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终于逆推到莫斯科?离大限还有24天,普京该怎么办? -- 牧龙

共:💬72 🌺671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军援,在俄国人看来是侮辱

          中国一穷二白的时候,尚且拒绝联合舰队,尚且不愿意苏联驻军中国,俄国人现在离落魄还远呢。

          俄国人作为朋友靠不住,作为敌人很靠得住。欧美坚决与俄国人为敌,我是天天鼓掌。

          • 家园 当莫斯科的朋友不一定能赢,但莫斯科的敌人一定会输

            我们都以为冷战已经结束了,苏联俄罗斯已经输过了。可惜普京在今年一开始给北约的条件就是北约退回所有东扩,实际就是不承认俄罗斯冷战已经输了。或者说认为输的是苏联,而不是俄罗斯。

            近代几百年历史,大的历史博弈中都是这个规律,莫斯科的敌人一定会输到最后,哪怕中间看似距离胜利只剩咫尺之遥。美国和欧洲显然没想过莫斯科居然不认冷战输了,以为张牙舞爪制裁吓唬一下就行。

            现在看,莫斯科和普大帝实际是用战争打出一个大宗商品周期,把美元潮汐的吸血作用打掉,石油价格现在100+刀仍然是有利于俄罗斯的。大宗商品周期和美元潮汐不同步,甚至相反,实际会重创美国欧洲和日韩经济。当然,美国的伤害可能轻点,但欧洲日韩很可能被重创。所谓顿巴斯战争一直这么耗着,油价一直在100+美元以上,俄罗斯,海湾几国,伊朗,委内瑞拉都是受益方。这些国家都没动力去配合美国美元升值,大宗商品贬值的操作。而所谓美元升值加息周期和大宗商品高位叠加,那妥妥的滞涨,甚至更严重。现在美国国债,股市已经面对巨大压力,美国和其控制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资源保障美国的运转是可以的,但是加上欧洲日韩就不行了。

            而俄罗斯有中国,印度兜底,对西方世界高价,对东方折扣,实际可能收益比以前更高。而伊朗,沙特之流很可能也会这么干。反正美国现在基本能源自给了。这就是欧洲日韩高价市场油气,东方中印尤其中国有俄罗斯,伊朗的折扣油气。这个样欧洲日韩的企业,比如汽车业之类在中国的新能源攻势下几乎连抵抗能力都够呛了。在现在不可能把中国生产能力挤出西方经济循环的情况下(挤出马上通胀爆炸),面对拥有俄罗斯,伊朗低价资源的中国工业品,长期化的化,相当于对欧洲日韩去产能。而欧洲日韩的大幅度衰退和衰弱,实际也是美国所谓自由世界的衰弱。

            通宝推:梓童,一着,海外俗人,anne2607,大山猫,MaverickZ,放牛郎,fuxd2002,llama,愣头兔,脑袋,何求,老调重弹,衣香楚楚,
            • 家园 赞同但吹毛求疵

              同意层主观点,但另外吹毛求疵一下:单纯说...不一定能赢...但肯定会输,不是一个能得出确切结论的说法。比如:不一定能赢但却冒大输的风险,肯定会输但却可以锁定小输的结果。类似的情况比如套期保值,额外付出成本,但却可以锁定风险。

            • 家园 美国还有个问题

              它给乌克兰供武器恐怕都供不过来了。

              还签什么租借法案,真当自己还是二战时候一口气造了一百多条航母的美国吗?

            • 家园 这一段激赏之。花

              而俄罗斯有中国,印度兜底,对西方世界高价,对东方折扣,实际可能收益比以前更高。而伊朗,沙特之流很可能也会这么干。反正美国现在基本能源自给了。这就是欧洲日韩高价市场油气,东方中印尤其中国有俄罗斯,伊朗的折扣油气。这个样欧洲日韩的企业,比如汽车业之类在中国的新能源攻势下几乎连抵抗能力都够呛了。在现在不可能把中国生产能力挤出西方经济循环的情况下(挤出马上通胀爆炸),面对拥有俄罗斯,伊朗低价资源的中国工业品,长期化的化,相当于对欧洲日韩去产能。而欧洲日韩的大幅度衰退和衰弱,实际也是美国所谓自由世界的衰弱。

              -----------------------------------------------------------

              我帮你补充和解释:

              中国不是前两年和伊朗搞了个几千亿美元的、长达25年的长期石油供应协议吗?那个价格肯定不太高,现在看就是赚大了。好巧啊。。

              那么,同样的,俄罗斯的战争准备期间,没和中国协调过立场? 没和伊朗串通过? 你信吗?

