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共:💬325 🌺1188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2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您非要纠结的那几年的粮食产量

                  那我可以告诉您,78到84是我国粮食数字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也是化肥弹性数值最大的时期。

                  根据我看到的论文反应,这一时期粮食产量的增长受到了其他因素干扰拖累了化肥的增产作用。

                  我再说清楚点,从数据研究上看78到84这段时间对于粮食的产量增幅除掉化肥以外的因素总体是负效果。

                  其实您去看下批判四人帮搞得分田单干的纪录片,就可以看到单干导致减产的案例。这些人家由于劳动力不足,劳动工具不足,家庭的各种困难导致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低于公社平均水平。

                  您举得苏联例子很有趣,但是铁证如山这种纪录片看起来就不太开心了。

                  通宝推:阴霾信仰,
                  • 家园 要配套的

                    分田单干还要政府购粮的价格够高,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四人帮批判的案例,有没有这方面的数字?

                    另外,78到84年化肥快速增长的一个原因是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会主动去用化肥,毕竟收入跟产出是直接挂钩了,很好理解。

                    通宝推:柴门夜归,
                    • 家园 分田单干还要政府购粮的价格够高对吧

                      那么您知道“购粮的价格够高”背后的事吗?

                      我就说最直接的

                      1 征提乡(镇)统筹费,责任甩了价格涨了您别急摊派收统筹费收回来一部分。

                      2 爆仓拒绝认购。爆仓是假,购粮费用完了是真;单价提高了但是总支出把控着。

                      3 三七开 价格,拒购后价格改革 约定一部分低价收粮,一部分高价,也就是给“购粮价格够高”再打个折。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这是把农民当狙耍。

                      • 家园 农民不傻

                        我不会否认,包产到户之后有几年曾经出现卖粮难的问题,马上恶果就出来,粮食产量下跌,持续下降的话,政府就要面对粮食危机,所以后来就又得调整。

                        很简单的道理:政府不给足够的钱去买粮食,农民就选择少生产粮食。

                        改革整个过程,肯定是有起伏的,前期波动大,后期就平稳多了。

                        想把农民当猴耍,那是不可能的。

                        • 家园 粮食收购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也适用于不分田

                          • 家园 粮食收购价应该是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

                            当时的政府,可以说是粮食的唯一买家,前后是两种制度:

                            第一种是全包,农民只管种田,化肥种子就国家提供,到时就来收购,按工分算工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算是一种直接的雇佣关系。

                            第二种是外包,政府也不管你的收入了,化肥种子自己负责,双方约定好价格数量,到时一手交钱一手交粮,挣得多,是你本事,亏了,是你倒霉。

                            前者的收购价必然会低过后者,不然没有农民会接受。从结果看,大部分农民应该是喜欢选后者,而且中国政府应该是成功解决粮食问题了。

                            • 家园 前者化肥种子也要买的吧

                              而且前者如果提高粮食收购价,同样会刺激生产吧。

                              • 家园 计划经济当然也会促进化肥种子的生产

                                只是比通过市场需求而驱动的,效率差了不少而已。

                                至于你说的前者提高收购粮价刺激生产,有两点困难,其一是,如果要补贴工业,就不大可能提高,其二是,即便能,按照大寨的做法,他们反对农民的收入与产出挂钩,大概率多出来的部分,也是给公社,不会给农民。

                                大寨经验的主要内容是所谓“大寨工分”。工分是农民在集体中参加劳动的工作量单位,也是年终集体生产分配的依据。主要做法是,生产大队将每个人的工作按天确定分值,然后年终以这些分值作为计算分配的依据。大寨明确反对“定额包工”、“联产计酬”等责任制形式。大寨工分制度模糊了个人劳动与生产成果之间的联系,又被称为“大概工分”。但是,按照当时的理论,大寨工分则被作为农村社会主义分配体制的样板,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则被作为资本主义“物质刺激”来批判。

                                • 家园 我多年前见过研究文章,

                                  就说到收购价与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正相关,这个话不专业不准确,您理解就好,因此我看到您帖子里的话很有共鸣,所以回帖。那个文章是举了之前的例子的,不是您说的效率不高。何况这本身也是“市场驱动”。

                                  至于为工业而不提高,如上已说了,实际是提高过的。

                                  还有您说的利益归公社,这个不准确,应该是归生产队,而生产队是生产的主体,当然会受到这个利益信号,实际也证明是收到了并有了反应。

                                  • 家园 政策的关键有两点

                                    第一点是:利益能不能直接落到个人的兜里,第二点是收入能不能跟产出挂钩。

                                    只要提高购粮价格,哪怕是增加部分是落到生产队,肯定可以滴漏下去,农民多少都会额外获益,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这点我不否认。

                                    但是,如果坚持类似大寨的政策,收入不跟个人产出挂钩,只算工分,极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短期或许影响不大,但中长期积极性也容易受挫。

                                    • 家园 懒厨兄对大寨很有研究么?

