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梧桐问题 -- 多余6569

共:💬111 🌺580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那么容易吧?

          小确幸们多半是马上大量兑换美元,换成人民币也很滑头。

          • 家园 那等于台湾经济金融马上崩溃

            台湾人拿台币,找谁兑换成美元?还不是台湾的银行,如果台湾的银行无限制兑换,很快就耗尽美元,让台湾无法进口物资,经济就崩溃了。

            至于换成人民币,大陆不可能给其兑换,一样是台湾的银行负责兑换,台湾的银行有很多人民币吗?不能说没有,但肯定很少。

            • 家园 好像是这样

              但是一纸通告就能解放台湾,也太容易一点,感觉还是有什么地方不对。

              • 家园 如果军事上控制了台湾,很可能取消台币

                在没控制前,发这种通告,是空话,是不可能达到让台湾人恐慌投降目的。否则,美国大军也就无需撤出阿富汗,承认失败了。

      • 家园 先花楼主再谈。封锁台湾的事,楼主只谈到了看得见的东西

        什么粮食啊、能源啊。。。看不见的东西你没谈到,比如,只要大陆解放军封锁台湾的行动开始,台湾的股市会怎么反应呢? 房市的价格呢? 会跳水吗? 汇市呢? 就业呢? 会不会内乱呢? 银行会挤兑吗? 保险公司会破产吗?如果我们再派资金故意做空呢。。

        有很多可以谈论的东西嘛。。闲聊嘛

        • 家园 写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打仗打仗

          你这一说才醒悟,确实片面了。

          琢磨了一下,台湾股房汇市的崩盘,很可能等不到封锁阶段。大陆如果决定梧桐,肯定不会偷偷摸摸,至少也要宣告一句“勿谓言之不预”,听到这一句,台湾股房汇市大概率立马就崩掉了。

          不太确定的是,股房汇市崩掉之后,台独政权会不会前后脚垮台?

          如果垮台,正常来说应该国民党派系上台收拾残局,但是不会是洪秀柱之类的统派,毕竟十几年的台独洗脑,岛内民意不可能马上反转。接下来该是两岸回到谈判桌,大陆以梧桐为底牌,提出明确的统一时间表,最后期限不超过3-5年,并且要求岛方即刻裁军、三通,岛方如果抗拒或者拖延,大陆将迅速启动封锁计划。按照之前的假定,如果一句话就可以让台独垮台,接手烂摊子的国民党政权,相信更没有底气承受如此高压,城下之盟遂成。

          统一大业如此完成,老实说不太过瘾,但是胜在便宜。

          • 家园 绝不要低估了我党的“阴险”程度,这都是血的教训啊。

            国民党太有体会了。。

            我党暗地里布局搞事,暗搓搓的安排卧底什么的,从来不告诉人们群众的。。

            台湾,我党又安排了多少的钉子呢?

            鬼才知道。

            所以啊,没事闲聊好了,不当真。

  • 家园 【资料】美国国务院从网站上删去“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等表述 -- 补充帖

    《环球时报》记者9日在美国国务院官网看到,该部门对美台关系的表述做了大篇幅的调整和修改,尤其是删除了两处重要内容:“美国不支持台独”以及“1979年美中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将外交承认从台北改为北京。美国在联合公报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删除上述重要内容的同时,美国国务院还增添了一部分内容,如“美国长期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以‘与台湾关系法’、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对台‘六项保证’为指导”,以及“台湾已成为美国在贸易和投资、健康、半导体和其他关键供应链、投资筛选、科技、教育和推进民主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伙伴”。

    在上述增添内容中,“六项保证”为首次出现。据美国媒体报道,所谓“六项保证”是1982年美国对台湾作出的军售相关承诺,包括美国未同意设定终止对台军售的日期;未同意就对台军售议题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征询意见;不会在台北与北京之间担任斡旋角色;未同意修订“与台湾关系法”;未改变关于台湾“主权”的立场;不会对台施压,要求台湾(地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谈判。信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六项保证”在里根政府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于特朗普任内被公开。2016年,美国众议院与参议院通过共同决议案,称“六项保证”与“与台湾关系法”皆是美台关系的基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曾表示,所谓“与台湾关系法”也好,对台“六项保证”也罢,这些纯粹是美国国内一些势力炮制出来的,都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背道而驰,其实质是将美国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义务之上,是非法和无效的。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8013910

