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哈哈,由北纬先生的思路和制度自信想到的 -- 真离

共:💬199 🌺1408 🌵1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是回避

                  什么美国第一大军火商麦道跪求中国拉兄弟一把

                  这是你编的。

                  • 家园 这话谁说的

                    1991年小平同志在上海最后一次为麦道站台时,麦道的经营已经难以为继

                    91年是麦道民机交付史上第二高的年份,仅次于68年。这年刚打完海湾战争,F15阿帕奇F18海陆空三大主战装备全是麦道的产品,牢牢占住美国第一大军火商的宝座,这叫经营难以为继?还得靠小平站台?

                    俺也没啥可说的了,你们的思维俺的确跟不上。。。

                    • 家园 那我重复一下我的相关论点

                      1、麦道的经营状况

                      空难之王DC-10彻底毁灭了麦道民用客机的声誉,其下一代MD11同样表现不佳,到90年代麦道客机更是肉眼可见的下滑,市场份额从原来的22%,下降到不足10%,业务惨淡,1993年外界就开始猜测它会停掉客机的生产。

                      ——1993年,正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倾巢出动,组织上飞、西飞、成飞、沈飞跟麦道合作生产MD90的时候。(写到这忍不住骂一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真TMD的是SB,高纯度的)

                      到1996年,麦道更惨,只卖出40架飞机,其订单只有波音的十分之一,空客的七分之一。

                      1996年10月,麦道承认下一代宽体客机无法与波音竞争,宣布放弃该项目;

                      11月,麦道的老主顾美洲航空公司给了麦道最后一击,它抛弃麦道,转而订购了103架波音客机,价值66亿美元。

                      所以到了95/96年,麦道的客机业务基本上就死掉了。

                      -------------------

                      至于你说的91年交付第二高,我的问题是,这里军机占多少,客机占多少?其二,交付反应的是前几年的经营情况,91-96年麦道每年的新增订单是多少?每个经营企业的人都知道,新增合同和订单才是未来。

                      2. 我说麦道公司是弃子

                      既然是弃子,那么麦道就不是棋手,起码不是最大的棋手,最大的棋手是美国政府。前面说了,麦道民机业务死了,而占75%的军机业务,美国政府是垄断性买家,让麦道死还是让麦道活,对美国政府也就是一个念头的事。

                      3. 到1960年代末,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从清朝末年的水平,提升到了世界工业国家二次大战前(1940年前)的水平。1970年,中国工业化普遍开始了向二次大战后的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的水平的进军。

                      我从来没要求过核电站、运十要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反而这是运十黑的要求——不要安在我的头上。

                      我的观点是,不要下马,两条腿走路,它们能做出来,能越做越好,核电站,718工程,三十万千瓦汽轮机组,大型压力容器。。。,都是证明。

                      通宝推:阴霾信仰,
                      • 家园 那都是表面,93年中方已经抛弃麦道了

                        之后跟麦道的合作只是延续以前的合同而已,所以论证93年以后麦道民机项目怎么衰落已经没啥意义了。

                        麦道95支线客机项目本来要全放在中国,包括总装线,麦道当时口号是只负责设计,想培养个富士康,结果93年麦道突然宣布该项目彻底转出中国(这么说政治不正确,因为最后不少部件包给台湾韩国),然后中方就公开提出三步走的第二步造支线客机,明摆着跟麦道95打擂台,还是李鹏亲自抓。从这时起就闹翻了,中方不想只当富士康想有自主权,麦道不同意,最后一拍两散。这时正好西飞和大宇有个支线机项目,93年被收归中航,成了国家级项目,最后变成AE100。

                        然后中航心里没底,去找波音,波音狮子大开口,后来又联系德国,也没戏。最后法国伸出橄榄枝,又拉上意大利英国,1996年4月李鹏访法亲自跟希拉克敲定此事。

                        然后德国方面在空客内部拆台,要搞A318做替代,法国人变卦,又怕影响空客销路,98年3月李鹏下台,4月新总理消气访法,跟希拉克表示无所谓,中方不会报复空客,然后AE100就画句号了。

                        所以93年之后跟麦道有什么关系?除了延续组装合同外麦道已经被踢出中国飞机发展路线,还弃子呢,弃它有什么用?而91年之前麦道牢牢占住客机老二的地位,91年麦道客机交付历史第二高,注意是民用客机,至于80年代麦道客机交付量经常达到空客的两倍,怎么会舍得弃。要多学习别乱编故事。。。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查了一下,果然是选择性地描述事实

