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单介绍下帕雷托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的社会学理论 -- 大眼

共:💬61 🌺1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多说两句】帕累托的余数,贴近的意译应该是综合症

        那6类,不符合逻辑,不适用演绎。而人们又通过衍生物,赋予他们逻辑和演绎的意义(类似于不修边幅可以美化成性格直率)。

        而这6类综合症,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一类的狐性,用大白话翻译是----钻秩序漏洞的冲动。第二类的狮性,用大白话翻译是----不惜代价维稳。

        由于这两类,就有了革命和改良,投机和投资等等。

        衍生物楼主还没写,我就不剧透了。

        因为虎猴狮狐,联想到本朝太祖-----太祖用虎气猴气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这两者在太祖身上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有主次之分----虎猴二气,非逻辑,非演绎啊!

        通宝推:普鲁托,
        • 家园 是的,他的意思应该是大意如此

          第一类的狐性,用大白话翻译是----钻秩序漏洞的冲动。第二类的狮性,用大白话翻译是----不惜代价维稳。

        • 家园 第二类的狮性,我的理解是人类的安全感需求,对力量的崇敬崇拜

          本能以及做为社会中人的骄傲,自豪,恐惧等情感的底层逻辑。

          我觉得这一类和第四类和人的社会性情感需求不太容易分清楚。

          集合体的本身就是力量的“量”,在任何合适场景里成千上万的人或物总会给人以震撼之感,像【异形契约】里广场上密密麻麻被病毒烧黑的尸体给人的震撼之感。

          我初接触哲学时对卡莱尔论英雄主义能成为哲学问题颇感诧异,现在想来应该是他阐述了人的力的崇拜问题。

          • 家园 帕累托用剩余物理论解释过精英的更新换代

            他认为精英有当权派(狮)和在野派(狐)之分,当然也有腐朽堕落的N代,活该被淘汰。

            改朝换代之后,从来都(将来也)没有人民当家做主这回事,被置换的只是当权派。

            他认为,最有效的政府,是狮狐结合。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我觉得这一类和第四类和人的社会性情感需求不太容易分清楚。

            这两种的区别在于狮性是暴力压服。第四类是委曲求全。

            其实,帕累托一方面自己都说这些情感问题非理性,不讲逻辑,另一方面还一本正经地把它们理性地分成六大类,50小类----我看着都累。

            本来非一物,如何染尘埃?

            太祖说自己有虎气,有猴气,但是并没有理性去解释他们之间是如何逻辑地运作的---本来就在理性之外啊!

            所以,帕累托是弟中弟,QED=quod erat demonstrandum

            • 家园 因为他要追求因为所以,科学道理呀

              其实,帕累托一方面自己都说这些情感问题非理性,不讲逻辑,另一方面还一本正经地把它们理性地分成六大类,50小类----我看着都累。

              就像我前面帖子里说的

              他力求也在情感领域认识里也寻找“真假问题”,给出答案,这就是他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理论,并和“对错问题”分而论之,就是我贴出的真理与效用的论述。月兄好像时不时的把两者混为一谈。

              • 家园 某种行为本身是情感所致非逻辑的,

                但是“某种行为本身是情感所致非逻辑的”白话说作为一件事情是可以逻辑分析的。

                我下面举的“左右荇菜,窈窕淑女”的例子又似乎证明我说错了——这可能是语言的错觉或不完备问题:

                诗人写这诗和这诗里描述的事以及诗给读者的美感是三件事情,还有第四件事是我在这绞尽脑汁,费劲巴拉地逻辑的分析😁:

                前两件只是人的行为的事实及记录,无渉逻辑:某位多情古人採荇菜时脑子一溜号想到美女了,写下成了诗,这诗让人觉得很美,但是诗里记录的两件事採荇菜和想美女是无逻辑的组合。......

              • 家园 这个类似于后辈们对康德的批评

                康德的哲学否定了关于物自体的知识的可能性,但在宣布范畴仅在经验世界有效之后,却又假定了物自体知识的存在,并将范畴应用于其上。

            • 家园 奈何这个弟中弟的梗不懂啊

              我抓不着点呀,我原猜是帝中帝的意思呢。

              我外语不行,机器翻译的结果:

              quod erat demonstrandum

              quod erat 恶魔兰杜姆

              ———抓瞎了😨

              • 家园 Q.E.D.=证明完毕。弟弟=太弱。

                Quod erat demonstrandum是证明完毕的意思。弟中弟就是比弟弟还要弟弟,而弟弟就是(实力)很弱的意思。你真是个弟弟=你太弱了。

                理由也说了,探究这些所以然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知其然之后的实践,所以自己也说“没有任何意义”。虽然有时候,找出较高一层的价值,的确需要知道一点所以然。

      • 家园 他想用数学的演绎方法来解释社会问题,包括心理问题

        所以用了数学余数的概念。强调这些情感,无法用分析的方法再细分。

        西西河主流认为,社会科学方面,毛主席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古往今来,没一个人及得上。

        这个评价可以用在Pareto的理论上。

        毛主席在给江青的信里,就用了虎气和猴气两个余数----多么通俗易懂!

        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但也不是折中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Pareto把他的前两个余数分别解释为狐性和狮性,用来解释社会革命。

        比起主席的深度,真是传说中的弟中弟。

        通宝推:普鲁托,
        • 家园 余数是8除3余2那个余数么?

          应该只是借用这个名词,而内涵完全不同吧。

          Pareto把他的前两个余数分别解释为狐性和狮性

          这是指的哪前两个余数呢?

          而且毛主席所说的虎气和猴气,应该是指人的脾性类似虎和猴的生活习性,一个威严,一个活跃。

          帕累托和毛主席靠“余数”联系起来,您这想法真有趣。

          • 家园 一是狐,二是狮-----他认为是6个余数当中最重要的两个

            第一类:组合的本能,这是最能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剩余物之一,这种组合或出于偶然,或源于非逻辑经验的某些,它组合相似或不相似的东西,(我认为这可以是关于想象力的底层分析)也有基于逻辑发展需要的组合,这是最有助于理论知识的更新和科学进步的组合。~~~我认为他这里所说本能,不如说是人的思维力,用“本能”这概念来解释并不合适,它应该是经过人脑的思维活动对事象,事物及关系的组合。

            第二类:集合体的持续性,这是认同其他人和其他的环境维持长久关系的爱好以及对某些抽象概念,标记,人格化概念等的爱好或性向。家属,宗族,部族,国族,社会阶层,祭祀,宗教都源于这种爱好,某种意义下,这是一种同宗教感情相近的剩余物。~~~我认为这倒是一种本能,尽管就具体某种事物事象而言不是天生就有的本能,比如爱国恨国,但这种对某些集合体的寻求归依欲是天生的本能。

      • 家园 剩余物帕雷托自己也认为难于说清楚

        他说剩余物是一种心理积淀,表现为一种心理现象。我觉得是心理的一种惯性,本能或直觉反应,人的行为思想往往以此而行。我也觉得他的分类是挺杂乱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条理层次。

        自16,17世纪起的西方哲学有个认识论大革命的说法,这个认识论大革命导致了社会学的产生。自培根起到康德黑格尔都是这一路:研究”思维”是怎么样的,是如何可能的。帕雷托的学说着力于”精神或心灵”是怎么样的,是如何可能的,探寻精神的底层逻辑。

        前文里说了帕雷托试图揭示“经验的均一性”,即事象或现象 之间有规则的关系。他这种对心理的研究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关于个人的心理学,他着重于个人的心理现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这里关于帕雷托的理论抄自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西方现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一书,已故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王养冲老先生写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