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清明 -- 戒定慧

共:💬68 🌺446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子女,俺一个朋友是这么说的。

            她儿子藤校医学院毕业,每年花费他们8万米刀。现在专科医生住院医基本完成(专科医生5年住院医)。

            关于与儿子的关系,她这样说:孩子忙,我们不能添麻烦。如果哪天他说想我了,我就去扭腰在他宿舍附件找个酒店住下来,他想我就来看看我,不想我我俩就自己玩。等哪天他烦我了,我麻溜地滚回家😂。

            关于子女,她认为:儿女对父母没有责任,儿女的责任在于他们自己的后代。对此,我深表认同,并且一直这么教育孩子们。

            我脚的,如果做父母的想的是如何不打扰成年子女、不给成年子女添麻烦,并且能在子女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那么做儿女的应该是打心眼里爱父母的,比用亲情绑架的爱要真是的多。

            • 家园 凡尔赛罢了

              假设一个脱离舒适区的极端情况,老人破产加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如果子女还是不闻不问,看看谁还说儿女对父母没有责任?

              不同的人舒适区边界不同,父母与子女能有个舒适区交集是幸运和幸福的事。对一个具体的家庭,父母与子女的舒适区交集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不同的家庭,这个舒适区交集可能有非常大的差异。

              凡尔赛可以,千万别当真。“做儿女的应该打心眼里爱父母”,这也算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为以后父母对子女的“道德绑架”埋好了伏笔。

              通宝推:strain2,empire2007,
              • 家园 怕的就是这个“为以后父母对子女的道德绑架埋好了伏笔”,所以

                我从现在就开始教育孩子:他们对我们没有责任,他们的责任在自己的后代。

                因为我非常害怕自己真到了那一天,真的会对子女进行道德绑架,最终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果真到了“破产加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那一天,可能把子女拖累趴下了,自己也没少受罪,何苦呢?还不如自己承担呢。

                反正我打算靠自己的积累、靠政府,绝不会靠子女。现在教育他们,就是打预防针,怕我到时候做不到。

                • 家园 国内的子女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

                  不属于道德绑架,算是法律绑架吧😄。而且这个规定貌似违背了以前宣传的“计划生育好 国家来养老” 的口号,如今年轻人养孩子压力大,再加上赡养老人负担就更重,我在想是不是政府也应当去掉这个赡养义务,让这个问题降级成道德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让年轻人胆子更大些敢生娃。

                • 家园 身边就有

                  太多这样的了。

                  有个老太,老头有点问题,打电话儿子。儿子说,等我开完会就回去。因为儿子在单位是重要人物,这样的电话已经有几次了。老太听说后,心里凉了半截。很快决定,去养老院算了。

                  另一个,年纪倒不大,说这事的时候还不到60。有次儿子春节从国外回来,说有个严肃的事情要说。这朋友就听着。他儿子试着说,你们的财产他都不要,养老的事他也没办法管了。大致是这个意思。这朋友听了后当时也没说什么,整个春节都不快乐。我听说后,这太正常了,把他送出去,你就得有这个思想准备

                • 家园 物质需求在现时不是重点

                  提到破产加疾病只是方便直观,物质需求背后通常都隐藏着情感需求的不满足,只不过是以物质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恰恰因为这种表现形式的转换,如果转换无法实现,再多的物质满足都无法形成有效的反馈而达成情感满足。

                  如果你真想实现自己的目标,进一步要做的是放弃“做儿女的应该打心眼里爱父母”的这个“应该”,如此,才是彻底的 儿女对父母没有责任。培养一个退休后可以寄托情感的爱好吧,以后少给儿女添乱。

                  • 家园 这个“应该”,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判断。

                    我觉得如果

                    做父母的想的是如何不打扰成年子女、不给成年子女添麻烦,并且能在子女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那么

                    做儿女的应该是打心眼里爱父母的

                    这不是对儿女的要求,而是一个判断(至少比用道德绑架概率要高得多)。如果儿女不爱我呢?那也不能强求,他(她)自己开心就好了。

                    我身边的人,在做退休计划的时候,都是不考虑对儿女的需求的。我们日常讨论比较多的是退休后到哪里一起扎堆。当然如果儿女需要我们,我们可以为他们做出调整。

                    比如说上面说的那个朋友吧,儿子在扭腰,自己偏偏跑到西部买了个小农场,昨天给我电话,劝我买个小农场,退休后干点农活,空气好,水好,对身体好。他家邻居90多了,还自己用油锯锯树呢。

