遗余力地为他效命。”

          可见其所谋能多大,其所害有多深。

          孙这个小团体,从政法委办公室到公安部26局,到公安部技侦局,到网络安全局,可谓掌握了公安系统的核心权力。

          当然,谁都知道,一个半路入行的孙力军,一个人哪里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打掉了这个小团伙,习总对公安部可以放心一半。

          其实又何止一个公安部?回顾胡温时代,哪一个部没有团团伙伙?哪一个省没有团团伙伙?哪一个地方不是丑闻不断?譬如那个出了个农民靠简历作假能当上副部长的司法部,这放在封建社会都是笑话,当时的党,还能叫共产党?

          团团伙伙占据了大部分的上升渠道,对那些没有背景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内卷”?正常上升渠道没了,不贪为何?所以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企业,越卷越贪,越贪越卷,恶性循环,最后被贪的、被卷到最底层的,自然还是底层老百姓。

          这就是为什么要反腐。

          通宝推:袁大头,醉寺,独立寒秋HK,方恨少,陈王奋起,青青的蓝,红军迷,东海后学,千里不留行,回车,冻雨,nettman,莫问前程,
          • 家园 他这套跟袁世凯有一比

            如果不打掉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他还真能搞出来点大事。

          • 家园 方平老师能说一说赵克志吗?

            此人做过我们老家的市委书记,当时没人想到此人能走这么高。

            请问他在公安部的工作是受到广泛认可吗?

          • 家园 孙的半路入行太猛了

            2010年左右,从上海外事办副主任,到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

            这种不走寻常路,如果上面没人,如果没有既定的仕途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孙力军69年生人,88年便参加工作,也就是说19岁便参加工作,除非读的少年班,大概率是没上过大学。

            但到99年的时候,孙不仅有了大学学历,同时还是上海卫生局外事处的干部,还获得WHO的专项奖学金,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03年,孙留学归来,当选为上海市青联委员,不久晋升为上海市卫生局的副局级干部,此后,又去上海外事办当副主任。

            看孙的以上简历,令人唏嘘。

            一个上海人居然考不上大学,可想而知有多学渣。

            可就是这样的学渣,居然能够一路顺风顺水地超越所有同龄人,高歌猛进。

            如果都是这样的人高居庙堂,周期律则是必然的,这大概是习总重提窑洞对的原因吧。

            古今中外的历史书看的多了,越来越相信一条,国家的强盛不在于制度,不在于科技,在于治理国家的人,只要人靠谱,好的制度,先进的科技等等诸多,都会随之而来,反之,治理国家的人如果不靠谱,所有都是浮云。

            如何做到治理国家的人靠谱,一定要是这个国家最优秀的人在治理国家,否则就会形成一个大家司空见惯的局面,一帮蠢人在上面胡乱来,一帮能人在下面造反。

            人类智商的分布是随机的,不会出现两个高智商的人生的孩子也是高智商,也就是说,无所谓富贵贫贱,家家都有天才儿童的可能。

            一个国家,如果都能够让每个天才儿童,不受外部环境的制约,接受良好教育,进入国家治理队伍,这个国家一定会治理的很好。

            查了一下,2010年那会儿,部长是孟建柱,也是从上海出来的。

            通宝推:独立寒秋HK,HarryGore,冻雨,心远地自偏,赵美成,flycloud,方平,
            • 家园 优秀的人怎么产生呢?
            • 家园 学历问题你也许对也许不对

              69出生,那时7岁读书,5+3,就是84,85年初中毕业,那时候中专技工要比高中考大学有吸引力,起码对普通人来说,大致如此。故而从自身学习能力上讲,中专生比大学生强一点都不奇怪。

              然后当时国家还提供了涵授,电大,成人学校这些渠道,给有学历提升要求的人提高自身的学力水平,并且认同这个学力水平。还有些单位和学校对接,保送就读,这个就不多了。

              具体到上海是不是经济发达点,思想先进点,物质和精神上支持普通人重高中而转中专,那我就不了解了。所以我不敢确定你说得对不对。不过,84,85年的中专生,放全国哪里,都不是弱鸡就是了。

              仅对学历问题说点不同想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