              只要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有保障(现在是俄罗斯、伊朗、沙特等产油大国都不鸟美国,但和中国眉来眼去),哪怕在今后的几年间,石油上涨到200美元一桶,干我们中国鸟事啊。。

              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年率才2%,物价稳定得让人牙痒痒。涨价吧,看谁先死。这一阵子,日元诡异的贬值,是和油价有关么?

              老欧洲、日本、韩国、台湾省,都不产石油。。油价如果再涨。。呵呵

              • 家园 还有更离谱的,美国天然气,粮食应该有很大一块被中国长协锁定了

                之前说中国和美国长协的天然气,开出美国港口直接拉去欧洲,能翻3倍,一船lng能赚10亿人民币差价。(这个应该差不多,一船lng都应该上10万吨,体积放大700倍,一方差价1个多刀就出来了)。

                之所以这么离谱那是当年川普逼中国签的长期协议啊,这是贸易战的美国的不多的战果。强迫中国签订了相当数量的长期固定价格协议合同,天然气,粮食好像都有,好像都10年至少,撕毁合同的违约金还极高。从当时看是有点贵的,当作对美国政治上的一种让步。结果现在好了,美国本来就不多的富余产能,还被中国长协锁定了很大一大块。所以才有把美国的lng直接倒手到欧洲,一船赚10个小目标这种离谱的事。

                那美国能撕毁合同吗?理论肯定能,问题是,假如撕毁了,不提负面政治后果,违约金一类也可以赖,但这样以后再想向中国大规模出口天然气之类基本就不可能了。万一后边欧洲俄罗斯又勾搭起来了那?毕竟这当初是美国人逼着中国签的,为了支援欧洲撕毁,估计美国人大概率还是会坚持和中国的这些长协合同。所以,对欧日韩来说,俄罗斯,伊朗资源买不了的情况下,美国的相当一大块廉价能源和粮食还长协给了兔子,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离谱。

                通宝推:empire2007,llama,huky,
                • 家园 无意冒犯,但您对商业合同真的是知道的很少

                  只要是合同,特别是长期合同,只能也必然是双赢。

                  就说LNG吧,谁的船,谁的港口,怎么订的航线,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只看钱就说亏了赚了也太简单了。

                  通宝推:huky,llama,
                  • 家园 如果这个世界商业真的只是商业,你可能就是对的,但好像不是

                    从川普上位开始,多少一定必须只能必然的所谓规律早就被像手纸一样冲进下水道了。而俄罗斯现在,又开始把更多大家以为必然一定必须必然的东西变成用刀子说话。

                    美国和中国签的这种合同它可能是正常的商业合同吗?这是中美经济科技斗争甚至战争的一部分,兵者,诡道也。我没有证据和文本来证明什么,因为很多东西是不会公开的。但简单的推理,为什么中国能转卖,那肯定美国不包邮啊。正常商业合同,双方运输各方面是得协商好的。问题川普时代那些是正常合同吗?微软收购Tiktok,然后川普居然要抽成,这tmd的是正常商业合同的玩法吗?最后还不是中美政府的斗争,中国政府的禁令把tiktok的所谓合同搅黄了,这不现在也就没下文了吗。