      • 家园 纠正一下这篇报道里的小错误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环球时报》的这篇文章里,关于

        在上述增添内容中,“六项保证”为首次出现。

        这里的“首次”之说,并不严谨,有误导嫌疑,并不符合真实情况,当然了,假如作者是专指“在美国国务院的网站”这个场景下“首次”出现,那就不好说究竟是不是“首次”了。

        实际上,米帝一贯的立场,都是两点:

        1、遵循“一个中国”原则。

        2、该原则又受“特定”指导和“限制”,即

        《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和六项保证。

        注意,上述这两点不可分割,合起来才是米帝完整的立场,而且是“一以贯之”的,并不是今天才有,米帝政府和政客,不管是哪个党派,也不论对内还是对外,一直讲的都是《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和六项保证。同时,还要注意,这三个限定因素是有优先级别的,也就是《台湾关系法》最高,三个联合公报次之,最后是六项保证。

        然而,这三个限定因素,其实又是相互矛盾的,简单来说,《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与三个联合公报是相互冲突的,对此,米帝当然也是明白的,但为何明明相互冲突的三个限定因素,还能堂而皇之地摆在一起而不停地说呢?这点其实就太正常了,只要对政治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都能理解,其实重点不是在于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对所说内容的“解释权”,或者叫做“话语权”,也可以退一步,简单理解为,米帝在玩文字游戏,毕竟,还存在着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翻译问题嘛。

        那么,土共对米帝的这个立场和相关阐述清不清楚呢?当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完全没有任何误解(肯定可以完全排除语言翻译的谬误和理解问题了),对此,土共的做法是,只承认和强调三个联合公报,有意无意地淡化或者回避《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主要是用在对内宣传上),碰到外交场合上绕不过去了,公开的说法就是这篇文章里所提到的,《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是“某些势力炮制的”(即强调是局部而不是整体,不代表官方),是“非法和无效的”。

        这种做法,在鹰派和“全面否定改开派”看来,肯定会觉得是软弱、退让甚至严重点说,是欺骗(对内)和投降(对外),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是务实的做法,原因很简单,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不再具体展开解释了,能理解的自然懂,政治斗争不是请客吃饭,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

        在土共没打算或者说还没有足够实力撕破脸皮掀翻桌子之前,重点强调双方的共识,淡化分歧和矛盾,无疑是务实的最优选择,而双方也都明白彼此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矛盾,其实是不可调和的,谁都不傻。而眼下,只不过大家都暂时不去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表面上维持这种“一中各表”的脆弱平衡罢了,至于,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捅破窗纸打破平衡,一直都是键政局热衷讨论的不衰话题了,此处不表。

        通宝推:一着,多余6569,
        • 家园 六项保证不是一直讲的
          • 家园 这就涉及对“一直”

            这个词语是怎么定义和理解了。

            关于“六项保证”,是1982年里根政府以“保密”备忘录形式单方面对台湾做出的(所以土共肯定是有理由不承认的,认定其非法和无效),与当年中美的第三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相伴而生,具体内容不展开了,简单说,站在美帝的视角和立场,就是为了减少对台湾的冲击,与《八一七公报》进行对冲,那么土共知不知道呢?当然知道,《八一七公报》签署第二天,8月18日,台湾方面就对外公布了备忘录的英文全文(否则,还怎么安抚岛内民心和应对国际社会舆论压力呢?),所以前面的保密二字,我特地加了引号,这种事情,谁能瞒得了谁呢?还保密,笑死,掩耳盗铃罢了。2016年,米帝国会通过了两项决议,正式公开以官方书面形式表述“六项保证”,从那个时候开始到今天,算不算“一直”呢?而从1982年到2016年期间,有没有政客公开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过呢?事实上,究竟从什么时候才开始讲,去认真考据这个时间点,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影响事件的定性和实际发生的对台军售等事实。

            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如果站在米帝国内的视角,其法律效力,甚至还不如那份“保密”的备忘录,更别提1979年生效的《台湾关系法》这部国内法了,米帝的强盗逻辑和脑回路,是国内法最高,大于国际法、公约等游戏规则,对此,土共当然是不予承认,据理力争,认定为是“用国内法凌驾于国际义务”(也即联合公报了)。