                          而91年之前麦道牢牢占住客机老二的地位,91年麦道客机交付历史第二高,注意是民用客机,至于80年代麦道客机交付量经常达到空客的两倍,怎么会舍得弃。

                          骆驼瘦死总得有个过程。从1980年代开始麦道客机业务就走下坡路,而波音和后起之秀空客则蒸蒸日上。1991-92年其实是世界客机市场的好年景,空客和波音都创了历史最高交付记录,1992年波音空客都保持了跟91年差不多的交付,而麦道公司居然出现了7.81亿美元的亏损,到1995年,麦道公司再次出现4.16亿美元的亏损。危机的产生当然是有迹可循的:

                          1,空难之王DC-10的灾难性表现,使麦道的客机业务的声誉找到严重打击;

                          2,麦道的宽体客机表现很差,主要靠窄体机型拿订单,而窄体客机也竞争不过波音和空客;

                          3,交付代表过去,订单才代表未来,1993年和94年,麦道拿到的订单仅仅是13架和23架,到了96年订单的市场份额只有3%,被业界评论为“微不足道”。

                          外界看到的是市场表现,而内部人的看法更早。把麦道带到中国来的华人张镇中认为麦道沉沦的主要原因是做客机的道格拉斯始终对收购方麦克唐纳采取对抗态度,融合不好,另外麦道80年代初也出过一次管理危机。这当然也是可能的,DC-10的致命缺陷始终不改,说明道格拉斯的管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1993年,外界已经开始猜测麦道会停止客机的生产。麦道客机虽然没有停产,但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的模式,措施包括大幅减少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减少开发投入,合并MD-11和MD-80双发机型的产线,解雇工人等。

                          另外,1993年的时候中国并没有抛弃麦道。麦道90项目是1992年3月跟麦道公司签的合同,但此后合同一直并没有实施。1994年11月,中航技总公司再次与麦道签署了修订后的合同,此后项目才开始实际实施。

                          通宝推:落木千山,
                        • 家园 北纬兄

                          您就别跟这人争了,降智呀!就让他的火箭烧煤去,万一成了呢?反正也是在他梦里!

        • 家园 那就不打仗了?将红军解散?你这就是个标准二极管
        • 家园 顺便说一句,波音早就死了

          不是弱小的麦道被波音收购,是麦道勾引并杀死了波音并披上了波音的皮,现在活着的这个是麦道,因为波音股东极为分散,从合并第一天起就被麦道的两大股东所控制,就是麦克唐纳(麦道创始人的儿子)和麦道的CEO,总部也迁到离麦道圣路易斯总部更近的芝加哥。当年麦道10连续摔机,如今737Max连续摔机,麦道10那破飞机能塞给美军当作加油机,新波音同样靠耍赖硬塞给美军767当加油机,这些都是麦道祖传的绝技。787和737Max玩命外包也都是当年麦道玩剩下的招数,那时麦道的口号是麦道只负责设计,是不是很像苹果?

          有苹果就会有富士康,这就是为啥麦道那时积极和中国合作,是想把中方培养成富士康(消灭中国航空工业云云纯粹是想多了,资本家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麦道95支线客机甚至有打算全在中国生产。到1993年因为李鹏想摆脱控制搞干线客机,双方就闹翻了,最后变成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造支线客机,而麦道95最终一点工作都没包给中国。

          中方这时开始跟法国眉来眼去,空客想搞个支线项目对标麦道95,西飞不甘心和西德梅塞施密特合作的MPC-75支线客机项目无疾而终(空客A300和A320的德方公司是不同的,这两派争夺德国航空工业主导权,最后梅塞施密特这边失败,但是该项目里走出了运20/ARJ21/C919/C929/新舟700的总设计师,堪称中国大飞机的培训营),双方一拍即合,96年李鹏访法和希拉克敲定了AE100项目,在空客的代号就是A316。中方希望这飞机能大一些,但空客尤其是德方担心会冲击A319(请注意AE100项目中国拉来了法意,却没有德国),所以德国提出搞A318作为替代。毕竟已经涉及国家元首变成了政治问题空客怕得罪中国,直到98年刚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消气总理访法,希拉克直接询问如果取消AE100项目中方是否会报复空客减少采购,消气回答,无所谓请自便。总理都这么说了还能怎样,AE100项目就完蛋了。

          坏事中的好事就是把中国抱大腿的路彻底堵死,也没希望回去当富士康了。新波音后来继续寻找自己的富士康,韩国台湾都试了,水平太差,最后找了日本,日本猛吹一阵787是国产飞机,但富士康毕竟离苹果远着呢,日本设计个支线客机都是一堆技术问题。。。

          通宝推:青青的蓝,方平,dfindy,年青是福,方恨少,纳米小洞儿,网海,gschen,河兮兮,真理,心有戚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