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聊几句中学时代的课内外阅读 -- 黄序

共:💬94 🌺467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有背影

          如你所说,和作者共鸣,是多么美妙的学习体验啊。

          对我而言,脑海里冒出来的,是两篇朱自清的文章。荷塘月色,我记得以前早读的时候,经常是感情丰富的朗读,特别是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那段。感觉自己很有被拨着心弦的感觉。

          背影,则是早先读到的时候感觉很不错,后来父亲偶尔一次提到这篇文章,说了点什么事,现在是完全记不得,但是当时的心里触动印象还是很深刻。

          通宝推:袁大头,
      • 家园 好像学过,忘记了
    • 家园 现代白话文的典范

      哪位作家的语言风格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这个好像没法有个公论。教过我们的几位语文老师,也是各人都有自己的说法。

      某年级的刘老师,讲到杨朔的《荔枝蜜》时就格外兴奋,说同学们你们记好了啊,这可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呐!我们学过以后纷纷表示,真美啊!

      借来的蓝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讲峻青的《秋色赋》,这才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啊!我们既然已经认同了他的语文课最美的说法,自然也不会对峻青老师有异议。

      老派一点的老师则说,典范在这儿呢,老舍!课本里《骆驼祥子》的节选,描写风雨交加这一段,“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我们:“嗯,绝了!”🤔

      高二时的郑老师做了最终的结论。郑老师身材高大,往讲台上一站,大手一挥,用浓重的关中方言斩钉截铁地说:

      “孙犁,《荷花淀》!”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我们:“那当然,孙老师在文坛自成一派啊,荷花淀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铁手,朴石,桥上,
      • 家园 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应该是毛选

        白话文运动到毛选时,才真正脱离了半文半白,达到一种既通俗,又典雅,文风端正,遣词准确的地步。

      • 家园 我们老师只会教怎么写八股文

        但是和没教一样,任性发挥给得分都要高一些。

        课文也是如此,删掉太多经典。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教育。

        点看全图

        初中的,高中的找不到。

        点看全图

        但印象最深是这个版本。

        还有一个浅色带粉封面的32K语文,不知道是哪里的。

        点看全图

        九十年代塑封,像这个。

      • 家园 没见过这种课本啊。

        八十年代的?

      • 家园 好么,等我上学的时候这仨一个也没在课本里!
      • 家园 当然是《毛选》

        现代白话文没有超过《毛选》的。

        其他人或许开创了现代白话文时代,或许一两篇文章特别出众。但集大成者无疑是《毛选》。

        通宝推:西电鲁丁,
        • 家园 就事论事

          我觉得《毛选》的白话文并不是特别规范,尤其是早期的。以《为人民服务》为例,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为着”现在好像很少见了,一般就说“为”或者“为了”)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虽然“是...的”结构有强调作用,我个人意见是这句话里的第二个“是...的”没有必要,直接说“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就够了)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这句话里的“是...的”也有点多余,现在我们一般就说“只要他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

          这符合我当年背主席文章的一个印象,就是有些遣词造句不太符合我们现在说话的习惯(比如“是...的”结构用得有点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