                    我们可以猜想,中美天然气合同的条款,应该就是美国只管把天然气按时间送到港口的什么类似气库设施里,然后你怎么运怎么拉,你自己解决。这实际也不算离谱啊,标准FOB(船上交货价亦称“离岸价”。国际贸易术语之一。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意味着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啊。所以这天然气只要上了船,和美国就一点关系没有了。中国爱怎么转手怎么转手,你在大海上烧着玩也没人管你。以美国的霸权和尿性,加上当时川普的风格,签FOB的协议才正常,给你谈到岸价,谈运输保险乱七八糟才不正常。所以正因为是FOB, 上船交易就完成,所以上船接着就转手欧洲完全没问题。船,港口,航线乱七八糟,那都是中国负责的,自然好改。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不是你的理对或者不对,而是有的时候,所谓的必然都只是偶然,能生存下来的,实际是少数,被自然选择淘汰被吃掉捕猎掉的,才是多数。

                    这种事情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多。现在和乌克兰的什么粮食菜籽油之类的合同可能执行吗?黑海上都是俄罗斯军舰和水雷,谁能执行。不能执行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你拿着商业合同去俄罗斯国防部索赔?还是说你开着船我非要去敖德萨装我合同里的货?合同对吗?对,但有用吗?现在开个船去了那,交战双方可能谁都不给你拿出合同的机会就把你的船打沉了,在刀子说话的时候,刀子是远比合同文字可靠的多的道理。

                    中国人在有王法的世界待的太久,形成了一种王法应该是天然存在。还有王法吗?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没有王法的错觉。有王法存在的前提,是至少有个天子,有六师能征伐四方,才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归根到底,王法靠的还是刀子。由于中国在小农社会这种结构停留了太久,把这种暂时性的临时性稳定当成了理所应当了。16年主席台某位真人教育大家债是要还的,一副我安分守己,当好国际法模范生,然后米帝也不能怎么样我们的教师爷风范。然后就发现,人家根本不跟你讲这个,人家直接国家安全,国家紧急状态,撸起袖子拿起刀,人家跟你玩刀子的。

                    这次俄罗斯一折腾,李摘瓜怎么不跟大英帝国念念章怀太子的摘瓜歌了,直接吓的就甩卖跑路了?被阿布那些人吓着了呗。什么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什么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那是说给小孩听的。阿布家的切尔西,球员球迷那么支持有球用,需要走什么程序正义的程序吗?根本不用,游艇,房产,说扣就扣了。你和俄罗斯有关系,你是异端,就够了。

                    通宝推:何求,猪啊猪,加东,贼不走空,
                    • 家园 稍微说说这些合同吧

                      你说的这些很有道理,当然我也无法判断对错。

                      单单就川普的合同,以及天然气专卖来说说。我也不知道详情,所以以下这些全靠猜。

                      国际上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的合同,根据我的观察,一个特点就是慢。从开始谈,到有进展,到最后成型,我看10年都是少的。为啥呢?一个是双方都要做很多准备,没准备好还真就不能成型。你港口没建好,我的石油来了怎么办?你拿盆来舀吗?二是国际贸易有点像拼图。上千块那种。完全不是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咱们都看了多少:加拿大因为孟晚舟问题,好像菜籽油就不合格了(这还是好的,留了一线)。所以要想拼完整了,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经历。

                      根据这点,川普那些合同有点太快了。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国某种程度吃亏了。这种吃亏可能不是价格上吃亏,那都是小事。而是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多出来这些放哪,怎么用?但是可能是其他方面逼得太急(政治上),所以经济上要做一些让步。于是合同就签了。 这其中必然有很多的弹性。最简单一点:中国没准备充分,美国就能充分了?但是所谓双赢,就是各取所需,或者说避免了更大的冲突。

                      而转卖天然气也不是简单的挣钱与否。我没有查资料,但是如果天然气溢价这么多,很可能是是有一些很急的缺口需要填上:发电似乎没必要,化工?这里溢价的逻辑是:这点钱同可能损失的钱比起来不值一提。就如同你开车在沙漠中间没油了一样。我这时候卖你100块一升的油,你估计还会很感激我。 为什么有缺口大家都懂,但是看起来买方认为这个缺口是暂时的就值得玩味了。看起来欧洲是不希望彻底脱钩,所以会尽快找机会恢复天然气的进口。 同时也不想真心实意的从美国那里彻底的建立LNG的大宗进出口,连意向都没有。 显然那不符合欧洲的利益。要是能源再被美国卡住,欧洲独立就更是痴人说梦了。

                      中国为什么可以转卖:一个可能是自己原来吃这些产能就有些费劲,强吃的。正好弄走;二是可能对欧洲的这个态度表示支持。钱在这里更像是一个记账的数字。 我把天然气给了你,我的化工厂没了原料那个账怎么算?