                                      我跟你就老老实实说真话吧,你这个课题暂时没法写下去的。数据不够,离散大。

                                      最关键的,如果不把预设的立场去掉,这个研究对你毫无意义。你预设了一包就饱,预设了包前不行,所以凡是对你预设不利的资料,如果没法避开或没法视而不见,就凭空假设要把这些资料否决,起码搞成有疑点;但凡对你的预设有利的材料,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再说。

                                      为什么说对你没意义?因为你说想搞清真相,而不是为了杠赢。

                                      • 家园 不是预设了一包就饱

                                        而是预设了人会在局限条件下,争取最大利益。

                                        那么,通过调查一包前后的制度转变,导致了局限条件的变化,就能推断农民的行为变化,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进而影响粮食产量。

                                        那些批评我有这种一包就饱预设的,自己不也在预设化肥,进口小麦才吃饱饭吗?

                                        你预设,我预设,大家一起来预设!😏😏😏

                                        • 家园 你预设,人家不预设。

                                          好吧,我就当作生产队有能力人人都懒。

                                          分田后按你上贴的说法有三个因素可能导致吃饱饭:勤快了(行为变化)增产,有化肥了增产,进口。其实不那么复杂,查当年粮食消耗量,对照粮食产量,库存变化量,净进口粮食量。

                                          致于粮食生关跟化肥相关性大还是跟行为变化相关性大,查粮食增加量,化肥使用量,对比一般数据化肥的增产作用,配合新增耕地的数量。

                                          总比你现在收集到的所谓当事人回忆更有说服力。数据收集和分析这方面我不行,你行。

                                          • 家园 没有数据,大家都不行

                                            我说过好多次,拿改变前后一两年的数据对比,最容易确认,因为变量容易控制。

                                            不用数据的话,用逻辑也行:如果一个制度不受农民欢迎,一定无法长时间实施,包产到户到现在已经40年了,农民有没有反对呢?

                                            如果你接受这个逻辑,大家都认同,这个制度是被农民接受了的。

                                            那么,你说,粮食不增产的制度,农民会不会接受呢?

                                            • 家园 更高级一点的圈地运动?

                                              包产之前,类似于封建采邑庄园制,生产队(农庄)一公社(农场)一国家,对应骑士庄园一大贵族领地(乡侯乃至百里侯)——君主。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里的农业社会主义。

                                              包产之后,还是恢复到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中国特色地主土地所有制。只是在法律上认定了土地所有权归集体这一革命成果。

                                              是不是进步,有没有解放生产力?

                                              从西周井田制到初税亩、商鞅变法后历代的小农经济,还是有变化的。

                                              单纯讲农业、农民、农村,都是不能致富,古今中外,几千年了,最多也就只能温饱。苏修的集体农庄、美帝的小农场都不能。

                                              何况什么小岗村、大寨公社?

                                              哪一个更有利于推进快速工业化?哪一个更有利于更快的消灭三农?

                                              共产主义是要消灭工农城乡脑体差别的,也就是要消灭三农的。

                                              搞什么人民公社那种所谓的集体化,与西周的井田(区别无非是中间那块公田尽可能大一点,八块八十块八百块自留地越来越斗私批修割尾巴到最小)、东汉的坞堡(手工业十农业十民兵、工农兵都有),没什么区别。

                                              公元前后的王莽,想恢复井田制,大概就想搞这么个东西。最后被东汉搞出来了,最后确实是很方便军阀们混战、天下大乱。

                                              (写的诗句是"莫从子厚返文王",文章是批孔复礼,但搞来搞去却又是变相恢复井田制,加一个吃饭不要钱的五斗米道大食堂?)。

                                              左派批邓批包产到户,鼓吹大寨,最后不过是要搞新井田制理想庄园。比帝国主义在中国搞的奴隶制要好一点,但也没什么可吹牛B的吧?

                                              包产到户没啥了不起,但比井田制昵?

                                              王家庄园南街村,吴家坞堡华西村,比小岗村一帮小农就更高大上?陈家大寨农庄没有世袭,比禹家大邱庄就先进了一千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2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