            在台湾这个双方重大关切的重要或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对于米帝来说,是关系其亚洲秩序和安全的要害,是第一岛链的七寸所在,很重要,但还不至于关乎生死,但对土共而言,毫不夸张地说,就是涉及其执政合法性的生死存亡问题了,理论上来说,解放战争还没有打完,内战并没有结束!土共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的,任何退让,就意味着1949年的开端失去了法统地位),彼此的真实立场、意图和目标,大家都是相互知根知底的,根本不存在战略误判和战略欺诈的任何可能性,开玩笑,在这种事情上,谁比谁傻,谁又能忽悠得了谁呢?至于双方各自对内或对外的各种公开或私下的说辞也好、文宣也罢,本质上就是“一中各表”,双方的真正唯一共识,表面上是双方都同意“一个中国”的原则,然后各自表述,而实际上,却是维持现状的默契(目前双方都认为维持现状才是最好的),然后米帝在这个真正共识的基础上不断游走在擦枪走火的边缘,作为博弈的筹码之一,而土共则务实理性地在现阶段选择隐忍,双方小心翼翼地共同维持这个脆弱的短暂(40多年的时长,算不算短暂,就看站在哪个历史维度来考察了)平衡而已。至于将来谁会主动去刺破这个泡泡,上一贴我已经说了,什么时候,什么方式,莫衷一是,各说各话,是键政局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时间在十年内,最多放宽到二十年内,超过这个时间节点,则变数就很大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会变高,至于方式,从历史、现实和逻辑上来说,其实只有梧桐一条路,至于理由,不具体展开了,用炒股人士的话说就是,别问,问就是买茅台。

            通宝推:潜望镜,审度,
  • 家园 整体与局部——兼复桥上老师 -- 补充帖

    统一问题上,目前的主流声音是,要梧桐不要文桐,要急统不要慢统。但凡支持甚至只是探讨文桐或者慢统,就一定是跪舔西方的带路党,不然就是为资本代言的投降派,非黑即白,情绪化十分明显。

    熟悉历史的同学,对这一幕应该似曾相识,中原王朝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主战还是主和,朝野之间两种战略的激烈碰撞、人群分裂、腥风血雨,相比今天统一问题上的论争,程度虽然有别,抑扬却是一脉相承,并无新意:主战者未必百世流芳,主和者难免遗臭万年。

    但是如果跳出思维定式,客观考察两种战略对历史走向的影响,那么不难发现,无论主战还是主和,其实与王朝的兴衰存亡并没有必然联系,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一是国家的治理水平,比如能不能搞好经济,能不能抑制贫富分化,二是上下一心,比如前30年勒紧裤腰带大搞基础建设,后30年不争论撸起袖子搞好市场经济。

    也就是说,如果不首先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无论主战还是主和,同样都是主次不分、孤立片面的,如果因此破坏内部团结,更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所以梧桐问题上,个人看法是:

    如果承认统一只是局部的战术性的问题,那么什么时机统一(被动还是主动),什么方式统一(梧桐还是文桐),什么方法统一(急统还是慢统),并不是非此即彼否则就是政治不正确的一道选择题,而是如履薄冰的国之大事,需要审时度势,灵活掌握,服从于国家的整体战略和长期利益。

    通宝推:不远攸高,玉米菜,钓者任公子,
      • 家园 日韩台新关迭它们的区域总部是澳大利亚

        如果美国是一家总公司,澳大利亚应该是分公司级别,日韩台新关迭等无论从战略重要性还是立场坚定性方面都不如澳大利亚,应该算支公司级别,美国如果要设区域指挥中心肯定是设在澳大利亚。

        要打经济战就跟总公司玩,要打军事战就跟分公司打,支公司太多了。

        航母可以长期驻停澳大利亚周边,毕竟失踪的飞机马航MH370还没有找到。

        大飞挂角。

        • 家园 澳大利亚太远

          澳大利亚是美帝一个活眼,真不好对付。主要是因为太远,广州到悉尼的距离,洲际导弹才行。

          就算打下来,我们也占不住,旁边印尼这么多人,还有太平洋岛国。

          其实澳大利亚最好是打成核爆废土,不适合人类生存,大家都别留念想。说起来,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本来就不适合人类居住,能住人的就那么几小块地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