                    ----

                    其实中国父母最可怕的还真不是经济需求,而是情感需求。

                    上周末我太太给堂妹打电话,堂妹的儿子今年才3岁,已经开始上辅导班、晚上做作业了。我太太问:国内不是不让开辅导班了吗?堂妹说:早就偷偷开了,海淀是卷的最厉害的地方,谁都不敢放松。堂妹是三甲医院医生,他们科40多个医生,三四个癌症,什么癌都有。还有一个不到30的年轻医生心脏支架(这是2年前打电话说的)。

                    当下社会,一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夫妻,工作压力大,各种加班;孩子各种课外班、课外活动;如果老人只有赡养需求还好,如果还要求以他们为中心的话,子女还用活吗?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两口子上面4个老人的情感需求,下面孩子的教育需求,中间工作各种压力,以及中年后可能的职业危机,有?%的人有能力都照顾到?

                  • 家园 人心都是肉长的

                    有谁付出感情不求回报呢?更何况父母?

                    父母既然爱子女,子女本应爱父母。这是对等的关系。

                    父母老了不给子女添麻烦,是父母通情达理。子女愿意为父母付出,是孝敬。但是现代社会孝敬的代价太大。

            • 家园 这个认识与传统抵触

              当然,我是同意的。因为,生孩子是父母的想法,也没经过孩子的同意,孩子的生活是好是坏取决于父母。

              儿女对父母没有责任,儿女的责任在于他们自己的后代

              但这是与传统背道而驰的,整个社会要这样那不知道是什么样。我只能做到上也管下也管,但不要求孩子。

              • 家园 情怀是人类暂时无法摆脱的情绪吧

                到最后机器人化了,也许就不用有了呗。

              • 家园 我们这代人,一方面要尽做子女的义务;一方面要教育子女

                他们对我们没有义务。

                就酱。

                • 家园 你也是嘴硬

                  没有亲属,养老院都会被虐待。

                  • 家园 不是嘴硬,是趁着脑子清醒的时候建立自己的潜意识

                    我以前说过:鬼子老了以后,就自觉自愿地躲在一边自己玩去了,儿女能过来看望一下,就特领情;中国老人往往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是儿女的中心。

                    我不知道自己老了以后会变成什么鸟样,现在这样说,一是教育娃们坚决不能接受那样的父母;二是给自己建立一个潜意识,万一哪天脑子不清楚了,本能的反应不是自己讨厌的那个样子;三是希望万一我老了以后变成那个样子,能有更多的人来阻止我。

                    ----------

                    娃们小的时候,经常去老人院给老人表演节目。当时看着一群85甚至90以上的老头老太太在那里等死,觉得挺凄惨。现在想想,挺好:

                    1、等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开始抚养他们的下一代,我们的使命就完成了。悄悄地老去,不给孩子添麻烦,让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更好地培养下一代,难道不是很好吗?

                    2、退休了,对社会就没有贡献了。拥有的,一是为自己退休积攒的财富、二是社会给与老人的福利。身体允许的时候周游世界,身体不允许的时候慢慢等待生命尽头的到来,这是人的宿命。孩子的照顾不可能比专业人员更专业,给孩子添麻烦,其实只是一种精神索取,没有实质意义。

                    至于:

                    没有亲属,养老院都会被虐待。

                    1、我相信人心换人心。我工作中经常跟工人接触、也经常和办公楼做保洁的大姐们聊天,他们都非常朴实。只要真心对他们,他们不大会专门难为你。

                    2、人老了会固执,有时候老人和工作人员发生龃龉,未必都是工作人员的问题。

                    3、小概率事件总会有,就像丰县铁链女一样,碰上了只能认倒霉。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不差这一个。

                    4、我周围的人都是和朋友抱团养老的。一帮处了几十年的好朋友,都退休了,彼此互相帮忙,比儿子容易多了。

                    5、孩子对父母没有义务,依然是父母的孩子呀,怎么就没有亲属了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