                    • 家园 这就是三体中的恒纪元和乱纪元

                      大刘讲的很清楚,恒纪元在人类历史中就是少数,但大海这样前三排的肉食者,硬是能在贸易战爆发的前夜,公开的宣扬中美夫妻论,懂宝也不惯着,直接上手硬抢,结果就是大海们,明显风光不再了。

                      毕竟贸易战,怎么打是战术问题,但公开的讲什么夫妻论,这就是三观都有问题了。所以不是中国人都以为永远是恒纪元,只不过是某些中国人以为。至少民间的电厂摸鱼公们,是有清醒认识的,都写进公开小说里了,奈何大海们不屑于看,一门心思伺候丑国这个夫妻。

                  • 家园 请问长期商业合同的价格是如何设计的?

                    比如,有市场的交易价格

                    那么大宗原物料和合同如果不按照市场价格,双方一般按照什么框架来定价?

                    定价机制是不是属于商业秘密?

                    非常感谢解答我的疑惑!

                    • 家园 试着说吧 -- 有补充

                      不专业,没干过,道听途说。

                      我上学的时候室友是Marketing(市场学?)专业的,很多都是听说的。

                      为什么要有长期合同: 因为很多东西需要很多的前期投资,能源行业可以7~80%甚至更高的投资都是开始投的。所以你是大宗买家,长期买家,还是现货买家当然不一样。很多的时候长期合同买家看重的是保供应,而不是低价。如果美国保供应,高价;委内瑞拉不保供应,低价。那中国还是会选择美国。所以至少这里已经有了两个因素,供应+价格。其他的东西就更多了。

                      至于定价,应该是浮动,机理很复杂。如果一句白话就是不管谁亏了, 对方得让着点。 所以底价应该就是得让卖方保证收回投资。比如中国和俄罗斯签了合同,俄罗斯打了100口井。然后天然气崩了。那只要也得保证人家的投资收的回来。顶价应该就参考现货了,但是也得考虑买家的投入。因为双方的关系是长期的,所以钱只是一部分内容。国际交易很多时候还要加上我卖你石油,但是你必须卖我稀土之类的条件,就更不能用钱来衡量了。

                      定价机制是商业机密。因为别人可以要求以此为参考,你就被动了。机密的主要意义并不是别人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而是我不承认。我从美国以高于市场价买了粮食,澳大利亚知道了。但是这东西没有官方宣布,那我就不承认。但是如果你新闻联播播了,那就没办法不承认了。

                      好像一个大概规律就是,中国从世界市场上不管买什么,都多少贵一点。 粮食那个中国没说,好像是美国采访农民的时候农民说的。

                      通宝推:MaverickZ,方恨少,高地,GWA,宝特勤,llama,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川普的那些合同 -- 补充帖

                      写过一次,再写一次。美国的页岩气行业过度扩张,面临崩盘的危险。中部的农业吃着碗里的,自觉的认为锅里也是自己的,也扩张(大豆)。这两个都是川大总统的基本盘,必须保。川普找到中国,签了长期合同,至少部分消除了大宗商品最怕的不确定性。大家都执着的讨论着俩枣卖多少钱,没看到枣树要是被砍了怎么办。

                      要是欧洲需要了怎么办?好办啊,来签合同啊。资本主义什么时候发愁过产量了,永远是发愁市场。页岩气接着炒啊,深海油田,北极开发都排队等着呢。粮食就更不愁了,北美那些休耕的土地稍微休的别那么勤,中国的土地都没休息不也好好的。世界不缺粮食,缺的是买粮食的钱。

                      通宝推:empire2007,GWA,llama,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